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明玉-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仁杰说:“我是纣王驾下总督兵马大将军鲁仁杰。姜子牙,你是昆仑山有道的人,为什么却不遵奉国家教化、法度,纠集了诸侯,肆意而为,猖狂至极,以臣子身份去攻伐国君,攻城略地,屠杀百姓,斩杀大将,杀戮军士,现在又来到京城之下,到底打算干什么?你千年以后,怎能够逃脱叛逆的罪名呢?这可是欺君的大罪呀现在天子已经原谅了你过去的罪行,不准备加以深究。你们可赶快投降,撤回城下的兵马,各自安居在自己的封地上,不要妄生事端。另外再年年象以往那样准备贡品,天子也会对你们按礼节相对待,假如仍然执迷不误,到时候天子发了大怒,一定会亲自率领大军,直捣你们的巢穴,踏成灰土一般,那时候你们后悔如何还来得及呢?”
姜子牙听完鲁仁杰这一番话,笑着说:“你身为纣王倚重的大臣,为什么不明白时事的变化,不懂得兴亡的道理?现今纣王已经是罪恶滔天,恶贯满盈,人与神一同发怒了。天下诸侯一同在朝歌会兵,纣王危亡已在早晚之间,先生你还要强辞夺理来迷惑人们吗。当年成汤仁德深厚‘事业兴隆,夏荣暴虐无道,失了天下,成汤将莱流放到南巢,取代了夏朝而拥有了天下。到今天已有六百余年了。纣王的罪恶又超过了夏柴,我现在上奉天命征讨纣王这个独夫民贼,鲁公为何这样执迷不觉,还要助封为虐呢?这是有悖天命的呀!现在天下各路诸侯一同在此会兵,声势之大、军威之盛,你己经看到了。朝歌与天下相比,不过是个弹丸之地,其形势危机已极,就象堆起来的鸡蛋一样,随时就要坍塌,鲁公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却还在我大军面前强言狡辩,这不是太不明智了吗?”
鲁仁杰听完姜子牙这一场教训,大为愤怒,说:“你这嘴硬能言的反贼我认为你是位老成持重,有德行的人,这才用道理来规劝你,哪知你这样凭着人多势众,胡言乱语呢你单单不想一想,做臣下的却来讨伐君主,就不怕遗臭万年吗?”
说完回过头来对左右将领说道:“哪一位替我去把这个贼头抓过来?”他的话音刚落,身后有一个将军大叫着说:“我来了”一边说,一边拍马舞刀,直奔出来,向子牙冲去。
姜子牙身边的南宫适一见这情景,冲出来与那来将―原来他就是劝丁策出来辅佐封王的郭袁。―拼杀了起来。二人二马扭在一起,两把刀左右舞动,两军阵上擂鼓助威,一时间喊杀之声大作。
丁策见好友一时难以取胜,也就拍马冲来助战。子牙这边则有武吉策马向前,拦住丁策厮杀。两对、四人战了二十多回合,子牙阵中又冲出南伯侯鄂顺过来帮助南、武二将军拼杀。成汤营中也有董忠冲出助战。
姜子牙营中有一路诸侯早被这场面激得发怒,他就是东伯侯姜文焕。只见他猛拍一下坐骑紫弊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出来,一刀将那大言助纣王的董忠劈下马去。
东伯侯姜文焕走马刀劈了董忠,在成汤大营前左冲右杀,犹如猛虎般勇猛,又如豺狼般凶狠。姜子牙身边的哪吒见状大叫道:“我们一连攻进了五个关口,但并未曾立下大功;今天到了都城与成汤兵决一死战,难道能让眼看就要到手的胜利又丢掉吗?”
