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生活如草-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新时间2014510 23:56:01 字数:2307
我知道,南越人纯朴诚实善良,性格直接,说白就是白,说黑就是黑,没有那么多的绕绕弯弯。因为常年生活在群山峻岭间,打熊捉鸟,爬山下河,无所不能,所以生性彪捍。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全体都坐下来,把马牵好,别打扰了他们的生活,可是马才不听你的呢,一看到那美丽的草地,还有那萌萌的表亲,已经忍不住要享受一番了。
好吧,你们人要享受,马也要啊。我们一放手,那马早已耐不住美食和朋友的**,一下就跑到矮马的身边,蹭着它们的脖子,跟它们一起吃草去了,把我们都给甩到了一边。
我们呢,刚刚才经过了生死的考验,好不容易才踩到了宽阔的平地,我打飘的脚要踏着实地一会,原来悬在嗓子眼的心也要慢慢放下缓一下先。所以大家都要放松一下,随马怎么都行了。
我招呼着厨师把我们好吃的都拿出来,一一分给大家吃,让大家就地好好休息休息,等那小孩去通知他们族里的人来先,所以让大家都安心等着。
盘膝就地而坐,手里拿着暖暖的汤碗,嘴里品着香香的浓汤,如果周围没有那么多拿着苗刀和鸟铳的人给围着,那就会是最美的野营享受了。
对的,那个小达亨带来了可能有四十多个持刀荷弹的苗人。
那些苗人身穿墨色短打,头系苗布,露出强壮的胸膛和健壮的手臂,阳光下照射下他们的身上反射出一片油亮,腰间挂着长亮的苗刀,手持长长的鸟铳,脸上带着傩面,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就象是恶鬼下山一样。
如果你不知道他们的秉性,肯定会吓得要死。其实这是他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因为地处闭塞,外来的人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伤害,所以他们都会以一种强势的方式,如临大敌式一传达他们的勇敢,以减少他们对外界的恐惧。
大家看到这阵仗有人都想放下手中的碗筷,站起身来想把武器给拿出来。我给大家使了眼色,让他们稍安勿燥,静观事变,以不变应万变。
他们便把手全都放下,把放下的碗重新拿起来,该吃吃,该喝喝,完全无视外人的存在。
“你们谁是领头的?”那群苗人自动闪出了一条道,一个年轻的声音大声说道。
咦,在这荒蛮之地去哪有知道官话的人呢,真是有点稀奇。不过,这样也好,我前面还在头痛怎么沟通呢?这正好啦,不会因为语言不通,引起误会,我也怕引发杀身之祸咧!
“我,我是。”我慢慢地放下了碗站了起来。
小翠想拉我下来,她想替我当这个头,别人不是说“枪打出头鸟”吗?她在担心我。
我没管她,拍拍她的肩,安慰她,没事的,让她放心。
我走出来,站在了我们这边的最前面,大家都放下了碗,自动地站在了我的身边。
我的对面是一个俊朗的苗族青年,身着白鸟短打,头包白苗布,腰系短苗刀,双目炯炯,在两列孔武有力的大壮汉中,显得格外地秀气。
“你好,我是这个队伍的领头,我叫刘小慧。请问你怎么称呼?”我上前一步,抬头挺胸信心十足,在别人面前我可不能输了气势,让人小看了我们,而且我也不能太过强势,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没有恶意的。
“你好,我是这个部落的苗王,我叫阿木。”那个苗族青年面带微笑,右手握拳在胸前行礼。
“苗王你好。”我也学着他的样子给他回了一个礼。“我是如意阁商队的,我们想看一下你们这有需要我们的地方吗?不知能不能在你们这做买卖?”
“你是卖东西的?那能以物易物吗?”阿木看着我一个女孩子能当商队的头,很奇怪,对我有疑虑。
“唔,以物易物?应该可以的,我们可以把货物都摆出来,看看能互换些什么吧?”我肯定地对这个提议有了想法,看一下这个大山里是不是也能被我淘出点宝贝来呢?
