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秘界(秘界寻奇)-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往下挖,金属杖边又多了付骨骸。继续扩大挖掘范围,直到两小时后,挖掘工作结束,所有的一切显露出来。



在草地上挖掘真不是件容易的是,草根纠缠在一起,用力小了不管事,用力大了怕损毁挖掘物,罗亦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结束了挖掘。铁锹一扔,便坐在地上,边吸烟边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罗亦安采用的是类似于考古学的挖掘方式,为了不损坏挖掘物,只好扩大挖掘范围。大坑中每件物体仍维持着原来的模样摆放着,挖掘过程中未挪动物品分毫。那根金属杖就握在尸骸手中,看来像是一个常见的藏式降魔杵——这让尸骸看起来像是个中途殒命的朝圣藏民。



骨骸边还有个类似褡裢般的痕迹,坑中残留着部分碳化的皮革,表明褡裢很可能是皮质的。就在那褡裢的位置上,有一个包裹,残存的痕迹表明,它以前是由数层油纸包裹。油纸内露出的一角显示,那是个扁平的金属盒,薄薄的似乎放不下多少东西,金属材质尚分不清楚。



这具骨骼高大,足足有一米九左右。尸骸平直地躺着,不像普通藏民般,临死前保持跪姿。那尸骸脖子上还带着金属项链,链坠垂入胸内的骨缝中,看不见形状。



所有的这一切,都埋在浅浅的土里,好像尸骸死于露天场所。而后,大峡谷内频繁的塌方、泥石流滑坡将它掩盖起来。



这是谁?罗亦安满头雾水。



降魔杵的存在表明,这具尸骸应该是位藏民,可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诡异。这具骨骼的高大,也超出了藏民的平常态。尸骸带着金属项链,而一般藏民喜欢带绿松石项链,很少用金属项链的。普通藏民根本不会在褡裢里放个蹊跷的金属盒,那降魔杵隐隐透出青色,看来似乎是青铜所制。而一般的藏式降魔杵都用铜制或者银质。



青铜降魔杵现在制作麻烦,已经许久没人制作了。



吸完烟,罗亦安拿起照相机,将整个挖掘地反复照了多张相片,随后开始丈量,将数据一一记录在案。这才动手检查尸骸的遗物。



罗亦安很震惊。



尸骸的脖子上是条白色的金属项链,但那金属绝不是银,因为不像银子般柔软。尸体已变成骨头,那项链擦去土,没有发黑,反而光亮如新——绝不是银。它沉甸甸的,应该是种贵金属。罗亦安隐隐猜到了什么,却不敢肯定。



“奇怪”,罗亦安带着满腹的疑惑,取出项链坠仔细察看。



那是个圆牌,圆牌上采用浮雕手法,雕刻着一个盾,盾章周围端是波纹,寓意着大海。盾的上方是个飞龙——一只典型西方传说中的飞龙。在飞龙身体掩映下,一个浮空之岛隐现形状。天空中一束光笔直的照下,浮空岛发出四射的光芒。盾的下方仍是波涛,波纹上还有数个凸点,看形状似乎是海上的大帆船。



“诡异,远离大海的青藏高原,会有雕刻大海的盾章”,罗亦安禁不住自言自语,心中隐隐觉得抓到了什么,可有似乎理不清思路。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发现,是由于一个日本考察队员遇难,在搜寻过程中偶然发现了大峡谷,那是在1994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条世界第一峡谷或许神秘,但外国人对于它的了解或许比中国人更深。只消看看山下的徒步旅客,就会发现一个无奈的事实:背包的徒步客中,外国人明显多于中国人。



也许,这具尸骸是个西方人,而且很可能不是现代的西方人。



罗亦安再度拍了几张照片,继续整理着遗物。



移开金属盒,下方又发现一些野外生存物品,看得出,这名尸骸把随身物品整理得很仔细。



古朴的扁圆银水壶、一个宝玑牌已损坏的三问怀表、只余镐头的登山镐、马灯碎片、一把短剑、一个铜质罗盘以及一些细碎金属件。土里还发现一个生满铜锈的墨水瓶,充满了维多利亚风格。几只蘸水笔尖,笔杆已经找不见了。而钱包虽痕迹仍在,里面只找见了几把钥匙,还残缺不全,其余的东西已无可辨认。



