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幺妹-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幺愣了愣,笑道:“你且放一百二十个心,只是若事临头了,我是混赖的,你却怎么办?”



“你都能赖了,我还不能跑么?”杨天康嘻嘻一笑,



杨幺不由得撇嘴道:“你能跑到哪里去?朝廷啥时候让咱们种田的民户四处溜哒了?小心抓着了,判你一个刺配千里!”



杨天康古怪一笑:“你怎么又知道这个规矩?莫不是也想逃走?”见杨幺仍是睨着他,不由轻声道:“什么朝廷,黄河年年涨水,天下的流民如今多了,蒙古人天天忙着花天酒地,哪里还管得过来?”



不待杨幺、下礼再说,他突然又鬼头鬼脑地低声道:“我小时候听爹娘吵嘴,当初我娘也是不愿意嫁过来的。”



杨幺顿时紧张,把起先的疑惧丢开,骂道:“那你还说得这么轻松,姑姑的本事你不知道么?谁能强得了她?”又纳罕道:“姑妈和大伯父居然也会吵嘴?现在可是好得不得了。”



杨天康摇摇头,“你就看咱家的规矩,咱爷爷只把俺娘当儿子看,只说爹爹和二叔加起来都比不上我娘一个小趾头!我听说我娘从小是在咱们家长大,和咱爷爷亲着呢,咱爷爷开口要我娘做儿媳妇,我娘拒绝得了么?俺娘和你可不一样,你是个小没良心的。”



杨幺听得兴致勃勃,没想到杨天康又开始编排她,不由得呸了一口,回想道:“姑姑倒是从没有对我提过这事,和你说过么?”



“当然没说过!”杨天康咧咧嘴,“这话要不是下礼说的,俺一万个不相信。”



杨下礼抿着嘴,笑道:“多谢天康叔。”



三人天南海北地说了一阵,也就散了。临了,杨天康重重拍了一下杨幺的肩膀,打了她一个踉跄,笑道:“幺妹子,你这是吃了什么仙药,可着劲儿向上长。你看,你现在都和下礼一般高了,她还大着你三岁呢。都说女大十八变,要是杨岳看见了,都不敢认你了。”说罢,和杨下礼笑着去了。



第九章 幡然悔悟



 杨幺慢慢走在路上,今天她已经三次听到这句话,她摸摸自己的头,手、胳膊,好象全都长粗长长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杨幺回想着,如果说身体成长的滞后是因为精神的压抑,那么,精神压力的解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从大年初一的雪夜,还是……杨幺突然想到,或者是从杨岳第一次离开呢?她不由得停下脚步,却忽然发现自己正巧停在了祠堂门口。这个对家族至为重要的场所大门前仍是一片荒芜,门楣上的“忠义千秋”四个黑字气息淹淹,似乎比当初更为破旧,连字迹都辩不清了。



六年前初次来到此处的诡异感觉时时萦绕心头。平常她总是远远地离了这地方,社学、祭拜都不曾去。



原来她总是在逃避么?杨幺皱了皱眉头,不,她应该是在寻找,这六年在她总是在寻找一个答案,却遍寻不着。



为什么忽略了这个重要的地方?



杨幺鬼使神差地抬起脚步,走进孤灯摇曳的前厅,前厅依旧落满灰尘,她隐约见到前厅翕上只供着一个香炉,点着几支清香,却无牌位。



杨幺持起案上孤灯,穿过天井,来到后堂。六支长明灯将后堂照得通亮,杨幺环顾四周,猛然发现往日杨平泊坐着讲课的书案后有十一层阶台,每层上面都摆满了牌位。



杨幺此时方才回忆起来,平日她被杨岳捉过来听社课时,好象确实见过这些牌位,只是完全未当回事。杨幺正呆看十一层牌位,突然背后想起了脚步,她一啰嗦,猛回头,却看见二哥杨相正从后堂门外走了进来。



她暗地里吐了一口长气,就听得杨相说道:“幺妹,我正要去接你,看到此处似乎有人,便进来看看。你在此作甚?”走到杨幺身边,微微弯腰,眼眉笑得弯弯的道:“小女孩家家,也不知道害怕。”



