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侠道行-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场先是一阵寂静,猛然间如火山爆发!



“大胆!”



“无礼!”



“放肆!”



场上一片喝骂之声,一名又一名弟子站起来,厉声指责臧森罗对掌教的冒犯之言。



这并非故意讨好的谄媚,而是掌教在众弟子心中威望极高,因此行事风格温和,受人欢迎。所以臧森罗的话可谓是犯了众怒,自然人人喊打。



白庸也笑嘻嘻的落井下石:“拾人牙慧,你小子抄袭我。”



“诶~这怎么能说是抄袭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叫借鉴,是借鉴!谢谢。”



臧森罗对其余弟子的批评充耳不闻,惟独回答了白庸的话,而恰恰是这幅不目无余子的嚣张态度,更激起他们的愤怒。



几名弟子正要请掌教降下责罚,谁知宗守玄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声音之洪亮,盖压全场,于是所有谩骂的弟子也渐渐安静下来,静等掌教的决定。



“有趣有趣,天马行空,不拘一格。讲玄堂内只论真理,不讲辈分。玄宗的未来终究是要靠你们年轻一辈来发扬光大。穆若愚可评为中等,白庸与臧森罗皆为优,此番议题到此为止,下课。”



随着一句下课,宗守玄身影化光而去,余下弟子再无顾忌,议论纷纷。有的为成绩唉声叹气,有的直接找亲朋好友一同回去,还有的则对掌教最后评价感到疑惑不解。



“唉,虽然知道掌教性格仁厚,没想到居然对臧森罗大逆不道的话也毫不在意,早知有这般海量气度,我也该来一把豪气冲天才对。这次不及格,下个月要难喽。”



“难以理解,白庸发言引人深思,为众人凤首,被评为优理所当然,臧森罗唯我独尊的语气虽然不招人喜,可才气也不是凡人能望其项背,被评为优勉强说得过去,为什么木鱼的不知道也能得到中?掌教也太客气了吧。”



“别胡乱怀疑掌教的眼光,穆师弟的回答虽然听起来很傻,实际上却是大有深意,只是你不能参透而已……话虽如此,我也是云里雾里,不知道他在讲什么。”



虽然被人议论,穆若愚却毫不在意,起身大大伸了个懒腰,然后对白庸:“回来了也不跟我说一声,太见外了。走,回紫霄庄用膳去!”



“哈,最后一句才是心里话,你惦记的不是我,是我妹妹吧。”



第七章紫霄云庄(上)



玄宗末代弟子往往都是数人一起住在一座山峰,这是为了培养同门间的感情,避免像其他门派那般,发生师兄弟相见如雠仇的情况。一般是三至六名弟子,外加一名长辈。



玄宗至今为止,也不曾发生过同门挥剑相向的惨剧,当然这也跟玄宗弟子人数较少有关。毕竟林子一大,什么鸟都有,相反林子小一些,也清净一些。



白庸的住处是在紫霄峰,和其余五人一起住在山上的紫云庄。五人分别为臧森罗、穆若愚、上官婵、张小茹以及白庸的妹妹白如雪。



白庸的妹妹并不是玄宗弟子,属于弟子带入的外来人员。因为玄宗的弟子都是亲传弟子,不像一般门派还分有内门弟子和外门弟子,这就导致人手不够,虽然大罗山脉的一些灵田灵果园都可交由外人打理,可太虚界内充满奇珍异宝的百草园以及千兽谷等则需要由专人负责,而这些光靠弟子是忙不过来的,更会耽搁他们的修行,所以也准许弟子带来外来人员。



一名弟子可最多带三名外来人员,负责帮忙日常生活以及打下手。玄宗并不讲究一定要弟子吃苦耐劳,让几名丫鬟来服侍也是可以的,甚至你要人帮忙更衣洗漱,按摩喂餐,当个纨绔子弟也不是不可以。



