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合大拳师-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有吸引点。



这五天,什么人都可以来,管吃管喝。允许小拿小摸。



每当节后盘点,都会有很多的碗叠桌凳不翼而飞,不追究。自家有东西被看上,那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但动作一定要偷偷摸摸,不能名夺。这是在古老的思想下产生的一种文化,被一直延续着。



孩子们最高兴的是看杂耍节目,有各庄的比试,有外乡的演出。外乡演出是收费的,但是精彩,所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后来逐渐地各庄只保留了几个简单而重要的展示节目,无非是旱船高跷腰鼓之类,但不准耍幡子,节日只准有一条幡子。



而大多吃吃喝喝的东西,大多被一品道保留了下来,没了什么大稀罕,只是外来时挂个正宗的牌子,吃起来差别不大。



也可以看到很多奇装异服的外来人,偶然也会发生丢失孩子的事情,因此,作为保护方,可以收到很多赠礼。



今年少了一个风头人物,就是三魁。不过三魁媳妇依然如历年一样,依旧豪爽地进进出出,各房媳妇也忙忙火火,有帮灶上忙的,也有瞎指挥的。



袁家的媳妇都是知书达理又坚强开朗的,那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她们的忧伤只在一个人的时候才会慢慢浮上来。三魁媳妇是高兴的,三魁给她留了一对双生子,只可惜他没能看到他们出生。这俩孩子一个叫奉文,一个叫奉章。三少奶奶不再希望他们舞枪弄棒,孩子由奶奶带着,一会哭一会笑。



老刘见谁都笑,忙出忙进,这日子格外精神。凤吟喜欢跟着他,他知道,老刘笑得很谨慎。



老刘注意的多是客栈这块,此地为南北水陆码头,鱼龙混杂,近年里光景也并不好,土匪四起,都得留心。



客栈并不是个单纯的场所,他有块营生是典当,那是过去袁家最显赫嚣张的时间的一种买卖,典当什么的都有,后来他们不来取,袁家还得为他们保存着。



那标志着袁家的信誉,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一块,是袁家几辈最担心的,却一直无法撤消的心病,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会回来索取。



其实瑞昌在一段特别的时期,在典当这块经营着性命的交易,多是接济一些武士,去做一些台面上不容易解决的事情,后来管理不善,让人有机可乘,渐渐有人只取好处不回报,袁家无法从中调停,只能自己出手,赚得快,赔得也快。



几辈搭上了几条人命都没能把帐收回来,包括三魁,就是死在收帐的路上。



这块是很隐秘的,都是大当家亲自管理,因此每一辈都需要出来一个出类拔萃又决断精明的人物。



这两辈,都没能出来。这个窟窿很难补得上了,而且如同一个无法治疗的病灶,正逐渐扩大,暗自侵袭着袁家的内部,开始腐烂。



瑞昌的底子也越来越薄,最后只能退守回农耕放田这一项了。



瑞昌柜上这些年实际是硬撑着的,前几年大灾,瑞昌出去的钱币太多,实际含量大大降低。如果人家同时回来兑现的话,根本兑不出相应的银子,而田产已经贬值。



缘与袁家的信誉,表面还算风平浪静。



为此,袁成孝才储心积虑,算计着整个镇子。做着一些有点缺德的事。下一辈,没了托付,叫谁都急。



不是所有事情都在台面上,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在街上出现。二月二,龙抬头。七月十五中元山。每到这个日子,总少不了两个人物。



一个是袁家北房总管严七寸,一个是庙里的张二先生。



这两个人有些许相似,都有一双特别的眼睛。严七村有一双狼眼,稳重,警觉,威慑。二先生是一对龙睛,无法形容,不敢正视。



静极生气,当一个人能放下自己,真正融入环境的时候,他能察觉出周围的气场。



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因为是非常抽象的东西。换言,能察觉出周围的生机,感受到细微的调整。



