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阿尤布王妃-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盛夏默然望向远空,争取到的时间不多,不知道够不够处理完那些事情……
耶路撒冷的圣战一直长久地持续着,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争先将这个古老的城市作为自己的圣地。信仰带来战火,战火重生信仰。每一次宗教和信仰的碰撞都是一场场血泪的洗礼。古老的耶路撒冷就这样静默地看着历史的变迁,东方的战争,西方的侵略,一次次看着自己的孩子们在自己的身体上肆意破坏,又重建着各种建筑。
苦路上的信徒们虔诚匍匐前进,盛夏站在高处静默地望着他们。
能够拥有一种信仰是值得羡慕和敬佩的。许多没有信仰的人穷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碌碌一生。从呱呱坠地开始寻找活着的意义,然后迎来终结。化为尘土回归大地,十年百年千年之后,除了代代相传的dna,其他一切存在的证明全都被抹除。
但是拥有信仰的人不一样,他们相信自己的神,并且虔诚地遵守着一切准则,感恩着一切自然界给予的恩赐。相信着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心中的神默默注视。他们生命的终点便是去往自己向往一生的真神身边,死亡对他们而言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士兵,你在看什么?”
身后忽然响起男人淳厚的嗓音,盛夏扭过头看见一个清瘦的男人正顺着自己的视线看着苦路上虔诚朝圣的人们。
剪去长发,束缚胸部,穿上盔甲,现在的盛夏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因为营养不良而有些瘦弱的小士兵。
目光流过男人的肩章,她明白这个人恐怕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将军——或者是更厉害的什么人物。
耶路撒冷本是阿尤布的领土,但彼时阿尤布王朝内乱,对于当时的阿尤布苏丹卡米勒来说,耶路撒冷离开罗远隔千里,比起战略意义,更多的却是纪念意义。而一直被神圣罗马帝国的教皇敌视的腓特烈二世,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带领大军再次南下率领又一次十字军东征。看透阿尤布内部局势的他,没有进攻耶路撒冷,而是与卡米勒展开了一场谈判。
腓特烈二世要的是得到耶路撒冷带给自己的荣耀,而卡米勒要的是稳定阿尤布内部。于是在敌人彬彬有礼的前提下,两个敌对的君王竟然握手言和。看透了被逼无奈的腓特烈二世只是带着军代来耶路撒冷武装旅游意思意思,埃及苏丹将耶路撒冷让给了罗马帝国,然而伊斯兰圣地依旧是由埃及军看守,而且腓特烈二世也不能在耶路撒冷中驻军——这一点显然因为埃及苏丹的两番接替,加上阿尤布内部的政务混乱而渐渐被遗忘了。
这是一场被后人津津乐道许久的“战争”,没有流血牺牲,只是商谈议和,直到现代都被当做一个典型的兵不刃血的例子,而腓特烈二世也被称为拥有现代政治军事思想的贤君。
眼前的男人,清瘦的体型,严肃而阴沉的双眼——确实是传言中腓特烈二世的样子。
“大人。”盛夏行了个礼,然后起身回答,“我在看他们。”
男人扬了扬眉毛,然后倚在城墙边懒懒地望下去问道:“他们是谁?”
“人。”盛夏回答地十分简单而利落,不由得让男人再次挑眉。
“真是奇怪啊。”男人扭过头看向她,“一般的士兵都会回答我‘基督教徒’,为何你却只回答我‘人’这一个字呢?”
盛夏淡淡地看了男人一眼,然后反问道:“那么请问将军,信奉了基督教之后,您是否还是一个人?”
陪在男人身边的侍卫呵斥了一声放肆,便要拔剑,却被男人按住。男人哈哈笑起来,然后摇了摇头,“你真是个有趣的小家伙,叫什么名字?”
潜意识地就要说出自己的真名,但盛夏还是及时将舌头绕了回来。
“报告将军,小的名叫杜尔,是在艾敏大人手下办事的普通小兵!”
盛夏:我要上战场!
