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金填房-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薛明远的父亲就经营者祖产顺便帮其他弟弟也经营着生意,后来父亲去世了,二叔把所有的东西都抢走了,并且光明正大的说祖产应该嫡次子继承,而不是孙子。于是原本应该薛明远继承祖业就都没了,还没有额外的东西,合着薛明远就是从薛家净身出户啊。怪不得那时对薛家二叔连礼都不行一个。
薛明远轻声说道:“父亲自己开的那几家店铺是父亲的心血,根本就没用本家的钱。可是那时候我们还小,很多都不懂,现在长大了,总有一天我要把那个铺子拿回来!”
大年初二,薛明轩要去上司家拜年,就是周大人家。往年带着薛明远去是薛明轩厚着脸皮,让薛明远去的,希望薛明远通过自己能多认识一下官场上的几位大人。今年薛明远却是被正式下帖子邀请的。薛明轩看了看这个帖子,又跟薛大嫂讨论了一下最近薛明远那边的变化,觉得若水这个妻子娶的是很正确的选择。自家帮忙解决了若水的终身大事,也得了一个能跟周大人签上线的弟妹。更何况这个弟妹还挺能干的。
这天一家一起向周大人家出发,薛明远带着若水还有三个孩子一起去给周大人拜年。马车行到周府,州府门前那是车水马龙。人家也得过年走亲戚,所以一般默认的规矩就是大年初二给上司拜年。周大人是台州府知府,台州除了自己的地方外还设六个县,今天都一起过来拜年。外加一些世家家主此时也都过来拜年,所以门前挤得是水泄不通。
薛明远贴心的拍拍若水的手,轻声道:“没关系的,别紧张,虽然今天人有点多,但是大家也不会特别注意到咱们。咱们露个脸,有时候不一定要和主人家有多熟,能出席这种场合就是一种信号,这就够了。”
若水甜甜的笑了下,点点头,拍着略有些紧张的孩子,轻声安慰道:“一会不要乱跑,跟在母亲身边就可以了。”至于若水自己,怎么见到人多会紧张,自家过年的时候门前比这要夸张得多啊。
薛明远跟在薛明轩的身后,到前面去了。若水则跟着薛大嫂带着孩子们来到后宅。
周大人他们都坐在正堂聊天,进去时周围几个县的县令已经来了,还有周大人的一些下属。薛明远进去后破天荒的跟周大人说了话。周大人笑呵呵的招呼道:“这是明轩的弟弟吧,也是一表人才啊。我听说生意做得不错,现在的年轻人都比咱们有出息啊。”
其余人都跟着凑趣,薛明远还真是第一次受此待遇,不过也算是见过大场面,强自镇定的笑着。
若水一过去就被周夫人拉到了身边嘘寒问暖,其余的人都挺好奇这是何人,然后就有人说是周夫人在望京的亲戚又嫁了过来,现在是薛县令的弟妹。众人都亲热的打着招呼,官场就将三分面,这时候场面气氛热络的跟一家人一样。周夫人抽了个空,轻声问若水过得怎么样,虽然通过几封信,到底没见到真人。
若水甜甜的说过得挺好的。周夫人上下打量了一下,见若水面色红润,身体也比刚来的时候丰润了一些,知道是没说假话,安心的点了点头。要说这帮姚家这个忙绝对不白帮,周大人今年就要回京述职了,这已经在台州坐满两轮知府了,该换个地方了。
江浙富庶,那是人人都眼红地方,周大人也不想走,但是规定这到了一定年头就得换地方。而且很多人做完江浙的官就做京官去了,这时候就是拼实力了,因为京官好听,但很多时候都是明升暗降。京官不易做啊,周大人正愁要怎么活动呢,这会就全解决了。
姚太傅上次特意派大管家姚忠过来送信,主要就是问自己这次换职的想法。要是还想外调,浙江不能待了,不是还有江苏么,都是富庶的地方。若是想做京官也说个想法,吏部户部也不是不能进的。周大人还是向外调的,自家的实力在望京实在是不够瞧,向上爬也费尽,所以倒不如在外面做主官,体面又实惠。
这些都是投桃报李的事,你讲究我也讲究。周夫人在那边连声问道,若水有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事,赶紧说,自己能帮忙的一定帮忙!
