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小日子-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六十八章 教养嬷嬷

卫国候府,不,如今应该叫卫国公府了,自那日皇上颁下圣旨后,卫国公府一改之前门可罗雀的情形,每日宾客如云,很多世家都派了人送了贺礼过来,就连多年没有联系的姻亲都上门来了,当然更多的是投靠过来的本家。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带着厚礼上门来,大太太、二太太自然要好好招待,整日的忙着收礼、造册子,安排宴席,大殿回礼,就连沈青扬兄弟、沈清夕姊妹几个都被安排着招待客人。

直到皇上派人下来扩建卫国候府,国公府的规模要比侯府的规模高许多,大老爷、二老爷出面招待,府里才暂时安静下来。

这日,沈清夕姊妹相约去春榭居给大太太请安,进了正堂,就见大太太正和一个年纪约四十岁上下的女子在说话,那女子梳着时下流行的小盘髻,斜插雕花玉簪,身穿沉香色绣花翠烟衫,配杨妃色散花水雾百褶裙,五官轮廓凸出,高鼻梁,嘴唇紧抿,清夕心知这就是皇后所赐的周嬷嬷了。

当日接到圣旨后,周嬷嬷并未马上到卫国候府,说是由皇后嘱咐一番,而后他们兄妹都去了庄子上,直到今日才将周嬷嬷送过来。

果然大太太一见他们兄妹进去,就指着他们介绍说:这是周嬷嬷,以后就留在府上教导你们几个姑娘,周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见识广,你们以后要跟着她好好学规矩。

几人分别与周嬷嬷见了礼,周嬷嬷忙起身还了半礼,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一下沈家几位姑娘,说道:不敢受姑娘们的礼,承蒙皇后娘娘看得起,老身定尽力教导几位姑娘,以不辜负皇后娘娘的期望和大太太的重托。

不亏是宫里出来的人,说话就是周全,不知是不是清夕的错觉,她觉得周嬷嬷的目光在自己脸上停留的时间较长了一些。

如此就有劳周嬷嬷。大太太笑道:我们家几个姑娘实是有些顽劣的,去年我们老爷就说一定要请个教养嬷嬷来家里的,结果因为忙那些个什么健身器材、麻将之类的事情,这些孩子都参与进去了,眼看她们也一日日大了,再不学规矩可是不行了。

周嬷嬷嘴角微微上翘,说道:大太太无需过于谦虚,现在京都城中谁不知道卫国公府的姑娘个个聪敏贤淑,大太太也无需为她们担心,我看姑娘们个个也都是知礼的。

大太太点头微笑,不管怎么样听到别人夸自家的孩子,心里总是高兴的。又对清夕她们说道:今儿个就先让周嬷嬷歇息一天,明日开始就去周嬷嬷住的无忧阁去学规矩,还有一件事情,再过一个多月是老太爷的寿辰,去年咱们刚刚出孝,不好筹办,今年依大老爷的意思是要大办的;你们这段时间要开始准备给老太爷的礼物了。

其实去年这个时候卫国候府一来刚出孝,不好筹办老太爷的寿礼,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卫国候府当时的入不敷出的状况如何能与今时的情况相比,现在作坊、铺子生意兴旺,收入稳定,两位老爷又有了皇上特派的差事,又升了国公,现在的卫国公府早已不是一年前的境况了,大老爷当然要借这个时机给老太爷做寿了,更何况今年是老太爷的五十整寿,。

几兄妹应下,都开始在心中盘算要准备什么寿礼。

第二日一大早,沈清夕洗漱完毕,照例去大太太处请了安,姊妹几个一起进了无忧阁,无忧阁是卫国候府一处精致而小巧的院落,已是晚秋,早上已有些寒凉,院内的秋海棠却仍开的很好,微风拂过,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周嬷嬷早就在等着她们了,互相见了礼,周嬷嬷说道:咱们鸿朝的礼仪分为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姑娘们现在年纪还小,咱们就从宾礼开始学起吧。