阿木一挥手,那排着队的两排全副武装人员都散到了两侧,这时跑来了一个人,他跟他低语了一下,那人已跑步离开。
“贵客临门,我们苗家要好好准备迎接一下。”他看着我对他刚才的动作有警惕,大笑着对我说。
说真话,我是相信以前的苗族同胞们都是纯朴的,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会说官话的主,让我真的有点害怕他会害我们。
“请”阿木伸出手来,谦手让我走。
我随着他,带着我的大部队(哦,还带上了那几头刚交上新朋友的马,死拖硬拽地拉着它们才走呢),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走着。
很快来到了一个寨门前,上面松木刻着三个大字――“风雨寨”,这字写得遒劲有力,满是沧桑,仿佛是多年前的遗宝。
远处一下就看到了一群人,女人头带重冠和银钗,脖挂银项圈,身上的银鱼和银饰明晃晃,亮闪闪,发出悦耳的银子的碰击声。
这是什么样的情况?正想着呢,那群美女,手捧着一个盘子,上面摆着三个小酒杯,里面斟满着乳白色的液体。还有一些人,手拿着一个牛角,上面扎着一朵大红花,一边走一边唱着歌。
啊,真的是欢迎的队伍,只是美酒,不是刀枪。安啦,安啦。
这在前世我去旅游时也经历过,这是苗族人喜欢贵客的拦路酒,她们聚在寨门口,手捧上自家酿的重阳米酒,每进寨门的每个口人都要喝三杯,然后大家还唱着敬酒歌。
如果喝得高兴了,或是你一直不喝完这三杯酒,他们还会发出“呀呜”的高兴地声音来表示他们的快乐,或是提醒你要赶快喝完这三杯酒。
这拦路的三杯酒,如果你们一干而尽了,说明你看着起苗家人,是他们的朋友。
如果没有干脆的喝完,他们就是会在你的边上一直唱歌或是一直叫着“呀呜”的欢呼声来提醒你。
要是你还是不喝,那热情的姑娘们就可不管你了,上来就拧起耳朵就来给你灌酒啦。呵……
所以还是要敬酒就喝,不然就要被罚了。
哦,顺便说一句,你喝完敬的酒后,一般在放酒杯的盘子上留下单数的钱,象是一角或是五角,钱多少他们都不介意,这只是向我们讨一个好彩头而已。因为苗家人喜欢单数。
唔,三杯酒下肚后,大家可要小心了,这重阳酒入口糯甜,喝起来很舒服,往往一下就会喝多了,当时你可能觉得没有什么,但是过不了一会,你就会自己倒下,呼呼大睡了。这酒可很有后坐力,只能是少酌,不能贪杯。
呵,不然可是会睡在路边,没有管啦。
我把这样的风俗都跟大家讲了,大家都顺利地通过了寨门。
下面还有什么好玩的呢,明天空了听我慢慢讲来……
第六十六章 苗寨初印象
更新时间2014512 23:41:16 字数:2475
被那些美女们簇拥着,我们一大群人也进了寨子。
一进入寨子,就看到了远处的景色,那么美的风景就藏在了这里。
在苍远的碧山中错落有致的散落着一座座苗族吊脚楼,一眼望去,仿佛人在山中,家在云中,那些古朴的建筑丝毫没有一点违合感,完全溶入到了景色当中,就象是里面的一部分。
我们现在就走在一块块青石板铺就的蜿蜒的小路上,这一路我们走过下面流着孱孱流水的小石桥,走过曲曲弯弯的田埂,一路赏景看花,沿着石板路就来到了一个开阔地。
这可是平时苗族同胞在庆祝重大节日或是欢迎朋友时最喜欢呆着的地方了。
这个开阔地中间立着一根大的木制柱子,高10至20米,你可别小看这柱子它可是当时的特有树种杉木制成。
柱头最上面是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鸟,象征的是活泼可爱,能歌善舞的苗族姑娘;离顶部2米许,装一对木制水牛角,这可是友谊和睦、相亲相爱的象征,也是后生家的化身。下半部安一对横杆,柱身色彩斑斓,绘龙画凤。
其实这芦笙柱可有讲究了呢。首先,安放的地方必须是寨子里的中间地带,然后立杆的时候必须选好日子,请来寨佬,备好酒菜和纸香。青年后生将柱抬到芦笙坡上,入时立好,立柱时鸟头和牛角要面向东方,不得倾斜和偏向。