“二哥”杨幺叫了一声,正要随杨相离去,不料杨相怔怔看了牌位半晌,又看了看杨幺,似是下了决心,接过她手中的烛台,走进牌位,回头招呼道:“幺妹,你过来看。”



待得杨幺走近,杨相指着上面的牌位说道:“杨家自南宋末年,在此立足百年有余,至今已有十一代。幺妹,你从最上层祖宗牌位一层层向下看。”



杨幺虽是疑惑,仍运足目力,在昏暗的油灯下,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看着,“杨均一”、“杨平山”、“杨天德”、“杨下宁”、



“杨均柳”、“杨平万”、“杨天能”、“杨下开”、



“杨均……”



杨幺突地大惊,心里“碰碰”直跳,喉咙干涩结结巴巴道:“二、二哥,都是四个字轮着,都是……”



“是哪四个字?”杨相极为肃冷,大异平常。



“是——”杨幺一咬牙,大声说道:“均平天下!”



“说得好!”杨相沉声应道:“岳州杨氏祖上杨幺,原是南宋末年八百里洞庭湖畔一个小小的渔民,宋室无能,金兵时时南下劫掠,到我湖广地界烧杀,人人苦不堪言,



这倒也罢了,却有各地豪强,趁火打劫,鱼肉百姓。杨幺忍无可忍,随着白莲教钟老爷起义造反,天下响应。钟老爷称了“天大圣”,建起楚国!



宋室自然惧怕,不断派人围剿,钟老爷与长子都牺牲了,我们祖上杨幺辅助钟家幼子,打败几路官兵,占了这八百里洞庭,安营扎寨,节节胜利,只到第六年,宋高宗派宰相张浚亲自督战,又从抗金前线抽回了岳飞军队。军中有了内奸……”



杨相重重呸了一口,继续说道:“内外相应,使得义军一败涂地,我家祖上也牺牲了。”他看了看听得目瞪口呆的杨幺,说道:“你可知我杨家为何与张家结了世仇?”



杨幺回过神来一想,忍不住捉住杨相的衣袖说道:“难不成这张家村的祖宗就是当初的宰相张浚?”



杨相嘿嘿一笑,点头道:“岳爷爷倒也罢了,是个真英雄!咱杨家不恨他,还佩服他。张浚抗金的本事没有,只会对咱穷苦百姓下狠手,偏偏他连治奸臣的本事也没有,让那秦桧入朝为官,却又制不住他,反被他赶了下台,连累家族被贬在此地。”



杨幺暗暗嘀咕,张浚未必就是那般可恶,杨家只怕是一肚子邪火没地发,天上送下来一个张家,正好拿来泄愤。心里这样想,话却不敢说,又问道:“钟家又怎么样了呢?”



杨相愣了愣,看了看杨幺犹豫了一下,说道:“杨幺的夫人,生有三子,危险之际杨夫人舍了幼子换下钟老爷的嫡孙,带着长子与钟家嫡孙出逃,最后在此处定居。”



“那现在钟家后代呢?”杨幺追着问道。



“就是你我兄妹四人!”



杨幺终于惊叫出声,“什么?”脑子里闪念一想,说道:“难怪族里分了东、西两房,难怪我们没有按杨家的辈份取名!”



杨相低声说道:“我钟家一向人丁单薄,血脉几乎断绝,到了我们这一辈才有了点茂盛的迹象。姑姑方生下来,大爷爷疼她,就随了杨家的辈份,叫平泉。我杨钟两家,世代联姻,妹子你需记得,钟字不再提,唯有杨家而已。”



杨幺沉默不语,杨相竟也不说话,只等在一旁,两人一高一矮的身影被长明灯投射在祠堂雪墙上,随着灯光摇摇晃晃。



不知过了多久,杨幺心思千回百转后,抬头直视杨相道:“钟字如果不用提,杨岳又如何心思深沉至此?”



杨相摸了摸杨幺的头,叹道:“你想得太多了,二哥不会骗你,杨岳从小是姑姑带大,姑姑又是个更姓须眉的女子,便有些心思也是为杨家打算了。小岳既然有那份本事,爷爷、爹爹、姑姑怎么又舍得不栽培他呢?他从小就比我和大哥过得辛苦!”



