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民国大亨-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题大了去了。”,张啸林呼出一口气:“十六铺码头多少家?靠海的吃远航饭,靠里的吃内陆饭。这个三鑫,不偏不倚,恰在中间。其实这也没什么,关键是它这买卖死样活气,没什么大主顾,只有生门生面的零散小户过去。还有,你看它挨着谁。月笙,别说我没提醒你,它左右两边可都不是善茬。”
杜月笙一撇嘴:“我倒想找个好位置,可最好的位置就是黄金荣那里。要不你跟他说说,让他搬走给咱们腾地方?”
“你这是抬杠——”
“你怎么知道我抬过杠?嘿,咱是正经的给光绪爷抬过杠的人。”,杜月笙说了句玩笑话,接着神色一正:“啸林兄,十六铺码头哪家是善茬?”
“可你也不能挑这块硬骨头啃。”,张啸林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你在码头上待了半个月白玩了?什么也没发现?我告诉你,三鑫左边是黄楚九,右边是张宝义。这两家——”
“你管那么多干什么?”,杜月笙看了一眼刚刚端上桌的那条草鱼,继续对张啸林说话:“黄楚九我不担心,有你对付他呢——”
“我怎么会对付他?”,张啸林有些愕然。
杜月笙离座带着张啸林坐到桌子边上,实际上这正厅不是吃饭的地方,可杜月笙图省事,张啸林又不讲究这些。两人正商量正事,这种细枝末节当然没心思去顾。
“吃菜吃菜。”,杜月笙招呼张啸林用餐,接着他神秘一笑:“黄金荣该动手了吧?”
“动什么手?”
“装什么糊涂?!”,杜月笙白了他一眼:“这可是咱们俩的买卖,别跟我藏着掖着的。那个上海大世界,也是这黄楚九的产业吧?黄金荣不眼红?他眼红了还能坐得住?”
这次轮到张啸林发笑了:“你怎么知道他眼红的?”
各色菜品依次端来,这算家宴,没那么多讲究,陈君容和林怀部还有袁珊宝都上了桌。在座的都是可以绝对信赖的自己人,所以两人也没什么好避讳的。
杜月笙给张啸林斟上一杯竹叶青,不紧不慢的开口:“这个黄楚九我打听过了,是个最没品的老无赖。他做的这些买卖,都是靠着传销式的集资办法搞起来的——”
“传销?”
“以后再跟你解释这个词,总之你知道这是个老无赖就成了。”
张啸林点一点头:“没错,这是个拆了东墙补西墙的主儿。可那又怎样?不管怎么说,人家是发家了。”
“把他定义到坏人一类里面,主要是让咱们师出有名,有个底气。”,杜月笙微微一笑:“继续咱们的话题。你的担心很有道理,若是咱们做了三鑫,这货肯定要搅和。所以,未雨绸缪,从现在开始咱们就要打他的主意。”
张啸林跟杜月笙对饮了一杯:“怎么个打主意法?”
杜月笙重新斟酒,他动作从容,表情淡然,语气缓慢,但是说出来的话,却透着凛凛寒风:“你在黄金荣面前烧他一把火,怂恿着黄金荣赶紧对他动手,想办法夺他的大世界!黄楚九这老狐狸,要是被黄金荣这只大老虎盯上了,你想后果会怎样?”
