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天下-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伊姝随即吩咐宫女在她旁边加了坐位和碗碟,两人都是不拘小节的性子,便都毫不客气地坐到了她这一桌,太子妃此时已经与那些个贵妇们打成了一片,正讨论得高兴着呢。
而她们三人,却什么也没有聊,就只顾喝酒了。
酒逢知已千杯少。不知什么时候,伊姝已经爱上了这种感觉。
很快,一坛佳酿见了底,二坛,三坛,四坛。三人还真是耗上了,都喝得醉意熏熏地。借着酒意,伊姝凑近对赵小黛道:“你呀,赶快找个好人家嫁了吧。白依凡是我的,我不会让给你的。你也就别想了!”
赵小黛听了嘻嘻笑道:“怎么?你害怕了?害怕就早点嫁了呗,那样我就抢不走了!”
伊姝却是再一次凑近她耳边道:“嘿嘿,你嫁了我才嫁。我早就替你选好夫君了,包管你满意——”
两人在这里搅舌头,那边季凌儿却不干了,端了酒过来碰杯,于是又一轮酒战开始了。
此时殿外的情形也差不多,太子回宫,有眼力的朝臣们都明白,皇帝这是要打算禅位了,然而心里却又在中嘀咕,先前曾传言皇帝会立景佑公主为皇太女,眼下又接了太子回宫,皇帝到底唱的是哪一出呢?
不过讨好太子总是没错的。
带着这样的心思,大家都过来围着太子打转,嘴里说着吉祥话,手里执着酒樽,将太子都快捧得上了天了。
文渊帝独自坐在龙椅上,看着满殿群臣,淡笑不语。
然而就在这时,一声急促的声音传来,“皇上,大事不好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报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他的这一声“大事不好”所惊倒,目光不约而同地朝声音的来源处看去。只见一个禁卫军手里高举着八百里加急的战报,一路掠过惊愣的群臣,直接跪在了文渊帝面前。
“皇上,娄山关急报!”
禁卫军跪下的同时,早有侍立的宫人双手接过他手里的战报,呈给文渊帝。
文渊帝看后,顿时面色大变,战报随即从手上滑落,将将落在威远将军洪正达的面前。
洪正达随手捡起一看,面上也不由露出骇然之色。
只见战报上写着:西域十六国故意破坏边境和平协议,挑起战乱,目前双方已经开战,臣赵良庭请求支援!
娄山关,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塞。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有两条道可走,西出便是西域各国,东进便是南殷地界。左边是连绵不断的深山,右边是陡峭得深不见底的悬崖。同时也南殷最重要的门户。敌人一旦攻破娄山关,便会长驱直入到南殷的各个州郡,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娄山关的守将,正是曾经的右卫将军赵良庭。当年沐家庄一役,他虽然受了伤,又违了皇帝的命令,便一直在家休养。
直到去年伊姝回京,平定王棠棣之乱后,文渊帝才在伊姝的建议下,重新起用赵良庭,将垂垂老矣的原边关守将洪正达换回京都安享晚年。
此刻,在座的除了文渊帝,再没有谁比洪正达更急的了。
只见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文渊帝面前,跪下请求道:“皇上,臣请求出战!这帮兔崽子,还真是会挑时辰呢,爷爷前脚刚走,他就后脚开始捣乱了!”
洪正达行伍出身,出口就是满嘴的脏话。但谁也不敢轻视他的功绩。镇守边关数十年如一日,试问谁能够做到?
文渊帝看着眼前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哪里狠得下心再让他去那边关苦寒之地,当下便直接拒绝道:“老将军忠君报国之心。可昭日月,朕非常感动。然而老将军毕竟年事已高,缰场征战还是留给年轻人去做吧!朕特地召你回京,是要你享福的,可不会再派你出征了!”
洪正达不甘心,还想再求求的,无奈文渊帝已挥手,叫太子将他搀扶到边上坐下了。然而事态如此紧急,满殿群臣哪还敢再贪图享乐,顿时都各回各位。等待皇上的圣裁。
文渊帝这时已经从座位上走出,边走边道:“摆驾皇极殿!”
