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换亲生活-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掌柜的对咱凶的厉害,见了这位世子爷,却是低声下气的不敢吱声。后来世子爷听了原委,也看上了咱们的东西,只是没说两句话就要让人把东西抬走,也没提钱的事。咱们是什么样的人,敢向世子爷要钱,那真是不要命了,也只能自认倒霉。没想到这时又来了一个人,到底是谁咱也不知道,就听见他说世子爷又抢东西了,将世子爷气得直跳脚,后来世子爷就让人给了五十两银子,当时我和小武高兴坏了,这可是五十两。只是递银子的那小厮眼神忒可怕,掌柜的眼神也像吃人一般。我和小武不敢久待,拿了钱就偷偷溜了。后来我们竟然发现有人跟踪我们。费了好大力气才摆脱那些人,又绕了弯我们才回到家。也不知道那些人是谁派来的。这真是太可怕了,现在想想感觉从鬼门关走了一趟。幸好,幸好,我们终于回家了。”说完这些许继武像脱了力般压在小花身上,还不断叮嘱她“小武嘱咐我不让和爹他们说,你可千万别让他们知道。”
小花点点头,老人年纪大了,受不得刺激。即使许继文说的一般,但电视看多了的小花还是能够想象当时的惊险。人命如草芥啊,对于那些人来说,许继文他们两的命实在是不值钱,一个不顺眼让他们消失实在是太正常了。“幸好,幸好,你们回来了”小花在心里庆幸道。
静默片刻,觉得话题有些沉重的小花开始八卦,“表舅母为什么欺负咱家。”一幅好奇宝宝的小花眨巴眨巴眼睛“有情况啊,又情况啊。”
“这个我不是很清楚,好像是好久以前的事。”许继武想了想别扭的道。
许继文的表现引人怀疑,明晃晃的告诉小花他是知道内情的。这让好奇心得不到满足的小花如何死心,软磨硬泡的撬开了他的嘴。
小花摸摸下巴,啧啧两声,真是经典的俗套版狗血故事——因爱生恨的疯狂女郎啊。
许家大爹据说年轻时长的是身强体壮,一表人才,征服了多少少女的芳心,当时许家也是村里有名的富户,人好钱多也就成了村里姑娘们眼中的典型钻石王老五。据说当时许家三兄弟的表舅母扬言说非许家不嫁。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啊,许家大爹不喜欢她的刻薄,劝着父母给他们兄弟几个娶了小花的婆婆。梦碎了,幻想灭了,人应该醒了吧。只是这位表舅母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在许家大爹定亲后,竟然还要嫁进许家。
其实在这里也不是没有这种情况,兄弟多的人家有时也会娶两个媳妇,家里两个女主人,只是许家大爹确实不喜欢她的性子,无论众人如何劝说也不同意她进门。名声已毁,她无奈的嫁给了兄弟众多家境贫困的许家大爹的表兄弟们。从那以后她的性子变得更加刻薄,许家大爹的表兄弟们当时娶妻不容易,对她也多有迁就,时间长了让她更是变本加厉。她奈何不了许家大爹,就多次找小花婆婆的麻烦,在村里说些风凉话,败坏许家的名声。期间许家碍于她是表嫂,不看僧面看佛面,也是能忍就忍,不加理会。只是这人好像陷入了某种偏执状态,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终于酿成了年末的“要账之乱”。
小花颇生感慨“恶人是不能纵容的”,嘴上就道“以前她欺负你们的时候,你们就让她欺负,不还手啊。”
许继文苦笑道“还手?怎么还,她原来也就是在村里说说风凉话,总不能把她嘴给缝上吧。再说先前爹爹们的舅舅还活着,看他们的面子上,也不能把她怎么样。”
“那后来呢”小花接着问。
许继文脸上的苦涩更浓了,低声道“后来,后来我娘就生病了,也没空理会她了。”
