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艳史-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最让天下人期待的也正是这十年一届的凤凰花魁大会。
凤凰花魁大会,顾名思义,就是由凤凰阁举办的,囊括天下青楼花魁的一个选秀大赛。刚开始的第一届凤凰花魁大会是在凤凰阁第一代阁主的穿针引线之下,说服六国君王答应休战一月,让本国最优秀的青楼女子前往扬州参加举办的。
原本这大会有着点调停休战,选秀比美的意味,是凤凰阁开阁阁主的奇思妙想,在六国君王的大力支持下产生的调停例会,但是经过这百余年的发展,凤凰花魁大会已经完全改变了性质。
现在的凤凰花魁大会,已经不再是当初六国间的调停大会了,因为这个时候战争已经很少发生了,天下已经渐渐的进入了和平年代,虽然小型战争不断,但是消耗巨大的中大型战争这个时候已经很少发生,社会也逐步的安定下来。
保暖思淫欲。人类总是这样的欲求不满,有了安定的环境之后人们想要得就是更加舒适的享受,他们想要刺激,想要娱乐,想要挑战新生活,而这个时候,每十年一届的凤凰花魁大会就成为了他们最好的娱乐项目了。
凤凰花魁大会举办的历史悠久,可以直接追溯到百年前的六国开国时期,而且举办凤凰花魁大会的是将忽视大门派之一的扬州凤凰阁,安全和质量都很有保证,参加凤凰花魁大会的又都是天下各国各城市最有名花魁,这样超强的阵容还不够有吸引力?
烟花三月下扬州。当年隋炀帝为了一睹扬州琼花之美不惜大兴土木,开凿运河,虽然最终还是到达扬州欣赏到了琼花美景,却也将自己的性命赔了进去,不但如此,隋炀帝还陪上了自己屁股下面的大好江山。
而现在的扬州繁华热闹,也不需要大家陪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只要你到扬州,你就可以享受到一场别开生面的盛大选秀大会,这样的好事书不喜欢,除了那些没有能力的,只要你手中有钱,只要你有那么一点点地权势,只要你附庸风雅,只要你喜欢某个花魁。
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么一点不可告人的虚荣心,为了博得美人的倾心,为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目的,无数的达官显贵,无数的风流才子冲冲赶往扬州,更有甚者,无数的采花大盗为了偷香窃玉,这个时候也是云集扬州。
原本便已经相当热闹的扬州城有了这些外地势力的渗入变得更加的喧闹非常,这些富贵人家的入住固然是让扬州的消费需求在一时间给彻底拉了起来,带动了扬州经济的发展,但是却也给扬州的治安带来相当大的挑战。
现在扬州城来来往往的那些外地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他们中间随随便便拉一个出来都可能是某国的某个显贵,又或者是某个江湖门派的少爷小姐,更可能是某国的皇子公主,也有可能是江湖浪子,采花淫贼,亦有可能是他国密探,国际间谍,总之这个时候的扬州城是鱼龙混杂,一切都有可能。
不管怎么说,轰动一时,每十年举办一届的扬州凤凰花魁大会还是在天下众人的期待中缓缓的拉开了序幕,这是自从十年前第一届凤凰花魁大会举办之后的最为隆重的一届,第一届的时候是有凤凰阁开阁祖师的魅力促使整个天下的安定,凤凰花魁大会在那个时候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是却是相当的热闹和具有意义。
第一届以后的凤凰花魁大会虽然也是十年举办一次,但是意义已经渐渐的在发生改变,到现在为止已经完全成为了大家娱乐的产物,大家现在之所以这么的期待凤凰花魁大会也仅仅是因为大家期待着这样一场充满着美女和情趣的花魁大会而已。
