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得容易-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喜姑姑只装着不知道纪氏要点人下去管庄子,她原也没想沾这回手:“哪里敢受太太这句话,在光宅子里头,便是宅子外边也是处处靠着太太的,尽心力那是该当的。”
纪氏微微颔首,嘴角带了笑意:“老宅那头来了信,你相必是知道的,这地界只怕呆不长,我想挑个稳妥的人,把事儿管起来,你看着,谁更合适?”
“太太折杀我,”喜姑姑坐在绣墩还欠欠身子:“若按着资历来,自然是安姐姐,她跟着太太管过帐,必不致叫下边人欺瞒了去,若论旁的,我倒不知了。”
纪氏挑挑眉毛,闻言一笑:“我原来也想着她,可若真要回去办大事,便更离不得她,只好绕过去,再择旁人。”
喜姑姑一听这话,便知纪氏自始至终没打过让安姑姑留下来的主意,她这番奔波,打着安姨娘的旗号,为的还是自家,太太的陪房里边,平姑姑一家子在江州管着庄子,她的男人儿子在金陵管着纪氏的嫁妆铺子,便只有安、乐两个不曾捏着实惠。
可她也不思量思量,乐姑姑不曾嫁人,这辈子都呆在府里了,跟老子娘更是断的干净,卖断了死契的,太太这才把人事上头的事俱都交给她,她孑然一身还图个甚?
安姑姑却是自把侄女送进来当妾起,太太便用着她,也不能真心信她了。喜姑姑心里想着,嘴上却道:“这倒是正事,自然还是府里的大事要紧。”
大事指的便是颜家大伯的丧事,只没到最后不能称丧,纪氏也不曾亏了安姑姑,总得有些糖给她甜甜嘴儿,这些年她也得了不少,只一山望着一山高,当别个俱跟她一样,眼睛只盯着铜钱孔。
纪氏把话说的透亮,指了桌上的匣子:“这个七宝璎珞是给沅丫头的,隔几日我去上香,别个不得空,带了她去。”
“替六姑娘谢太太的赏。”知道纪氏无话要说,捧了盒子往西暖阁里去,还没进门就看见采苓探了脑袋,见她来了,两个丫头也顾不得规矩,就怕她要走,连明沅都坐起来了,喜姑姑不欲多说:“姑娘来瞧,太太赏下来的,过几日还要带了姑娘去上香呢。”
明沅打开盒子见那个璎珞华贵非常,就是喜姑姑也啧啧称奇,点了这付璎珞给她看:“怪道叫七宝,真是七宝。”赤金的项圈,银打的双龙头,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红宝串成的穗子,佛家七宝全齐了:“是该带了这个去礼佛。”
这一个怕是为着敲打安姨娘才送来给明沅的,喜姑姑摸了明沅的头:“到了庙里头,可知道要求什么?”见着天色晚了:“明儿再教给姑娘,今儿先熄了灯吧,太太那头也得歇着了。”
说着把东西交给采菽锁到柜里,抱着明沅摇她两下,见她还瞪了一双大眼看着,一面拍哄一面凑到她耳朵边上:“姑姑不走。”
明沅一听,把头往她肩上一搁,眼睛一热,鼻子发酸,叫喜姑姑一下下抚着背,泪意一忍过去,倒有些困了。
她午间就没睡足,心里一直挂着这事,一听她不走了,睡意翻了上来,纪氏把庄子交给谁打理也不管她的事了,打了个哈欠,往被子里边钻,一翻身睡了过去。
第二日再去上房,就看见安姨娘红着张脸,却是纪氏拿了两块红宝一匣子珠子出来赏她:“哪得白饶了你的东西,那付珠子箍儿倒赔了你好些个珠子,你统共才多少东西,这些个便算我赏你的。”
安姨娘眼圈一红,差点淌下泪来,既是赏她的,便是她私用的东西,跟公中发下来的衣裳首饰不同,那些是造了册的,若不然她怎么会守着这许多衣服首饰却没法子帮补弟弟。
她又是弯腰又是称谢,明湘却站着垂了手,眼睛一直盯着大花红毯,纪氏摆了手:“得啦,再推成什么样子了,过两日我带了沅丫头去上香,夜间才回,你们各自方便,便不必来院里请安了。”
明洛听见宝石珠子已是斜了眼睛去看明湘,再听见出去上香,立时就抬了头,可看见连澄哥儿都没得去,自家更不必想,就又低下头去。
澄哥儿一把拉了明沅:“六妹妹,你帮我求求菩萨罢,叫三姐姐赶紧家来。”明沅清脆脆应了一声,纪氏一把搂过澄哥儿:“你姐姐知道你想她,定然高兴。”一只手搂了澄哥儿,一只手扶在腹上。
这几日身子不适,纪氏自个儿也觉出来了,日子未到没个准信,她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只盼这回是真有了,若能得个儿子,澄哥儿往后出身有了产业有了,也不枉母子一场。
☆、第20章 菱粉粥(图)
到去上香的日子,明沅早早就叫喜姑姑拍醒了,她揉了眼睛往窗户一张望,天还暗着,采菽给她穿衣,她便把下巴搁在采菽的胳膊上:“这样早呢。”
采菽轻笑一声:“去进香就得赶早呢,庙门一开就许愿,那时候最灵验了,等人多了,菩萨便听不真了。”
明沅点点头,才想叹气,就叫采菽截住了话头,采菽伸手点点她的鼻头:“姑娘今儿可不能说那败兴的词儿,昨儿喜姑姑教的吉祥话,姑娘可还记着?”