沈清歌笑道:嬷嬷的安排再妥当不过了。

周嬷嬷点点头,继续说道:宾礼总体来说分为朝觐礼和相见礼,相见礼又分为迎送礼、座次礼、餐饮礼节和奏乐礼节。。。。。。。。。。。

周嬷嬷的声音清晰而又缓慢,却又不一味的讲那些枯燥的礼节,而是不时穿插着讲些有趣的典故或故事,每讲一个礼节,就要示范一下该行的礼如何行,又让沈清夕五姐妹重复的练习,指导确认她们掌握了才会开始讲下一个礼节。

所以,整个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她们一开始所想的那样枯燥无味,反而是轻松有趣的,清夕也是第一次彻底的了解到原来古代有这样多的讲究和规矩,之前她对于古代的规矩认知主要是来源与前世她所看的电视剧和来到这个时代后一些零星的了解,从来没有这样系统性的学习过鸿朝的规矩礼仪。

一堂课下来不禁让清夕有些咋舌,如果按照周嬷嬷所教习的礼仪,自己以前的行为确实有些不妥,不过不知是因为沈家先祖是穿越同辈的原因,沈家的家规中也没有特别严格的界定,所以老太爷、两位老爷、太太其实并没有严格要求她们要完全遵守,相反她觉得在沈家的生活是温馨融合的。

沈清夕的生活又回归到相对简单的状态,每日早晨起来晨跑半个时辰,然后去给大太太请安,上午和苏嬷嬷学习礼仪,下午则在自己的院子中研究了无送给自己的医书,偶尔沈青扬他们会来和她讨论一些制造厂管理的问题,或是她又设计了新的产品式样给他们,让制造厂试着生产,生活充实而又简单,正是他很喜欢的状态。

这日下午,她正在屋里看医书,沈青林兴冲冲的跑了进来,三妹妹,有件事告诉你,你听了保管高兴。

清夕挑眉,放下手中的书,递了杯茶给沈青林,四哥,什么事情这样开心啊?

你猜猜咱们制造厂这个月赚了多少银子?

清夕摇头,笑道:这却考倒我了,我现在整日不出门,也不去制造厂,如何能猜的出?

沈青林的兴奋劲没有被打消,说道:足足赚了五万多两呢!呵呵

这么多?清夕有些惊讶,不过随即释然,现在又没有多少人敢来抢生意了,制造厂生意不好才怪?

对了,怎么是四哥盘的帐啊?大哥和二哥呢?清夕问道,她知道一般月底盘帐主要是沈青扬和沈青翔负责,沈青林主要负责对外的业务。

沈青林一摊手,无奈地说:郑国公唯一的嗣子去世了,大哥、二哥随着大伯和父亲去吊唁了。

新的一周即将开始,继续求点击,推荐,收藏,打赏,亲们懂的!

正文 第六十九章 沈青林的生日

郑国公?清夕皱了皱眉头,没怎么听过啊?

沈青林说道:他们和咱们家来往并不多,你自然不知。说罢又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可怜这郑国公,年过半百才得这么一个儿子,虽是庶出,好歹也有个能继承香火的,听说郑国公府如珠如宝的疼着,可惜那世子生来体弱多病,好不容易养到了现在还是没留住,只可怜郑国公一把年纪要断香火了。

沈清夕听了心里不禁有几分同情之意,不过并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这几日她听说沈清歌胃口不太好,正琢磨着要不要做些养生的药膳给她。

对了,四哥,你的生辰快到了呢?你打算怎样庆祝?她忽然想起了一事,问道。

沈青林听她说起自己的生辰,双眼一亮,笑道:难为三妹妹记得我的生辰,我们年纪都还小,我寻思着咱们兄妹间乐一乐就是了,倒是三妹妹你,前一段时间家里正好有事,倒把你的生辰错过了。

沈清夕的生辰是在五月份,那时正是流言传的最厉害的时候,如何有心情过生辰,只是兄弟姊妹几个给了些小礼物就算过了。

清夕却是一直记着沈青林的生日的,以前沈青林的生日总是自己孤零零的过了,这是沈家兄弟和好以来沈青林的第一个生日,去年的这个时候刚刚和沈青林和好,还处于小心翼翼的磨合状态,家里境况又不好,兄弟姊妹的生日都是草草过的,今年自然不一样了。

母亲倒是一早发了话,说让我自去请相熟的人过来做生辰,我却不想破费,不知三妹妹有何想法?