修仙并不意味着要将自己折磨得死去活来,尝遍人间凄苦才能精进,就像玄宗有门《极乐登仙功》,就是以享乐为修仙手段,修炼者越是享乐快活,修为就越是勇猛精进。当然修炼这本功夫代价是非常大的,一般人可支付不起花费。普通人享乐只需要钱财即可,修仙者享乐需要的就不仅仅是灵丹灵药这么简单。



这三个名额在外界可是人人要挣破脑袋要争取的,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因为玄宗收弟子全部是由上一代弟子自行寻找的,而玄宗弟子又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平日少有外出,见到了也认不出来,所以你即便想争也争不到。



玄宗收弟子有三大标准,是为德、智、体。最重视的是品德,品德不过关,如心胸狭小、天性凉薄者,哪怕有再好的天赋才华也不会收;其次是智慧,这里的智慧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聪明,而是悟性和天赋,有些人明明大字不识一个,练起武功却偏偏能比常人快上十倍,这就是悟性;最后才是体质,比如天生五德体质、九阴体质、九阳体质等,这些人修炼对应的法门往往能事半功倍。



平常门派最看重的修炼体质,对玄宗而言却是最不在意的,上万年积累令他们拥有令神仙都要叹为观止的灵丹妙药,像九龙转生丹、凤凰涅?丹等逆天的仙丹,对玄宗而言也并非不能炼制,因此哪怕是天生废人,也能用灵丹强行洗髓成拥有五行灵根的超人体质。不过玄宗弟子却极小用灵丹来改变体质,像对五行术法天赋为零的白庸,也从来没有过要特意用灵丹来改变的想法。



此外,玄宗收弟子还有三不收:曾入它派者不收,身怀血海深仇者不收,官宦及世家子弟不收。



这三不收,虽然有着明哲保身的味道,但确实打灭了一些世家贵族将势力伸入玄宗的企图,避免太虚界变成一片争权夺利的污浊之地。



也幸亏白家如今人丁凋零,要是换成几百年的兴盛期规模,白庸说不定就进不了玄宗。



由于这“三收三不收”,一般人有意图的想成为玄宗弟子几乎不可能,所以这三个名额就成为了唯一的突破口。要知道,玄宗对功法的管理并不严,主张有缘者得之,六品以下经文都不禁止外带人员学习。



五品经文那是什么?那是超一流经文,放在大门派中也是只有亲传弟子才能学习的经文,而在玄宗只要有一定机缘就能够获得学习的机会。历史上就有不少外带人员修炼得道,达到传说中与天地同寿的境界。比如当今的大门派玄天宗、玄虚剑派、正气门,这三大门派的创始鼻祖都是当年进入玄宗修行的外带人员。



当然了,对外带人员的盘查也是非常之严,甚至比入室弟子还要谨慎。都要经过记忆搜索,以及占星阁长老的因果占算,一旦发现异常之处,或者心怀不轨,立即扔出门外。



紫霄庄的外带人员只有白如雪一人,上官婵跟臧森罗都是孤儿,穆若愚渔民出身,还是独子,家中老夫老母对仙道都没有兴趣,其余的亲戚朋友则是连他出去干什么都不知道,还以为是外出做生意了,每次回家都要带大补的人参灵芝回来。张小茹倒是曾带过三名外人,她家是开镖局的,结果三人修炼有成,一人被家里拉回去做镇局镖师,另外两人分别被玄天宗和玄虚剑派的长老看中,收作亲传弟子。



白老爷子淡薄名利,对虚无缥缈的长生之道更是嗤之以鼻,所以白庸的三个名额是完全由他自己决定的。白庸自然不愿意在身边插上会随时向家里人打报告的眼线,出门在外,正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大好机会,谁又会傻到在身边拴上一条绳子呢?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



这是玄宗创始之初就定下的规矩。不像其他修仙门派弟子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作风,玄宗鼓励弟子像凡人一样生活,每座灵峰上都会有数亩田地供人耕种,包括日常饮食都要自行解决。



当然也仅仅是鼓励,并非强行要求。你喜欢仙人般的生活,日服丹药,晨吞朝霞,做食气者神明不死,门派也不会特意批评你。凡人般生活只是一种修行手段,意为在人道中窥仙道,修心养性。你不喜欢,那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理所当然,并无可怪罪之处。



