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迷情王妃-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人领过皇命,拓跋焘示意王太医到花院里候于冯丽身侧,留着宗爱在身边。

“宗卿家。”拓跋焘这么一唤宗爱,宗爱就心里发毛,一准又会有什么坏事了。

果然,拓跋焘沉了面,冷冷问:“朕听太子说靖国王当初是你出主意要把冯丽送到朕身边的?”

宗爱腆着脸笑道:“皇上,这事确是老奴出的主意,难道皇上不喜欢左昭仪娘娘吗?”

“宗爱!”拓跋焘问道:“当初靖国王是不是想把冯丽献给太子的?”

宗爱从不敢低估拓跋焘,他即知道了,自己也敢否认:“燕国公当时是战败之君,又怎能妄想当魏国国丈,只敢求助太子开恩,所以才把自己最漂亮的女儿献给太子。”

 第六十章 胎孽

看着拓跋焘阴晴莫测的神色,宗爱暗忖太子此时回京真不是时候。

当年拓跋焘把宗爱封为大司马放在太子身边,只因为拓跋浩年少轻狂,一则是辅佐二则是督促,时间久了,拓跋浩却觉得宗爱事事牵绊于他,而今宗爱被调回内宫,拓跋浩却拿着燕国降书回魏,虽不能说凯旋,但毕竟也算是有功。拓跋焘自然是早已知道这事是自己所为,但今日突然提起,难保不是太子在旁敲侧击,想来拓跋浩必是想要挑战宗爱了。

宗爱微微讪笑,他浮沉多年,这点子小事又怎能令他慌张,眼见着冯丽离不了他,这座靠山立稳了,其他就都只是小事。

拓跋焘思虑了片刻道:“太子提醒朕小心靖国王的居心,而朕的探子也查得靖国王所谓的小女儿并非姿色过人。”

宗爱不由一怔,和亲不仅代表了二国交好,而且也有质押之意,如果靖国王李代桃僵,他就不怕失信于拓跋焘?

宗爱也知道这事如果属实,自己也算是罪魁祸首,立刻就跪下请罪道:“此事非同小可,还望皇上再三查明。”

拓跋焘依旧是阴晴莫测的稳坐在上,沉沉嘱咐道:“这些事不能让冯丽知道。”

宗爱也知道冯丽此时的状况,忙点头应道:“当下娘娘的身体最重。”

拓跋焘不怒不愠,宗爱早看出他想到了对付靖国王的办法。

的确,拓跋焘还是尚王的时候,就撑控着贺兰勋族密如天网的情报司,如今更是天下之事只要是他想知道的,必能查到。

“只要靖国王安份,朕不想多追究此事。”拓跋焘对宗爱这么说,言下之意与宗爱说的一样。此时他最顾忌的是冯丽,即使她不是燕国公主又怎样。

“但皇上还是应当把整件事查得清清楚楚。”宗爱知道糊里糊涂不是帝王之风。

拓跋焘点头:“朕正在想办法,可朕的探子却又传来靖国王神秘失踪了数月之久,直到最近靖国王才又现身,这么大的事情燕国一直没有知会过朕,想来是故意掩瞒不报的。”

这个情况立刻激起了宗爱对危险的敏锐嗅觉,拓跋焘见他眉头紧皱,问道:“你有什么想法吗?”

宗爱舒眉而笑道:“有句话老奴不知当说不当说。”

“朕准你说!”

“老奴也只是本着防之心,绝无害人之意。”宗爱得了允,却还是左右顾盼了片刻。直到拓跋焘面有不耐之色才道:“这事会不会与太子有关?”

拓跋焘目光一寒,宗爱的话并非无稽,太子与宗爱有隔阂他早就知道。即然冯丽之事是宗爱的主意,那么这件事有差错的话,宗爱定然是要受罚的,所以太子很可能因此去追究靖国王。

宗爱看得出拓跋焘是有所怀疑的,于是卖乖道:“如果真与太子有关。也是出于为皇上担忧的一片孝心吧。”

“外头的事你就不用管了。”拓跋焘对宗爱道:“你就好好呆在内宫,早日查出下药的人。”

宗爱应声,的确,外面的事他想管也是管不了的。

话毕,外头宫女就进来告诉拓跋焘冯丽醒了。

拓跋焘面色渐而温和了起来,起身就出了暖阁。

冯丽小歇初醒。拓跋焘远远见她撑臂起身,本是很吃力,见了他却由然的笑了。他忙上前揽住她,她顺势就跌入他的怀中。

“来了多久了?”冯丽轻靠在他怀中,目光柔柔的看着他道。

“不久。”拓跋焘为她搂去额前发。

冯丽想到自己衣冠不整、头发散乱,忙捂了脸道:“臣妾现在是不是很难看?”