因为芦笙柱上的一切装饰物都是人的化身,而活人都像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立柱结束,要讲吉利话,举行祭祀。
这一切我都是在前世听导游跟我们一一介绍来的,所以我也能现搬现照,一看到这些我也忍不住好为人师地对着我所带来的这些“团员们”一一显摆着。
而那个阿木听到我对苗族的风俗那么有看法,我看到他还不停地点头,还时不时露出惊讶的表情。
一下子,那原来还围在我们周围的达佩达亨们,全部都围在芦笙柱的四周以同心圆的发散方式,有一些上了年纪的男的全部都手持地筒待在最内圈。
外圈围着的是衣着美丽的年轻达佩,左手里拿着坠着鸟毛的雨伞,右手拿着长长的丝巾,围成圆圈在翩翩起舞。
最外圈是年轻的达亨们手里拿着轻巧的小芦笙,围着达佩们两情脉脉地绕着跳舞,把年轻人对爱和对美的追求,在这一来一往中就能看出来了。
我拉着那些姐姐妹妹、哥哥弟弟们在他们的外面手牵着手,又围了一圈,虽然学不来他们的舞步,但伴着芦笙简单而鸣长的节奏,我们一起跳了起来。
阿木可真不简单,看到我们也加入了围圈的行列,他一个人就钻入了最内圈。
突然,所有的芦笙和跳舞的姑娘、小伙们都停了下来,因为从最里面自动闪出了一个地方,那里正是阿木倒着身子在吹芦笙。
他可是苗王啊,这么不顾形象地在卖力地表演吗?只听到那些姑娘、小伙发现一声声的赞美声,然后地筒和芦笙的声音也陆续响起,伴着阿木那一起一伏的节奏在附和着。
姑娘们把手中的伞儿转起来,变成了一朵朵洁白的伞花,手上的丝巾舞起来就象是天仙的水袖。
阿木站起了身,边吹边跳到我的身边,他的眼睛看着我,我也盯着他。我虽然是个舞盲,但是动动手踢踢腿还是会的,也有模有样地配合着他跳起来。
大家看着就跳得更起劲了,舞步跳得越快,围成的圆越变越小,只听到“呀唔”,大家都围拢到了一起,高兴地应着一声又一声的“呀唔”。
虽然我们不知道这具体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但是从他们开心的笑容中,和快乐的脸上让我们感受到了快乐。
所有的人都在和着,早已不分出谁是苗族谁是我们了。这一切,我们都沉浸在了快乐之中,已没有了彼此的区别。
我气喘吁吁地坐在一边休息,真的是不行了,动了一会就累了。
那阿木看我坐下了,问:“累了吗?”
“唔,有点,你下面还有什么安排呢?”我扭头看了一眼这个年轻小伙子。
“呵,暂时没了,我们一会以货易货吧。”他目光炯炯地盯着我。
“好,你安排吧,我一会就把货品摆出来让大家挑。”我不甘示弱地把眼睛瞪过去。
阿木真的是一套一套的,虽然说对我们没有恶意,但他搞的这些人海战术,是会吓死人的。呵,不过还好,我是不怕人多的。
搞了这么多,终于进入主题了。
一会就在这个广场中,一张张条凳上摆上了一扇扇的门板。这是在搞什么呢?
别着急,让我这个导游来告诉你。
苗族是一个很聪明的民族,他们能充分利用每一件东西,让它一物多用。象是这个门板,你上到门上时,它就是一扇门;你卸下来摆在条凳上,它可就变成了桌子了。
你看,他们厉害吧,有这么多的想象力。
一会儿,两条长长的桌子街就摆好了。这边桌子是我们的,对面的就是阿木他们的了。
我让人把如意阁带来的衣物、手饰、一点平时的小玩意,还有书,还有一些工具,反正是琳琅满目,什么杂货都有。
因为我知道南越物资贫乏,有很多东西都没有办法自己生产,就算是能自己生产,那水平也不是很高,我想他们对于我带来的这些物品可能会很感兴趣的。
而阿木这边呢,有熊皮、有说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有用色大胆的苗锦、有工艺精湛的银饰,还有散发出阵阵烟熏味的土腊肉、腊肠,还有就是让人闻了就口水垂涎的酸鱼、酸肉,反正他摆出来的东西,也是让我目不暇接,口水直流的好东西。
看到了这些,我已顾不上许多,这可是我前世最喜欢的。
我绕出桌子,走到了对面,手里拎着串腊肉,问:“这是谁的,想换什么呢?”