小花沉默,想到这次的事,她问道“那这次怎么办。”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抢东西的又不是她。在说咱们就是想治她也没法啊。”
“不是有族长和里正吗?像她这种搬弄是非,鼓动人抢东西的行为他们就不管管。”
“族长那是孟家的族长,她祸害的是姓许的,族长才不会管,就是管还不得偏着他们。里正那是看人下菜碟的东西,咱们家现在穷了,那女人后边却有两家人,他偏着谁大家还不明白。就是村里的人,别看平时都是好的,大家相处也不错,真要是出了事,你就看出差别来了。就是这次,虽然村里人明知道表舅母针对咱家不怀好意,但抢东西的时候他们还不是一致对外,说抢就抢了。”看着小花不服气的样子,又加了一句“咱们是没钱的外姓人,被抢了也没地说理去,只能自认倒霉。”
小花心里默然,其实说来说去,归根结底一句话“都是没钱惹的祸。”如果许家有足够多的钱,看病就不会欠债;如果许家有足够多的钱,即使村里人在拧成一股绳,金钱也能让他们分化;如果许家有钱,看在钱的份上,里正肯定站在许家这边;如果许家有钱,绝不会陷入这种孤立无援的境地……可惜许家现在没钱,所以只能受欺负。
“人活一世,就是争一口气。”如果不想受欺负,理论和现实都告诉你,你必须变得比其他人更强大,小花在心里暗暗发誓,她不想被欺负,也不想再有一次这样的经历,她必须努力让许家在强大起来,终有一天让这些人后悔。
小花的斗志在一次被激发了出来,曾经的她也受过村里人的欺负,那时候母亲告诉她人要有志气,要争一口气,要比别人学习好。当时的没有让父母失望,用实力证明了自己,考上了大学,感觉目标完成的她一步步沦陷,而今再一次有了不断向前的动力。
55过年
许家人的这个年过的甚是冷清。
年初一按习俗要吃饺子;也是村里人一年中少有的几次面食。许家今年被抢的缺盆子少碗,这顿饺子当然就被抽抽没了。难得一次吃面食的机会,小花也不想错过;借着上辈子的做饭经验,倒腾着做了盆炝锅疙瘩汤。饭食虽简单,但闻着油面香味;小花几人都吃的心满意足。吃了几个月的高粱团子,小花的基本要求是一降再降,现在她的首要目标就是每天三餐顿顿都能吃上白面馒头。这虽然听着容易,但在这里三顿白面馒头就等于大地主以上的人家。一般的家庭就连小地主也决不能顿顿都能吃上白面馒头的。小花是任重而道远啊。
这一天是村子人相互拜年的日子,实际上;是同姓的村民相互拜年的日子。辈分低的要向辈分高,年幼的要向年长的磕头请安;天未亮孟家庄就变得热热闹闹的,人们挨家挨户的相互穿梭拜年,大人小孩在不断的恭喜声中度过一年的第一天。
只不过许家却被排除在外。作为外来户,辈分当然不是和村里其它人家一起排的,平时怎么称呼不打紧,但过年讲究就多了,年不是随随便便拜的。往年不管三兄弟的表哥会不会给他们拜年,三人都会依着礼数去他们家拜年,毕竟他们家的亲戚不多。但今年许家大爹气得很了,发话不让他们三个再去,这样两家也就断了来往,也就是说断绝了亲戚关系。断绝关系在古代是一种相当严重的事情,尤其是对许家,它意味着一种变相的孤立,会让许家在村里的日子更加难过。只是,许家人都没有提出异议,甚至三兄弟还齐齐松了一口气,往年每次去拜年都会受一肚子闲气,只是许家大爹不发话,他们不敢不去。他们宁愿融不到村子里,也不愿再给那个所谓的舅母拜年。断了关系好啊,以后都不用受累了。这一天,村子的热闹和许家的冷清有着鲜明的对比。
初二这天是闺女走娘家的日子。女儿出嫁的第一年,按规矩要带女婿一起回娘家。这一天小花和许家三兄弟也去了王家。王家只有小花的大爹、二爹在,中午过后几人就告辞回来。等小花他们到家,四香和三兄弟的姑姑也等不急他们回去了。
