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尘劫录-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盗氨敝羁ぁ踩⒊荒稀⑿槁降取⒈扒谕酢薄;⒏僬庖恢в尉褪怯谧蛞雇怀龀峭獾模唢r则请了命来追剿他。

膺飏对我解释说:“崇韬,酒肉之徒,助其城守者,北军中候阑沧也。”我听说过这个阑沧,他和虎纲、彤越、颉士高三人并称为“崇门四虎”,据说智谋天下无对。若没有他,靠着裙带关系才做到大司马的崇韬,根本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当天黄昏的时候,我们终于赶到围困在都城外连绵不绝的大营中。忠平王、靖国大将军郕瑜是正纲军的统帅,因此我首先前往拜见他。大王年仅二十七岁,面白无须,只唇上蓄了短髭,虽在军中,依旧紫袍冕旒,仪表丝毫不乱。我大礼参拜,并且低头说道:“西平将军命小臣筹粮二十万,未能足额,特来请罪。”忠平王微微一笑,亲自走过来以手搀扶:“离校尉忠诚为国,千里运粮,何罪之有?孤也知连年灾异,崇韬又蛊惑先帝,使重捐税,百姓俱难饱暖,地方府库也空,能得十七万斛粮,军中可支一月,是有功而无过也。”

然后忠平王问一些地方上的琐事,以及我于路所见所闻,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就摆手让我出来了。此人给我的第一印象相当不错,谦冲有礼,是位儒雅君子——不知道民间为何传说他好大喜功,更不明白丈人为何听了那些孤人的话,准备死心塌地跟着高市王走。难道高市大王为人更为谦虚和蔼吗?如果二王俱都是这般人物,不管将来何人为帝,大成王朝都算是有救了。

忠平王的大营在城西北景耀门外,而高市王则驻扎于西南长乐门外,我绕过半个都城,等到天色漆黑了,才得以觐见那位自封的“安国大将军”。大概黄昏时候才刚接完一仗,高市王郕琅还没有卸脱铠甲,只是摘了头盔,满面尘灰地站在大帐外,用一柄木勺从大锅里捞肉糜吃——举止颇为无礼。我先见了丈人,还来不及寒暄,丈人就领我去见大王,并且几乎用我向忠平王所说的同样的话禀告道:“臣婿离孟,本应筹粮二十万斛,未能足额,特来请罪。”

忠平王随手把木勺往冒着热气的大锅里一扔,扯起前襟来擦擦嘴:“甲胄未卸,叫他明晨再来觐见吧。十七万斛粮,不足大军一月之需,杯水车薪而已。嘿嘿,除非诸郡都有此贡献,否则不等城破,你我先为饿殍了。”说完这句话,头也不回地进帐去了。

我这才来得及和丈人相叙契阔。不出所料,丈人第一句话就是:“我女尚安好否?”我急忙作揖回答:“身体康健,神气清朗,丈人毋庸垂挂。”丈人点点头,一拍我的肩膀:“来,你我翁婿帐中相谈。”

丈人的营帐在高市王大营往北,正对着西正门——秀泽门。进了大帐还没坐稳,他就提出希望我暂时留下来,帮助组织对京都西面的进攻。此时各郡响应陆续集结,正纲军数量达到了空前的十三万九千,扼守京都的南北军总数才不过八万而已,崇韬在柘阳大败,更是剩下了不足四万人。然而这十三万九千人吃粮成了个大问题,一开始大家都是举兵时自备粮草,以为打上两三个月,战事就会结束,没想到阑沧防守都城极为严密,并且屡次出奇兵焚烧正纲军囤粮之所。粮草终于不够了,只好摊派附近各郡,甚至游军在畿内抢掠,然而正如高市王所说的,所得杯水车薪,完全无补于事。

“好在瀚原郡守获筇前日献计,”丈人轻声对我说道,“要掘开渑河,以水灌城……”京都大成耸立在潼河北岸,渑河是潼河的支流,来自东北,经城东南注入潼河。水攻之法,我在史书上是看到过的,可是从来也没切实去考虑过,要怎样掘河,怎样灌城。向丈人询问,他轻轻展开一幅京都附近的地图,指点着说道:

“大成东南,地势低洼,只需堰堵渑河入潼之路,并掘开其侧,放水灌城,可高一丈二尺。先备舟楫,趁水攻打,城破可期也。若阑沧集兵防御东南,则我暗袭城北,破光德门,直入宫城,天子可得,崇韬可擒,便阑沧有惊天伟略,料亦无从施展矣!”