“一定要如此么?”杨幺含糊着问道



“均天下,等贵贱。这是祖宗为天下穷苦百姓所呼,祖宗以“均平天下”四字作为儿孙辈份,世代不绝,我等不孝子孙又怎能或忘?”杨相突地厉声说道:“你是我钟、杨两家直系子孙,如今听闻祖宗英雄之事,当得如何?还不叩拜祖宗灵牌?!”



杨幺站在地上,左右为难,见得杨相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把心一横,跪在地上,叩了三个响头。心里却想着,杨岳这可怜孩子,当初肯定也被这样逼过!



正思索间,杨相蹲了下来,慢慢将杨幺搂在怀里,说道:“妹子,你自小是三弟养大,本应亲密无间。二哥一旁看着,你内里却极是疏远他。三弟说你是嫌他心思过深,做事难得坦荡。二哥原想着有什么事不能揭开说的?偏偏此事三弟一点也不想让你知道,他说你既是女娃,身子又极弱原本不需烦恼此等事,可是,二哥与你多日相处,见你天生异禀绝不是寻常之人,今日所说,还请妹子好好思量,切不可因此事与三弟生分了。



杨幺不由轻轻点头,心道自家这冒牌女儿都被迫上了贼船,何况杨岳那嫡嫡亲亲的儿子!更何况她想,杨岳若是私心作祟,她绝不敢相近,便若是世代家传,反倒觉得杨岳可怜可佩,想到此处,忽觉心中重重抬开了一块大石头。



杨相见她脸上露出笑容,不由得也松了口气,突然窃笑道:“妹子,别说是俺杨家,就连张家的祠堂也是与众不同呢!倒和咱们家异曲同工。”



杨幺神魂不属地道:“他们家是官,我们家是匪,怎么个同工法?”突然想起那晚张报辰的话,问道:“二哥,我们家和他们家都听令于白莲教?”



杨相一愣,笑着道:“我们家那里会听令白莲教,只是彭教主是个通达之人,凡是有志一同的民众,不需尊奉号令,都可接纳入教。张家倒也算是忠臣,日日想的便是精忠报国,他们家辈份,便是依着这四个字来算的!哼哼,听说不论男女,后背都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杨幺听得目瞪口呆,心里一算,不由说道:“那张报辰兄姐便是‘报’字辈,也算是岳州张家第十一代子孙了?”



杨相点头应是,突然又边瞅着杨幺边笑道:“张家那个三姑娘,倒是比她两个哥哥有出息,可惜张杨两家绝不通婚,否则娶进杨家倒也是桩好事!”



杨幺心不在焉地点头应是,杨相叹了口气,牵着她慢慢走出祠堂。



此时月上中天,全无一丝云彩,倒是北面极远处似是隐隐传来雷声。



杨幺回到家中,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脑中想着的尽是三哥杨岳,且不说他打小的救命之恩,便是她醒来后身小力弱,全是杨岳一力操持,养育之恩绝不敢忘。



但是,这人实在太过难测,不过是乡土人家,却在族内交好长房长孙杨天康,笼络族人,族外示恩予世仇张氏一族,甚至暗地里有所结交。外存慈惠忠厚之名,内里大有远图。如此人物,若是趁了这元末乱世,岂有不得志高飞之理?



杨岳是个强者!杨幺很清楚地确认这一点。但是,她始终明白,正如对弱者应当仁慈而宽厚,对强者最恰当的态度是:谨慎!



说来说去,一切的根源在于她对陌生世界的恐惧,在于当她发现只能依靠杨岳时的不安。她由着自己任性,为了安全与自以为是的独立,冷漠与杨岳保持距离,另一方面为了生存却通过若有若无的手段拉紧杨岳,不肯在没有生存能力前放开了他!



杨幺想到此处,腾地一下从床上跳起,赤脚踩在冰冷的地上,狠狠抽了自己两记重重的耳光。她用的什么手段?!除了偶尔的温顺,揣摸他的喜好适时反应,她还用了女人对付男人的手段!



杨幺两眼圆睁,眼瞳闪着不正常的亮光,披头散发,全身滚烫!双手不自觉地用力互扭着,细细的牙齿磨得“嗞嗞”直响!她都做了些什么?