关于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和耶路撒冷的科普
这几天在写耶路撒冷,都是查了一大堆资料然后总结的,但是还是很枯燥,我就在这里给大家做个简单搞笑的解释版本。
1、兵不血刃的第六次十字军东征:
腓特烈二世以外交手段取得了五次十字军东征都没有得到圣城,让热血澎湃的圣殿骑士们一点功绩都没有留下,而且还和异教徒握手言和,苟且取得了圣城。这让就这么灰溜溜地滚回了国家的圣殿骑士们感觉很幻灭,明明应该是热血沸腾地以血肉拼搏得到的圣城,现在却成了皇帝陛下用非暴力外交手段得来的,他们表示非常对不起列祖列宗。拿着“耻辱”的和平条约的教宗,觉得非常掉面子,于是教主不但不承认腓特烈不流血得到耶路撒冷的功绩,还以判教为理由开除了他的教籍。
'简单总结':
神殿骑士们:陛下你太不够意思了,不让我们杀人?!怎么可以不杀人就得到圣城,咱们不能接受啊!
教宗:孩子们,我支持你们,我要让这个不让你们流血牺牲荣光就自己一个人拿回圣城的混球皇帝去死……不,我要剥夺他的教籍来惩罚他!
腓特烈二世:我就默默看着你们笑笑,我什么都不说。
2、令人咋舌的外交谈判:
耶路撒冷本是阿尤布的领土,但彼时阿尤布王朝内乱,对于当时的阿尤布苏丹卡米勒来说,耶路撒冷离开罗远隔千里,比起战略意义,更多的却是纪念意义。而一直被神圣罗马帝国的教皇敌视的腓特烈二世,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带领大军再次南下率领又一次十字军东征,也就是第六次十字军东征。看透阿尤布内部局势的他,没有进攻耶路撒冷,而是与卡米勒展开了一场谈判。
腓特烈二世要的是得到耶路撒冷带给自己的荣耀,而卡米勒要的是稳定阿尤布内部。于是在敌人彬彬有礼的前提下,两个敌对的君王竟然握手言和。看透了被逼无奈的腓特烈二世只是带着军代来耶路撒冷武装旅游意思意思,埃及苏丹将耶路撒冷让给了罗马帝国,然而伊斯兰圣地依旧是由埃及军看守,而且腓特烈二世也不能在耶路撒冷中驻军——这一点显然因为埃及苏丹的两番接替,加上阿尤布内部的政务混乱而渐渐被遗忘了。
这是一场被后人津津乐道许久的“战争”,没有流血牺牲,只是商谈议和,直到现代都被当做一个典型的兵不血刃的例子,而腓特烈二世也被评价为拥有现代政治军事思想的贤君,被后来的学者们称为“王座上第一个近代人”的知识份子。
'简单总结':
腓特烈二世:卡米勒陛下,我是真的不想来打扰你的,我也知道你们那儿内部都乱的要死,真不是来趁火打劫的!
卡米勒:那你来这里干什么!还带着这么多全副武装的军人!
腓特烈二世:你又不是不知道罗马教宗特别烦人,他们就是想让我们把耶路撒冷抢过来装装逼!
卡米勒:是啊,他们简直烦死了==
腓特烈:所以你就把耶路撒冷借我几年装装逼吧~好嘛好嘛~
卡米勒: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行,就借你刀1235年吧。到期了要好好还回来哦!
腓特烈:好好!(哼╭(╯^╰)╮我才不还呢!)
3、赖账的十字军:
卡米勒先王代表阿尤布和十字军签订的耶路撒冷和平条约本在十多年前便已到期,按要求十字军应该归还阿尤布圣城的守护权。但卡米勒先王死后,阿尤布王朝内部便因为皇子夺权等事闹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暇顾及这个纪念意义大于战略意义的圣地。
本在五年前,十字军还想趁着阿尤布内乱,一举攻下大马士革北部。但是却被萨利赫察觉了动态,被萨利赫杀的片甲不留。于是被打怕的十字军再一次孬了,哆哆嗦嗦地又签了一份和平协议。但十字军换了个大胆的将军之后,又贪心不足蛇吞象地攻击了纳布卢斯,等于是撕毁了与阿尤布王朝的和约。
反正破事都干了一堆,厚脸皮的十字军干脆就趁着萨利赫没空搭理他们,将耶路撒冷归为己有,大大方方地驻军圣城。
'简单总结':
腓特烈:(⊙o⊙)卡米勒那老家伙嗝屁了?他家俩熊孩子还和几个老大臣成天打架?