“哪有?”拓跋焘将她搂得更紧些道。

冯丽也顾恙体,急急下了榻命宫女道:“快去准备水粉。本宫要梳洗。”

“不用了,这样更让朕心动。”拓跋焘心疼她。又怎舍得再看她急于取悦自己,将她拉回榻上道:“你能安然吃下些东西,朕就更高兴了。”

然后宫女们端来了酪浆与小点,冯丽也是一心为腹中孩子着想,逼着自己又饮下此许酪浆,再捡了些小点细嚼,发现这些小点酸甜糯爽,不禁眼色一亮。

****

冯丽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她的身体时好时坏,一双腿浮肿非常,饮食过后就喘息不济,稍稍多吃一点儿就会腹涨不以。

“皇上,娘娘脉息平稳并无大碍。”冯丽又是三天吃啥吐啥,王太医一如即往的对拓跋焘道。

“王太医,你到底不有没好好为朕的爱妃治病?”

“皇上!您就是给臣十个胆子,臣也不敢拿一家人的性命开玩笑。”面对皇帝的责问,王太医很是心慌。

“那为何朕的爱妃还会受这么多罪?”拓跋焘揎帘看见殿内宫女正在为冯丽柔腿,不禁皱头又锁了起来。

“皇上,对于娘娘的病症,臣也是再三查询,如此朝吐晚肿的只会出于两种因由,一是体弱,但娘娘正值花好之年,之前也不算太过淫弱,即不是老蚌怀珠,也没有先天顽疾。”

“那第二种呢?”拓跋焘转身,眼神中瞟过一丝焦急的问。

“第二种是胎相不和。”王太医目光躲闪的道。

“何为胎相不和?”拓跋焘虽懂医,却不知这妇经的生僻之词。

面对拓跋焘阴鸷骇人的眼神,太医懦懦道:“所谓胎相不和,要就是娘娘与腹中胎儿血脉相抵,要就是娘娘腹中胎儿有异常人。”

说完王太医就跪身叩头请辞,但拓跋焘又怎么会问个半知半解,站到太医身前问:“怎么会这样?”

王太医更为顾盼,额头上也渗出了些汗,想了半天才道:“可能是因为娘娘在初孕时不知,误服了些不该服的药吧。”

“胡说!”拓跋焘声色俱厉道:“在漠北时丽儿就只服过你给的避喜药,你后来不是说人家下了五福散让那些药都失了效了吗?”

王太医也知自己是瞒不下去了,却又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告诉朕,还有什么事会导致胎相不和?”拓跋焘进一步逼问。

王太医颤了身,额头杵地的回道:“胎孽。”

这个答案令拓跋焘心下一抽,这个词只出现在民间传说中,今天却真的从太医口中说出,这可是个谴责触乱人伦女子的词啊。

 第六十章 敲山震虎

第六十一章 破绽

刚刚入夜,王太医匆匆进谏怀仁殿,拓跋焘命人小心照看卧床不起的冯丽,召了宗爱和王太医来到前殿。

王太医给拓跋焘送来了一个很重要的讯息,御药房的药又被人动过手脚。

“吓唬草被清和汤浸润后又晒干。”王太医慎慎的捧过琉璃盏,拓跋焘先嗅到了浓浓的酒味,再看盏内是混浊不清的酒液。

拓跋焘接过琉璃盏,细细端望着里面的隐约可见的吓唬草道:“清和汤无色无味,遇到吓唬草就成了微毒之物,唯有泡到山药酒里才会显身。看来下药的人也知道想要瞒过太医需要多花些功夫。”

王太医忙点头道:“如不是我们有心防备,恐怕早中了此人毒计。”

拓跋焘问宗爱道:“你现在有点眉目了吗?”