“或许,所有的秘密都将在这个盒子里找见答案”,罗亦安轻轻取下金属盒,吹去盒子上的泥土。



第一卷 神秘世界 第二章 疑惑



罗亦安犹豫许久,终于忍住了打开金属盒的冲动。



盒子里的东西存放太久,打开后里面的东西会加快风化速度,因此,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一旦开盖后就需要尽快把盒内的东西放入恒温恒湿箱中,保护起来。这荒郊野外的,显然不具备静心研究的条件。



罗亦安边动手掩没骸骨,边思索着这些东西的去处。



眼前这一切太诡异了,强烈的好奇让罗亦安心如猫抓,恨不能立刻解开其中的秘密。掩没好了骸骨,将遗物一个个摆在坟边,罗亦安蹲在地上抽了好几根烟,一狠心下了决心—— 一定要亲手揭开其中秘密。



罗亦安跳了起来,从包里拣出几个食品包装袋,先将金属盒秘密裹严实;再将零碎的东西一一裹好,放入旅行袋中。降魔杵太长,放不入包里。罗亦安比量许久,终于为它寻找到出处——解开防潮垫,将降魔杵裹好,捆在袋子上,带着挑剔的目光打量一下,直到表面上看没有半点破绽才罢休。



至于那条奇怪的项链,罗亦安也为它在自己脖子上寻见了出路。



所用的工作做完,罗亦安简单地在墓前立了个木棍,木棍一段削去了皮,刻上“罗亦安立无名墓与此,愿他安息”这几个字,立在墓前默哀。



抬头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马蹄状的青山,当地老百姓称之为多布拉雄山。山上除了三块裸露的直立峭壁之外,其它地方绿色葱茏,布满了原始森林。



远处群峰挺秀,山脉绵延,满目都是醉人的绿色。座座群山连绵起伏,苍翠欲滴;而山高耸入云,直指蓝天。雪线以上,白雪皑皑,如同山舞银蛇,分外妖娆;雪线以下,草丰林茂,郁郁葱葱。而此时风和日丽,天空出奇的蓝,那白云朵朵,如各种形状的浮雕镶嵌在山顶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远处的南迦巴瓦峰也露出一个三角形的尖顶,雪白雪白的,坐落在绿波林海之上。罗亦安看着远处的南迦巴瓦峰,回味着自己站在上面的勇气。



深深地嗅了几口山林的空气,罗亦安连续拍了几张照片记下周围的景色,以便将来有一天,自己可以重回故地,找见这块墓地。



休息完毕,罗亦安独自上路了。



又花了三天功夫,罗亦安重新找见了正确的路。此处乡镇不通公路,10月份正是向封闭小城运送物资的黄金季节。这些物资全要靠人背牲畜驮从外面运进来,此际,正确的路线上都是络绎不绝的背篓民工。他们正急着以自己的苦力,赶在大雪封山前挣取当年最后一笔工钱,见到这些民工,就找见组织了。



尾随民工大潮到了卢古村,这里的门巴民族还崇尚生殖崇拜,古朴的风俗必有一番滋味。可罗亦安心事重重,在村里简单地购买了一些民俗物品,付钱要求村民转告自己的向导脱险的消息,便匆匆赶往此次行程的终点——波密。



十天后的一个下午,罗亦安来到了雪山环绕,湖泊众多的波密县城,这里是东喜马拉雅山山脉所在,雅鲁藏布江东岸、嘎龙拉山脚下,所以抬头眺望,四周皆是白雪皑皑的雪峰。



川藏公路穿过波密的扎木镇而过,这里便成为交通重镇。虽然川藏线上恶劣的自然灾害,使这里常常交通断绝,陷为一座孤城。但由于这里是神秘的古波密王朝的遗址,还有国内最大的卡钦冰川,倒是常遇上一些外国人寻幽探秘,寻找古王朝的秘密。而罗亦安打算在此搭乘汽车,结束这次徒步之旅。