我听得晕晕乎乎的,不明所以,只好假装恍然大悟地点头,连声称赞:“妙计,妙计!”丈人左右瞥了一眼,凑近我一些,更加压低了声音:“获筇将兵一万,诸郡中所部仅次于我,今献此毒计,倘若成功,正纲除奸之功,竟然以其为最。除非……”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你我翁婿当先入城,或劫天子,或擒崇韬,则三公之位,唾手可得!”

我早知道老丈人想趁这个机会大捞一把,也清楚获筇等人加入正纲军,不会没有任何私心,只想消除崇韬势力,但没想到大敌未灭,京都未下,竟然暗中勾心斗角就这样厉害……这就是官场吗?这就是政治吗?我不禁觉得背脊有些发凉。不过既然想到这些,我干脆把自己的疑问正面提出来:“崇韬若败,是否遽废天子?天子废,谁可继?丈人以忠平、高市二王谁有至尊之象?”

丈人微微一笑:“忠平王谋而无断,高市王暴而无亲。然忠平能得士大夫心,高市则甚恤士卒,大军散,忠平立,大军合,高市立。须使大军不能遽散,则拥立高市大王之功,莫大于你我翁婿也。”

我不大明白丈人的意思,既然高市王郕琅暴而无亲,干嘛一定要拥立他?丈人大概从我脸上的疑惑看明白了我的所思所想,于是补充解释说:“今天下纷乱,外有夷狄,谋而无断者不可为共主,唯高市大王能重振朝纲。乱世以暴安民,理之常也。”

他这个“理之常”不知道哪里来的。先哲早就告诫过:“以礼教民,可使知礼,以暴辖民,民皆暴也,安可长治?”不过我当然不敢拿出这些话来反驳丈人,估计他大概受那些孤人蛊惑,打算一条道走到黑了。我突然觉得自己的前路也是茫茫一片……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既然做了他的女婿,就算是被拴在他的战车上了,即使想弃暗投明——如果对方真的明的话——也没有道路,而就算有道路我也未必有胆量……

就这样,我留在了军中,一连半个多月,每天帮助丈人分配粮饷衣食,看他挥军攻城。每三天,我都会写一封信给远在高航的妻子,向她汇报前线的战况,以及我和丈人的饮食起居。妻子的回信还没有送来,获筇已经掘开了渑河,把京都东南方变成一片泽国。

五月晦日,当晚丈人从高市王大营赶回来,悄悄地把我和几名心腹将领——也包括老熟人尉忌——叫到身边,低声吩咐道:“东南攻城正急,阑沧果将主力南移。今晚安睡一宵,明日午后大军秘密拔往城北,黄昏时突袭光德门。进城后但寻天子与崇韬,切勿纠缠他人。可明白么?”

我们齐声答应。尉忌等人都露出兴奋的表情,一个个摩拳擦掌的,恨不能立刻就杀进宫城去大掠一番。我可没他们那么开心,只是想到或许战争就此结束了,我可以回高航去与妻子团聚,也不禁面露喜色。

当晚睡下,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梦见自己身在死尸遍地的战场上,犹犹豫豫地不知道往哪里去才好,突然身后有人招呼说:“离大人,久违了。”转过头去,只见一名极度俊美的年轻的士正拱手为礼。我有些奇怪地询问说:“原来是弧先生。兵危战凶,你到此处来做什么?”