宗爱点头道:“自从五福散的事情之后,老奴就在御药房外设了隐卫,平日里御药房耳目众多,真正能下手的人并不多,经过一道道排查筛选,最有嫌疑的只能是御药房里的四个轮值医官,老奴便与王太医商议,暗中监视着他们四个,每换一个医官值事,王太医都会细查一番药物,就等着看问题会出在哪一个当值时候,想不到竟会是太医院的张掌事。”

拓跋焘放下琉璃盏,食指轻轻拭磨着拇指上的扳指,目有揣测的道:“四个医官中,赵泽长年为皇后调理身体,是皇后的人;刘楝与左昭仪有瓜葛;申荣与宗族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唯有这个张善官居一品,向来洁身自好,清政不阿,最没有下手原因的就是他了。”

宗爱见拓跋焘以指撑额,面有困扰。忙道:“皇上,人总有为人不知的一面,老奴还是派人好好盯着张善,相信不久就会摸到上线的。”

“不用了。”突而,拓跋焘目色一亮,抬手示意道:“这件事就此而止。”

王太医和宗爱都不明白拓跋焘此举的意思。

拓跋焘也不解释,只道:“你们小心照顾昭仪便是。”

第二天拓跋焘在御书房召见了张善。

遣走所有下人,拓跋焘还特别嘱咐关上了书房大门。

“张亲家,你是不是觉得朕不勤政?”拓跋焘问殿中跪着的人。

“皇上为国事日夜操劳,凡事都谨慎不怠。”张善头触青石地。一字一句的道。

“张亲家素来以高超的医术行走于宫中,从不以虚妄之言讨取朕的欢心,你说朕勤政。那朕就相信自己平日并不懈怠,那么张亲家是认为朕不够爱民?”

张善依旧是五体投地的跪着,似是知道拓跋焘召他何意,但言语却没有丝毫懦怯之意:“自皇上登基以来,轻赋税。节用度,以富民养民作为一切国事的度量,皇上是位爱民的贤君。”

“你即说朕勤政爱民,那朕就不懂了,你为何要把冯昭仪看作祸水。”拓跋焘终说到了他传召的真正目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张善也不绕弯子,朗朗回道:“正因为皇上是明君。所以在把五福散薰在药纸上时,臣就下定决心要以身为皇上除秽了。”

“除秽?”拓跋焘不禁嘴角一勾,嗤笑道:“好一个光冕堂皇的因由。你就是凭着它任意的伤害朕的挚亲了?”

“皇上明见。冯昭仪一朝入宫受尽宠幸,却深居简出,从不问安皇后,也不参与皇家礼事,娇纵非常。此等女子无功于社稷,无德于(后)宫。怎能配得上昭仪称号?”

召见张善之前,拓跋焘就知道他会说这些,所以他也不怒,只笑道:“张亲家,如果冯丽事事力争有功于社稷,事事想要有德于(后)宫,那么你会不会对朕说她如汉之吕后、权欲薰心、同样是祸水?”

张善这次没有直接回禀,而是思虑了片刻才道:“能让一个君王放弃垂手可得的北燕,能让一个君王在臣子面前为她辩解,想来冯昭仪已有了妲己之心思,褒姒之惑媚。”

拓跋焘起身走到张善面前问他道:“木先朽而蠹生;物先腐而虫出,商纣不奢靡,妲己又何从迷惑?夏桀不荒唐,褒姒又何以媚惑?”

拓跋焘话说得句句在理,张善似有所悟,却又想要坚持心中想法,一时无语,抬起头看着拓跋焘。

拓跋焘以咄咄目光回望着他,君臣虽是天定,但如果连一个太医都压不住,他拓跋焘何以治服群臣,于是他继续道:“自古都说不齐家者不能治国平天下,冯丽是朕之家人,自然关乎朕之家事,张亲家忧患朕的家事等同忧患国家之事,张亲家这是磊落之心,但私换药材,偷龙转凤却是极不磊落之事,于医道于臣道都有违良心。”

张善更是无语,拓跋焘又岂会放过这趁胜追击的时机,无奈叹道:“朕知道你受小人谗言,但朕还是要怪你不辨别事非,明知他是朕之家人,却伙着他掺和朕之家事,你与朕说说,你这是忧患朕的家事还是扰乱的家事?”