“王爷,刚才凤凰各方面派人来说三天后举行凤凰花魁大会的开幕式,邀请王爷你前去观礼,不知道王爷去不去?”贤王府中,赵景紧紧地皱着眉头,正在无声的沉思着某种重要的事情,他的心腹谋士李成之则在一边拿着一张崭新的请帖对着赵景道。
赵景泰起头来,从李成之的手中接过了这张做工精巧的请帖,请帖上面有着浓厚的江淮地方味道,也充满了凤凰阁女子的独特气息,这个天下间能够将一张请帖做到这样精致瑰丽的只有一家,那就是凤凰阁名下的彩云制作坊,除此之外,别无分号。
赵景细细品味着这张请帖中蕴含的江淮女子的韵味,一脸的沉思状,也不知道他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良久,他才幽幽说道:“北汉撤军了。”
北汉撤军了!这可是个好消息,秦、汉联军五十万入侵大周,西倡道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基本沦陷,除了西倡道大都督陈霸先退守的首府城市规德府之外,全道全部陷入了秦、汉联军的手中。
如果按照这样的进程,秦、汉五十万联军足以横扫整个大周西北边疆,西北的沦陷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但是现在好了,身为盟军一方的北汉撤军了,这样一来五十万联军就只剩下了三十万,以大周在西北的兵力和驰援西北的禁军足以抗衡秦军,秦军失败已经成为必然之势。
李成之高兴的道:“王爷,不知道这条消息是否属实?”
赵景点点头道:“这是锦衣卫刚刚发来的密报,燕国关宁铁骑在大同大败北汉守军,攻入大同府,北汉在北疆最重要的三座城市已经失去了一座,北汉泰安皇帝龙颜大怒,下诏全军日夜兼程,返回汉廷,备战燕国,现在北汉的军队应该已经踏上回国的路了。”
李成之疑惑的道:“王爷,这是好事啊,北汉边疆不稳,被迫撤军,现在西北只剩下秦国区区三十万军队,要打败他们相当的容易,却不知道王爷为何忧愁?”
'明天下午换上推荐,有分类强推,嘎嘎,兄弟们,赶紧收藏啊,书荒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灵庆的新书《异能诛天》,嘿嘿,支持偶吧'
第三卷【凤凰花魁】 第56章【增兵】(上)
李成之疑惑的道:“王爷,这是好事啊,北汉边疆不稳,被迫撤军,现在西北只剩下秦国区区三十万军队,要打败他们相当的容易,却不知道王爷为何忧愁?”
是啊,以前赵景忧愁那是因为秦、汉两国联军拥有五十万之巨,联军又是突袭大周西昌道,导致了大周军队反抗不及,节节败退,西昌道更是近乎全道沦陷,单凭大周在北疆的边防军队根本没有办法和他们对抗,所以朝廷上下才会如此着急,赵景也忧心忡忡地南下江淮,镇藩南疆。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身为秦、汉盟军一方的北汉国现在遭受到了大周的姻亲之国燕国强有力的进攻,甚至于连北汉最危险要的北疆三府之一的大同府这个时候也遭受沦陷,比起北汉在大周的收获,北汉在燕国的损失显然更大,北汉国的撤军也在预料之中,只是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得快而已。
北汉撤军,则强势的联军就失去了一只手臂,只剩下一个秦国在独自入侵,大周和大秦军事实力相差无几,两国之间交战的次数也最频繁,对对方都是知根料底,秦、汉两国联军的话大周与联军交战的结果胜负只在五五之间。
如果大周是单独和秦国三十万军队交战,那么两边的概率就是三七开,大周至少有七层的把握可以击溃秦军,毕竟大周实力强大,仅仅只是一个秦国的话,是没有可能单凭区区三十万军队就挑战骁勇善战的大周北疆军的。
既然这样,大周在这场战争中应该稳胜不输才对,赵景应该高兴才是,却为什么还这般的愁眉不展呢?
赵景双手之中无意识的把玩着那种做工相当精美的请帖,叹了一口气,道:“秦国增兵了。”
李成之大吃一惊,道:“王爷,你说什么?秦国增兵了?!”
