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捕头-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的辛不辛苦,问我在山上住着闷不闷。
我从来没有听人与我说过那么多的话,我很耐心的听完了,在心里默默的把她的问题想了想,觉得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于是说:“习惯了。”
她又笑了起来,说:“闵风哥哥你的话真的很少。”
从她来了之后,我上山顶的次数就更频繁了一些,除了帮师父取雪水,还要帮她采药。
其实我看不出她身体有什么问题。因为她很活泼,虽然看上去娇弱。
早起我们练功的时候她会在旁边兴致勃勃的看着,有时候还会跟着比划两下。姿势摆的奇奇怪怪的,她自己又掩嘴咯咯的笑。
阳光照在她的脸上的时候,她的皮肤就像是透明的一样。她喜欢穿鹅黄色的衣裙,这颜色像薄薄的花瓣,娇嫩又明亮,总是徘徊在我的视线范围内。也可能是我总是忍不住去看她。
我觉得悯峰山上,除了皑皑的雪和灰冷的岩石,终于有了另外一种不同的色彩。
每次她出现的时候,师兄师弟们都格外的卖力,除了我之外。因为我总是会走神,会转头看看她在干什么。也因此,我没少被人偷袭。
“家父说,勤能补拙。闵风哥哥,你只要勤学苦练,一定不会比别人差的。”她很认真的鼓励我。
我有点哭笑不得。师父说了,在我这一辈的弟子里,我的先天条件是最好的,又心无旁骛,所以功夫也好。
我不知道要怎么与她解释,只是很直接地告诉她:“我不差。”
“嗯,你不差!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的!”她对我坚定地握了握拳。
我也就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第二天,我把师兄弟们挨个打趴下了,想用事实说话。可转头却发现她不在。
照顾她的小丫鬟说她病了,我这才知道她的病在心,是先天的。我不方便进去看她,只好上山给她采了很多的药,放在了她的窗台上。
“闵风哥哥,浪费了呢。”她好些了之后捧着一把草药,很心疼的说:“这药要新鲜采的才有用。”
我挺失落的,点点头表示我记住了。不过她又对我笑了笑,“谢谢你。”
没事的时候,我还是会坐在那块石头上往山下看,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身边常常会多一个人——萧姑娘。
她得见山下的村子,却看不见那些村民,她让我告诉她那些人都在做什么,我说:“有个男人去牧牛了。”
她看着我眨了眨眼睛,“没有了?”
我摇了摇头。她便又笑了起来,笑得很开怀,穿着绣鞋的脚在地上轻轻地跺了跺,“他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褐色。”
“他多大的年纪?他有没有戴着帽子?他的牛是什么颜色?他走的快还是慢?他有没有遇到什么人?”
我看着山下,认真地回答了她的问题。她也就听得很认真,托着腮看着我,“村子里还有别人吗?”
我好像是摸到了一点门道,便又按照刚才的办法给她讲了一个奔跑在小径上的男孩。她说:“听着好有意思。”
后来我明白了,她说有意思,并不是说我讲的多么有意思,而是她觉得村民的生活很有意思。
“母亲让我学了琴,学了萧,我还要学绣花,学画,学的把字写的婉约漂亮。”她看着山下那片村子,“我也想漫山遍野的跑,也想放牛。”
“为什么不去?”原谅我那时对这世间的不了解,问出了这么愚蠢的话。
“怎么可能。”她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闪了闪。不过很快她又笑了,揪下石边的一片草叶,抿在唇上噗噗地吹气,“不行呢。”她把草叶递给我,“闵风哥哥你会吹吗?我上山那天路过村子,看见有人用草叶吹曲子呢。”
我看这那片草叶,想着这刚刚是她在唇上抿过的,忽然心里就觉得有点异样,脸直发热。
我从旁边揪了另一片叶子下来,给她吹了一曲没有名字的小调,不怎么动听。
那是景德十年的夏天。她告诉我,她叫锦瑟。
仲秋时,天气转凉,锦瑟被家人接了回去。
我坐在那块大石头上看着她上了马车,马车走过村子的时候又停了下来,那鹅黄的身影从车里跳了下来,向着山上挥了挥手。
她说:“闵风哥哥再见。”
我不知道她是真的这么说了,还是我自己想像出来的。我揪了一片草叶,又吹了那曲不太动听的调子,我想她应该听不到。
再见,只是一句告别的常用语。有的时候真的可以再见,有的时候却再也不会见面。我以为,锦瑟会是后一种情况,但令人惊喜的是,第二年的春天她又来了。
我失落了一冬的心情终于也如万物生发,心里冒出了蓬勃的草。锦瑟到我面前问我:“闵风哥哥,去年我走的时候你是不是用草叶吹了调子?”
