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云机械-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4月此消息在季报里公布,又由于烟台军方新型飞机发动机的巨额采购合同,泛美的股价随之飙升到12。3美元,在公布的当天,席勒尔减持了1千万股,祝楷的股份随即降低到50%的比例。
***************************************************************************
3月16日青岛飞机场
“机场,机场,我这里已经准备完毕,请求起飞,请求起飞。”无线电对话机里传出了试飞员梁虎的声音。
“同意起飞。”机场回复道。
只见从跑道的一端一架硕大的飞机开始往前驶去,轰鸣声不绝于耳,到了跑道尽头处,机头随之一抬,唰的一下,飞机直刺天空,非常有力。
这是一次秘密的试飞任务,只有少数的几个人知道,来机场的也就祝楷和李嗣晨以及青岛风洞试验的研究员们。
这是首次涡轮喷气螺旋桨飞机的飞行,祝楷和李嗣晨在试验时发现,当发动机带动螺旋桨旋转的速度达到800km/h时,螺旋桨的效率会变得很低,而在速度是500km/h时,却能够最大的发挥螺旋桨的作用。
两人最后还是舍弃了追求速度的想法,采取了更保守的方案,把变速箱设计成了飞行速度只有500km/h的类型,使得首批飞机能够确保安全使用。
当然今天的试飞就显得平淡了些,当梁虎还在激动地想表达自己的心情时,研究员们已经在记录数据,而祝楷和李嗣晨竟然夸张的没有表示一点成功的喜悦就携手离开了,只剩下梁虎呆立在飞机场,什么时候新飞机试飞是这个待遇了!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3月25日,这款y03强击机的发动机订单随即传给了泛美,一份首批五十台发动机150万美元的合同随之诞生了,这也是泛美的股价在得知此消息公布时飙升的原因。
而同时在3月22日上海第一飞机制造厂跑道上试飞的yunsh02运输机的场面就壮观多了,王峰还是作为试飞员来到了上海,这架飞机的机身部分还是在莱州水压机厂制作的,也是通过了不断地修修改改,使得如今的飞机已经和前一架面目全非。
当时祝楷就在莱州,对于这款飞机的设计提出不少意见,最后还是在借鉴了y03的机身后,修改了某些部件。
不过它的三发动机的设计还是蛮有意思的,祝楷可是研究了好久,最后被李嗣晨的一句话搞得兴趣缺缺,是什么话?很简单,y02是双发动机设计,机头的机关炮就非常好设置。
而且如果他们发展大型运输机,涡桨发动机肯定是首选,双发动机也就够了,至于三发那么复杂嘛!
任建江和杜品元心情激动地站在人群中,期待着这次的飞行能够顺利,而上海各界也都有人来观看这次试飞,陆董就和孙益华站在跑道边,他们也是看着飞机制造厂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心情更是激动。
南京方面也是有高级官员出席观看这次试飞,他就是祝楷素未谋面的老乡陈仪,现在的后勤装备部部长,他是早就关注祝楷小老乡的航空事业,希望能够借助他的事业加强南京方面的后勤装备。
王峰利索地登上了飞机,坐进了飞机驾驶舱,他和控制塔的人员简单对话之后马上就驶上跑道。
“飞机开始起飞。”人群马上欢呼了起来,王峰似乎听见了大家的叫喊声,在飞离跑道之后,没有像之前那样飞到海面上去,而是在黄浦江上空不时上下翻飞做着各种动作,引得人群是一阵又一阵的骚动。
这个上午,众多上海市民的目光被这架飞机所吸引,齐齐地汇聚到黄浦江两岸来观看它的飞行表演,就像是过节一般。
整个飞行持续了一个小时才结束,大家过足了瘾,各种各样杂耍般的飞行动作在普通人的眼里不赖是一种无比刺激的享受,这次飞行也给所有在场观赏的年轻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使得一些莘莘学子有了一种投身航空的冲动。
这次飞行结束,王峰没有再急匆匆地离开,他在机场上接受了大公报等众多上海媒体的采访,并出席了上海市政府为他举办的庆功宴请。