属下:对呀对呀!
腓特烈:耶!我们去顺便趁火打劫一下大马士革北部吧,那俩熊孩子肯定是因为国土太大了才管不过来的,作为他们父亲的好朋友,我一定要帮助他们!
属下:陛下英明!
——攻城中——
腓特烈:qaq吾操,你是卡米勒小儿子萨利赫?你也下手太狠了!
萨利赫:陛下,耶路撒冷的帐我还没和你们算,你们竟然又想来动我的大马士革?找死?
腓特烈:嘤嘤嘤,萨萨我错了,我这就滚回耶路撒冷!
————————
所以,第六次十字军东征以及后期的耶路撒冷战争的原因就是这样~~
【众:滚!
第十二章 圣城与圣战(二)腓特烈二世
卡米勒先王代表阿尤布和十字军签订的耶路撒冷和平条约本在十多年前便已到期,按要求十字军应该归还阿尤布圣城的守护权。但卡米勒先王死后,阿尤布王朝内部便因为皇子夺权等事闹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暇顾及这个纪念意义大于战略意义的圣地。
本在五年前,十字军还想趁着阿尤布内乱,一举攻下大马士革北部。但是却被萨利赫察觉了动态,被萨利赫杀的片甲不留。于是被打怕的十字军再一次孬了,哆哆嗦嗦地又签了一份和平协议。但十字军换了个大胆的将军之后,又贪心不足蛇吞象地攻击了纳布卢斯,等于是撕毁了与阿尤布王朝的和约。
反正破事都干了一堆,厚脸皮的十字军干脆就趁着萨利赫没空搭理他们,将耶路撒冷归为己有,大大方方地驻军圣城。
不过说起来,腓特烈二世这个被罗马教宗好几次开除教籍的家伙,不是早就在阿卡市民的垃圾中离开了耶路撒冷?他现在不应该在这里啊。
腓特烈二世以外交手段取得了五次十字军东征都没有得到圣城,让热血澎湃的圣殿骑士们一点功绩都没有留下,而且还和异教徒握手言和,苟且取得了圣城。这让就这么灰溜溜地滚回了国家的圣殿骑士们感觉很幻灭,明明应该是热血沸腾地以血肉拼搏得到的圣城,现在却成了皇帝陛下用非暴力外交手段得来的,他们表示非常对不起列祖列宗。拿着“耻辱”的和平条约的教宗,觉得非常掉面子,于是教主不但不承认腓特烈不流血得到耶路撒冷的功绩,还以判教为理由开除了他的教籍。
进入耶路撒冷之后,腓特烈二世得不到教主的加冕,最后还是自己前往圣墓大教堂为自己加冕。因为教宗的掺合,腓特烈二世在某种意义上根本就没有统治王国的权力。
其实就是十字军想用血肉换得圣城,结果腓特烈二世手段圆滑不让他们打仗就从卡米勒手上赖到了耶路撒冷,所以教宗面子上过不去吧。
脑补地差点笑出声的盛夏尴尬地咳了一声,憋回笑意。
在她身边的艾敏奇怪地看了她一眼,然后继续在会议上说话:“如今康拉德陛下已经成年,辅佐陛下之人也从腓特烈陛下变成了爱丽丝陛下。关于圣城,康拉德陛下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
坐在主座上的清瘦男人冷哼一声,边上的将领们脸上也明显也露出了一些不屑的神色。
如今神圣罗马帝国的陛下康拉德不过是个刚刚年满十五的孩子,就算按照罗马帝国的规定确实已经成年,但是他又有多少判断政事的能力呢?