罗亦安祖父是个金石收藏家,父亲继承了祖父的爱好,罗亦安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喜欢爬山探幽。有一次,为了锻炼胆量也为了对谨小慎微的父亲表示不满,他曾到墓地里度过一晚——这让他在同学中获得了极大的尊敬。其实,那一夜他也没睡觉,整夜里读着一个个墓碑,研究的兴趣超过了恐惧感,倒也没让他觉得墓地也很平常。



不久前,他刚刚大学毕业,还没来得及找工作。面对即将踏入的社会,罗亦安隐隐有种恐惧感,毕竟不可测的事情太多,都在前面等着自己,而自己再也靠不上父母的。



为了挑战自己,也因为一旦工作,时间就不由自己掌握,是否有时间继续自己的业余爱好很难说,带着告别的心理,罗亦安踏上了登山之旅。



此前,依靠父亲的关系,罗亦安在大学城附近的古董店内找了份工作——不是为了打工贴补学费,而为了解人情世故,也为了长些学识。古董店的老板崔风是罗家的世交。文化大革命时,崔风因舍不得交出自己的财物而差点丧命,危机中,崔风投奔了早早交出财物被发配到偏僻小城当教师的罗亦安之父。罗亦安父亲把他藏了起来,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平反昭雪他才重返故里。



出于这层关系,崔风很希望将罗亦安留在店内继续帮手。毕竟作古董生意的资金来往数目很大,店里没个可信的人不方便,而崔风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耽误了婚姻,其后对孩子多有纵容,两个孩子都成了小霸王。儿子崔然也在店里帮忙,但交了些狐朋狗友整日在酒吧饭店鬼混;二女儿崔幼彤虽在上大二,但整日在学校招蜂引蝶,钱交到他们手里还不如交到罗亦安手中放心。出于挽留的目的,崔风资助罗亦安进行这趟徒步之旅。



罗亦安自己对于继续在古董店工作有可无不可——古董店迟早要回到那两兄妹的手里,由于这些年来,自己所受的信任要高于两兄妹,两人早有不满。继续在店里待下去,那是为别人的事业奋斗,对自己还毫无益处,与其将来不愉快,不如现在就走。



为了补偿老板的付出,罗亦安沿途都在注意采购一些民俗物品,让老板的投资有所回报。



第一卷 神秘世界 第二章 疑惑(中)



波密王朝以及波密文化历来是藏文化中最令外国人感兴趣的,因为波密地险民悍,封建割据势力在吐蕃王朝灭亡后却一直遗世独立。西藏地方政府屡次征讨,却直到20世纪的20年代末,方将波密王军队击败,最后一代波密土王在从墨脱经察隅外逃时被下属谋杀,这个长达一千多年历史的封建领主势力方正式宣告灭亡。然而,即使波密土王不存在了,当地的封建势力仍很庞大,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仍有封建头人依例收取差税。



由于英国殖民者对这里的渗透,以及这里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波密王朝首府扎木镇内常会见到18世纪的英国物品,这些东西拿到外面都是天价。可惜的是,对于这些祖传之物,当地人一般不愿放弃。



此外,波密人檀长剑术,长短刀不离身,波密刀是一大藏式名刀,也是扎木镇主要的外销货物。扎木镇村民沿青藏公路,在路边排开长长一溜摊位,卖力地招揽着过往的司机。罗亦安进入扎木镇时,正好中午,便顺着长长的货摊,挑选着自己中意的物品。



波密刀虽然有名,但罗亦安在意的是藏民的随身物品,这些物品里,随时会冒出一个18世纪的英国酒壶、怀表、马灯等等。此刻,罗亦安正蹲在一个摊位前,买了几把藏刀,正为摊主的打火机讲价。