张家
周夫人关心的问着若水一些小事,并且说如果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过来找自己的,自己这边一定尽力帮忙。并且隐约透露了八月份周大人就要进京述职了,可能全家又要搬家了。
若水想了想,没有特别的事情需要周夫人帮忙的。开口道:“家里一切都好,劳夫人挂念。就是我家这三个孩子都大了,要进学堂读书了。明年我那个大儿子就要进学堂了,您也知道白马书院入院制度,所以能不能劳烦周大人给白马书院的山长写封荐书?”
周夫人想都没想就说道:“多大点事还值得你一说,没问题,白马书院的山长跟大人是好友。明年索性让你两个小儿子也一起入学,孩子们在一起也有个伴。反正就差一岁也不算差。”
若水笑着谢道:“若如此就太好了,那就多谢夫人了。”
周夫人笑着说道:“说这话就太见外了不是,我们也会跟下任知府交接好的,放心好了。”
若水这边跟周夫人亲亲热热的唠着嗑,薛明远那边也是如鱼得水。有了周大人特意的提携,众人也都跟薛明远亲近了起来。薛明远第一次受此待遇,倒是有些喜出往外了。不过有些事就是面上情,薛明远也明白。但是商人就要有把面上情变成里子情的能力。
薛家几人回家之后,若水就笑着把让孩子们提早进学的事情学了一遍。薛明远正在兴头上,又听到了这个好消息,觉得真是有双喜临门的感觉。白马书院是台州第一大书院名声更胜官学一些。官学找学生入学的时候确实都是按成绩来的,才华文学是第一位的。
但是历年却都是白马书院最后科考考上的人数多一些,原因无他,就是白马书院招收的大都是世家有才华的子弟。有了世家子弟这一身份,等到最后进京科考时,白马书院的学生都能挖门盗洞在望京认识一些大人物小人物,扩大一些自己的名声。
这个让主考官还有那些大人物知道自己还是很有用的,要不然怎么每到赶考的时候,学子们都提前几个月就启程进京了呢,京里住的贵吃的贵,在家复习不是更好么?原因就是希望能在京里混出一点名声来,为自己的科考增加一笔砝码。而白马书院的学生这笔砝码都是带在身上的。
退一万步讲,总是最后没有考上,但是你的同窗总有考上的,这就是人脉资源。在这时候,同窗、同科、同年、同门情谊是非同一般的,大家互相都是个依靠。所以台州的家长都尽可能把孩子送到白马书院读书,如果白马书院只靠钱就能进,那与其他的书院也没什么不同。为了保证自己书院的名声,就形成了成绩之外的推荐制度。这就是若水想要周大人荐书的原因。
薛明轩把自己儿子弄进去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薛明远有三个儿子,都弄进去有些费力。要是进一个若水心中期望的肯定是薛浩,但是怎么跟薛渊解释呢,再有沈暮烟为了薛汀肯定会不要命的闹,所以干脆三个孩子都去吧。
薛明远笑着说道:“先不用告诉孩子们,小孩子出去乱嚷到显得咱们轻浮,所以等到他们该入学的时候再告诉她们。”若水自然是无可无不可。
转眼到了元宵佳节,薛明远实现自己的承诺带三个孩子还有若水出来看花灯。满街的摊位好不热闹,若水跟在薛明远的身后,带着孩子痛痛快快的玩了一场。三个孩子一人手里拿着两个花灯高高兴兴的回了家。