既然四哥不想请太多人,不妨就请些相熟的人来,在四哥的院子里咱们自己过如何?

清夕提议道。

沈青林听了不禁双眼一亮,本来下个月就是老太爷的寿辰,府里现在正因为筹办寿宴忙的不可开交,他并不想因为他的生辰让府中再麻烦一次,他们兄妹和自己相熟的朋友陪自己过,倒是简单又不失温馨。

这样也好,就从我的月例银子中出钱让厨房整治两桌好菜,咱们自己乐一乐就是了。沈青林说道。

清夕听了直乐,四哥这话有意思,母亲和婶娘怎会用你的月例,他们定会另外拨了银子来给你做生的,说罢脸色又一正,柔声说道:都是一家子骨肉,四哥其实不用这样谨慎的。

沈青林脸有些微红,他谨慎惯了,总是害怕因为自己给别人添了不必要的麻烦,不好意思的说道:三妹妹说的是,。

清夕见他不自在,当下转移话题,说道:四哥还没尝过我的手艺吧,你生辰那天,我下厨做几个拿手的猜给四哥贺寿哦。

果然到了沈青林生日那天,大太太、二太太一早就各送了二十两银子来,说是既然他们要自己乐和,就让厨房好好整治些吃食,好好玩乐一回。

沈青林只请了顾照棠、杨家兄妹等人,在他居住的暖玉轩中分两桌坐了,中间只隔了一架小小的屏风,众人先是送上自己的礼物,然后分宾主做了,各自吃着零嘴儿说笑。

咦,怎么不见三妹妹呢?顾照棠刚才留意没看见沈清夕的身影,奇怪的问道。

其他几人都摇头不知,二姑娘沈清妙撇撇嘴,说道:谁知道呢,刚才叫她一起来给四哥贺寿,她神神秘秘的,非要让我们先过来,不知道又有什么鬼精灵的主意了。

沈清芳一惯是个细心的,见沈青林双眼清亮,嘴角含笑,心中了然,说道:四哥肯定是知道的,快告诉我们三姐姐干什么去了。

架不住众人的招问,沈青林微微有些得意的说:三妹妹去厨房了,说要亲自下厨做几个拿手菜为我祝贺呢。

沈家几兄妹都有些酸,最小的沈清妙一撅嘴,不甘心的道:三姐姐偏心,四哥哥过生就给他做好吃的,我做生辰的时候怎么就不给我做?

倒是年龄大些的沈青扬、沈青翔及沈清歌能体会清夕的做法,都心里暗叹清夕想的周全,唯有一向粗枝大叶的沈青珏没反应过来,跟着一起抗议,就是,三妹妹也太偏心了些,下次我做生辰的时候也要她下厨做。

好啊,我肯定给三哥做,你们可不要趁我不在就编排我,我今儿可做了你们都爱吃的菜,你们要还说我偏心,我就给不给你们吃了。沈清夕的声音自外面传了过来,只见她后面跟着厨房的婆子媳妇们,手上都端着吃食。

沈青珏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沈清?则高兴的跳起来,说道:刚才有人编排三姐姐了吗?没有啊,我再说就知道三姐姐最好了,最疼我了!

清夕扑哧一笑,示意她们开始摆菜,上前捏了捏沈清?的脸,故意曲解她的意思:你的意思是你其他姐姐都不疼你了?

沈清?看看其他姐姐都故作不高兴的表情,吐吐舌头,干笑道:三姐姐故意歪解人家的意思,都疼我呢,对了,三姐姐,快让我看看你都做了什么好吃的?

屏风那边的顾照棠也喊道:是啊,三妹妹,哪些是你做的菜,快说与我们听听。

清夕指着桌子上的虾酱闷茄子,油焖香菇,豆豉鲮鱼青菜(没办法,这个时候还没有油麦菜)、麻辣豆腐,酸菜鱼,西湖牛肉羹,一一介绍了。

几人在旁边看的是口水直流,沈清妙和沈清?早就忍不住偷偷的尝了。

沈清芳咽了下口水,真香啊,三姐姐,你怎么会做这么多的菜啊?既然及会做菜,为什么当初还要和我们一起学厨艺啊?。

清夕一顿,说:我原先也不会,是看了先祖留下的食谱才尝试的,今天是我第一次做,你们啊,都是我的实验品,嘿嘿。这话也不算说谎,前世的她虽不喜欢下厨但却爱吃美食,倒也研究了很多菜的做法偶尔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沈家那位穿越先祖也确实留下了几道食谱,是他老人家爱吃的。

ps: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那位沈青林提到的郑国公府的故事又会对清夕有什么影响呢,嘿嘿,新的一周,继续求点击,推荐,收藏,来者不拒啊,遁走~~~~~~~~~~~

