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沙-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盘旋了一圈半,转向朝西面飞去,五分钟之后就进入了哥伦比亚。


第六十七章 泛滥成灾
刘威追加订货,这可急坏了哈里斯。
如果只是在第一批货的基础上增加一点,问题还不大,毕竟哈里斯的仓库里还有几吨可卡因与,但是刘威一次要五吨可卡因与十吨,哈里斯就拿不出来了。贩卖毒品的风险非常高,即便哈里斯不用担心州警与缉毒署,因为墨西哥毒枭故意搅场,市场行情一直在波动,所以没有大量囤积。
搜遍了仓库的每一个角落,哈里斯仅凑出了两吨可卡因与三吨多。
刘威已经发出警告,让他别在货品成色上做手脚,也就不能把两吨纯度为百分之二十五的可卡因稀释成五吨纯度为百分之十的可卡因。更不好做手脚,虽然添加普通烟叶能够增加货量,但是人工费比购买还要贵得多。
别无他法,只能继续进货。
刘威下订单的第二天,哈里斯就让波维奇前往哥伦比亚,从那边的毒枭手里购买可卡因与。次日,哈里斯动身前往墨西哥,跟几个毒枭谈生意。受“贩毒门”影响,哥伦比亚的货源不太稳定,必须开辟新的进货渠道。
早在上个世纪九零年代,墨西哥就成为仅次于哥伦比亚的拉美第二大毒品生产国。
与哥伦比亚不同,墨西哥是拉美地区的大国,不但人口众多,国土面积也比哥伦比亚大得多,更是美国的邻国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所以美国不可能用哥伦比亚那一套对付墨西哥毒枭。
一直以来,美国都在积极支持墨西哥当局的禁毒行动。
为此,美国不但为墨西哥缉毒部门提供情报支持,还给了很多无偿援助,比如帮助墨西哥组建了一支缉毒特警部队。
可惜的是,美国的这些付出没有收到多少回报。
受严重影响,墨西哥的缉毒成效并不明显。虽然每年都要发动多次行动,重点打击毒枭与贩毒网络,但是往往雷声大、雨点小,落网的几个毒枭也没有多大来头,根本没能遏制日益猖獗的毒枭势力。
根据美国当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仅在去年,从墨西哥流入美国的毒品高达两千吨
这其中,仅有不到十分之一被美国海关与缉毒署查获,其余全部流入市场,占美国年消耗量的百分之三十。
从危害程度上讲,一千八百吨毒品不比撞上世贸大厦那两架飞机查多少。
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每年因吸毒过量致死、或者因吸毒染上艾滋病等绝症的美国人不会少于十万,而且以十八岁到二十八岁的年轻人居多。吸毒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美国的国内秩序,比如胡德堡枪击事件的肇事者就是在吸食之后,用两把手枪干掉了十七名同伴。
这样的问题,对美军的战斗力也造成了严重影响。
阿富汗战争打了十多年,先后有五十万美军官兵被部署到阿富汗,短的两年、长的多达八年。根据五角大楼的一份调查报告,这些军人中有十分之一在阿富汗染上毒瘾。只不过他们吸食的不是可卡因与,而是毒品与鸦片。
这一幕,与上世纪六零、七零年代的越南战争非常相似。
在那场战争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美军官兵不同程度的染上毒瘾
受此种种因素影响,加利福尼亚州一度打算在边境地区设置隔离带,阻止墨西哥人自由进出。
可惜的是,这一法案违背了美国宪法,也违反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规定。
经过十多年努力,墨西哥北部地区的毒枭势力与贩毒网络得到有效遏制,只是对于盘踞在墨西哥南部地区的毒枭,美国当局仍然束手无策。
根源就在这里。
是喜温植物,生长周期的积温至少需要二千四百摄氏度,只能生长在土壤较为湿润的地方。这些条件,在墨西哥北部地区都不具备,所以墨西哥的种植园大多分布在南部地区,又以水量充沛的河流与湖泊沿岸为主。
康科迪亚在安戈斯图拉水库边上,该地区年均降水量高达一千二百毫米。
不能扫除墨西哥南部的种植园,毒品就会源源不断的北上,因此墨西哥北部地区以贩卖毒品为主的毒枭根本打不绝。