阴阳士弧隐淡淡一笑:“在下此来,特为送一件大功。明晚城破,大人休要延挨,直往丽正殿东南溷处去,定有所获,切切牢记。”真是奇怪,他要我直奔东溷,究竟有何用意?才想详细询问,弧隐却说:“大人立此奇功,衣紫带授,前途无可限量。他日在下若有求于大人,还望大人想见今日之教。”说着话,突然化作一道白烟,就此隐没不见了。

我满心的疑惑,还想在战场上找他,一睁眼却醒了过来。帐外刁斗声起,已经该到起床点卯之时了。这是多么奇怪的梦呀,我无端端地为何会梦见那个油头粉面的小子?难道我其实已经被他的美色诱惑住了吗?想到这里,不禁打个哆嗦,浑身发凉。

攻破宫城,不杀入天阳殿去劫持皇帝,也不直下皇城,往崇府去擒拿崇韬,却拐个弯,往偏西的丽正殿东溷去,世上焉有是理?不过我突然想到,弧隐此人虽然年轻,交谈过两次,他的道法似乎颇为精妙,难道是他故意前来托梦,指点我前途的方向吗?然而他与我有恩,并非我与他有恩,他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来指点我呢?突然我又想起萦山上那名老修道士,想起苹蒿,这不会又是那老家伙布下的什么迷局吧。

一边胡思乱想,一边穿戴好衣甲步出帐外。除了我从高航带来的那五百名士兵,丈人又拨了一千精锐归我指挥,此刻他们都列队在营门口等着我的检阅。我大致看了一下,士兵们的精神状态还好,于是点点头,吩咐他们可以吃点干粮,算是早餐了。我却还没有立刻进餐的福气,要先去丈人的营中报到。

丈人起兵一万三千,因为统驭有法,虽经柘阳大战,以及长近两月的攻城战,损失了还不到一成。“忠平王所部大多残破,获筇又在东南灌水佯攻,此次奇袭光德门,必以我军为先锋,”丈人得意洋洋地说道,“诸军尽皆奋勇,扬威于畿内,带砺以山河,都在今日!”众将齐声唱喏。丈人安排,以三千强弩压制城下,五百敢死士直薄城门,我和尉忌分在城门左右埋伏,只待门破即鼓噪杀入,丈人率领主力六千人随后跟进。

散会前,丈人还特意轻声关照我和尉忌:“但入大内,即往天阳殿去,离孟去劫天子,尉忌守备各门,但忠平王部下,不可放一兵一卒进入!”

上午又装模作样佯攻了一会儿秀泽门,午后留一千老弱伤兵虚张旗帜、假设刁斗,以迷惑守军,主力悄悄出营,往西绕了个大圈子,黄昏前和忠平王、高市王主力会合,潜行至光德门外。光德门是都城北门,同时也是宫城的北门,城高堞密,入城即是崇仁殿,再往南去,东是舞岳殿,西是御园,中间夹着天阳殿,正是天子起居之所。

我和尉忌兵分两路,藉着忠平王攻城的间隙,悄悄潜至城濠两边,埋伏下来。酉初,忠平王按照这几天的惯例,撤回攻城人马,可是还没等敌人埋锅造饭,用好晚餐,酉时三刻,天色逐渐昏暗下来,我突然听到一阵惊天动地的嘶喊,抬头只见那五百名敢死士推着冲车,直往城门方向杀去。

城上稀稀拉拉地射下几支羽箭,立刻就被城下万弩齐发,并忠平王麾下霹雳车一顿猛轰,压得敌军抬不起头来。我从来没经历过这么大的场面,心中忐忑,握着剑柄,手心里竟然涔涔汗出。为了镇定自己的心神,我干脆盘膝坐下,关照士兵若看城门打开,立刻报告我知,自己则闭上双眼,眼观鼻,鼻观心,神游物外,做起吐纳功夫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耳边传来一个奇特的声音:“城破了,速速进城,往丽正殿东溷去罢!”

第二部,龙池劫灰第三十七章宫阙

更新时间:2008…6…2410:46:14本章字数:4338

古诗云:百千宫阙,残垣腐土。万骨之积,亿血之贮!

梦境究竟是否是现实世界的预兆,或起码与现实世界存在着可以探知的联系,没有人知道,连五山真人也都语焉不详。然而现在我并不在做梦——虽然无法彻底排除自己幻听的可能性——对照昨晚的荒梦……我逐渐相信了那并非一个全无来由的空想的梦境。难道真的是狐隐前来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吗?然而要我杀入城后就直奔丽正殿东溷,实在太也无稽……

闭着双目,作吐纳状,而实际心中万分疑惑,反复推想的同时,突然亲兵在耳旁低声叫道:“大人,城门破了!”我猛然睁开眼睛。此刻天色已经全黑,但城门口却火焰通明,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攻城的敢死士还剩下百余人,已经用巨木把城门撞开了一条尺多宽的大缝。守门的敌兵分明想尽力把门再度阖上,却似乎也因为死伤惨重而有点力不从心。

必须立刻动手!即便我临战经验非常薄弱,也很清楚地知道,机会仅此一线,一旦敌人增援赶到,丈人的计划定会功败垂成——阑沧不是傻瓜,北门遭遇奇袭的时候,他一定暂时被城南的获筇等人牵制住了,不及来援,但只要空出哪怕半只手来,他都会立刻派发援军的。光德门直连大内,谁敢轻易放弃?