一个缠着发髻,斜插着一把小梳子的苗族阿嫂给阿木恭敬地行礼后,就来到我这边看着桌子上的东西,她指着我带来的男式衣服,对着阿木说着苗语。
阿木说:“这个阿嫂想用你面前的这一桌腊肉换你的那两套衣服。”
“好,我愿意。”我的可是小本生意,能换就行,我只要是能开个好头就好。
阿木朝着那个阿嫂点点头,还跟她说了一句话,那阿嫂拿着那两套衣服,小心翼翼地就离开了。
我呢,叫着大伙帮我把桌子上这可能有十多斤腊肉给收了起来。这可是很珍贵的,苗家人养了一年的猪,就在快过苗年的时候才杀的。
除了杀猪那天把猪下水什么的都吃了,剩下的肉就把它做成腊肉或是腊肠,全部都把它们挂在火塘上烤,吃一点就割一点,慢慢吃的,一般要吃到第二年的杀猪夜才行的。这十多斤肉可能是想了很久才做的决定吧。
接着陆续有人来把对应价格合适的物来交换了,很快两边桌子上的东西已经慢慢减少了。
中午就要来了。我的肚子也不由地在“咕咕”地叫。阿木听到了,忍不住想笑。
哎,我也没有办法啊,早上吃得少,一进了寨门就是喝酒,然后又进行大体力活动来跳舞,刚才又进行那么大脑力活动来工作,我的能量真的全耗完了。
哪里有吃的啊,饿啊……。
第六十七章 苗家油茶敬客人
更新时间2014515 22:37:47 字数:2297
“大伙跟我来喽!”阿木一招手,就把我们引到了苗家的吊脚楼下。
吊脚楼一般都是两层或是三层,底层都是放农具和养牲畜或是家禽的,一般是猪啊,牛啊,马啊。顶楼一般很矮,是不住人的,只是存放粮食的地方。
二楼是住人的,堂屋里永远都是一堂热情的堂火,上面总是有着一锅热气腾腾的油茶。
说起油茶,我就想起苗家人有句话好象是这么说的“一日三餐要喝茶,一餐mei吃就心慌慌”,意思是说,一天三餐饭他们都要喝油茶,要是一天没有喝到油茶,上山做工或是在家呆着心里都会不舒服。
这就是一种饮食习惯。一种由来已久的有长久实践证明的风俗习惯。
阿木招呼着我们走上了一座三层楼的苗楼,走到楼的正中间,这是第二层的最正中的地方,一下就看见了青石火塘,这是他们的厨房和活动的地方。
火塘上悬有杭杆上面全挂满了薰黑的腊肉、野味,一进入这,我就闻到一股香香的熏烤的腊香味,原来是这里有宝贝啊。我的眼睛都亮了,口水不停地在分泌着。
火塘中间立有生铁铸的三角架,平日里每当夜暮降临,劳作归来的苗人围着火塘煮饭炒菜,跳动的火苗映红一张张憨朴和善的笑脸。
好一幅温馨、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如遇亲朋好友来坊串门,围火塘饮酒放歌,唱一曲古老、煽情的山村野调,更是趣味无穷。
我现在就带着小翠还有顺行的人跟着阿木来到了这,这第二层很宽,我们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也不觉得很挤,反而觉得很热闹。
这阿木在搞什么呢?原来对我们可能还持有怀疑态度的,看我这么诚心诚意地做这“以货易货”的赔本生意,感谢的话都没有,更不要说给我喝杯水了,哎,我就更不会再奢望会帮我考虑我的“五脏府”的事啦。
我真是饿了,你不招待我,好歹也让我自己弄点吃的啊,现在我走也不是,不走也不行,纠结得要死。
还有更折磨人的事,那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