说完,就登着风火轮,手提火尖枪,冲杀了过来。杨戬也拍开马,舞着刀,一直杀进阵来。成汤营中,鲁仁杰纵马向前,挺枪敌住杨戬。于是两军混战在一起。只杀得天昏地暗,神哭鬼叫,杀声四起,尸横遍野。
哪吒与丁策大战一场,郭袁也赶到前面助战。只听的战鼓震天响,族旗遮日月。哪吒抛起了乾坤圈,一下正击中丁策。可怜这位修身养性的高明之士,未及立得寸功,已化为南柯一梦。
哪吒打死丁策之后,郭袁见势不妙,向荒野逃去,早被杨戬追上,从后一刀斩下,死于马下。鲁仁杰一看,料想难以取胜,于是败回大营。姜子牙也鸣金收兵。
鲁仁杰将战况报告纣王,纣王一听连损三员大将,大败了一阵,心中十分烦闷。今日一战折损三人,在成汤乃是一时名士,若是投靠周室,也是一位鼎定天下的大臣,分候裂土不在话下。如今平白死于两军交战之中,可见天数在周不在商。
如今周军统领八百诸候,在朝歌阵兵百万,也是成汤气数已尽,任有通天才智之人无力挽将倒之厦。
却说周军首战大胜,大军士气高昂,恨不得马上杀入朝歌城中,恶惩纣王独夫。不过成汤气数虽尽,毕竟城高墙厚,又有忠于成汤的将士用命,若要攻破此城,非一日之攻。
如此,双方大军在朝歌城下,三日一小大,五日一大打,各有损兵折将。周不能破商城,商不能退周兵。
一日,姜子牙正是总理军务,突然有军报官前来禀告,说是成汤大将前阵前挑战。姜子牙说:“哪位前去迎战?”话音刚落,东伯侯姜文焕出来说:“小将愿去。”姜子牙同意了。
姜文焕调动了自己的人马,出了大营,一看,才知是殷破败之子殷成秀。于是就说:“来人可是殷成秀吗?你父亲不识时务,摇唇鼓舌,为纣王辩白,触怒了姜元帅,因此被我杀了,现在你又来送死吗?”
殷成秀一听大怒,骂道:“好个大胆的小子古人说:‘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我父亲奉了天子的命令,前来为两国讲和修好,反而被你这小子杀死。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我一定要将你拿住,碎尸万段,这才能消我心中的大恨”骂完了,手舞大刀,拍马向前,直奔姜文焕杀来。
这中间另有故事,却是周军围困朝歌日久,纣王见不能退敌,与文武百官商议,殷破败请令前去与周室和谈。姜子牙为免动摇军心,便使军士杀了殷破败。此时,殷成秀是来父亲报仇来了。
看到殷成秀杀来,姜文焕举起大刀迎战,二人、二马、二刀盘旋交错,斗在一起。这场好打,有赞写道:二将交锋势莫当,征云片片起霞光。
这一个生心要保真命主;那一个立志还从侠烈王。这一个刀来恍似三冬雪;那一个利刃犹如九秋霜。这一个丹心碧血扶周主,那一个赤胆忠肝助约王。自来恶战皆如此,怎似将军万古扬。二员大将大战三十多回合,那姜文焕是东方有名的能战之将,殷成秀哪里是他的敌手?早被姜文焕一刀砍于马下。
可怜他父子二人都为国尽忠而死。姜文焕下了马,把殷成秀的首级割下来带回营中,见了子牙讲了交战经过。姜子牙大喜。
在成汤那边,也早有人跑到午门内察奏道:“殷成秀被姜文焕砍下了脑袋,挂在辕门上等令,请下旨决定如何应付。”
纣王听了,大惊失色,急忙间左右大臣:“事情已坏到了这种地步,如何是好呢?”话未说完,又有人进来察奏:“周兵在京都四门一同攻打,都驾了云梯、火炮,情况十分急迫,守城将士很难支持了。望陛下早些定下守城的计策。”
纣王还没来得及说话,鲁仁杰出来集奏说:“臣亲自上城去想办法防守,保护城池,先解救了燃眉之急再说。其他事情,容稍后商议吧。”
纣王同意了他。鲁仁杰出了大殿,亲自上城守卫去了。姜子牙见成汤军守御城池很有法度,一时半晌,很难攻下,于是鸣锣收兵回到军营。
到了中军大帐,姜子牙与诸位将领商量说:“鲁仁杰是位忠诚刚烈的人,他尽心尽力守御城池,一时间很难攻下来。况且京师中城墙十分坚固,如果凭力量来攻,白白费许多气力。应当设计来攻取。”
众位门人弟子一齐说道:“我们各自借土遁,进入城内,然后里应外合,可一举攻下城池。又何必与他们在城下较量胜负呢?”