一进大门,许家二爹就迫不及待的告知了几人债已还完的好消息。按讲究大年初一不能往外借钱和还钱,要不让会损了家里一年的财运。许家人就商量着,年初二小花他们去王家的时候,许家大爹他们两就把钱还了。
许家二爹绘声绘色向许家兄弟描述了还钱时村里人的表情“老彪那天抢的最凶,今天还钱的时候你们不知道他脸皮有多厚,见了我们竟然和没事人一样,还舔着脸说什么,他当时劝过其他人不让来咱家闹事,但没人听。我呸,这不要脸的,谁不知道那天就他抢的凶,还有脸说这些话……我算是看清了,咱们在好,也没银子好。以前,咱家有钱的时候,那个不对咱家竖大拇指,可谁不知道自从咱家穷了以后,不管咱家对他们剁好,他们还不是个个斜着眼睛看咱们,抢咱家的时候,更是一个比一个抢的欢,每一个人想着咱家的好。今天,我和大哥啥也没做,就拿着银子在街上溜了一圈,不管背后他们怎么说,眼红也好,发酸也好,还不是舔着脸往我们跟前凑。哼,一个个王八羔子,等着吧。以后咱们有了钱,有他们求咱的时候。哼哼,看我不折腾死他们。”
一席话,说的小花他们快意无比,不管生活多难,这一次到底出了一口恶气,同时变强的心也更坚定了。
“行了,都别得意了,咱们一下子拿出来这么钱,不知道村里人怎么想咱呢。这几天都小心一些,夜里睡觉也警醒些。出去的时候你们也不要太高兴了,有人问咱家钱哪来的的时候,不要傻不愣登的说实话,就说是继文他们两从你们爷爷老家借来的。尤其是老大,管我你的嘴巴。”许家大爹严肃的对几人道,尤其是狠狠的盯着许继文看了两眼。许家大爹又一次给他们泼了冷水,理智的总能让人从兴奋中惊醒过来。不过,他再怎么了解儿子,也不能缝上他们的嘴巴,大嘴巴的许继文到底给许家招来了一场风波。
兴奋的小花他们被许家大爹一句话点醒,也收敛了面上的喜色。尤其是小花和许继文兄弟两更是想起来京城卖交椅时的凶险,再不敢掉以轻心。事实也证明居安思危绝对危言耸听。
接下来的几天是走亲戚的日子,许家亲戚少,正儿八经需要走的也就是三兄弟的姑姑一家了。等到初四,三兄弟就闲了下来,清点清点东西,地里逛了两圈,干劲十足的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奔波。等到初六大开市,一个集市下来,一切都已经准备停当,五十两银子也没剩多少了。话说银子永远都是挣起来艰难,花起来容易。
初六以后,许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做马扎,为了抢占先机,他们一致决定要多做一些才拿出去卖。三兄弟挑木料,买工具,联系铁匠铺,许家大爹和二爹忙着搓绳子,小花则负责穿绳索,编杌面。全家齐上阵,忙的热火朝天。至于交椅,因为有所顾忌被小花他们雪藏了。准备等到时机成熟了,他们再做出来卖。
一连忙活了将近十天,眨眼到了元宵节的前一天。虽然小花他们每天不停歇的做活,到底全人工速度够慢,忙活了这么些天,他们总共才做出来百来个马扎。小花又清点了一次数量,心里有些烦躁,习惯了现代的机械化批量生产,这速度实在是考验人的耐性。即使她提议分工合作,也没能达到她的要求。但许家其他人,看着做出来的一摞摞的马扎却很满足,这速度可比以前做凳子的时候的快多了。即使刨木头的许继武腰累的开始发酸,有些佝偻;负责钻眼的许继文和许继武两人手上一道道血口子;许家大爹和二爹搓绳子的手发僵木讷,他们的脸上每天也都挂满了希望,笑呵呵的。
十四这天,掌舵的许家老爹发话,“忙了这么天,大家都累了,这活也不急在一时,咱们今天就歇一天。老大,你们三今天也带着你们媳妇到镇上逛逛。”
许家三兄弟虽不是小孩子,但没有生存压力的赶集还是让他们有些激动。自从小花婆婆生病以来,这些年,三人每天都在为挣钱发愁,被身上的包袱压的喘不上起来,没有一天的轻松日子。现在虽家里钱不多,没有了欠债的压力,几人变得活泼了不少,玩闹也有了心情。