如此高调的行径是周馥的要求,这架飞机在试飞之后就会开始量产,他们最有希望订购的客户就是来自上海和南京,上海第一飞机制造厂会按照设计要求在yunsh02上安装座椅,或是在客户的要求下进行装修。
果不其然,陈仪在观赏过运输机精彩绝伦的飞行表演后,马上就下了5架的订单,这也是这架飞机全部零部件自己生产所带来的价格优势,上海第一飞机制造厂只给这架飞机要了2万两银钱的价格。
随后,订单纷至沓来,各地的富商也出资为当地购买了2-3架作为货机或是改装成客机,这也带动了周边一些城市的机场建设和通讯设备的采购,使得威海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在民用市场有了更多的销路。
任建江和杜品元在向烟台申请采用新型发动机设计大型运输机的请求未果后,开始集中力量进行四发动机大型运输机的机身设计工作,他们和纽约发动机厂一起把柱塞式发动机进行改进完善,力争在飞行经济性方面占得优势。
随着万吨水压机的开始运作,封德刚的电渣焊研究小组有些尴尬了,似乎已经用不上他们的技术了。
祝楷在得知这种情况后,马上把他们调到斐格船厂,让他们开始结合德国人的造船所采用的焊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为他们聘请了德国人做老师,同时调集了一批人员增强他们的实力。
封德刚则是在5千吨的水压机制造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现在似乎是要放弃这个设计了,他实在是有些想不通,他给祝楷拍发了电报为此进行了辩解。
电渣焊的方式进行横梁加工虽然工程量很大,但是也节约了大型的钢材,使得整个的制造费用下降很多,而如今的情况是万吨水压机根本没有空隙为五千吨水压机生产横梁,而它的一些生产本身有一点大材小用的感觉,就是五千吨的水压机能够干的活它也在干,三千吨的水压机能够干的活它还是在干。
这样看来,封德刚的工作不是没有意义,而是应该加快进行,至少他的研究小组是对大吨位水压机最专业的,而如今大型水压机的应用是越来越多,是时候他做出成绩的时候了。
封德刚在3月底带领全班人马转战莱州,他准备在这里试制一台五千吨水压机,而且还是用电渣焊的方式,这里的生产任务实在是太紧了,急需一台这样的水压机来分担。
不过谁也没有奢望他能够在今年完成任务,一切还是得等,水到渠成的日子不会太远的。
在莱州的日子里,封德刚他们还是做了不少工作,不是所有的工厂都是需要大吨位的水压机的,在液压专家的合作下,他们精心制作了一台五百吨的液压机,这让祝楷和烟台的机械厂高兴坏了。
大型模锻液压机的应用就太大了,这方面的鼻祖就是德国,它在二战前就造出了300mn的大型模锻液压机,飞机的主承力框、梁等整体构件的制造几乎都是要通过等温模锻液压机。
其它的重要工业部门也需要大型锻件,如李嗣晨在研究的燃气轮机用大型轮盘锻件、烟气轮机用大型轮盘锻件、各类发动机叶片、大型船用模锻件、电站用大型模锻件、压力容器锻件,以及其他类型民用品模锻件的生产,都离不开大型模锻液压机。
而现在大型模锻液压机的关键首先在吨位上,其次是在控制技术上,解决精密模锻件的设计和制造问题,就能使得烟台的军工产业上一个台阶。
祝楷在席勒尔大幅减持股份之后,开始在4月出巨资大力支持封德刚的研究工作,并把王守一派往德国,看看有没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大型模锻液压技术人才或是购买到大型的模锻液压机。
在纽约,祝楷要求王晓翰开始重新整顿研究所,把那幢五层楼改造成研究所的办公室和实验室,让一部分的研究员进入其中进行实验研究,而液压技术的研究重点也作出了一些调整,要求研究员把精力放在研究如何精细化控制液压技术生产出精密模锻件上。
而在需要各方面配合的协调方面,祝楷会把几个研究团队集中在这个大楼里,由王晓翰和雷凯威共同组织协调工作。
尤其是那家纽约电子管厂,它可是熟悉各种控制电路板的设计生产,祝楷对它可是给予了厚望,把能够生产出控制系统的重任压在了他们的设计团队和管理人团队。同时对他们的资金支持将是无限额要求,随之而来的是上海技术培训学校会派出一批人员到他们那里学习。
第一百五十七节另一条战线的较量
再一次感谢海峡老头和陶航雪的厚爱,也恭祝大家顺利登上挪亚方舟,呵呵!