现在的她没有身材,没有长相,什么都没有,但是,凭借上辈子历世的经验手段,她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安全而达到牢牢抓住杨岳目的,利用了人类最阴暗的欲望和禁忌所散发的诱惑。



她是他用血汗养育的妹妹,是他用诚心至情爱惜的妹妹,可是这时代是元末乱世,这时代以家族利益为重,这时代女子全不值钱!她不相信、也不敢依靠这份感情,她还要更大的保障!



她凭着前世对男性性心理的认识,通过在杨岳的青春成长敏感时期,长期单纯地展现女性稚嫩的身体,在杨岳成年后必将出现的正常欲望中悄悄投下最黑暗阴影!她用如此下作的手段,只不过是为了在将来的乱世中成为杨岳无法割舍的人,最大限度保存自己在真正有能力生存前,不成为杨家、杨岳可以随意抛弃的牺牲品。



杨幺咬牙切齿地在地上走来走去,嘴里喃喃地胡言乱语,内心羞愧得无地自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杨幺双手颤抖地盖在脸上,何其可怜,何其可恨,又何其可耻!



杨幺伸出手捱在床边,支撑起她将欲瘫软的身体,连喘三口粗气,摇摇晃晃站起身来,穿衣着鞋。她从衣柜底扯出两块包袱布,胡乱包上两三件衣服。又走到灶上包了半锅剩饭锅巴,收拾好将包袱牢牢捆在背上。



杨幺急步走到门口,顺手拾起一根细竹竿,在地上写道:“二哥,小妹去潭州寻三哥。”便转身推门而去。此时不过是二更天色,黑漆漆一片,正是众人熟睡之际。



方出得村口,杨幺狂乱的心绪突然被斧头湖方向传来阵阵洪隆隆的水声所冻结!一颗心吊在半空中,杨幺借着夜视眼,运足目力凝神向黑暗中看去,顿时大惊失色。



只见北面斧头湖方向浊水涛涛,湖水一夜之间漫出,一眼看不到边的水面上飘浮着断树残枝,还有不少动物的尸体。白茫茫的大水扑天盖地,气势汹汹。



眼见得洪水直向杨家村方向涌来,不消半个时辰便要淹没村庄,杨幺强忍着甩下村人立刻逃走的冲动,连滚带爬向村内跑去,一脚踹开村头一户的院门,大喊一声“祠堂失火了!”抄起院中灶台上的铜锅粗铲,用力砸响。



第一章 临危受命



 随着“咣!咣!咣!”的巨响和“失火了!祠堂失火了!”的声音,沉睡的杨家村瞬间清醒了过来,四处亮起火把,杨家村人不论男女老少纷纷抄着桶盆向村中的祠堂奔去!



过了片刻,在村中乱窜的杨幺见得大多数人已跑出房门,立时抛下手中物什,奔向杨家老宅!



远远的,杨幺便看见杨家老宅门口灯火通明,杨平泉扶着杨均太一脸凝重看向斧头湖方向,百米外的祠堂门口,百十来个火把的照亮下,杨平湖、杨平泊、杨天康、杨相等人正安抚着一脸迷惑的杨家众人!



“大爷爷!姑妈!洪水来了!”杨幺心急火燎地扑上去喝到:“斧头湖涨水了!”



众人顿时大惊,如同炸了锅一般,便是杨平湖等人也是一脸茫然,不知如何是好!正慌乱间杨均天突地吼了一声:“吵什么!给我闭嘴!”



这一声如平地起炸雷,直把众人吓了一个哆嗦,顿时鸦雀无声。杨平泉神色如常,抬目看了一眼杨幺:“近日无雨,应是上游涨水,累及我斧头湖。幺儿,洪水到了何处?”



杨幺吞了吞口水,力持镇静,回答道:“离咱们村不过三里地了!”还未等得村人们喧嚣起来,杨平泉沉声向杨均天说道:“爹爹,尚来得及上钟山躲避!”



听得此处,包括杨幺在内的村人顿时吐了一口长气,庆幸不已,杨均天瞪了众人一眼,骂了一句:“没出息!”转头向杨平泉说道:“老大媳妇,你看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