“你听见了?”
“我不知道。”她的笑容依旧是那样好看,“但我觉得我听见了。”
这一年,我终于在她面前挽回了自己的面子,在揍趴下几个师兄弟之后。
她也很高兴,“我就说嘛,努力一定是有回报的。”
好吧。如果我是天才能让她高兴,那我就是天才吧;如果我的努力能让她高兴,那我就继续努力吧。
入夏冰雪融化后,我带她去看了那条甘洌的小溪,带她去看了我在北坡发现的一个山洞,还有一片只盛开几天的花海。
那都是我发现的,悯峰山就是我的世界,我希望她看到,这样她便是与我分享了这个世界。我的世界里也不再只有我一个人。
我在她的央求下带她去了山顶,师父知道以后把我揍了一顿。我在师父的责骂里才知道锦瑟与我有多么的不同。她的姑母很了不起,是皇后,不是像我这样连姓氏都来的很随意的小子。
担待不起。师父这么跟我说。很世俗,但那也是现实。
锦瑟瘪着嘴来向我道歉,“闵风哥哥,我以后不会让你为难了。你别生我的气。”
“没有。”我实话实说,“你想去,我就带你去。”
她的脸有点红,摇了摇头,然后又笑了。
我发誓,我说的是真的。

☆、一弦一柱思华年 番外贰


那一年,锦瑟带来了她的琴。
我与她去了那片花海,她说她去年看见花海的时候就很想弹琴。“我学过很多的曲子,高山流水,阳春白雪,醉渔唱晚,都是很美的风景。”
她的手指在琴上抚过,两指一合勾起悠悠的声响,又按下,“可其实我都没有见过。”她低头笑了笑,看向我,“我家挺大的,但迈再大的步子一百八十二步也就从东走到西了。你看这里多好。”
她看着花海伸展着胳膊,“如果想走,可以一直走下去,永远都走不到头。”
“南边是海。”我说。
锦瑟噗嗤一声笑了,眄了我一眼,“好煞风景,我就是说那个意思。闵风哥哥见过海?”
“没有,我很少离开悯峰山。”
“有机会我想去看看。”她又重新将手放在琴上,滑出一串调子来,掩住了她后面的那句话。她说的很轻,但我还是能听见。
她说,不会有机会的。
这是一句非常遗憾的话,但她的语气却并不遗憾。不管是她的身份,还是她的身体,都不会让她有机会的。毕竟海那么远,连我都不曾去过。
蒋熙元说我这人无趣,“你说你每天都干什么呢?来莳花馆坐坐吧,闵风,茶酒我都不收你钱。”
他把扇子在掌心掂了掂,“哪怕听听曲也好,姑娘们的琴技可都是一等一的。”他陶醉般地晃了晃头,“美人好酒配佳音,你总得体会体会。”
他怎么知道我没体会过?
那年的一片花海,锦瑟在南坡上弹了一首曲子,比冰水滴落山涧的声音还要清幽,比晨鸟鸣叫松林的声音还要婉转,比微风拂过花海的声音还要温柔。
后来蒋熙元爱上了一个姑娘,于是在他的眼里,这世上的姑娘就都不能称之为姑娘了。我也一样,我听过了锦瑟的那首曲子,这世上的曲子也就都不叫曲子了,只能叫做声音。
那天我很认真地看着她弹琴,听着从她手中缓缓流淌出来的音调。认真到,直至今日我仍能记得她纤细的手指在琴上勾捻的动作,我甚至可以根据记忆在琴上把这首曲子弹出来,虽然我一点技法都不会。
“这是什么曲子?”锦瑟弹完之后我问她。
她笑,“不知道啊,随意弹的。要不……,叫它‘悯峰山上的花海’?或者叫它‘锦瑟弹给闵风哥哥的曲子’?”