随着天气变暖,在丹东前线的战斗也变得越来越激烈,4月份,首次有日本战斗机飞越海峡对烟台进行袭击,然而这不过是挠痒,日本那几架可怜的飞机还是不成气候,很快就被烟台的防空部队干掉了。
而由于烟台的y03还没有正式开始生产,他们也只能干愣着看地面部队在和日本人拼杀,战线依然是胶着着。
日军已经在朝鲜集结了近8万人,准备在辽东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进攻,以期夺回旅顺港的控制权,在4月中旬的时候,这样的迹象是越来越明显了。
烟台方面军在不得已之下,派出战斗机对朝鲜日军进行打击,然而效果差强人意,倒是飞机在防空炮火下损失了好几架,只好又转回来增强陆军在大洋河对岸和庄河一带的防线,大量从烟台组装生产出来的榴弹炮急匆匆地运抵旅顺港,布置在前线。
5月1日凌晨,日军炮火对大洋河对岸的第2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实施突然打击,致使2万人防线在2个小时内突破,日军3万人跨过大洋河,一直到2、3集团军的庄河前沿阵地才收住脚。
凤凰城前线的日军却是毫无动静,这让判断出错的祝楷恼火不已,天亮以后,由于下雨,飞机根本出动不了,让习惯于飞机支持战斗的烟台方面军吃尽了苦头,双方一直激战到天黑才收兵。
接连的3天下雨,让日军也是痛苦不堪,在泥泞的土地也根本建立不起防守阵地,而且怎么阴湿的天气使得许多日军士兵患上了感冒。
这3天,双方战斗减员还不如生病减员的人多,3天过后,日军主动往后撤回了大洋河的固有阵地,这也是他们在庄河一直建立不起坚固阵地的无奈之举,天气转好,烟台的飞机又要出动了,这里可没有防空阵地可以保护他们。
这次日军的失利,让他们开始重视起飞机对地面部队的进攻支持,随之而来的就是日本对飞机设计制造的大规模投入。
在辽东地面部队对日军的凤凰城和大洋河防线进行了近一个月左右的进攻无果之后,双方再次无奈地陷入了对峙状态。
自从5月的战斗指挥出错后,祝楷把战斗的指挥权全盘交给了参谋部,李烽则是在间隙时间过来奉天进行战斗指挥,以熟悉大规模作战的模式。
东北的轮战方式已经蔓延到了山东,一批批的部队或是乘火车,或是搭轮船到辽东参加战斗,有时候甚至一个方向出现几个番号的部队在作战。这样高强度的作战,这样高级别的对手确实锻炼了烟台方面军的各支部队。
辽东的战斗还是在延续着,祝楷已经不怎么关心这边的动静了,在席勒尔抛售了一批股票之后,他也不再担心钱不够用的问题,现在就是东西不容易运进来。
日舰还是顽强地在黄海洋面围追堵截各式各样的轮船,而青岛的飞机也是天气一允许就出动搜寻打击敌舰,双方在黄海海面上玩起了捉迷藏。
日舰在大洋上一直在追踪这批发动机,而运输的轮船也是在大洋上走走停停,弯弯绕绕地经过了二个多月时间才到达了上海,而随后的发动机订单已经超过了一百台,就是拿到手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
“段指挥,前面马上就要到南京站了,蒋记会不会派人来拦截啊?”小柯担心地问道。
“我已经和老板联系过了,老板把重兵压在枣庄,如果蒋记撕破脸皮,我们也不客气。”段志达说道。
“哐当”一声,火车停靠在了南京站,段志达感觉四周寂静无比,这下他知道坏了,只有在深夜才可能会没有人,而现在却是中午,火车站应该是人声鼎沸的时候。