秦国是当世之中的一个大国,天下六国,晋国偏安江南,蜀国苟且西川,燕国腹背受敌,北汉四处交战,秦国骁勇善战,大周国威远播。天下虽说是六分,各国鼎力,但是真正主导着这个天下的国家就是两个,周国和秦国。
周国的先祖赵杰原来是秦国皇帝手中的一个将军,位列五虎上将之一,后来秦国皇帝无道,赵杰联合五虎上将其他的几人联名清君侧,成功的灭亡了秦国,赵杰占据了中原,建立了周朝,成为了这个天下王朝的正统。
而原先的天下正同秦国则可悲的被赵杰逼到了西北蛮荒之地,秦国皇室子孙延续着秦国的血统,号称后秦,标榜着自己乃是天下的正统。
在这个时代,一个王朝的正统名义是相当的重要的,每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在得到了天下建立了新的王朝之后,他们通常情况下都会考虑一个比较玄乎的问题,那就是自己所建立的这个王朝的正统问题。
只有天下正统才能够得到天下臣民的认可,才能形成一个巨大的国家凝聚力,才能让久经战乱,刚刚安定下来的天下迅速的重新归于平静,才能让百姓们认可自己的国家,才能在短时间内重新恢复国力,进入一个新的盛世。
这个问题在以前根本不是问题,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一个相当具有争议的事情。并且,这个争议从一变多年就开始,到现在却也是没有一个确切的结果。通常情况下一个王朝灭亡后王朝的正统就是属于下一个接替旧朝的新朝。
当今天下六分,周,晋,蜀,秦,燕,汉各自分立,其中的晋国是前晋皇朝的延续,秦国曾经接替了晋国入主中原,现在的后秦就是前秦的延续,周国又是在秦国的基础上建立的,周国也可以说是这个天下的正统皇朝。
晋,秦,周,三国届是正统,但是所有人的都清楚一件事情,这个天下之能有一个正统王朝,天无二日,更何况是三个正统王朝,这点是绝对不允许的,百年之前为了这个正统的名义,周,晋,秦三国曾经大打出手,三国之间消耗了大量的兵力财力,并且战争发展到最后甚至将其他三国都牵舍进来,形成了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的直接后果就是在此后的三年中六国都没有丝毫的能力再去发动一场哪怕规模再小的战争,天下安定了三年,但是秦、周两国之间的仇恨却也在这个时候越烧越旺,发展到最后两国之间已经是年年征战。
秦国有兵力五十万,大周南北两线军队一百万,加上拱卫中央的禁军二十万,大周一共有军队一百二十万,秦国名面上的军队虽然只有五十万,但是西北民风彪悍,全民皆兵,秦国如果发动全民战争的话,至少可以发动起一百万的军队,是现有军队的两倍。
而大周虽然名义上虽然有军队一百二十万,但是这些军队却分布在南北两线,真正有战争能力的就是北疆的那六十万大军,南线承平多年,驻守南疆的那些军队真正骨子里还有几分的战斗力就连中州兵部都不清楚,更何况是其他人?
而号称大周军队战斗力之最的禁卫军,除了三十年前在秦国的战争中曾经亮过一次冰锋之外已经有近三十年没有踏出帝都中州,关起门来称大王,他们现在还剩下多少的战斗力,还有没有当年的万夫莫挡之势估计除了禁军自己,也没有人会知道。
'开学报到,现在要去开会了,世间真太紧了,汗,先上传一半,下半章晚上上传,加更一章,请收藏支持灵庆,支持江山'
第三卷【凤凰花魁】 第57章【离前】
赵景的话让房间内的气氛陷入了低潮,两个人都默不作声,静静的思考着秦国武威皇帝这一纸看似诡异的调兵命令,这一切绝对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这么简单,秦国武威皇帝不是昏君,他一心为了秦国的发展壮大付出了自己的一生,没有理由在晚年的时候作出让秦国蒙受巨大损失的事情。我 ;看 ;书 ;斋
难不曾秦国武威皇帝也老眼昏花,开始出昏招了?如果真的是这样就好了,大周说不定就能够将这次机会好好的利用一下,也许能够乘机将秦国的精锐部队全数留在西北也不一定。
但是赵景知道这种情况也仅仅是自己想想而已,这种明显就是硬碰硬的做法就算是赵景都不会去做,秦国皇帝英明神武,又怎么可能举国之精兵和大周作全面对抗呢?