姜子牙说:“不对,现让你们进城,难免要使城中百姓受到伤害,百姓哪里受得兵火的波及呢?况且京城的百姓,就生活在封王脚下,受到了这个昏君多少压迫暴虐?他们已是受尽了痛苦;现在我们来了却也使他们受到伤害,这不是救民于水火,反而成了害民了。”
众门人弟子听了姜子牙的话,都说:“元帅的见解很是仁德英明。”姜子牙说:;“现在百姓受那纣王敲断腿骨、剖开腹中胎儿之类的残害,又经受了大兴土木之功的重负,使百姓难荷重压,人人痛恨至深,恨不能吃纣王的肉,寝纣王的皮,我们不如先写一个告示用箭射入城中,告知城中百姓,这样可使人心涣散,人人想要叛乱,这样不几天京城就可被我们占领了。”
第四卷三皇五帝第四四七章八百诸候攻朝歌(下)
众位将领说:“元帅真是万全之策。”于是子牙拿笔写了告示。姜子牙写好告示,命中军官抄写了几十张,从四面射入城中,有的射到了城上,有的射在房屋上,有的射在道路上。城中军民拾了告示,打开一看,只见告示写得十分清楚。
朝歌城中众军民百姓父老看到了这篇告示,商议说:“周国君主的大仁大德,闻名天下,姜元帅吊民伐罪,实在出于公心。我们身受昏君的欺付**,已痛恨入骨,如果不乘此机会献上城池,那就成了逆民了。”
于是满城之中哗然起来。真是民心大变,无法可治。全城军民都要献城。直等到三更时分,只听一声喊叫,朝歌四座城门一同大开,父老军民一齐冲出城来,高声呼叫:“我们都是军民百姓,愿意献出朝歌迎接真命天子”
喊声震天动地。这时姜子牙正在帐中静坐养神,忽然听到帐外云板声声,于是急忙派人去打听,左右侍卫回来报告说:“城中军民百姓已经献了朝歌,城门大开,请元帅决定如何处置。”
姜子牙闻说大喜,急忙传下命令给各位将领,“各城门只允许进兵五万人,其余的兵马都在城外驻扎,不可擅自进城扰乱百姓。如果进入城中的,不允许随意杀人,随便抢夺民间财物。违反命令的人按军法杀头”
子牙命令兵马连夜进城,人人都手执髻缀前进,各自按分位守卫,站在东、西、南、北四城,尽管城中喊杀声震耳欲聋,但百姓们都与以前一样,安然无恙。
子牙命兵马驻扎在午门,其余诸侯都按次序扎下营寨。这时,那纣王正在与妲己饮酒,忽然听到城中一片喊杀之声,纣王大惊失色,急忙间宫中官吏:“这是什么地方的喊杀之声?真使我胆战心惊。”
一会儿,官宦进宫中启奏:“启奏陛下,朝歌军民已经献了城池,天下诸侯兵马已经驻扎到午门之外了。”纣王急忙整理穿戴,到大殿上召集文武官员一同商议大事。
纣王说:“没想到军民百姓这样悖道不忠,竟然将朝歌城献给周军。这如何是好?”鲁仁杰等人一同奏道:“都城已被攻破,敌军兵马已到了禁城之外,其实是难以支撑了。但不如背靠禁城与敌兵决一死战,胜负还不一定属谁;要不然,只是白白等死,没有任何益处。”
纣王说:“你们说的正合我的心意。”于是纣王吩咐点起御林军人马,准备最后一战。
再说姜子牙在中军大帐召集众诸侯商议说:“现在大军已经进城,应当与纣王兵马决一死战,早些将大事确定。列位诸侯与大小将领,都要尽心尽力。”
众诸侯一同答道:“我们怎能不竭尽全力,来诛灭那无道昏君呢。但凭元帅吩咐委派,即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于是姜子牙于是传下将令:“众将按次序出战,不要紊乱不堪,违令的人,按军法处置。”只见周营炮声响起,喊声大振,金鼓齐鸣,真有天翻地覆的声势。
纣王在九间殿中听见这声音,急忙问侍卫之臣,只见午门官前来察奏:“天下诸侯请陛下出来答话。”