通过贩卖毒品获得的巨额收入,墨西哥毒枭开辟了更多的运输通道。
陆路走不通,可以走海路,还能从空中进入。
早在上世纪末,墨西哥毒枭就购买了小型飞机,一次将数百公斤、甚至数吨毒品从低空运如美国。因为这些小型飞机非常廉价,最贵也就几十万美元,最便宜才几万美元,所以在美国空中警卫队加强边境巡逻之后,一些毒枭甚至雇佣退役军人、特别是空降兵,带着毒品在美国上空跳伞。
进入本世纪初,一些毒枭还购买了性能十分先进的商务飞机,用来运送毒品。
海面上,则是众多做了特殊改进,最高航行速度突破四十五节的摩托艇,而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巡逻舰根本追不上。
最近几年,墨西哥毒枭甚至另辟蹊径,开始动手建造小型潜艇与半潜式运输船。
三年前,墨西哥政府军在尤卡坦半岛里奥拉加托斯的一座渔船维修厂里缴获了一艘正在建造的小型潜艇。
虽然这艘潜艇非常简陋,只能潜到水面下二十米,潜航距离不到五十海里,用钢管焊接的艇体内最多只能搭载两名人员与四吨货物,但是这种新式运输工具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毒品运输效率。
更重要的是,美国海岸警卫队与空中警卫队很难发现这种小型潜艇。
事实上,根源不在毒枭,而是在美国国内。
只要美国仍然是全球第一大毒品消费国,不管美国的边防措施有多么严密,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肯定有人铤而走险。
这其中,美国人又占了多数。
被美国警方抓获的毒贩中,八成是美国人,而在贩毒量超过十磅的重犯中,几乎全部是美国人。
两年前,FBI破获了一起贩毒案,主犯就是一名美国人,而且是一名生物科学家。
这个叫艾萨克的美国人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曾经创办了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倒闭。失业后,艾萨克一度消沉,染上了毒瘾。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想到了用基因技术改良,使其适应更为恶劣的气候,以便在其他地区大规模种植。
可惜的是,这家伙没有一点犯罪天赋,大张旗鼓的购买了一批实验设备。被FBI找到的时候,他完成了大部分实验,还在加拿大萨斯喀切温省北部地区购买了一千英亩土地,准备去那边种植能在高寒地区生长的改良。
更倒霉的是,艾萨克所在的北卡罗来纳州是美国禁毒最严厉的州之一。
虽然只被搜出五根烟与一袋种子,但是被州法院判了七十五年徒刑,加上触犯联邦法律被判的十五年监禁,他先半辈子都得呆在监狱里面。
当然,哈里斯要想获得毒品,肯定不能指望国内那些毒贩,因为他自己就是毒贩。
墨西哥之行没有白跑,代价却有点高昂。
受“贩毒门”影响,从南美输入美国的毒品大大减少,供需失衡,墨西哥毒枭抓住机会大肆涨价,以前四百美元一盎司,也就是一万四千美元一公斤的纯可卡因,现在涨到了六百美元一盎司。
对此,哈里斯也无可奈何。
对他来说,仍然有得赚,只是赚得少一点。
在美国,纯度为百分之二十五的可卡因仍然能够卖到八百美元一盎司,即便除去运输与稀释加工等费用,纯利润也在百分之六百左右。批发给刘威的话,是两百美元一盎司,纯利润差不多有百分之八十。
因为刘威已经明确提出,如果不能在一周之内收到货,将寻找新的上家,他肯定会直接找墨西哥毒枭,所以哈里斯别无选择,只能以高价买下一吨可卡因与八吨,然后安排人员把货物送回美国。
忙完这些,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为了保险起见,哈里斯没有跟随货物同行,而是先行返回洛杉矶。
只要货物及时运到,两天之内就能完成稀释、分装等工序,刚好能在刘威提出的期限内交货。
对于前往哥伦比亚的波维奇,哈里斯没抱太大希望。
不是哥伦比亚毒枭手里没有货,也不是波维奇不够能干,而是风声太紧,很难把货运出来,更别说运回美国了。
不管怎么样,哈里斯搞到了需要的东西。
回到洛杉矶,他首先询问了可卡因稀释分装厂的情况,设备都很正常,稀释用的原料也已准备就绪。
忙完这些,他才想起波维奇,只是没能取得联系。
这很正常,哥伦比亚毒枭的老巢都在密林深处,通信非常不便,即便是卫星电话也常常因为植被过于茂密无法正常工作。