“他也得听我的。”,张啸林苦笑一声。
“这我不管。”,杜月笙无赖起来:“你在黄金荣手下这么多年是白给的?这么点儿事也劝不动他?不是让你生劝,他本来就对这个大世界有意思,只不过要你勾引着黄金荣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这你要是也做不到,以后别对人说咱们两个认识,我呀,丢不起这个人。”
“哈哈,你小子!”,张啸林哈哈一笑:“行,不管怎么说这事儿我包下了。可就算夺了大世界,那也压不死他。大世界是他去年刚刚建成的,在这之前,他可就是大财主了。”
“我知道他是靠卖中成药发的家。”,杜月笙嘿嘿一笑:“剩下的你就别管了,我来做。”,他又跟张啸林对饮一杯:“那你说说另一边的情况吧。”
“张宝义——”,张啸林轻轻念出这个名字:“这个人我只说一句,他跟红帮有瓜葛。青帮红帮,是上海滩最大的两个帮会,你看着办吧。”
杜月笙这次更加无所谓了:“青帮是在上海滩一家独大,别的地方的青帮都不怎么兴旺。这个红帮可正好相反,他们在国外和外省风生水起,在上海滩就差点儿。”
张啸林哈哈一笑:“那又怎样?人家照样是上海滩的第二大帮会。”
“他是小意思,不如黄楚九难搞。再说了,同为帮会,怎么也得有三分薄面。以我的猜测,最起码刚开始的时候他不会跟咱们为难。”
张啸林点一点头:“收购三鑫码头的事——”
杜月笙点点头:“我来做,我来做。你出面不妥,黄金荣心里会起疙瘩的。其实按照我的意思,本想重新建个码头。可半个月转下来,我发现市场倒是没饱和,可地方有限,实在没合适建码头的地方了。”
接着杜月笙胸有成竹的一笑:“三鑫的东家我知道,他是个广州佬。以前靠着巴结高洪波在十六铺戳下了这点基业,说破大天也不过就是两个码头。战乱一生,改朝换代。高知府成了高市长,无权无势再也罩不住他。他早就疲于应付了,可要是转卖的话,左右两家都不出钱,想着生生耗死他捡个便宜。而外人呢?那些行内的大佬们嫌它寒碜看不上,外人又碍于它的邻居太凶不敢插手。总之,没有出高价的买家。现在,他一门心思想要卖个好价钱然后回家养老呢,毕竟六十多了。”
“那你打算出多少钱?”
“你这不是废话吗?”,杜月笙白了他一眼:“那得看人家要多少。不过我的意思,尽量压价,可也不能太坑人家。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出最合适的价钱,两家都不吃亏,皆大欢喜是最好的。”
“要按我的话来说,就得狠狠压一下。”
“我劝你还是把精力放在三鑫的两位高邻身上吧,欺负一个一心还乡的六十多岁的老头有什么意思?”
第一百九十三章 等等黄金荣
张啸林吃饱喝足之后起身告辞,他话中隐隐透出焦躁。毕竟杜月笙光是为了了解情况就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这也未免太拖拉了。杜月笙却劝他稍安勿躁:“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办,欲速则不达。”
送走了张啸林,杜月笙满脸神秘的把袁珊宝拉到面前:“珊宝啊,你这肥头大耳的,脑满肠肥的,可真是富态的很啊。”
袁珊宝本就是个胖体型,以前跟杜月笙混迹江湖的时候,没有一天安生日子。那样还好些,身材能控制一下。这几年在四川,除了一开始那一年受了点苦之外,别的时间都能算是养尊处优,于是袁珊宝真就有些白白胖胖的意思了。
杜月笙接着嘿嘿一笑,在他身上这儿掐掐,那儿拍拍,仿佛在菜市场上挑猪肉的主妇:“看啊,咱们这群人里面最有富贵相的就是你小子了。怎么样?想不想做大老板?”
“大老板?”,袁珊宝一时没明白杜月笙的意思。
杜月笙正色道:“说归说,闹归闹。我打算三鑫以你的名义盘下来,那你可不就是老板了么?”
“为什么?”,这次不光是袁珊宝纳闷了,连陈君容也纳闷起来。
“张啸林出面会惹得黄金荣不乐意,我出面就不会了?再说了,上海滩的方方面面我牵扯太多。珊宝就不一样了,他一直籍籍无名。把他推到台前,我在幕后,这样才最合适。”
陈君容摇了摇头:“你想的太天真了,你混不大还好,当然没人会去注意你。可月笙,你下这么大功夫肯定不是为了三鑫那两个寒酸的小码头,你以后得往外扩张。只要你做的稍大一点,别人就会查。怎么?你以为你能完全隐形?”