北房严七寸,就有这个本事。他能在人来人往中,凭借感应,查找出某个人。甚至能察觉出一个很轻的动作。



而二先生,却能闭住生机,让周围凝固成一团死气,谁置身其中都会感觉心慌意乱,睁眼不见人。



而二先生,就如悬在半空中的一条灵鱼,静静地却充满生机,像是突然就会一折而去。



这都是武术里修炼出来的,如果非得用语言去形容的话,二先生的眼睛如同寒水深井,深不见底,如果你将目光对过去,就有一种被吸进去的感觉,



身子动不了,念头也动不了。



严先生出来,是因为这一天会有很多人去瑞昌赎当,这是很麻烦的一天,处理好了风调雨顺,处理不好,鸡犬不宁。



二先生则是为请神而来,这一天会上要上供的,请出一幅像来,用黄缎子盖着,说是有像,却看不到真容,所谓真人不露象,请的是太昊伏羲。



庙会结束,神像会随着火焰回天。二先生,就是负责绘制请神的人。他的身份就是庙里的先生,那庙没道人。



说他的精神是练武练出来的,那是凤吟的断定,别人谁也不知道,他从不练武。



谱上说,龙有搜骨之能,三折之势,伸缩吞吐,起落纵横,神发于目,神龙见首不见尾巴,隐于滚云雷音中。



让人无法察觉其中奥妙,只能兴叹,或者以故做玄虚做个答案。



凤吟知道,此拳象形取意,练时严谨,化时抽象,所通五运六气,都是灵性抽象的东西,不习此拳,不能与古人通,自然也只见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非得讲出一点具体以区分,让好奇者安心,凤吟回想,龙本幻想之物,无所不能,然此处于灵蛇游身入洞相通,虽同为云水中灵物,却决然不与鱼虾通。



可惜,他是个哑巴,无从谈起。



他与二先生擦肩而过,心里突然空了一下子,仿佛被穿了过去,好似在二先生离开的一瞬间,带走了他身子里最重要一部分,是什么,他不知道。



他与二先生擦肩而过,心里突然空了一下子,仿佛被穿了过去,好似在二先生离开的一瞬间,带走了他身子里最重要一部分,是什么,他不知道。



二先生走过之后,风吟感觉一阵被捆绑的束缚感,心中又似突然涨出一团力量,火一般燃烧膨胀。不自觉咬牙瞪眼,从脚根有一条筋样的灵气直拧而上,



在臀部又拧粗了几分,继续向上,穿过命门大筋,直贯而上。



凤吟顺势猛拧回头去,这一瞬间,他看到二先生突然把手中画布刷拉抖开一角,弹指间又收了回去,好似一个幻觉。



那一瞬间,凤吟心中那团火气突然冷了下来,浑身冰凉颤抖,哇一口吐了一团恶气。



他看到了一角,那神,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只认出密密麻麻的鳞片。



拳似炮形龙折身?一种失落感又夹杂着一分别样的感动,悄悄生了起来。



十几年,凤吟第一次失声,叫出了一声“哎!”



二先生没听到,早已不见。



第十三章 酒酣胸胆尚开张



 第十三章酒酣胸胆尚开张



山会是个很高兴的事情,天真的人们都在等待着天明到来。孩子死赖着要钱,大人假装不高兴地训斥孩子几句,最后摸出几个钱拍在孩子手里。



这日子看什么都那么顺眼,姑娘家羞着面皮拿出花衣裳反复地看,量在身上看,转着圈看,想着心事就笑出声来,明天可是个好日子呐。



袁家也是笑声一片,此起彼伏,也不知道怎么突然就多了那么多话说。



院子里灯火通明,答谢二先生的晚宴刚刚结束。



凤吟在桌子边蹭来蹭去。二先生很客气,很有礼。大家没谈正事,饭桌不谈事,心照不宣,饭吃得痛快,事情也就痛快了。



二先生谦虚而痛快。袁四爷也痛快。严先生与刘先生作为管家身份,却是宾客待遇。也不见外。



这二位就有点气度不凡的意思了,严先生沉静冷漠,好似对周遭了然在胸又漠不关心,一副轻松无所谓的样子,沉静里带着那些个骄傲,在袁家大当家面前丝毫不做收敛。



凤吟知道,这个人一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了,他一定对袁家最要紧的买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先生却是满面春风,一副老农似的喜悦,仿佛对一切都很关怀又很满意,见了什么都默默地笑,笑得心领神会,十分豁达。



