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凡途-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马上调整心态,收拾精神开始认真起来,雒明虽然是占据主动可是明显越来越不明显。



雒明不善使用武器,但是拳掌功夫已经十分了得,一双肉掌在灌注内力的时候,威力一点不比刀剑差,而且使用起来更加刁钻难防。



可是毕竟这是雒明第一次和江湖好手过招,招式难免生疏,对方明显也觉察出来雒明是个新手,于是使用起一些精妙的剑法。



对方的突然变化雒明很不适应,好在双掌对上那七师弟使用宝剑,在这昏暗的环境里,月光下的剑光指引了方向,而手掌却不会反光。



这让雒明占了不少便宜,何况雒明在之前见识过对方的大师兄和那鬼一的比武,对蒙山一脉的剑法有所了解。



如此一来,慢慢的雒明从初次与人交手的不适中缓了过来,掌法也越使用越顺手,被拉近的优势又有变大的趋势。



没有办法,那七师弟只有继续后退。



看到对方后退的方向,雒明面罩下面的嘴角微微的一翘,可是这些正抵挡的对方是看不到的。



这七师弟所使的剑法正是蒙山一脉的绝学,威力和普通的剑法自然不同。可他年纪太小,学剑时间太短,再加上内力有限,有些招式使用出来威力自然没有办法和他的大师兄使出的相较。



同一招数那大师兄使用产生七个剑影将周身护住,可是这七师弟勉强也只能挽出三朵剑花,早见识或这招的雒明一眼看出破绽。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退到一棵树的边上,就在这时雒明突然发力。



一拳捣向七师弟左胸没有防护的地方,没有办法,对方只能临时变招,宝剑一横侧着削向雒明的手臂。



如果雒明不撤拳的话,虽然也能重伤对方,可是这一剑却会削断他的手臂,可是雒明不但没有后撤,速度反而还快了一分。



这时七师弟要躲已经不可能了,他只能拼命后退,同时脸色发狠,拼着两败俱伤宝剑亮光一闪狠命的划出。



可就在在这时雒明却突然由拳变掌,斜着攻向了他。



这个变招完全出乎意料,不由让他疑惑起来,如果是拳或者正面中掌都会让他受很重伤,可是这一变招对他的杀伤力就变的很低了。



虽然脸上表现出了迷惑,可是他的手却一点都没有软,无论对方抱着什么样子的想法,都要让他付出代价。



可就在手中的宝剑将要伤到对方的时候,脚下却突然一空,七师弟立即失去了平衡,眼看砍向对手的宝剑却击到了空处。



突然的变化让七师弟脸色大变,还没有等他有所反映就觉前边人影一闪,就觉得眼前一黑,便不醒人事。



在这里埋伏前,雒明早就将周围的地形摸透,不知情的七师弟轻易退后的地方有一个深坑,在没有准备下失败是难免的。



雒明并没有下死手,他的目的只是朱果,何况先前蒙山七侠对他也还不错。



麻利的来到五师兄倒地的位置,雒明在对方稍微一搜就找到一个不大的玉盒,打开一看里面正放这一枚朱果,雒明脸上不由显出了喜色。



确定没有遗漏之后,不放心的连七师弟也搜查了一遍,不过什么也没有找到,看来蒙山侠十分的小心,将三枚朱果分开来让徒弟带走。



这样即便有人识破他的计谋也只是损失一枚而已,这人果然是狡猾。



得手后雒明没有过多的停留,稍微辨认了一下方向,就向着山外的方向离开了。



其他两枚朱果雒明也不是不想得到,只是茫茫大山没有任何线索,让他如何寻找?



再说他已经捞到不少好处,做人也不能太过贪心。



在山里赶了一夜的路,终于在第二天中午走出了大山,没有多作停留,雒明直接回了衡水城。



回到在城里住宿的旅店,雒明只是稍做休息,就骑上红马,立刻起程赶往京都所在直隶进发,他打算在离开这里路上再好好休息。



相信随着朱果出世的消息,衡水城甚至整个济州都可能混乱起来,现在雒明身上带着宝物,一旦暴露只怕会惹来大麻烦。



就这样,半个月后雒明来到了直隶。



行了两日见到前方平原上坐落着一座雄伟的古朴城池。



后陈国的都城:帝都弘城。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吕府



第三十八章吕府



街道上人来人往,两旁的店铺也是热闹非凡千奇百怪经营什么的都有,走在帝都的街道上,让雒明感慨这里的繁华。



和路上见到的城镇明显的不同,这里的人走路也显得从容自信,或许这就是都城的魅力所在。



不停的赶路,以雒明练武多年的体质也大感吃不消,刚刚来到帝都雒明顾不得办其他的事情,先找到一间客栈,住了进去。



在客栈里休息了一整天,才恢复过来。



第二天雒明一身得体的神情饱满的走出了客栈,没有骑马而是步行向着城东官宦大员聚集的住宅区行去。



吕家在京城还是很有名的,雒明稍微向客栈伙计一打听,就知道了吕老家宅在京城位置,现在那里住的正是他的儿子刑部侍郎吕文周吕侍郎。



行了大半时辰问了一个路人后,雒明来到了一座高大的府邸前面,两丈高的大门上横着一块醒目的匾额,上书“吕府”两个大字。



这两个字写的苍劲有力,看的出对方在书法上的不凡造诣。



看到这两个字,雒明会心一笑,吕府是这里没有错了。他一眼看出这两个字正是吕老的手笔。两人文学交流,书法自然也在其中,雒明虽然还年幼,可是在书法上的功力可是一点不弱。