在紫霄庄,负责饮食的厨师只有白如雪一人,这就意味着,白家兄妹出去的那段日子里,紫霄庄人员都是以膳食斋提供的大锅饭生活的。



(二人雨:看到诸位热情的支持,不禁泪目……我若是一名读者,看到这里的书评区,想必也会被吓得落荒而逃)



第八章紫霄云庄(下)



紫霄庄懂做饭的人实在少,满打满算也才两个半,可不要指望女弟子会像俗世女子般以“进的厨房,入的厅堂”为终身目标,大抵上会做饭的男弟子比女弟子还要多。



其中一人自然是白如雪,可以说只要她在一天,紫霄庄就不用替如何祭拜五脏庙而烦恼,饮食上基本是由她一人掌控,包括后山的一些蔬菜水果,全是她在照料着。



另外一人是臧森罗,论手艺他并不逊色白如雪,只是他有个令人头疼的习惯,偶尔会尝试一些超越人类味觉极限的菜肴,而且通常是不动声色的夹杂在正常的菜肴里,令人完全发现不了。比如吃飞天鸡时会吃出一条百节寄生虫,鹌鹑蛋混合噬魂蜘蛛卵,土豆中混杂黄金蟾蜍的排泄物……神洲美食确实是博大精深,几乎无物不食,可也不是人人都有这样敢于尝试的气量,难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会被称赞为勇敢。



最后的半个不是上官婵,也不是张小茹,而是白庸。之所以算半个,是因为他只对蛋类菜肴极为上手,蛋炒饭、荷包蛋、蛋包饭……只要跟蛋有关的,他都能做到出神入化的美味,堪称神技。相对的,除蛋以外的菜肴是一窍不通,初次下厨房的人都不可能做得那么糟糕,仿佛味觉一下子失灵了,熬粥都会熬成黑糊焦,简直就像中了诅咒一样。



因为从小教育的关系,白庸对料理并不感兴趣,虽然“君子远庖厨”是用以喻指君子要远离杀戮,并非说君子不该下厨房,毕竟圣人还主张食不厌精。但三人成虎,人云亦云下,难免也会受到些影响。



在白氏兄妹外出的时候,紫霄庄的用餐情况就可想而知了,也难怪穆若愚会迫不及待,灵丹虽然能满足腹中饥渴,却满足不了口舌之欲,膳食斋虽然也有大师掌厨,但那是需要预订的,基本被长辈们包走。



餐桌上是一阵玉箸乱舞,各种剑诀枪法在小小的两根筷子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手快有,手慢无,以至于白如雪得不停来往于厨房和餐桌间,不能安安稳稳的坐下来用膳。



修仙者胃口要远远大于常人,他们可以一顿饭吃下一头象,也可以一个月都不吃任何食物及灵丹,而这期限值也会因个人**上的修炼而变大。



白庸看了看那一桌的狼籍,觉得自己还是等会拜托妹妹做夜宵好了。



“话说起来,白庸,我师尊好像有事情找你。”穆若愚嘴里塞满了菜,一边吧唧吧唧的吞咽,一边含糊不清的说道。



穆若愚的师傅是戏无涯,白庸当初差点就成为了他的弟子,也因为这一层的关系,双方关系非常密切,戏无涯也经常指点白庸的武艺,甚至由于白庸的师傅东方易经常外出,长期不回玄宗,导致白庸跟随戏无涯的时间比跟他师傅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



“戏师伯找我,会有什么事?”