他在家里的地位,凤吟却是知道的。



柜上袁大爷在他爹面前,却多了几分老成,也是无拘无束的样子。



大家只是谈这一年的收成,谈一些不具体的计划,谈村里的闲事。



凤吟的还是一副失落的样子,他本以为整体闲散地转悠,对整个小镇了如指掌,但是他却对这个二先生一无所知。



如果不是今天二先生赶着过来送神,他都忘记了舟口有这么个人物。



严先生高傲中带着点烦躁,那跟他漠视一切的不耐烦不同,风吟从他的手上看出来了,至于原因,风吟当然也料到了一二,就因为那二先生的到来。



顺着感觉看过来,老刘,他爷,都有点小小的怪情绪,似乎都有话要说。



这是一场盛宴,本文章是一篇记录家事的小文章,捎带着牵扯到一些武术,一些市井捎带江湖的东西,本不是情节起伏的武侠小说,所以笔者不想去大肆宣扬,伏笔气氛。



但是从现在开始,随着一些人的登场,咱们这锅大杂炖开始冒泡了,这里就加几位料,加几把火,让他小小沸腾一下。



为何如此,因为有些话本不该说。



随着柜上一段告辞话离身,碗碟撤开换上茶,几个人先后起了身,一人一口,不等喝塌实,大当家一声,请。众人转个弯,紧随着经过耳房,绕过高大门楼,进了侧壁甬道。



这条道宽不过一展半,长刚出大八步。是被两边高大房子硬挤出来的一线天。



两边墙壁牵着碑文,夜黑星暗看不出来,几个大字隐约可辨,乃是“纯正不曲”。



几个人都不说话,最后袁四爷看了看跟来的凤吟,用下巴朝前指了指:“走一趟吧。”



凤吟的身体腾就领起来了,心里咿呀拔了一声,爽快纠缠着怒气,手就绷了起来。



用说书的话讲,各位听众,您就听着声吧,天太黑,动作实在看不底细。



若能引出三两个同门心领神会,也很安慰了。



只听很结实的一声,“噔”,入地一尺,凤吟身子就探了出去,挺别扭一个动作,似童子拜佛,两手合在头前,却拖着个弓步,身子说不出怎么个死硬之感,



如石刻铜铸,影子划在墙上一闪,身子就转了过来,好似突然长高了许多,左右手双分指天插地,却也是很奇怪得绷着一个劲,如同猛龙盘柱,又似毒蛇缩身,不直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崩开,却又分不清哪是龙哪是柱子。