“我记着呢。”明沅皱皱鼻子,伸手进袖子里,便是喜姑姑不说,看她给挑出来这件小衣裳也知道纪氏往庙里去是求什么了。
明沅今儿穿了件大红右衽,前片绣了一对童子踢皮球,后片是一对莲藕,小衣裳琐了黑边,两边袖子绣了彩色花卉,领口包了蓝布,袖子上边是一圈儿金线勾的花,因着上裳穿得艳了,下边就是黑裙儿,只绣了三两朵花。
纪氏这是去求子的,喜姑姑虽然教了一日,明沅又能整句儿说出来,她却还是开了箱子把这件衣裳翻了出来,这是原来明潼这点子大的时候穿过的。
穿上这样一身,便明沅记不真那些话,或是到了地方忘了说,这一身衣裳已是讨了好彩头,纪氏看见了必是高兴的。
采菽帮着明沅穿衣,那边采薇掀了竹帘子进来,一瞧见就挤过来:“我来罢,你去看看水,给姑娘擦脸。”
明沅伸手就拉住了采菽的袖子,皱了眉头看过去:“采薇病!姑姑说要歇着。”她才说得这一句,采薇的笑意就僵在嘴角,半晌才哄道:“我好了,姑娘伸伸手,咱们把这只袖子套进去。”
明沅还只不肯,歪着脑袋看她,采菽不欲同采薇争这个,见采薇一眼扫过来,也帮着哄:“我去看看水,给姑娘洗脸抹香呢。”
再这么扯着,喜姑姑便要进来了,纪氏起的早,一院子丫头都跟着起来了,喜姑姑过不多会儿定是要来的,采薇赶紧矮了身子笑:“太太那边都收拾得了,姑娘可不能叫太太等呀。”
明沅见她一脸急色,松开采菽的袖子,自个儿把袖子穿进去,还翘着手指头要自家系带子,采薇脸上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几回插手进去要帮,明沅俱都噘了嘴儿扭过身子去。
“这是怎的了?”喜姑姑立在门边,采薇受了教训,这时候才知道这个姑娘看着乖巧,竟是个犟脾气,半点也不受人哄,才要笑着把话头茬过去,就看见喜姑姑扫了她一眼,自家走上前来,坐到床上,把两条宽带打了个蝴蝶结子。
明沅张开手臂不动,看也不看采薇一眼,她在上房是庶女不错,可也轮不着一个丫头来甩脸子给她看,有了这头一回,屋里另几个要怎么想。
采茵捧了盒子一进门就见看采薇讪讪的立着,她只作不见,笑盈盈把匣子捧上去:“我寻了一付小镯子出来,花头刚好配着璎珞。”她把匣子打开来,里边一对光面的开口赤金镯子,两边打着龙头,正好配成一对。
喜姑姑接了过去给明沅带上,擦过脸再抹上香脂,额间点上一团红,脖子里头戴上了七宝璎珞,看看屋里提着心的四个丫头,笑一声道:“采菽采茵跟了车吧。”
一句话说的采薇眼圈儿都红了,采苓却只叹息,还悄悄捅了采菽一下冲她眨眨眼儿,明沅穿好鞋子牵了喜姑姑的手往上房去。
不成想澄哥儿竟也跟着起来了,人还在犯困,脑袋一点点的坐在床上,两只手在腿前抱了团儿,纪氏要抱他下去睡,他便揉搓着眼睛怎么也不肯。
明沅叫牵到榻前,自个儿立到踏脚上去,脱了鞋子爬上罗汉床,澄哥儿立时醒了:“六妹妹,你记着么?”