她笑得愈发开怀,“再让我弹我可弹不出来了,不记得了。不过我觉得很好听。”她把琴放到一边站起身来,“在家弹琴的时候要焚香,可再好的香又哪里比的过这片花海!”
我看着她往花丛中走进去,惊起几只花蝶,她伸手捞了一下却捞了个空。我点地起身,在半空中捏了一只蝴蝶,放在了她的手上。
她展着手并未握起,只说了一声好漂亮,那蝴蝶便又飞走了。我想再抓一只给她,却被她拽住了,“还是飞着好。”
这是她来这里的第三年。
我曾经天真的以为,她就像树上的芽,草中的叶,每年的春天都会出现在悯峰山。一抹鹅黄娇俏的身影,带着我这一整年的盼望,融化我一冬天的等待。
但是景德十三年的春天她没有来。
我等到树叶挂满枝头,等到花海绽放南坡,等到冰雪消融成溪,她还是没有来。我日复一日的在那块石头上往山下看,看到星斗满天。
师兄促狭地说:“闵风,等萧姑娘呢?你是不是喜欢上人家了?”
我恍然大悟。我曾经生活的环境太单纯了,导致我成熟的太晚了。到明白什么叫做喜欢的时候,才惊觉自己已心有所属。
那种喜悦,那种顾盼,那种等待,终于有了一个词可以概括。我为此感到高兴,于是我又顺理成章地翻出了另一个词,叫做两情相悦。
那是我新的盼望。于是我对师父说,我要下山。
“也是,你也该去外面看看了。”师父听我说完就点了点头。其实话到此为止就够了,可我那时候特别傻。
我说:“我要去找萧姑娘。”
师父打量了我几眼,觉得我莫名其妙,“你找她干什么?”
“因为她没来。”
“哦。”师父又点了点头,继续烹他的茶,“她以后就不来了。”
“哦。”我也点了点头,“那我去了。”
师父又揪着我把我揍了一顿。师父揍人的时候总是念念有词,也就是一边揍一边骂。上次我就是这样知道了锦瑟的身份,这次,我知道她要嫁人了。
“闵风,我起错名字了是吗!你还真是个疯的。”师父气哼哼地说。我福至心灵,诚恳地道:“那我不去找她,我下山了。”
师父把我关了起来,但我觉得我已经尽到了告知义务,于是收拾包袱离开了悯峰山。那时日光熹微,我在山下回头看了一眼,师父就在那块石头上站着。
但他没有追下来,我也就心安理得的走了。
那年我十八岁。
我得去找她。因为她可能还不知道我喜欢她,所以她会嫁人。也可能知道了以后她却并不喜欢我,仍旧会嫁人。但对我而言,至少没有遗憾了。
从悯峰山到西京的路程不算很远,但我那时可能绕了弯路,因为以后再回悯峰山的时候总是很快就到了。不过那时的我以为自己走的,就是锦瑟走的路。
我一路往西京去,一路上见过许多的女子。她们也不同于那些村妇,但更不同于锦瑟。我见过很多穿着鹅黄色衣裙的人,但我连看都不用看,就知道那不是锦瑟。
我私心里把她叫做‘我的锦瑟’。牙关轻轻地合起,她的名字就念出来了,念的时候会弯起唇角,像是在笑。也许我真的在笑。
进了西京之后,我找遍了所有挂着‘萧府’牌匾的宅子,后来才知道,锦瑟的家不叫萧府,而叫国公府。
我叩了国公府的大门说要找锦瑟。一个男子上门就喊人家姑娘的闺名,还大大咧咧的要见她,结果只能是被轰出来。
这宅子的院墙很高,但再高也高不过悯霞山。于是我上了屋顶。
那时已经是夏末了。我坐在国公府的房顶上,看着锦瑟住的屋子,看着窗纸被烛光映成暖黄,那上面有她的影子,很淡。
许多年后,我坐在屋顶上看过另外一个姑娘,那只是我的任务,但她让我想起锦瑟,想起我十八岁时那个仲夏的夜晚。
那晚锦瑟在弹琴,我坐在屋顶上听。她弹的就是那首花海边的曲子,那首‘锦瑟弹给闵风哥哥的曲子’。她说她不记得了,但其实根本没有忘。
我无师自通的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心便像花海绽放,朵朵都是喜悦。一直听到她收了琴,熄了灯,院子里归于宁静,我才从屋顶上跳下去,推开了锦瑟的房门。她那时还没有睡着,警惕的问了一声是谁。
“闵风。”我回答她。
“谁?”她又问了一句,不像是没有听清,而像是不能相信。我站在门口没有走近,再次清晰地说:“闵风。”
很快,帐幔就被掀了起来。锦瑟披着衣服坐在床沿上,很仔细的看着我,小声地问:“闵风哥哥?”