刷喇一声果然崩了开来,刚一炸开却又巨斧落地般轰然坠下,身子戏法般小了许多,如同寒鸡独立风中。



噔啪几个声音混在了一起,身子暴长,空气中似乎有种无形的压力猛然震荡开来,又啪一下翻下,没头没尾地就收了式子,隐隐听见浑身骨节劈啪一串脆响。



几个人没出什么声,严先生鼻子吸了一口气,身子一蹭就跟凤吟换了位置,飘一般似贴着墙又似踩着墙转了几个圈又回到原处,左一摆右一摆如怪鱼戏水,



高一旋地一转又似燕子翻飞,只是听不见声音。但怎么转身体都似一线垂下,凤吟看了看天,仿佛天上有条绳子挂下来,把严七寸给提领起来,人好似没有了分量。



转着转着胳膊就展了开始,贴着身子慢慢散开,又摩着身子慢慢收拢,依然悄无声息。



凤吟努力看着,已看不清到底人在哪处了,正寻找间,感觉身后一动,原来严七寸不知道什么时候已飘然而回。



脑子里的影子这才像花瓣一般,漫天飞舞着落了地。



噔嚓,噔嚓,噔嚓,同样是震地的声音,凤吟的似落在地里一寸半寸,而刘先生却好似一跟桩子钉进了地,声音直透进去,然后嚓一声看不出身子怎么动,



只见一滑一趋,却又曲曲弯弯似与声音不符,看不出身子哪里出了尖,浑然一圆,又好似处处都出尖,八面见锋。看似一停一停,又不见停顿,人似金刚铁汉,却又轻灵飘移。



只是几个同样单调的动作重复作用,又不知怎么一拐一钻,衔接圆滑,说看不出头尾衔接吧,却又一扬一顿清晰分明,到最后凤吟也没看清怎么回事。



身子不高不低,也不见起伏,却总感觉有高有低,虽然有起落,却又翻转又起,身子虽然一趋不远,却有似含着前蹿的念头,虽有前蹿的动势,嚓一声不见动静又稳如泰山。似浪翻腾又似暗潮汹涌,似天柱横移又似巨石滚轧。就好像是泰山在挪移。



啪咯一声响,老刘已到了甬道另一头,见他回身一起一落,如狸猫倒窜,对面那石碑已然断裂落地。



老刘伸开手顺着凤吟与严先生之间一挤而过,手臂不知道何处轻抚在凤吟胸前,没见怎么一动,凤吟的胸哇一下子感觉被压瘪了,肩膀潜意识一坠,抗了过来。



身子因突然绷劲有些颤抖。



突然感觉甬道冷了下来,说不上什么感觉,月亮刚一露头又悄悄藏在了云后,感觉周围一片惨白,白得让人心疼,一种古怪的压抑感,好似人被装进了一个大缸。



不知道什么时候,二先生已经走到了一个显眼位置,他就那么走着,走在哪里哪里显眼。说显眼,是感觉精神被眼睁睁吸走了,



身子却被巨大的压力罩住,似背着五行大山不得翻身。



凤吟听到了老刘在调整呼吸,二先生也是一趋一趋一折一折地流淌,只是多了点起伏,那一起一伏一转一折,惶得人心一空一空得,那一起似游龙升空,是直钻而起,



却又盘旋曲绕,说曲绕却又不待曲绕就蹿了起来,一波三折。



凤吟有点恶心眼晕,换了几步贴住了墙。后来,再不记得。



其实,这就是形意八卦的抽象境界,没那么玄却又那么清晰那么奥秘。



只是事到如今,也很难看到了。既然少有人知,开始也就不必把那些行拳的动作说得太透。



先留住一段感应,然后循序渐进,这也正是老刘对凤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为世事难料,不定哪天就是离别,应该先记住最美好的。



第十四章 时有老龙深潭卧



 第十四章时有老龙深潭卧



第二天,山会就开始了,凤吟却卧在床上一直没有起来,浑身骨节说不上怎么不得劲,说松不是松,说紧不是劲,涨得难受



皮肤里似有千万小虫爬动,却又沉实舒服。



凤吟在被窝里左辗右轧,费了好大工夫还没能爬起来,骨节毕拨连响,好似放了一挂鞭,蛇一般又趴了回去。



其实文章隐去了很多解释,许多是心灵神会的东西,点破了,就少了本质的意思。但作为小说本身,又不能让读者糊涂,这里按下几句。



实际这一套赖床是在化功夫,将骨节一一理清。真正拳练到位,一趟下来就很锻炼人了,根本出现不了打了多长时间气定神闲,很累人的,练了是需要化的。



如果说不然的话,那只能说袁家这套拳,是如此效果的。



法讲几个字,其中有束裹二字,每一动都侧重一意,此处并非心想之意念,都是有特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