众大臣立时回了一声:“是!”所有人等便都跟在文渊帝的后面,鱼贯往皇极殿走去。
不大会儿,边关交战的军情就已传到了内殿。吓得那些个贵妇和千金们花容失色,伊姝也是吃惊不少。
皇后在座上急不得不了。便吩咐伊姝去趟皇极殿探听情况。
伊姝也正想去看看的,闻言便飞快地出殿而去。
随着太监的高声唱诺,伊姝在满朝大臣诧异的目光中走进皇极殿,然后挨着太子伊琪站住。
文渊帝顿时一喜,“妹儿,你来得正好!快帮朕想想,何人领兵出征才好!”
在来皇极殿的路上。伊姝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说实在的,眼下的武将早多,但还没有一个能让她真正放得下心的。
毕竟是二十万军队的首领,一个不好,就会造就另一个王棠棣,眼下的南殷朝。可不敢再冒这样的风险了。
“皇上,微臣请求出战!”正犹豫间,冷不防一个熟悉的声音说道。
伊姝听得心里一紧,下意识地扭头往后看去,只见秦铎全身盔甲。笔直地跪在两列人员中间,双目中透出无比的坚毅之色。
文渊帝有些讶然地看了看他,“秦将军?”
“皇上如果相信微臣,就请让臣出战吧,微臣自知无法胜任元帅一职,只求做一个普通士兵,为我朝尽一分心力!”
他说得斩钉截铁,竟让人无法拒绝。
“嗯,秦将军,朕知道了,你先起来吧!”
“好!谢皇上!”
秦铎随即站起,重新站回到队伍里去了。
大臣们随即议论纷纷,他们当然都知道,秦铎曾经是谁的人,若不是在对付王棠棣一事上出了大力,此刻他哪还能继续担任禁卫军统领的职务,不这皇上也真是够信任他了,居然将如此重要的职务交与他。
秦铎仍然安安静静地站在人群里,一言不发。只有他自己明白,为何执意要去边关,一为逃避,二为尽忠。
说到底,他原本也是萧家的一份子,如今大敌当前,哪有袖手旁观的道理?不过这些,他并不打算让任何人知道,也包括她——萧伊姝。
一时商量未果,只得暂时搁下,转而讨论粮草问题。
虽然这些年来南殷风调雨顺,但被萧远泽那家伙逼着,很是下了些苛刻的政令,致使农事不利,民不聊生。
又由于去年的内乱,如今元气未复,粮草也实在是个问题哪。听着户部尚书战战兢兢地报出那一系列可怜的数字,再听着兵部尚书报出的武器存储量,令在场的所有人等大感头痛。
如今粮草不足,武器落后,人员未定,这仗还没打,就已先输了士气。这仗根本没法打了!
一直没发言的伊姝,这会儿忽然出了声,“父皇,儿臣请求出征!”
她这话一出,顿时成了所有人的焦点,又似乎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对啊,还有景佑公主殿下呢。景佑公主出宫八年,一回宫就平定了王棠棣之乱,除掉了擎天教,迎回了太子,废了惠王。这一回,也一定会旗开得胜的!众人想当然地,都把这个重担压在了伊姝这么个十五岁的少女身上。
白依凡见伊姝主动请缨,早已吓坏了,于是赶紧出列道:“公主千金之躯,岂能弛聘沙场?若皇上信得过微臣,就让微臣出任先锋吧!”
文渊帝微微颔首,并没有表态。
季成林这会儿终于崩不住了,也站出来道:“臣请命,出征西域,不胜不归!”