明沅想笑又忍住了,认真的点点头:“我记着呢!三姐姐快回来。”看他对明潼这样好,只要日子久了,也能扎下根来。
明沅这一身先已讨了纪氏的喜欢,又说出这一句来,纪氏摸了她的背:“告诉曹先生,今儿澄哥儿怕是要闹觉的,许他多歇一个时辰。”又叫摆了饭桌出来,澄哥儿陪着她们一道用一碗菱粉粥,是拿菱角同胭脂稻米一道熬的,熬到开出米花来,菱色炖的不见块,才能拌了红糖上桌来。
纪氏吃的还更讲究些,叫丫头往里挑了一勺松花粉,又专拿蜜饯玫瑰来,两个小人一人食得一碗。
“沅丫头少用些,同我一道去庙里头吃斋菜。”怪不得桌上一个荤也无,只澄哥儿面前有一碟子对半切开的流油鸭蛋黄儿。
澄哥儿心里自然想去,却知道求情也无用,把整个儿蛋黄全吃了,抹了嘴气哼哼的道:“素斋有甚个好吃,我中午要吃蜜鸭子!”说着反身就去摇纪氏的袖子撒娇。
明沅笑着刮脸皮臊他,纪氏“扑哧”一笑,低髻上边簪的海珠钗儿不住晃动,拍了儿子的头:“可不许这么混说,许你一道蜜鸭子,沅丫头还给你带素点心回来呢。”
澄哥儿一听有素点心带回来的,侧了脸笑眯着眼睛:“那我给你留半只鸭子。”说的一屋子人都在笑,明沅灵机一动,伸手出去:“拉勾儿!”
两个小人似模似样的拉过勾,一个说我给你带点心,一个说我留半只鸭,说定了才又松开手去,把纪氏逗得直乐。
说是不须叫妾室们早起请安,她们又哪里真敢不起,安姨娘来的最早,张姨娘紧随其后,只有睐姨娘姗姗来迟,比着两个打扮齐整的姨娘,她连头钗都是歪的。
明沅都在肚子里叹气了,这个姨娘也不知道是真蠢还是假蠢,竟把纪氏的客气话当了真,想必看到对面院里两个姨娘来上房了,这才急赶着梳洗。
妾室们不管心里如何想,摆这个样子出来,纪氏便和颜悦色的说了两句场面话:“看你们,说了不须请安,一大早起来作甚,正好,让四丫头五丫头两个也多歇一个时辰。”
张姨娘笑一声:“便是太太疼妾们,咱们也不能给了脸起那慢怠心思,自然该送太太出门的。”
她这凑趣的话儿倒说在点子上,纪氏笑看她一眼,牵了明沅的手,一路叫几个妾室簇拥着送到了二门边。
等纪氏在门边踩着脚凳上了马车,张姨娘要笑不笑的转了身,从上往下打量一回睐姨娘:“到底年纪轻,这般好睡,可别怨咱们没通传一声。”
睐姨娘本来心里就存了气,延松院里竟没个人说给她听,受了这一句刺,才要回驳,安姨娘便拉了她的手,满面歉意:“是我不曾想着,该是我的不是。”
张姨娘嘴角一撇,转身就走,睐姨娘却不领安姨娘的情,她原还抬了儿子出来打打张姨娘的气焰,叫安姨娘堵在喉咙口,手一抽,调头就走。
两个一个都不识她的好,安姨娘面上也不变色,站着等马车都行出大门,这才往回走,在廊道上便急急吩咐身边的丫头:“去把安姑姑请了来。”她好容易手里捏了东西,一匣子珠子,再加一块红宝,怎么也够补上五百两银子缺了。
明潼房里的松墨云笺也求着要一道去上香,说是给姐儿祈福,纪氏特特赏了两人一人一套衣裳,许了她们跟车。
纪氏一个人上香,赶了三辆马车往六榕古寺去,似颜连章这样的品阶,只去得早些,再叫小沙弥守了门,好叫她安心上一持香。
明沅知道自己是沾了光才能出来,要是明潼在,怎么也轮不上她,明洛晓得她能跟着去上香,酸了好几句,便是明湘,嘴上不说,心里也是羡慕的,她们倒还记得当初是坐了船来穗州的,长到这么大,也只坐船算是出过门了。