“还是你最了解我啊,知道我会扩张。”,杜月笙说着摸了摸她的脸。陈君容微微一笑:“这不是明摆的事情吗?你看刚才张啸林也没嫌三鑫寒酸,他也是算准了你得扩张呢。”
杜月笙点一点头:“我要隐形谁也找不到,可话说回来,我隐形干什么?我要的就是创业初期的一点平静,等以后开始扩张了,我当然要站到台前。”
说干就干,杜月笙带着袁珊宝好好捯饬了一番,打听着去见了那个广东佬。正如码头上的工人告诉杜月笙的一样,这人已经全无拼搏之意,一门心思的想要还乡。不过南方人本来精明,他临走也想多捞点。杜月笙跟他你来我往的谈了一个下午,才终于定好价——五千现大洋。
广州佬还心疼了好一阵子,当初为这个码头,他光给高洪波送礼就送了不止这个数。再加上码头建设,开销远比这个大多了。不过这已经是他所能求到的最高价了,跟别的买家来对比,杜月笙实在算得上大方。
“我做买卖,赚钱不是第一位的,顶要紧的是交朋友。”,杜月笙微微一笑:“广州那边你认识不少做生意的吧?以后他们要是往这边贩货,你还得介绍他们来这里呀。我花这么高的价钱盘下这里来,总不能赔了。”
第二天广州佬兴致勃勃的陪着杜月笙去市政厅登了记,将营业执照上的产权人变成了袁珊宝的名字。交接完成之后,袁珊宝立刻就要动手大干一场,却被杜月笙劝住了。
“不着急不着急,不差这几天的功夫,时机还没到呢。”,杜月笙笑嘻嘻的,真的是不着急。他要等一等黄金荣,黄金荣要是不动黄楚九,那他接过码头之后也只能跟广州佬一样死样活气的混日子,要想搞出点什么名堂,这黄楚九肯定要给他下绊子。只要黄金荣动了起来,黄楚九可就顾不上跟他怄气了。
杜月笙一边把意思告诉张啸林,催他赶紧给黄金荣做思想工作。另一个,他要用这闲暇的几天办点儿私事。
华洋宾馆,这是附近的一处风景线。因为除开租界,这里算是最有西洋味的宾馆了。这里的服务生都是马甲领结,彬彬有礼。偶尔几个,还能说一口英语。在民国初年,这挺能唬人。
今天早上,这里来了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正是我们的杜月笙。他戴着圆礼帽,手上拎着一口大箱子,一副远道而来的模样。
“我要住三楼的三零二房间。”,杜月笙老熟客一样的要个房间。因为手下们早在半个多月前就给他打听明白了,孟小冬住在三零三,而这两个房间,恰恰是相邻的。
可搬进去之后,他才发现孟小冬根本不在这儿。在他付了两块钱小费之后,服务生才告诉他孟小冬早在一星期前就搬走了:“余叔岩一回北京,孟小冬就走啦。”
于是杜月笙赶紧退了房,又心急火燎的赶往西里弄三十五号。这宅子在当地大大有名,因为里面住着两个京剧名角儿。第一个就是成名已久的孟鸿群,第二个就是他的女儿,刚刚开始走红的孟小冬——那个杜月笙牵肠挂肚的女人。
孟宅的门半开着,虚掩着,杜月笙从缝隙里向内张望。太好了,孟小冬正在院子里。居家简单点,她没穿旗袍,而是穿了一件松垮垮的白色连衣裙。在她身边,还站着一个女孩,跟她差不多大。
“思远叔老糊涂啦——”,她叽叽咯咯的跟旁边一个跟她差不多大的女孩比划着:“他跟爸爸建议要给我找个人陪我出去演出呢。按照他的话说,平时拎行李,关键时候挡,挡——”
“挡花痴。”,那女孩把孟小冬没好意思说出来的话给说出来了:“咱们女孩子唱戏就这样,但凡能红点儿,就有‘花痴’。”
“人家是戏迷啦,不是花痴。”,孟小冬嘿嘿一笑:“被我爸爸说了一顿。”,然后她叹一口气:“我刚找到老师,老师就又走了。我要去北京,我要去找老师学戏!”