“给老板发报。”段志达断然下令,一道电波从车厢传了出去。
“啷啷啷。”铁门从外面被拉开,只见许多的士兵端着枪出现在站台上。
“把手举起来。”站台上一片呵斥声响起。
双方都是把枪几乎顶到了对方的胸口,一阵枪支碰撞的声音。
“电报发出去了?”段志达向后面问了一声。
“是的,段指挥。”电报员朗声回答道。
“所有人把保险打开,只要有人跨进车厢一步,格杀勿论。”段志达高声喊道。
站台上的士兵不禁下意识地往后面退了一步,可是更多的士兵还是不服气地高声喊道:“举起手来,要不然就开枪了。”
段志达根本不理睬他们,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车厢内外对峙则是依旧。
“我们怎么办?”林团长在问冯师长,他们团在师长的直接指挥下,准备拦截这列运载着烟台方面发动机的火车。
南京方面据日本大使馆的情报,由江贺关大使亲自出面压蒋记,不过他本人不方便出现在火车站的月台,只是由大使馆的一个武官易装后在背后观察事情的发展。
“再等等。”冯师长回答道,他也是不想接这个倒霉的任务,可是这是校长亲自下的命令,他不得不听。
“冯师长,你应该采取强硬的手段,拿下这些人。”日本武官看见情形有些不对,连忙上前对冯师长施压。
“你急什么!”冯师长也是没好气地说道。
而在车厢内外对峙双方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是越来越激动,真有一触即发的势头。
月台的远处正跑来一名传令兵,急匆匆的样子,到冯师长的面前时已经是一头汗水。
“报告,委员长命令,先守住月台,任何人不准进火车车厢。”
冯师长闻言是长舒了一口气,连忙跑到双方阵前,高声命令道:“撤到月台上站岗。”
“唰”地一下子,士兵们潮水般地退向了四周,刚才前景在最前面的士兵可是清清楚楚,一旦双方交火,将是惨烈无比,车厢里可是有好几挺重机枪。
“冯师长,你不能这样。”日本武官大急,他可是热切地盼望着能够拿下这些人,以及能够缴下这些发动机,帝国的军人在丹东前线可是吃尽了烟台飞机攻击的苦头,如果这批发动机运回青岛,前线的形势会更严峻。
冯师长一把把日本武官推到旁边,狗日的,你想用弟兄们的鲜血来换你们日本兵的生命。
时间还在一分一秒地度过,月台上的气氛已经不想刚才那样剑拔弩张了,然而火车依旧停靠在站台。
突然,天空中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段志达不禁心中一喜,烟台方面的飞机飞过来了,事情终于有解决的希望了。
这就是那架y03,它出现在火车站的上空,从低空掠过,然后又飞走了。
原来祝楷在青岛发电报给南京的蒋记,明确地表达希望他能够为这趟运送发动机的火车让行的意思,并且也是威胁蒋记,如果强行扣留火车上的人员和发动机,那么就是对烟台方面宣战,那么山东军队将不日而下。
蒋记抱着不想让烟台方面强大,不愿得罪日本人的想法采取了这次火车站拦截行动,然而没有想到冯某人竟然到现在还没有把这批东西拿到手,这让他很是气愤。
如果东西已经到他手里,人员也被他扣押了,他就可以向日本大使馆交代,也能和烟台方面扯皮了。
可是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