小花却有些兴趣缺缺,上辈子见识了农村过年的热闹和淳朴,见识过了城市过年的索然无味,她对古代元宵节实在提不起兴趣。况且年前的县城之行,也让她对出去赶集心有余悸。“我不想去,你们去吧,我在家休息”小花恹恹的道。
许继文一脸的无所谓,许继财皱着眉欲言又止,许继武却劝道“和我们一起去吧,一年也就这么一天,错过就可惜了。”见小花皱巴着脸,又关心的道“你放心吧,镇上的人也还算老实,而且这次我们三个都去,会护好你的。”一边说着,一边伸手过来拉小花。
许继财也上前帮忙,两人一拉一推,裹挟着小花出了院门。小花虽然不想去,但到底拗不过两人的好意,随着他们往院外走。三人推搡间就耽误了些功夫。
走在前边的许继文停住脚步,转过头,皱着眉毛不耐烦的对小花他们催促道“你们走快点行不行,”然后,看了小花两眼,训斥道“小花你磨磨蹭蹭的想干啥,要去就去,不想去就别去,省的让人劝耽误我们功夫。”说完小花,又转过头对着许继武、许继财两人道“她不想去,就不去,你们劝她干嘛,多事!”
小花被许继文的态度弄得糟糕无比,无论有几个丈夫,但许继文毕竟也是她的丈夫,丈夫许继文的这种态度让小花很受伤,也让她很是恼怒,还有隐隐的担心。“许继文这个样子对她可不是什么好事情,等以后有了钱,他尾巴还不翘天上去。不行,得提前敲打敲打他”心里这样想着,小花就挑挑眉毛,脸上就有了发怒的征兆。
许继武听了许继文的话,也觉得他的这种态度有些不妥当,又注意到小花的脸色不好看,赶紧的说道“哥,小花是咱媳妇,咱们不对她好,谁对她好。再说,现在是过年,我们又是在外边,你也不怕人笑话。”说完,抬抬头,示意他看街上竖着耳朵兴致勃勃看热闹的那些人。他这话说得多有水平,不仅替小花责备了许继文,提醒许继文的同时何尝不是在提醒小花。
许继文脾气有些暴躁,被弟弟教训的有些下不来台,但也注意到那些看热闹的人,嘴张了张到底没有再说,只是一个人闷头在前赶路。
小花又是气愤又是郁闷,气愤许继文不体贴她,对她态度不好,郁闷的是她也不想和许继文当街吵架,闹得满村皆知,影响夫妻感情。毕竟她是想调教许继文,不是和他决裂,只得嘟着嘴闷头赶路,准备回家在教训许继文。
一路上,许继武和许继财照顾着小花,不断地说着趣事,想让重展笑颜。而许继文这人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开始时一人在前闷头赶路,后来耐不住寂寞,加入到许继武他们当中,只是小花对他不理不睬,让他几次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想和小花说些什么,却张不开嘴。小花心情也好了不少,只是她打定主意要给许继文一个教训,即使看到了许继文的尴尬,也不搭理他。
就这样,小花他们说说笑笑,但气氛诡异的到了镇上。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写的有些痛苦啊。写好了之后感觉有些拖沓,修修改改,调整思路,难过的要命!
56怀旧与贼
正月十四这一天的集市到处充满了元宵节的味道;小花几人在集市入口就感觉到了浓浓的元宵节氛围。人流穿动,摩肩擦踵,三兄弟紧紧将小花护在他们围城的圈子里。小花翘着脚尖;透过人墙缝四处张望:这一天的集市不同以往,所卖的东西都笼罩上了鲜明的元宵的特色。置身人流当中,小花似乎有种错觉;以为回到了小时候的正月十四赶集日。叫卖各色小吃的小摊小贩,兜卖蜡烛的流动摊贩,围满人群的爆竹摊子……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