就在猜花灯的时候,恰巧碰到了薛浩和薛渊的先生朱秀才。朱秀才和他的几个朋友也出来逛,见到薛明远客气的打了声招呼,然后就看着若水的身影又痴了。此时众人正站在一个美人花灯的前面,这个花灯装裱的足够精致,吸引了很多人的围观。
朱秀才想在若书面前表现一下,看了一眼花灯的谜面,就开始拼命的猜。几个孩子也喜欢这个花灯的精巧,拼命的在旁边猜,不过自然猜的跟正确的答案差得很多。若水看了一眼,伏在薛明远的耳边,小声说出了答案。薛明远毫不怀疑的就把话复述了出来,众人先是惊奇然后对着灯面思考转瞬齐声叫好。
薛明远四下拱手致意,从店老板手里接过了花灯,放到若水的手中小声道:“都是美人,拿着吧。”若水瞪了一眼薛明远,开心的把花灯接了过来。
刚才那一整幕都被朱秀才看在了眼里,朱秀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低声嘀咕道:“一个大丈夫竟然要靠女子,真是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看着若水的背影有时留恋又是愤慨,心理无比的纠结。此等美好的女子为何偏偏配了如此粗鄙不堪的人呢,暴殄天物啊。
从元宵佳节之后,若水倒是开开心心的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薛明远因为对于沈暮烟的别扭劲还没有过去,所以也一直没有到沈暮烟的房里去,若水每天就教教儿子,晚上在跟薛明远唠唠嗑,有时兴致好了还能陪薛明远小酌两杯。若水对自己这种悠闲生活的状态真是满意极了。
转眼又到了夏天,若水到了台州已经有一年了。周大人的任期审核据说也下来了,都是优,原本就等着回京交接一下工作然后拿上印到另一个地方走马上任就成了。这时候周大人迎来了他在台州知府任上最后的一项大任务,迎接刚刚打了胜仗归来的远征将领。
远征的主帅正是诚谋忠勇公张京之子张瑞阳,不到三十岁的张瑞阳此次出征的胜利,正式宣告大雍把在西面跟大雍隔海的吕宋正式收归入大雍版图。张瑞阳带领八十万的海军组成了无敌舰队,耗时三年收归了一直跟大雍叫嚣的吕宋,此次胜利归来,除了张瑞阳一直的作风搜刮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之外,还把吕宋的国王掳了过来,不,不能说是掳,应该是请,请到望京做客,朝见皇上。
按理说张家军上岸应该是在离吕宋较近的汕头泉州才是,但是张瑞阳坚持要在台州上岸。立下了如此汗马功劳的主帅别说要在台州上岸,就是把台州扒了盖个港口,估计皇帝也会答应。于是皇帝接连几道圣旨飞速的传入台州,整个台州的官场都行动了起来,准备迎接张家军。皇帝不仅让台州不用考虑钱的问题来办,还特意让太子代天子远赴直沽迎接。
张瑞阳大大咧咧的坐在主战船的甲板上,看着手里的信说道:“小小的吕宋,让你丫以后得瑟,这回我刮地三尺,看你们以后还敢不敢叫嚣!”周围的人对于名门出身的大帅这种无赖模样已经习以为常,全都板着脸默不作声。
张瑞阳有看向下一封信,复又叹了一口气道:“那么一个大美人,嫁不成太子嫁我也行啊。这次我倒要看看这叫薛明远的能不能配上我的好妹妹!”