他这话一出,立马震慑了在场的所有大臣。
放眼整个南朝,恐怕也只有镇国大将军季成林,才有资格说这句话。
镇国大将军季成林十二岁入伍,十三岁杀敌,十五岁升了队正,十八岁升校尉,二十岁任都尉。隆庆二十八年,类山关边境遭遇乌兹国的骚扰,洪正达将军奉命带兵围剿,令季成林为先锋。那一仗,胜得尤其漂亮,季将军三战三胜,且刺死乌兹王子于马下,狂追敌人三千里,使得乌兹国元气大伤,狼狈逃窜于西域大漠,数十年来不敢踏入南殷国境半步。
隆庆二十九年,东蕃国在百岚城发动攻击,出兵三十万,已连续攻占了广阳、汉元、沙平等八个州郡。先帝任命季成林为行营都统大元帅,领兵四十万征讨。双方在淮州地界持续对战了数月,最后季将军夺得有利地势,与敌军中的内应里应外合,出其不意杀死敌方大将乌里,顺利收回被敌军占领的州郡,致使东蕃国王狼狈逃回百岚城。
隆庆三十二年秋,先帝于九蓬山狩猎,被不明贼匪一箭射伤,又遇猛虎攻击,惊险万分中,幸得季将军闻声疾驰而来,一箭三发,射中猛虎头、颈、腿三个重要部位,当场死亡,救了圣驾。
隆庆三十二年,何素老将军病死在凤凰城,临死举谏季成林出任漠北大将军。先帝准奏,并御赐宝刃盔甲,带领文武百官,亲自送到城门口,可谓恩/宠之致。
雍力三年,出兵兰陵。此后,一直镇守凤凰岭,直到去年岁末,出兵京城勤王,再建功勋,封镇南王。
若是这一次由他出马,胜算应该会多几分,如果再加上景佑公主和白家的三公子,此战就必胜了。
不得不说,大臣们的算盘打得还真是精呢。凡事只要不牵涉到自己,他们总会找到安慰的理由。眼下有了伊姝、季成林和白依凡等人的自告奋勇,他们自然可以乐得清闲了。
但见文渊帝拧眉不语。
这一次秦州之行,姝儿差点赔上性命。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再让姝儿出宫冒险了,更何况还是去边关这般危险的地方。
但是,在伊姝想来,她不得不去。
如今南殷朝手握重兵之人,除了沈邦彦,便是季成林了,聂宇正在收编王棠棣的京畿军,他那边暂时也是需要自己人守着的。沈邦彦呢,就更加不能动了。
而季成林的大军,早已奉令返回了凤凰岭,由副将暂时带领守关。他自己则要等着长子的婚事过后才会返回。哪曾料到西域有变。
好在凤凰岭与北浣结壤,北浣一直与南殷交好,因此短时间内是不会有问题的,季成林完全可以让抽调一部分凤凰岭的兵力去娄山关帮忙,两地相隔不远,比京城出兵起码要快上三分之一的路程。
但是,若让季成林带兵前去支援,那么他的兵权又实在太大了。他要是来个反叛,只怕整个南殷,就会是季家的天下了。
所以她不敢冒这个险。
她必须去,从中策应,以保万全。
 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征
三天后,出征的人选终于定了下来。
文渊帝任命季成林为兵马大元帅,统领三十万兵马。秦铎为先锋,白依凡为钦差,赐景佑公主伊姝尚方宝剑,给予生杀大权。
整个后/宫,上到皇后,下到宫女太监,一律减衣缩食,节省节支,户部三天三夜未曾合眼,急速从全国各地调派粮草,兵部挑灯夜战,紧急筹备军器兵刃,制定详细作战计划。
一应准备就绪,雍力二十二年春五月初十,匆忙集结的十万大军,在德胜门前祭旗誓师,帝后亲自赐酒高呼,为将士们壮行。
一时间,将士们士气大振,高呼:“皇上万岁!誓灭敌贼!”
其实这会儿,伊姝与白依凡等人,早已轻骑快马,披星戴月地往凤凰岭而去。京城这边,总共才集结到十万兵马,必须将凤凰岭的人马早点派过去支援。军情紧急,能够早到一天,都是好的。
伊姝这一次,将剩下的旋风卫全都带了去。
即便这样的急行,也还是在十天之后才赶到凤凰岭。
如今季成林不在,凤凰岭的守军是他的亲信兼副将冯正。
伊姝见到他,二话不说,先出示了圣旨,又出示了季成林的亲笔书信,然后直接地道:“冯将军,事情紧急,你必须马上去安排,赵将军那边只怕快要坚守不住了,迟了就来不及了!”