“嗯,是我。”我看她看得很清楚,于是心里便塌实了下来,好像经过了无数次的练习,牙关轻合,微笑着叫了她的名字:“锦瑟。”
“真的是你?你怎么会到西京来?”
“找你。我有话想说。”我道。
“什么?”锦瑟一边穿好了衣服一边问我,趿上鞋走了出来。
“我喜欢你。”
锦瑟一下子就愣住了,睁着大大的眼睛,努力地看着站在昏暗中的我,“什么?”她又这样问我。
“我喜欢你。”我笑了。可她却哭了。
有一个词叫喜欢,有一个词叫两情相悦,还有一个词叫无可奈何。
我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慢慢的发现,前两个词十分难得,而最后一个词却比比皆是。
萧皇后在宫中的势力渐弱,虽然她贵为皇后,虽然她的儿子已经是太子。但她没有恩宠,太子的资质又十分平庸,这让她以及她的家人都感到恐慌。皇上有很多的女人,儿子也不少,没有谁是不能够被取代的。
所以萧家需要一重保险,需要有人在宫里帮衬着皇后,换而言之,萧家总得有一个人在皇上眼前,不管是谁。萧家适龄的能够入宫的,又有姿色的,只有锦瑟了。
这是一件我当时所不能理解的事,虽然在以后的日子里又见得太多,但我始终不能释怀这些。我看见那些生活在寂寂深宫中的女子,每一个好像都有锦瑟的影子,为了家族而困于囚笼,不管多么的荣华都是寂寞的。
也有例外,比如现在的皇后,蒋熙元的妹妹。她是为了自己的爱情而来。
而爱情往往就是这世上的例外,驱使着人去做一些自己原本并不愿意做的事情,甚至还甘之如饴。
最贪享受的蒋熙元为了爱情远走他乡,却乐得嘴都合不拢;我也是为了爱情离开了悯峰山,可我没有他那么幸运。
虽然十八岁的我曾经以为自己很幸运。
说:
这个番外应该叫做《闵风回忆录》

☆、沧海月明珠有泪 番外叁


如今,连蒋熙元都离开了西京,可我却仍在这里。
我并不是非要留在西京不可,但我仍然像过去从前那样,极少去想自己的将来。与过去不同的是,我现在有过去可以回忆。西京多少还有点锦瑟的影子在。
我与苏缜认识很多年了,他是唯一一个知道我与锦瑟的事的人。我们的关系是君臣,但也有那么一点像朋友。他因为他心爱的姑娘惩罚过我一次。只一次,算是小惩。他生气了。
我也没什么怨言,因为我可能的确把他坑的挺苦的。
后来他对我说,他知道我那么做是因为什么,“已经很多年了,闵风,你知道她不在了。这世上不会有另外一个她。”
我想说爱情这个东西很玄妙,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消失。往往求之而不得,但不得时你想放弃,又放不掉。
虽然我解释不透爱情,可我确定,景德十三年时的锦瑟不可能会爱上景德帝,一个大她将近二十岁,连面都没有见过的男人。
“你不想进宫?”那天晚上我问锦瑟。
锦瑟拼命的摇头,“我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