正文 章 节上传错误公告

狂汗!今天一直有些心不在焉,想着晚上有事,先把今天晚上更的一张传上来,结果一不小心章节名写错了,还传错了卷名!十分抱歉!马上就会修改过来!

正文 第70章 养生菜

入v第一章,分量加重了哦!求订阅,请亲们多多支持哈!

沈清妙先尝了一口茄子,点点头,迫不及待的说:香而不腻,嗯,好吃。

清夕笑的眉眼弯弯,听到有人夸自己做的菜好吃确实很有成就感,前世的她很少有这种机会,她要一直忙于打工,挣钱,赚取生活费和学费,只有偶尔休息的时候才会给自己做个想吃的菜,但现在听到别人这样夸自己,她觉得这种感觉还不错,以后或许可以经常下厨。

她又指着桌上的一道木瓜鲩鱼尾汤说道:大姐姐,听说你最近胃不太好,这道木瓜鲩鱼尾汤最是暖胃的,你不妨多吃些,还有杨姐姐,这道冰糖萝卜最是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的,姐姐用吃有益,至于这个脆皮蹄花香味浓郁,糯香脱骨,吃了可以美容养颜,大家都可以多吃些。

沈清歌点点头,尝了一口鱼汤,只觉得入口生香,慢慢咽下去,滑入肚中,顿时觉得身心舒畅很多,不禁笑道:定是心萍那丫头多嘴,告知了妹妹,我最近确实不太有胃口,三妹妹有心了。

杨润素也吃了一口冰糖萝卜,连连赞叹,难为三妹妹想着我,吃着果然好,凉凉的很是舒服,若是有用,不知妹妹可否告知方子,我回家也让下人做来吃,妹妹可别嫌我贪嘴,我第一次听说吃饭菜还有这么多讲究呢,照三妹妹的说法,吃这些吃食是不是还可以治病啊?

清夕点点头,说道:润素姐姐就是聪明,其他书友正在看:。这些啊都是些养生食谱,其实好多食物都是可以拿来入药的,那用这些可以入药的食物做成菜就不就成了养生菜了嘛!要是姐姐不嫌弃,回头我写了方子让丫头给你送过去。

沈清歌拿帕子拭了拭嘴角的油迹,说道:这样一说倒很有道理,到底三妹妹懂些医术是不一样的,要是搁我们这儿,哪儿就懂得什么和什么炖在一块可以养生啊,健胃啊?

对面的杨子谦却接了话,就是这么个道理。我听说光是火候啊什么的掌握的不一样,做出来的吃食味道都不一样呢,怪道我母亲常常夸三妹妹最是伶俐聪慧的。

清夕笑着直摆手。说道:师母谬赞了,我也是最近闲着,就爱鼓捣些新鲜东西,大家要是喜欢,不妨多吃些。

沈清妙则有些与有容焉的感觉。三妹妹是我们这些姊妹中最聪明的一个,我觉得这样养生菜很好呢,要是能经常吃的话岂不是不会生病了吗?

这倒不一定,但是经常吃些养生菜确实可以调养身体,减少生病的机会,至于本来体弱多病之人。多吃则可以强身健体,但却不一定能完全治疗的好,有些病还是要以药物辅助。清夕谨慎的解释道。

沈清芳听了。则说道:如此好的东西,应该让祖父、父亲母亲及伯父伯母常吃呢,他们太劳累了些,多吃些养生菜调养调养倒是好事。

清夕笑道:已经让人给祖父、父母、叔叔婶婶哪儿各送了一些过去呢,四妹妹放心吧。

顾照棠听了说道:既然三妹妹说这些吃食都是对身体好的。改日烦请你写几道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