良久,李成之叹道:“王爷,或许现在我们不是应该考虑,而是应该先想想万一秦国皇帝的这个命令是真的话,大周应该怎么应对,秦国如果全部增兵的话,初步估计可以增加到八十万的军队,这可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啊。”
李成之的话正说到了赵景的心头上,现在赵景最担心的也正是这件事情,秦、汉联军五十万入侵的时候大周就为了对抗这五十万联军而费尽头脑,现在秦国却疯狂似的举国征兵,兵力将会达到相当恐怖的一百万,这要大周如何抵挡?
赵景无奈的苦笑道:“秦国如果真的不计一切后果发动增兵西北的话,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还真的是不好说啊,皇兄那里已经来信让本王今早回京了,看样子这一次秦帝的疯狂决定把皇兄也给吓住了,本王就纳闷了,秦帝好好的和平局面不保持着费那么大力气发动西北战争有意义吗?”
李成之沉声道:“王爷,秦国皇帝不是昏君,他这么做一定由自己的道理存在,秦国现在领兵西北的乃是他们的名将秦剪,增兵西北的先锋部队是秦国的皇太子秦政,未来的主力部队将由武威皇帝自己率领,算起来秦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在西北投入大量的兵力,武威皇帝这样做究竟是造势还是另有所图,在下绝对不相信武威皇帝会那么愚蠢的将这么多的兵力全部投入到西北和大周争夺一个小小的西昌道。我 ;看 ;书 ;斋”
西昌道的地理位置虽然重要,但是他还没有重要到需要秦国皇帝率领百八十万举国之兵前来争夺,如果西昌道对于秦国而言震得那么重要的话,那么早在当年西北战争结束之后秦国就会想尽办法前来争夺,而不是现在等到现在这个时候。
也就是说秦国挑选在这个非常时期举国之精兵发动这样一场非正常的战争背后一定隐藏着其他的因素,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利益,秦国皇帝是不会下定这样大的决心来进行这样一场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对秦国无益的战争的。
忽然,赵景眼前一亮,他似乎想到什么,恰好李成之这个时候也想到了这点,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道:“是太子!”
没错了,秦国皇帝能够下定这样大的决心,能够以近乎逆天的勇气发动全国征兵令,举国之精兵南犯,他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打算和利益,除了战争疯子,否则没有人喜欢战争,更加没有哪个统治者愿意随意的发动战争,战争通常情况下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的利益太大,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取,最终被逼无奈的选择。我 ;看 ;书 ;斋
秦国武威皇帝不喜欢现在的太子秦政,反而宠爱四子秦王秦棣,几次想要废储另立,但是皇太子秦正却偏偏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以致谨小慎微,武威皇帝纵然有这个心思却也没有办法随意的罢黜太子,因此这件事情就这样一直在僵持着。我 ;看 ;书 ;斋
此次秦国上下举国进犯大周,所有的人几乎全部都到齐了,不管是秦国皇帝自己还是皇太子秦政都在军中服役,他们都是要上战场厮杀的,都是在为了秦国的荣誉而战,但是偏偏这样重大的战争之中却没有秦王棣的身影,这完全不正常。
皇太子秦正如果在与大周的战争中死亡的话那是为国捐躯,死的光荣,是秦国的烈士,死后也许还能够的得到武威皇帝的疼惜,风光大葬,秦政的死亡也能够加剧秦国和大周之间的矛盾,提高秦国士兵的士气,所谓衰兵必胜,西北战争秦国牺牲一个台资说不定就能够换取这样一场中大会战的胜利。
不单是这样,如果勤政在战争中不幸死亡的话秦国皇帝另立皇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