穆若愚嘴里咬着一根大鸡腿,随口答道:“好像是说关于下个月玄门论武的事情,我也不是很清楚。”



玄门论武。白庸摸了摸鼻尖,玄宗每年会举行一次门内比斗,不论辈分高低,只要修为没有达到天人境都可以参加。只是弟子向来兴致缺缺,据记载,最尴尬的一届,只有两人参加。原因很简单,玄宗弟子要法宝有法宝,要灵丹有灵丹,要功法有功法,对奖品压根不在乎。



想想也能明白,玄宗传承大多是一名师傅找一名弟子,所以当师傅仙逝后,法宝通常就遗留给徒弟了,这样一代传一代下来,到如今白庸这代已经是第八十代,积累起来的法宝之多,可想而知。功法也是一样,玄宗弟子多为精才艳艳之辈,如有成就,都会将自己的毕生武道经验总结起来,留给后人。



积累,是门派最大的优势。



玄宗弟子少,每个人分到的就多,剩余下来的也会多,这一优势就更加凸显。玄心正法是道家正统心法,所以弟子也少有好狠斗勇之辈,没有外门弟子,也就不存在排挤竞争,甚至有些弟子从来不修炼武道,只钻研琴棋书画,对他们长辈也不会制止,率性而为方是大道。



在玄宗历史上,出过茶圣和乐圣,证茶道而成圣,证音乐之道而成圣。



不以武力证道,这在其他门派是从来没有过的。



成圣不一定要靠武力,大道三千,并非一句空话。



不过九成九的修仙者都会选择武道,因为武道,象征的是枭雄霸者。



武道,自然分为武术和道术。



武术修行三大境界是凝聚金丹、破碎虚空以及肉身成圣;道术修行三大境界炼化元神、虚空造物以及神魂成圣。



肉身神魂两两成圣,便能以力证道,成就圣人。



归结起来,武道修行可分为五大境界,最初称为肉身境,意为**凡胎,之后凝聚金丹或炼化元神属天人境,依此类推,还有虚空境、亚圣境以及永生不灭的圣人境。



白庸走的是纯武修行,凝聚金丹需要渡过九重难关,炼皮、炼肉、炼筋、炼骨、炼脏、炼腑、炼血、炼髓,以及最后的凝聚拳意。他现在处于炼腑的环节,修炼五脏六腑,可以大大加强**的抗打击能力,尤其面对穿透性拳劲的时候。



炼化元神需要渡过十一重难关,前十重是炼化三魂七魄,最后一重是看透本心。



当然,这并不代表道术修行比武术修行要难,事实上炼化三魂七魄比修炼**要简单很多,因为三魂或者七魄究其本质相差并不多,可以相互借鉴,但**的每一重结构都是全然不同的,不能依样画葫芦,否则会走火入魔。



道术修行难的是最后一关“直面本心”。人的本心是最难看透的,他人看不透,自己往往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烦恼、杂念、**,人只要活在世上就有七情六欲,难以看透本心,甚至很容易看错,指鹿为马,将**当做本心。



不过这些与白庸无关,他修炼的是武术,至于道术,是想修也修不成。他的道术天赋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五行彻底失衡,施展个炎术都可能失控爆炸。



戏无涯独自居住,并不用照顾末代弟子,他的住所并非山峰,而是一座矮山丘,号为愚见之丘。



白庸来到戏师伯的道府门口,和趴在池塘旁晒太阳的大海龟打了声招呼,对方缓缓点了点头,算是回礼。这只海龟在太虚界充足灵气的滋润下,早已修道成精,炼化元神,也不知活了多少年。龟族妖精的寿元本来就极其悠长,据传闻是戏无涯这一脉师承最早的师祖留下来的看府灵宠。



“进来吧。”



白庸尚未敲门,大门便自动打开。他也不客气,踏进去便问:“师伯找我有何事?”



“臭小子,一点礼貌也不懂。这次要你来,是让你夺得玄门论武的榜首。”



第九章要你耍诈



戏无涯依旧是那副放荡不羁的打扮,道袍略显邋遢,唯有那三尺髯须精神抖擞的无风自动。在他背后的神台上,没有摆放任何一座神灵塑像,也没有悬挂一张图纸,只有壁上写着“别人笑我太疯癫”跟“我笑他人看不穿”十四个字。



虽然被指说没礼貌,白庸也是随意的拱拱手,应付一下就找了蒲团坐下,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