现在在康拉德背后运筹帷幄的,恐怕还是那位年已半百的,康拉德的姨外祖母爱丽丝。
“离上次攻打大马士革失败已经有多久了?”不再年轻的男人淡淡问着自己的手下们,很快一个年轻的骑士站起来汇报:“距今已经有五年了!”
“呵,五年。”男人笑着摇了摇头,重重拍了拍自己面前的桌子,“我们孬种一样窝在这个地方已经有足足五年了!”
五年,自己被罗马的教宗看作耻辱,被自己的子民看作叛徒,从耶路撒冷到神圣罗马,偌大的土地上竟没有一处自己可以落脚的地方。
当年自己收复圣地之时,在意大利,教宗以他被开除教籍为借口入侵他在意大利领地,而带领那支军队的,却是他的前岳父约翰。
这个世界上他剩下的只有这支与他共进退的条顿骑士团。
艾敏站起来向腓特烈行礼,“禀告陛下,大马士革的伊斯玛仪、克拉克的达乌德以及霍姆斯的曼苏尔三位大人已经送来了密信。”
闻言盛夏的手不由一紧。大马士革的伊斯玛仪、克拉克的达乌德、霍姆斯的曼苏尔,阿尤布王朝中三个大领地的领主或者重臣。大马士革现在在比谢尔的管辖之下,但是伊斯玛仪却是大马士革极为重要的老臣子。盛夏见过这个老人,长着一张和蔼可亲的脸,很是让人信服,大马士革的政务现在也都依旧经由他的手。
早就知道面相和善的人不一定就是善茬,但当真相血淋淋地展现在眼前时,盛夏还是不由得觉得心寒。
是早就和十字军有所联络吧,想趁着阿尤布内部的动乱趁机谋反。
若不是深入敌营,我也不会知道你身边竟是几乎没有一个可靠之人。
萨利赫当阿尤布的苏丹当得有多辛苦,盛夏觉得直到现在自己才算刚刚看见了冰山一角。
“很好,三日后,佯攻大马士革,引来苏丹之后再让伊斯玛仪里应,一举拿下埃及苏丹!”腓特烈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
盛夏抿紧唇瓣,必须把这三个内奸的名字全都告诉萨利赫,让他警惕起来!不然的话他若是因为战争赶去大马士革,势必会落入敌人的圈套!
“杜尔,你今天在会议上倒是格外安静啊。”
会议结束,艾敏正要带着盛夏离开,腓特烈却忽然出声叫住了她。盛夏心中一惊,忙出声回道:“大人已经将一切都安排妥当,杜尔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腓特烈转过身看着她,“可说的还是很多吧,比如怎样才可以顺利将苏丹引到大马士革,怎样才可以保证……”
“我们刚才的那些话不会让别有用心的人听到。”
已经不再年轻的男人轻轻吐字,那几个字却仿佛铁锤一下下敲打在了盛夏的心上。
被发现了吗?
今天自己表现的很异常,让腓特烈心生怀疑了?
盛夏僵硬着不知如何作答,这时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放在了她的肩膀上,“大人对杜尔期望有些太高了,就算他平日脑子再灵活,但到底也不过是个孩子。还请大人原谅他的一时粗心,考虑不周。”
艾敏这是在为自己开脱?
盛夏身体一僵,顿时觉得摆在自己肩上的双手烫得让她想要摆开。
不要这样维护我,我的罪恶感只会越来越重……
从耶路撒冷传递消息到大马士革,最可靠的方式恐怕还是信鸽。但是自己在这个地方孤立无援,又应该如何将消息送出去呢?
盛夏心不在焉地行走在长廊中,一边看着外面万籁俱静的耶路撒冷,一边冥思苦想。
萨利赫这种无孔不入的人,不可能在耶路撒冷没有卧底。那么自己应该怎么联系到他们呢?能够潜伏在耶路撒冷数年的人,必然不是普通士兵。就像艾敏可以从小就藏在夜手下,扎菲尔可以伴随比谢尔七年一样,隐藏在罗马军中的埋伏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