明沅坐着马车一路都在大道上行驶,她跟纪氏一辆车,叫喜姑姑抱在怀里,两只手牢牢的箍着,不叫她去动车帘子。
明沅很想瞧一瞧外面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可纪氏正靠着厚垫子养神,琼珠几个没一个伸手去掀帘子的,明沅只好把头趴在喜姑姑怀里,伸长了耳朵听沿街的叫卖声。
一路上都热闹得很,来来往往车水马龙,街前街后你长我短的叫个不住,便不去看,也能听得出街上一派景象繁盛非常。
纪氏心中有事,掀掀眼皮看见明沅不吵不闹,规规矩矩的伏在喜姑姑怀里,嘴角勾起一个笑来:“开个角儿叫她看看吧,瞧着模样也怪可怜的。”
明沅立时就高兴了,她扒着车帘,掀开一角来,两只眼睛朝外望,沿街都是食肆店铺,一溜儿蒸屉,挂着烧鸭子烧鸡,隔得这么远还飘进香味来。
临街的角店摆了两三张桌子,叫上一碟子鸭肉,那赤了胳膊的伙夫便拿从大锅里头捡一只出来,拿刀在鸭身上一捅,鸭子里边的酱汁“哗哗”流下来,淌了一砧板。
刀起刀落一碟子片鸭就送到了桌前,明沅看着倒觉得像是后世卖广式叉烧的,她再一看,里边竟有好些个鼻高目深的外国人,竟还常见的很,马车碾过三四个车辙,她就数出来三四个了。
明沅心里奇怪,把头缩回来点点窗子外边,喜姑姑见纪氏并没不耐烦的样子,也往外一张,见明沅手指头点着人直笑:“姑娘没见过,那是西人,同咱们生得不一般。”
纪氏闻言也笑了:“原是瞧见这个了,胆儿倒大,澄哥儿头一回见着,还唬得哭了呢。”她说了这一句也有兴致再说:“这是贩货来卖的西人,坐了海船来的,也止此地有,不许他们出州府的。”
明沅眨眨眼睛,点点头又把趴着张望,好容易出来一回,什么都不能放过,再看便是成群结队穿着蓝花布的女孩儿,一手架着竹箩,说笑着走过来,喜姑姑索性坐在窗前指点明沅:“那是浣纱的,织锦织缎儿出来好卖的。”
因着早市人多,马车走走停停,纪氏到后来也没了说话的兴致,只觉得人叫颠着难受,琼珠取了个白玉瓶出来,倒出里头的仁丹托在帕子上递给纪氏,纪氏含在口里,这才觉着舒坦了些。
明沅也叫摇的受不了,幸好早上没多用,胸口一恶心,还不全吐出来,头一回迈出大宅,就这么摇摇晃晃行行住住,一路到了六榕寺。
☆、第21章 香菇炒面筋(捉)
六榕寺是百年古刹,因着寺中六株古榕树得名,一座千佛花塔远观便斑斓炫目,塔里供了千尊佛像,上下塔角挂满了铜铃,铃声伴了诵经声传出去老远。
还没驶到寺前,明沅就听见了,将到路口,马车便进不得了,今儿是初一,寺前挤的插针难入,早有跟车的小厮寻了清净地界停下车来,前边一段路得自个儿踏进去。
明沅被喜姑姑抱下了车,先看见乌瓦黄墙,照壁上刻得三个绿漆大字“六榕寺”,下边还有提名,明沅不知典故,怕是个和尚题的字。
喜姑姑扶了纪氏,明沅叫个仆妇抱在怀里往里行,走过照壁是一条长长石道,面前正对着寺庙山门,挨着黄墙倒刻了些佛经故事,大幅砖雕嵌在墙上,一块块拼接起来,先是佛祖在菩提树下证道,又有割肉饲鹰,老虎听经的故事。
明沅一路行一路看,便只有她不必带帷帽,纪氏是从头遮到脚,纱帘下面还垂了八只小金铃,走动的时候,薄纱也不会飞扬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