罗亦安递过去望远镜,那藏民摇摇头。



罗亦安再附上头灯,他还摇头。



罗亦安一咬牙,附上登山刀——没治了,他还摇头。



这里,所有的商业技巧都用不上,藏民朴实,如果你假意不做交易,以钓他胃口。那你就真的失去了与他再谈的资格。可是,罗亦安的登山刀是材质较好的刀具,本身价值已超过500元,若再加其他东西,那个英式打火机的利润已不大了。



罗亦安拍打着身上,示意对方“有什么感兴趣的东西,尽管提”。



藏民憨厚地微笑着,一指罗亦安的脖子。



罗亦安伸手摸着脖子,拽出了一条项链,就是谷中那具尸骸的项链,亮闪闪的项链牌坠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摊主眼前一亮,死死地盯住了项链。与此同时,他们身旁发出一声惊呼。



罗亦安镇定自若地神手捂住链坠,缓缓地扭头察看声音来源。



不知什么时候,他们身边蹲了位高大的白人青年,背着包,满脸地憔悴,胡子也没刮,裤脚上全是泥点,此刻正目光炯炯盯着项链。见罗亦安扭头,马上露出善意的微笑,冲罗亦安连连点头微笑。



罗亦安回了个微笑,扭过头,握着项链,冲藏民坚决地摇头否定。拎包上肩做出走的姿态。



古董行业需交纳20%的特别消费税,加上17%的增值税,再加上平常的营业税以及城市增容费、城市绿化费、城市路灯管理费、治安费、门前卫生三包费、流动人员管理费、过桥费等43项费用,还要加上员工工资,房租以及合理利润——不偷税漏税的话,一百元成本的东西需要卖到200元才能保本。那藏民把打火机喊到这个价格还不肯松手,就让他留着当传家宝吧。



那藏民出声挽留,手指指向了罗亦安的水壶。



那是罗亦安的登山水壶,全部精铝制作,考虑到山区寒冷,罗亦安选用了保温性较好的双层真空罐,实用性极佳,虽然价格比地摊上的10元货昂贵,但用来换一个英式古董打火机,罗亦安显然很满意。



乘着好心情,罗亦安继续沿着马路走,顺便搜罗着自己满意的物品。或给钱或以物易物,买下两只怀表,一盏英式马灯。三两只自印度流入的古董瓦斯针表。正感慨大有收获时,马路边的召唤惊醒了他。



“Hei,e on”,刚才见过的那名白人青年已拦到了过路的车,急切地召唤罗亦安同行。



扎木镇的车流并不多,错过一班车常常要等几小时,才会再遇到愿意搭载背包客的车辆,罗亦安不敢怠慢,边向那白人青年表示感谢,边跑了过去。



驾驶室有两排座位,都很宽大。行驶在这条路上的车辆一般配两名司机,后排为司机轮班睡觉的地方,长途行驶在渺无人烟的荒漠让司机们巴不得有人谈话。当然,女人是最受欢迎的话题,罗亦安与司机几句话搭上嘴,顿时聊得热火朝天,忘了身边还有一白人。



好不容易找见话语间隙,那白人青年插嘴,用英语自我介绍:“嘿,你们好,我是詹尼”。



詹尼,在外国名字中是个很大众的名字,许多外国人在中国常这么自我介绍,就譬如中国人自称“路人甲”一般。罗亦安没在意对方是否真名——反正只是个在聊天时的称呼而已。



“詹尼,很高兴见到你,你也是来穿越大峡谷的吗?”罗亦安用笨拙的英语艰难地表达着自己的意思。



“不,我从拉萨来,看完世界的穹顶,顺路来扎木镇,看看传承了一千多年的神秘王朝。”



顺路?从拉萨到扎木镇不顺路呀。



罗亦安的词汇量表达不出自己的疑惑,只好连连点头,做欣赏状。有一句没一句地与詹尼说着话。



几日后,归心似箭的罗亦安几经辗转,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城市。与此同时,詹尼一路上成了他的尾巴,总是在喋喋不休的向罗亦安炫耀着自己的旅行经历,并盛情邀请罗亦安再度合作,在下次徒步旅行中结伴而行。



对于这一邀请,罗亦安不置可否。他不知道踏上工作岗位,沉重的生活压力能否让他仍然维持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