没错,张瑞阳从台州上岸,不为别的,就为了他从小看着长大的若水,那个让他觉得集合了女子优秀的品德于一身的妹子。
作者有话要说:男配出现鸟~~~
住在哪啊
台州为了迎接大军从上到下都开始忙碌起来,薛明轩知道张家军要在台州上岸之后特意跟薛明远说了声,这一段时间帮助照看一下大嫂那边。果然正式的圣旨到达后,薛明轩忙的几天都没有回家,忙到太晚了,就直接在衙门里将就一夜了。
负责迎接这项工作的负责人原本是薛明轩,谁叫他是县令呢。但是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于是台州知府周大人亲自监督这项工作,薛明轩从正手变成了副手。没过几天浙江巡抚带人也到了台州,着手负责迎接的工作,周大人变成了副手,薛明轩就已经沦落为打杂的了。
为了迎接大军,台州的码头、道路全部整理重修。薛明远只是一个小小的商人,却也忙得不得了。官府要求台州主干道上的店铺牌匾全部统一换新,然后由官家出钱,把门面全部粉刷一新。两边的店铺也要配合,做到店铺里整洁干净。官家派专人检查。
官府这么兴师动众,来了这么多重量级的人物,台州的几个世家自然也要有所表示,纷纷慷慨解囊,掏些银钱给各位大人表示心意。按照圣旨,张家八十万大军并不是全在台州上岸,这么多人台州也装不下。这八十万大军大多是沿海这些省市正规的海军,也没有必要跟随大军千里进京领完银子再回来。所以大多数都是直接分发饷银,直接送回驻地了。
在台州上岸的只是高级将领以及张家军核心要一起回京的二十万军队。在台州上岸之后众人要稍事休整十天,然后以胜利之师的气势在浩浩荡荡进京。要不然都在海上飘了几个月了,都灰头土脸的,那样进京就是赢了也不好看啊。所以台州的官员最主要的不是展现台州的美好面貌,而是给这二十万大军准备各种物资。不过江浙富庶自古有名,所以众人只是手忙脚乱一点,倒还不至于束手无策。
军队自然是在城外安营扎寨,高级将领住哪呢?把总、千总跟士兵住在一起可以,副将、参将跟士兵住在一起也行。但是你让将军还有大元帅上岸了住在城外就实在说不过去了。所以住在哪里就是一个问题了。
这时候就由各大世家用武的余地,皇帝三下江南住的也是世家的里面,所以这也是有理可循是可以的。当然也可以住在周大人家里,不过周大人不是本地人,也没打算在这长期工作,所以家里就是三进的宅子,所以这一条就堵死了。最后几大世家争夺的结果张瑞阳住在大世家陈家,就是当初周夫人给若水谁婆家时参考的第一家。
薛家本家也分到提供两个将军的住宿。薛明远那边终于忙得差不多了,这天回家后懒懒的瘫在院子里的藤凳上,小口喝着茶,看着薛浩和薛汀在院子里满头大汗的疯玩,若水坐在旁边一边吃着葡萄,一边喊两个孩子歇会再玩。
若水看着薛明远在凳子上坐的如懒猫一般,笑着说道:“累坏了吧,来,犒劳你一个葡萄。”
薛明远笑呵呵的吃完了葡萄道:“不知道,这些大人一听说能迎接张家军那是一个比一个兴奋,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单说店铺门上那牌匾,今天就有一个人专门来检查各家店铺挂的歪不歪的,都恨不得拿尺子去量。门口那地都是石路,那是天天让我们保持地上无尘啊。真是可劲的折腾!”
若水安抚道:“挺过这几天就好了,再折腾也就这几天。再说花官家的钱把铺面修葺了一下,还是咱们占便宜不是。”
薛明远长出一口气道:“我就说官家折腾人,不过能见到张元帅一眼,这也值了。”
若书看了薛明远一眼,略有些惊讶的说道:“哦,你也喜欢那种驰骋沙场的感觉?”
薛明远点点头道:“那个男儿没有金戈铁马的梦呢,纵使最后马革裹尸也不枉此生啊。”
若水嗔道:“呸,不吉利。再说了,打打杀杀的多不好。就像这次远征吕宋,其实吕宋跟咱们隔得远,不就是在咱们的岛附近打点鱼么,就这么直接把人家给收了。”
薛明远反驳道:“张元帅当时都说了,今天他敢打渔,明天他就敢占岛,就应该把这种弹丸小国灭在萌芽之中。”这到是真的,以张瑞阳那种以战养战外加看不顺眼就刮地三尺的架势,估计吕宋得休养生息十年二十年才能稍稍缓过来。
若水看着薛明远说这话时,眼里充满这敬佩之情,笑着问道:“你很崇拜张元帅?”
薛明远马上来了精神,高兴地说道:“何止是崇拜,出身名门,满门忠烈,文武全才。那样的人简直就是老天爷的恩赐。要是能跟这样的英雄喝上一顿酒,那才叫人生无憾呢。”若水看着薛明远的越说越激动的脸,开心地笑着,不过说起来瑞阳哥哥,自己也有好长时间没见了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