“别发梦了。”,那女孩宽慰她:“孟伯伯不是说了吗?他小时候倒仓没倒好,嗓子受了影响。年轻不觉得,越老声音就越潮。他很少登台了,家里就指着你挣钱呢。”
第一百九十四章 孟宅小温馨
“挣吧挣吧。”,孟小冬忽然多愁善感的嘟起了嘴:“我也不知道我挣了多少了。总之我要去北京,我要去找师父。”
“是找梅兰芳吧?”,旁边的女孩打趣了一句。杜月笙没来由的心里一揪,仿佛谁拽着他心脏上的枝形管扯了一把。
孟小冬伸手去抓她肩膀:“完了完了,姚同学才是真正的花痴。”。旁边那个姓姚的嘻嘻一笑,向旁边躲闪。孟小冬往前一探身子,冷不防踩到了自己的连衣裙,扑通一声跌到了地上。
“小姐——”,一个五十来岁的管家样的男人狐大仙似的及时出现,张牙舞爪的来扶她:“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您一张脸值千金,要是碰下点儿皮,破了相,把我卖了也不够回本的。”
两人七手八脚的扶起孟小冬,孟小冬嘟起了嘴不高兴:“我说太长吧?该裁一块去。”,说完就跑着去换衣裳了。
管家孟思远叹一口气:“学戏的哪有这么不稳重的?玉兰小姐,您就稳重多了。”
姚玉兰嘻嘻一笑:“谁叫你们平时看得她那么紧?除了学戏登台以外,家们也不让出?家里好不容易来个玩伴,她当然人来疯了。”
孟思远冷不防抬头看见了大门,他一拍额头:“啊呀,喜云嫂出去买菜又忘记关门了。”,他噼里啪啦的跑过去要关门,杜月笙却推开了门,满脸含笑的看着孟思远:“冒昧了,在下杜海。请问,你们缺做工的吗?”
。。。。。。
距离杜月笙找到这西里弄三十五号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天了,他真正成了这里的一员。刚跟孟思远见面的时候,杜月笙凭着自己的一张嘴巴终于说动这个老管家和那个孟鸿群,同意他留下来试用一段时间。杜月笙白天工作,晚上离开。陈君容以为杜月笙在为码头的事情忙碌着,对他是一百个放心。她哪里能想到,一心想着叱咤上海滩的杜月笙竟在外面做起了零工?还是为个女戏子。
孟小冬已经初步走红,小打小闹的演出是不去的。而堂会,她又不肯接。于是她一个月里面倒有大半个月闷在家里。孟鸿群和孟思远的理论很简单,孟小冬刚开始走红,钱没赚够,事业也没发展,现在除了好好唱戏之外根本不能考虑别的。若是放任她随便外出的话,说不定就会荒废正业。
杜月笙这五天来一次也没见她外出演出过,而家里的客人,大多都是奔着孟鸿群来的。百无聊赖的孟小冬,越来越依赖杜月笙。杜月笙总能给他讲出一些很新奇的故事,总能给他表演一些很新奇的节目。
“这叫一字长蛇削——”,杜月笙削着一只苹果的果皮,满嘴的跑火车:“削果皮一共十二招,这一字长蛇削取自兵书上的一字长蛇阵——”
杜月笙很久没瞎吹过了,可这瞎吹正是孟小冬喜欢的。她来来往往的人,不是伶界前辈,就是剧场经纪。都是些年岁不小,一脸严肃的人。杜月笙的满嘴跑火车,对她来说实在太有趣太新奇。她当然不会相信有什么一字长蛇削,可她就是爱听。善于审时度势的杜月笙早就揣摩透了她的心思。
一串精巧的果皮从果肉上徐徐垂落,孟小冬顿时满心欢喜:“杜海,再削,再削。削足两个,今中午我就不吃饭了,专吃苹果。”
“哈,那怎么行?我这绝技轻易不露的。削多了,难免鬼神嫉妒——”
“大胆!竟敢拂孤之意?!”,一个威严厚重的老男声从孟小冬嘴里发出来。她专工老生,来这么一嗓子,自然是信手拈来,栩栩如生,绝无雌音。
“拜托,别吓唬我好不好?”,杜月笙指的不是话的内容而是话的腔调。孟小冬的杀手锏,就是两人闹的正开心的时候忽然来这么一嗓子。刚开始,杜月笙确实被吓了一跳。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陡然发出这种威严厚重的男人声音,谁听到都会吓一跳的。不过随着次数增加,他总算适应了一些。
孟小冬叽叽咯咯的笑了起来,杜月笙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