想到这里,我猛然从地上跳起来,长剑出鞘,对空一挥。身旁的亲兵立刻扬起大旗来,这一千五百兵马齐声狂呼,疯了一般直向城门方向冲去。

城上又有三五支羽箭射下来,一名亲兵胸前中箭,就正栽倒在我的面前。我不仅心口一个哆嗦,感到有些可怕,于是匆忙祭起天部虚云符来,在自己头顶笼罩起一片宽达一丈九尺的云雾,让敌方那些弓箭手瞄不准目标。

尉忌埋伏在和我相对的方向,他久经战阵,把握时机只有比我更为准确。我手下的士兵还没冲过吊桥,尉忌已经身先士卒杀到了城门口。只见他双手各持一柄大剑,团团挥舞,好象两个大车轮一般,顷刻间已经劈倒了三名敌兵。敌兵骇于他的武勇,纷纷后退,残余的敢死士们吆喝一声,把城门又推开了四尺多宽。

尉忌所部汹涌入城,眨眼间就已经驱散了守城的敌军。但尉忌本人却并不急于进城,只是远远地指挥着部下杀上城楼。直等我冲近门口,他才转身笑着大叫:“离大人请速入城,小人卫护你杀往天阳殿去救天子!”

没想到这个外表粗豪的汉子还有如此心机,晓得把首先进城的功劳让给我。是啊,他即便再武勇无双,再功勋卓著,在丈人心目中,总不如我这个女婿来得亲近,因此不仅不能得罪我,还要尽量讨好我。他知道我从来不喜欢踩着他人的肩膀往上爬,只要帮助我立了功,我还能不在丈人面前为他美言吗?于是我朝他微微一笑,算是谢过了好意,然后跨一大步,迈进城中。

城门附近已经没有活的敌兵了,我手持长剑,左右望望,倒颇为顾盼自雄。然而此时我已经打定了主意,于是转头对已经跟到身后的尉忌说:“命汝去救天子,我自将骑兵南下皇城,去寻崇韬。”尉忌愣了一下,还以为我投桃报李,故意把第一的功劳又让还给他,不禁喜上眉梢,回答说:“大人仔细,崇韬身侧,恐有能人异士。”

亲兵牵过坐骑来,我纵上马背,从鞍旁钩上摘下长矛,凭空指点,招呼骑兵跟上,然后一马当先杀往宫城南面的皇城。骑马作战,才三尺的长剑未免局促,使不上力道,其实马槊才是第一利器。可惜我膂力不足,抡不动普通马槊,只好临时定制了一柄头小杆短、轻上将近一倍的兵器——不能再叫马槊,倒仿佛缩短了一倍还多的步兵长矛。然而我一边疾奔,一边口诵咒语,往矛尖上附加了雷部霹雳符,因此武器的威力不会小于普通马槊。

稀稀拉拉跟上来的骑兵大约两百多人,不过他们都是久经训练的老兵,很快就簇拥到我身边,相信如果不是怕越过主将去显得毫无礼仪,他们早就冲上前方,把我远远甩到屁股后面去了。我们越过崇仁殿、天阳殿,却并不尝试突破贞义门进入宫城,相反的,我猛然一个转弯,绕过御园,直往丽正殿而去。

丽正殿是太后居处,我虽然前此从没有机会进过大内,也能估计到它大致的方向。跑了一阵,前面拐角处慌慌张张冲出十多名禁军来,还没举起武器,见我们全是骑兵,呼哨一声掉头就逃。我挺起长矛,异常轻松地就捅进了落在最后的一名敌兵的后心。

这还是我在这场战争中亲手杀的第一个人,心中不免有点犹豫,矛头没能及时抽出,那名敌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