凤凰岭原本就离娄山关就不远,那边的军情他也是知道的,只苦于没有命令,不然他早就抽调兵力赶过去支援了。这下景佑公主亲自过来,他自是乐得做这个顺水人情。
景佑公主,如今的名望可不低呢。
当下冯正便恭敬地应下了,将伊姝招呼到营账里休息,便下去忙开了。
两个时辰后,冯正满头大汗地走进来。躬身行礼道:“公主,一切都准备就绪,今夜就可以开拔。”
伊姝免不了嘱咐道:“虽然说北浣跟我们交好,但也要防着点儿。这些你都要做好准备呢。”
“放心吧,公主,末将晓得,都布防好了。就算北浣想要趁机捣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冯正抬头,自信满满地答道。
当下,大伙儿草草地填饱了肚子,趁着月黑风高,带着二十万的队伍摸黑全速前进。
伊姝原本以为,这次凤凰岭之行。会有些麻烦的,眼下看来,却是自己多虑了。大敌当前,人家季成林还是挺配合的。这厮要是没好色的毛病,倒还不失为一员猛将。只是因为婚约那件事。让伊姝怎么想起来怎么地不舒服,连带地对他的功绩也不屑起来。
五天后,大军准时到达娄山关附近。
按伊姝的吩咐,大军在离娄山关十里之地的佛珠峡扎营。当夜,伊姝便与白依凡二人,秘密会见赵良庭。
赵良庭也没想到,援军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及时。更没想到,会是伊姝和白依凡二人当先赶到,当下感激末名,跪下拜谢。
伊姝赶紧将他扶起。随即寒喧过后,赵良庭便将这里的情形详详细细地说了个遍,末了很是忧心地道:“他们这次来势汹汹。号称五十万军队,发誓要踏平中原。以咱们如今的形势,不太乐观哪!”
“将军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一次,咱们势必要将他们赶回老巢。俯首称臣不可!”伊姝说得豪气干云,其心里却比他更着急。
如今的南殷朝国库空虚,根本没有充足的财力来支撑这样的一场大战。但这些忧虑,她不可能坦言告诉赵良庭。在季成林这个大元帅未到之前,赵良庭还是军中的最高统帅,若是他稍微在兵士们面前泄露了半点,无疑会动摇整个军心。
当夜,敌人再次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凉风习习,天空却仿佛被乌云遮住,阴沉得厉害。远远地听到战鼓声、喊杀声、惨呼声连连,四下里浓烟滚滚。
伊姝站在城墙上,默默关视着底下的战斗。
眼前简直是一个大大的屠宰场。成千上万的手执长矛大刀的甲胄兵士,正在捉对儿舍生忘死的厮杀,满地的断肢残骸,血流成河,无主的战马哀号。
伊姝远远看着宝蓝色的“赵”字军旗被杀红了眼的士兵扯下,像壮士断腕似的惨烈,犹剩旗杆在冽冽寒风中颤抖。
伊姝急忙命令道:“赵将军,咱们鸣鼓收兵,明日再战。
赵良庭遵命,随即传令下去。
不多大会儿,士兵们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全部撤回了城内,然后死守不战。
敌军想要硬攻进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见此情况,也只得不甘心地撤退。
伊姝面色凝重,一言不发地回到中军帐。刚才的情形的确让她心惊。西域的男子个个长得人高马大,威武强壮,战斗力实在太强了,而南殷人相对比较瘦弱,身量也要矮小一些,在肉搏的时候总是会吃亏一些,得想个法子来解决,不然这仗根本没法打下去。
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
伊姝坐在椅子上,冥思苦想了好久,都没想出好的办法来。
白依凡就在这时走了进来,按伊姝的吩咐,他回了趟驻地,并带来了海棠院探得的最新消息,也可以算是上是好消息了。
其实西域各国的联合,也不是那么牢不可破的。
莽山在最初还是得了所有人的支持,然而近年来却渐失人心,主要是因为他对于楼兰国的态度,激起了其他各国的公愤。
这话说起来就有些话长了,简单来说,就是联合国主莽山看中了楼兰国主的女儿湖依,湖依却另有所爱,携了爱人私奔。莽山横刀夺爱不成,恼羞成怒,找了个借口杀死原楼兰国主,拥立他的堂弟继了国位,且还歼杀了国主夫人。此等行径,比畜生还不如,因此原先与楼兰国交好的几个小国,对他就不那么恭敬了。所以他急需发动一场战争,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