虽然还及不上吕老多年在书法上练就的大家风度,可也深得老人家的赞赏。



没有冒然的去敲那两丈高的大门,走到偏门的边上,雒明在门环上轻轻的敲击了几下,就站在一边耐心等候起来。



一般象吕府这样位高权重的官宦人家,大门是不会轻易的打开的,除非地位显赫身份高贵的贵客来访,或是迎接皇上圣谕这样的大事才会开启。



才敲过门,雒明就听到门内有脚步声响向这边行来。



片刻后偏门被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样貌普通的中年人。



这中年人面容平静,身着普通,看其一身的打扮,像是一个下人,可是雒明却觉得此人不似看到的这么简单,一时间到无法看出中年人在吕府中的身份。



看到对方疑惑的眼神,雒明赶紧上前,神色端正的行了一礼。



“小子青州雒明,受吕老之托带来一封书信。”



说完将吕老的书信拿了出来。



此刻中年人也在打量雒明,虽然在吕家把门也有些年头了,但像雒明这样的风采的少年还是不多见的。



一时间有些出神,待到雒明提到吕老,才让中年人清醒。



“原来是老爷介绍来的?!难怪如此气度!”中年人暗自揣测,看着气度不凡的雒明,面上显出温和的微笑。



“公子不必多礼,既然是受老太爷所托,自是贵客,请进里面说话。”说着将雒明让进门内。



“老爷刚刚下朝,现在应该在书房,公子请在此稍等片刻。”



雒明被带到门厅的一间洁净的接待室,中年人上了一杯茶后,就拿着书信急忙向府内走去。



这吕府不愧是两代在朝为官,府内朴素的事物和手下人的待人的态度,就能看出府上家风端正,没有如其他权贵般势利。



没有等多时,中年人就回来了,看雒明的神情变的有些恭敬。



“公子,老爷有请,请跟我来。”



说着引领雒明朝府内走去。



“那就有劳大叔了。”雒明道谢一声。



“公子不需要客气,在下李仁,来吕府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当年受难,多亏老太爷搭救,公子既然和老太爷相识,随便点称呼我老李即可。”



中年人恭敬道。



“这人果然是有故事的人,看气度也不像一个普通的下人。”雒明想着,不过他可不会去随便探究别人的往事。



一路跟着李仁,行走间雒明也随意打量下四周。



整个吕府占地很广,可是下人却不是很多,周围景致也多是古朴简约,这到是和雒明对吕老的认识相符合。



在青林镇时候,雒明在吕老处一些简单的事情都是老人自己动手,所以弄的雒明也没有想到老人有这么深的背景。



就在他回忆和吕老相交时的情景时,两人来到一溜屋舍前。



屋前摆放着一排**,左处院中栽着一片细竹。



正房的门是打开的,上面一块不大的匾额上书静雅轩三字,字风透着儒雅,雒明一看就知道这不是吕老的字迹,也不知道是何人手笔。



跟着李仁走近屋内,内间书案后面端坐着一个四十多岁中年人,此人保养的很好,白净的面庞看上去给人一种威严不凡的感觉。



这人手中正拿着吕老的书信瞧看,听到有声音才将注意转向近来的雒明二人,看长相依稀有吕老的样子。



雒明猜想这人应该就是吕老的儿子,那刑部侍郎吕文周。



还没有等他开口,李仁便先开口道出了中年人的身份。



“老爷,这位就是带来老太爷书信的雒公子。”



“恩。”



这位掌管大权的当朝大员可能是掌管刑部的关系,还是平时一惯的威严,不过此时看着雒明的目光确是新奇,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好,好!小友果然非常人。”



“难怪家父信中称小友为望年交,那岂不是小友成了长辈,这也太让本人没有面子了,不若咱们个论各的如何,咱们也平辈而论如何?呵呵”



对方的一句话让雒明一阵错愕。



这和他印象中掌管一国刑典牢狱的最高长官相差很多,不过这句轻松的话到是无形中,拉近两人的距离,气氛也缓和了不少,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开始了。



直到雒明出了吕府他还在感慨这位吕大人真是个性情中人。



连来客都让他推掉了,这一聊就是数个时辰。如果不是雒明极力坚持恐怕会让这位大人拉住秉烛夜谈。



走出吕府的时候,雒明心中的一块石头也算是落地了,轻松的呼了口气。



经过交谈雒明觉得的这位吕大人为人还算耿直,就把李知州和雒家勾结为害百姓的事情说了出来,这位也是异常气愤。



不过看的出这吕文周虽然对雒明很有好感,可是一谈到公事还是公事公办,一句话,没有证据是不行的。那是有诬告嫌疑的,没有确凿的证据状告朝廷命官一州大员,就是他这个刑部侍郎也会担很大的风险。