张善被说得无地自容,目色一滞,当即又跪了下来,拓跋焘所说的那个小人,张善自然明白是谁。

“来人!赐酒!”拓跋焘落坐于楠木大书案后的龙椅上,面色一改先前的温和,带着帝王特有肃杀唤道。

张善自知必死无疑,被召进御书房后就没打算活着出去,连叩三个响头,起身抬起毒酒就一饮而尽,跪地道:“谢皇上不罪及臣家人之恩。”然后毒发,倒地而去。

宗爱得知张善被赐死,似有所悟,张善不过一个太医,冯丽有没有儿子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思,所以他不过是一颗被人利用的棋,拓跋焘赐死他不过是敲山,真正要震慑的,是那个唆使张善的人。

冯丽也听说了最近发生的事,趁四下无人,她细声向榻边侍俸的宗爱试探道:“能令皇上隐而不言的罪人,这宫中恐怕只有太子了。”

“嘘!”宗爱以指挡唇,四下环顾了几眼,再一次确定房中无人才似是肯定的道:“专心养胎,这事万不要在皇上面前提起。”

冯丽转身躺下,拓跋浩在北燕那么久才回来,一回来就做了这样的事,也不知道他在北燕又做了些什么,想起北燕,她突然想起律祥临死前提过的银器,眼色不禁一慌,那时二人在拓跋焘面前说的是靖国王收藏给女儿的东西,后来律祥一死,冯丽接着就遇到了怀孕之事,一时失神竟忘了,如果拓跋焘哪日真派人去北燕向靖国王寻要那些银器,靖国王又哪会有?事情必会露出破绽,到时真不知如何是好。

ps:

本书只发布于520小说女生网,请喜欢小蔼的读者务必支持正版。

 第六十二章 威胁

ps:

本文来自520小说女生网,请喜欢本文的读者务必支持原创官方网站。

时近中秋,冯丽已是有孕五月,眼见着身子稍有好转,至少恶吐症少了一些。

宫中举办中秋灯会,因为只是宗族参与的小聚会,加上冯丽也是多时未出怀仁殿,所以拓跋焘让她也参加,也好散散心。

灯会是皇后准备的,御花园撑上了数以千计的小灯笼,远看奇色异彩,近看才发现都是宫中用得沉旧不已的灯笼。

“这些灯都是各宫换下来的旧灯,皇后命御灯司专门收在一起。”拓跋焘挽着冯丽的手在桂枝林下穿行。

冯丽抬头看着火树银花,嗅到阵阵桂花香,赫莲雪儿乃一国之后,竟在如此小的地方留心思。

果然,宗族们边赏灯边盛赞皇后贤淑节俭。

看到拓跋焘也因为灯景而心情大好,冯丽想起宗爱说张善之所以换药,是因为他觉得冯丽是无德的妖妃。

张善一个人说,拓跋焘或许会觉得是谗言,但如果是像今天赞美皇后一样多的人都那么说了呢?

冯丽一时心情不好,更委顿,再看到尉迟昭仪与一众妃嫔有说有笑,感觉和每一位宗族里的重臣都很熟络,冯丽自知不如人家,更是连走过去的勇气都没有了,于是推说赏花,让拓跋焘先行上座。

“参见昭仪娘娘。”尽管冯丽再躲,毕竟还是左昭仪,眼见着就有夫人小姐们前来问安,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起来吧。”冯丽免了她们的礼。

“娘娘的胎有几个月了?”宗族里多是勋贵重臣,这些个夫人大抵也都是名门之后官宦出身,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平了身就有人似是关心的问冯丽。

“五个月了。”冯丽利索的回了一句。

“不知娘娘害口没?”宗妇们围着冯丽。热情得像见了神佛似的。

冯丽不想回答,但人家毕竟是一翻好意,只点头表示肯定。

这些宗妇多是察言观色惯的,有的早看出了冯丽心情不佳,所以也不围着她打转,却也不想放过了解这位新贵的机会,于是就在冯丽身边自顾说笑着,看似并不在意,实则处处留心。

但终有一些人是不惧碰钉子的,接着就有人问冯丽:“不知娘娘都想吃些什么?”

“不知你们害喜时都吃什么?”冯丽把问题踢了回去。这个问题似是关心,却一点儿都不好回答,说喜欢吃贵重一些的。人家会说自己不节俭,说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