纣王听完,急忙传下旨意,自己披盔戴甲,命排好天子仪仗,亲率御林兵马,由鲁仁杰保驾,雷鸥、雷鹏左右护卫。纣王骑上逍遥马,手提金背大刀,展开日月龙凤之旗,戈戟锵然相碰,鑫驾整肃,出了午门。抬头一看,只见周营中一声炮响,两杆大红旗迎风招展,一队队强兵壮马,依次而出,十分整齐威风。
纣王见姜子牙排成五个方队,十分森严整肃,兵戈林立,寒光刺目,在两边排列了大小诸侯不下数千之众;又看见子牙门人弟子,各级战将,一对对侍卫在子牙两旁,一个个威风凛凛,气宇轩威左右又排列着二十四对身穿大红衣衫的军政官,如雁翅般排开,正中央一柄大红伞下,才是姜子牙乘坐四不相出来。
这气派,这阵势,难于形容。有一首诗专写姜元帅:
四八悟道,修身炼性。仙道难成,人间福庆。奉旨下山,辅相国政。窘迫八年,安于义命。摘怪有功,仕封为令。妲己献谗,弃官习静。渭水持竿,播溪隐性。八十时来,飞熊入梦。龙虎欣逢,西歧兆圣。先为相父,托孤事定。纣恶日盈,周德隆盛。三十六路,纷纷相竞。九三拜将,金台盟正。捧载推轮,古今难并。会合诸侯,天人相应。东进五关,吉凶互订。三死七灾,缘期果证。夜进朝歌,君臣赌胜。灭封成周,武功永咏。
此正是,六韬留下成王业,妙算玄机不可穷。出将入相千秋业,伐罪吊民万古功。运筹帷幢欺风后,燮理阴阳压老彭。亘古军师为第一,声名直并泰山隆。
那纣王见子牙白发苍颜,全身甲宵,十分威风,又见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北伯侯崇应莺,当中是周武王姬发,四位总督诸侯,都张开红罗大伞,整整齐齐,威风凛凛,站立在子牙身后。
姜子牙抬头一看,只见纣王头戴冲天凤翅盔,赫黄锁子甲,甚为勇武凶猛。也有一篇赞词专写纣王:
冲天盔盘龙交结,兽吞头锁子连环。滚龙袍猩猩血染,蓝鞋带紧束腰间。打将鞭悬如铁塔,斩将剑光吐霞斑。坐下马如同懈穿,金背刀闪灼心寒。会诸侯旗开拱手,逢众将力战多般。论替力托梁换柱,讲辩难舌战群谈。自古为君多孟浪,可怜总赖化凶顽。
姜子牙见了纣王,连忙欠身说:“陛下,老臣姜尚有甲青在身,不能施全礼。”纣王说:“你就是姜尚吗?”
子牙回答说:“正是。”
纣王说:“你曾经是我的臣下,为什么逃到西歧,呱使凶恶之徒行反叛之事,多次辱及王师。现今又会合天下诸侯,侵犯我的关隘,靠着凶狠施展强横,不遵守国家法度,行大逆不道之事,有谁比你更严重呢?又擅自杀戮大臣,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现今我亲自来到阵前,不赶快悔过投降,还抗拒王师,对我置之不理,这情节着实可恨可恼。今天我不杀了你这叛逆之人,誓不收兵。”
姜子牙说:“陛下身居天子的尊位,又有诸侯守卫在四方之地,天下万民供你驱使,整日穿锦衣,食玉食,天下山川大海,何处不是陛下所有的呢?古人说:‘普天之人,莫非王臣。’谁敢与陛下分庭抗礼呢?现今陛下不敬上天,任意胡为,不仁不义,残害百姓,杀戮大臣,只听妇人的话,整日沉于酒色,臣子纷纷背离,亲友亦变仇敌,陛下行无道之事已经很久了。那些诸侯、臣民,又怎能按照对待君主的礼节来对待陛下呢?陛下所行之罪恶,充满天地之间,上天忧虑,万民怨怒,天下一同叛离了陛下。我今天上奉天命,下承民情,替天行道,惩罚于你。陛下还是不要以为我是以臣叛君吧。”
纣王说:“我有什么罪过?你竟说我有大恶之行?”
子牙说:“天下的诸侯,请安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