朝廷也知道一些地方上官员的贪墨劣迹,只是苦无证据还有一些暗地中的人情原因才一直无法杜绝这类恶行。



其实这位吕大人就是朝廷力争惩戒贪污的主要官员之一。



当雒明将雒府和李知州来往贪污的书信帐目,还有万民帖拿出来的时候,一向稳重的吕大人看的眼睛都直了。



现在想起对方当时丰富的表情,雒明还很想笑,当时吕大人激动的表情,雒明知道压在心头十多年的仇怨总算是了了。



临走时雒明还留下了两万两的银票,看的出这位吕大人和他父亲一样都节俭的清廉好官。



两人都帮过他的大忙,雒明当然不会吝啬。银钱对将要求仙的雒明来说,兴趣已经不大,够用就行。



饶是吕大人觉得已经高看雒明很多,才他接二连三的举动下,也对这少年充满了兴趣,看到对方疑惑的目光。



雒明只是将经过挑不重要的说了一些,自己会武功的事情也没有必要保密,挑一些能说的事情节略的讲了下,就是这样也让吕大人直感慨雒明少年有为,弄的他很不好意思。



这边的事情一结束,后陈国已经没有什么好再让雒明留恋的了,他决定不日前往边境。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初入车迟



第三十九章初入车迟



在京城停留了数天后,雒明便打算起程前往车迟国。



几天里雒明每天都被请到吕府,和吕大人和其家人也都相处融洽。



告别了吕府,并且也对吕大人说了想到它国历练的想法后,对方对他的想法十分吃惊,诚恳的劝说他不要冒险,可是雒明有必须去的理由,又这么可能被劝动。



其实吕大人是想把雒明留在身边,有意让他进入官场,可是以修真成仙为目标的雒明,这么会对官场权势动心?



几天接触下来,对方也知道雒明志不在此,也就放下挽留的心思。



去临国这件事,吕大人也是看雒明十分的坚持,知道再劝也不会有用,临走时还郑重的要送给他一幅两国边境的详细地图。



这地图可是非同小可,要知道这可是一国的军事机密。



有了这张地图雒明可以避过军营,只要小心些可以轻松通过防守薄弱的地方过境,这图的宝贵程度雒明当然知道。



如果让有心的人知道这事很可能获罪吕家。



吕家对他如此的照顾,让雒明心中一暖。这是吕大人想是害怕雒明的安危,竟然不顾担一定风险帮助他。



吕家对他有恩,雒明又怎么会陷对方与危险中?好在他脑子好使。



所以雒明并没有拿走这张地图,只是在很短的时间将图印在脑子里,将原图还给了吕家,这样就不会有遗失的危险因而连累到他们。



从京城到边境可不是很短的距离,路上要穿过几个州府,即便有红马代步雒明也花了近半年时间才到达。



起初他是抱着游戏人间的心态,沿途的景色也是各有千秋。



只是一路走来越往边境百姓生活越是萧条,等到达边境所在的照州可以说是一片荒凉,几乎看不到城镇,只有些小村坐落在密林险地中。



这时候雒明也收起轻松的心态。



要不是雒明知道路线,恐怕还真的是很难到达。



从村民那里得到的消息,这里不光时常发生战乱,而且土匪兵痞横行,大的城镇都已经毁在战乱里,能走的人早都离开了,这些人是不愿意离开故土,才勉强在这里生活。



这一切雒明只能心中感慨一下,他一个人根本不能改变这些人的命运。



再次出发的时候,雒明也变的格外的小心,白天休息,到了夜间再赶路。马也不能快速的骑乘,只能保持警觉慢速的前行。



一路走走停停,有几次在白天休息得时候都听见阵阵马蹄声经过,好在雒明隐蔽的很好,没有被发现。



就这样昼伏夜出的走了半个月,现在雒明一边吃干粮不时的凝神注意一下周围的动静。这些干粮还是十天前补充的,即便是一再节省如今也没有剩下多少。



战争让靠近边境的百姓根本无法生活,几天来除了官兵雒明没有见过一个平民。



幸好脑中有附近的地形,雒明遇到的都是一些小的侦察兵,并没有遇到大批部队或者军营,否则即使雒明有武功被发现也是很危险的。



经过长途跋涉,雒明才好容易暂时休息下,如果没有弄错的话,从这附近地形上看,雒明现在所在的位置已经算车迟国境。



两国常年交战,国境线经常的变更,到后来只要是两**队交战的区域,就可以算是边境。



其实雒明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一段路,那段正是两**队对峙的地区,为了不被对方埋伏偷袭,双方对周边的树木都进行过数次的砍伐,百里内没有任何可以遮挡的事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