此时,波维奇确实在毒枭老巢里,正在跟哥伦比亚“毒王”佩德罗讨价还价。
“佩德罗”肯定是化名,因为这是哥伦比亚一座小城镇的名字,而且正是“毒王”的出生地。只是他到底叫什么名字,没有几个人知道,因为那些知道他真实名字的人,要么早已过世,要么死于非命。
只有一点不可否认,这家伙控制着哥伦比亚规模最大的种植园。


第六十八章 各怀鬼胎
波维奇见过佩德罗三次,不过都是在圣菲波哥大的夜总会。
虽然哥伦比亚当局早就在通缉佩德罗,开出了一百五十万美元的悬赏,FBI把悬赏提高到一千五百万,但是根本没有意义,佩德罗不但经常去圣菲波哥大,还在那边买了一套占地数十英亩的庄园。
不是没人想要一千五百万美元悬赏,而是没人敢要,或者说没人能活着拿到这笔钱。
三年前,有人向哥伦比亚警方提供了佩德罗的行踪,结果没等警方找到佩德罗,告密者就被大卸八块,碎尸被丢到圣菲波哥大警察总局大门外,凶手至今逍遥法外。从此之后,再也没人打那笔悬赏的主意。
佩德罗如此“吃得开”,与的哥伦比亚政府有密切关系。
按照外界传闻,哥伦比亚警察总长都是他的座上宾,每年获得上千万美元好处费。至于哥伦比亚政府军那些将领,更是与他狼狈为奸。要不然,这么多年来,哥伦比亚政府军的剿毒行动也不会无所建树。
让佩德罗害怕的,还是美国人。
五年前,佩德罗差点被海豹突击队干掉。当时一个小队的海豹突击队秘密潜入佩德罗的老巢,悄无声息的干掉了十几名保镖。佩德罗从睡梦中惊醒的时候,率领这支突击队的巴蒂亚图少校已经站在床边。
也就是这次行动,佩德罗开始与哈里斯合作。
“贩毒门”事件曝光之前,佩德罗每个月按时将毒品运送到圣何塞郊外,移交给巴蒂亚图的手下。作为回报,巴蒂亚图会及时通报哥伦比亚政府军、以及美军缉毒特种部队的最新动向。
更重要的是,巴蒂亚图还会利用缉毒行动,帮助佩德罗打击竞争对手。
过去五年中,至少有三名大毒枭被巴蒂亚图指挥的海豹突击队击毙,还有两人被押上美国法庭。
虽然失去了美国市场,而且免费提供给哈里斯的毒品价值巨亿,但是佩德罗获得了安全保障,能够随心所欲的开辟其他市场,比如在巴西,佩德罗贩卖的毒品占了一半以上,而在欧洲,他更是头号供货商。
面对波维奇,佩德罗很客气,因为他知道,波维奇是哈里斯的得力干将。
只不过,“贩毒门”风波,改变了佩德罗与哈里斯的关系。
在此之前,两人都为对方提供了好处。随着巴蒂亚图上校完蛋,从圣何塞到美国的运输路线断绝,佩德罗不但失去了必要的安全保障,还无法向美国运送毒品。对他来说,与哈里斯合作的基础就是安全保障。
他不用担心哥伦比亚政府军,只是必须考虑美军与其他毒枭的威胁。
在瓜维亚雷河流域的丛林中,佩德罗与美军串通早已不是秘密。虽然其他毒枭都非常眼红,但是也非常憎恨这个吃里爬外的家伙。没有美军撑腰,佩德罗就算拥有强大实力,也很难跟所有毒枭抗衡。
对于波维奇提出的进货要求,佩德罗没有拒绝,也没有立即答应。
首先是哈里斯要不要为这批货付款。随着双方的合作关系终结,佩德罗肯定不愿意把价值一千四百万美元的可卡因、以及大约一千万美元的赠送给哈里斯,如果拿到欧洲市场上贩卖,至少能获得四千万欧元。
对任何人来说,这都不是一笔小钱。
其次是运输渠道成问题,佩德罗没有直接向美国发货的渠道。按照他的运输线路,只能把这些货送往巴西,装船运往美国。暂且不说风险有多大,即便立即启运,也要一个月之后才能到达美国。
波维奇显然等不了这么久。
最后是佩德罗最关心的问题,即哈里斯能不能搞定圣何塞的美军。如果新来的美军指挥官不肯合作,别说跟哈里斯合作,佩德罗甚至得考虑带着积攒的资本,离开哥伦比亚,去某个拉美国家安度余生。
对这个问题,波维奇也无法给出明确答复。
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合作就无从谈起。
哈里斯早有所料,所以没有对波维奇抱太大指望,只是希望他能稳住佩德罗,让这个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大毒枭留在哥伦比亚。
只要有CIA的支持,肯定能搞定新上任的海豹突击队指挥官。
风声过去之后,运输通道将再次打开,说不定还能利用CIA的运输机,把毒品从哥伦比亚运回来。
至于与佩德罗的合作基础,只要这家伙还想赚钱,就没有第二种选择。
可惜的是,波维奇并不知道哈里斯与CIA的关系,也就不可能把这些事情告诉佩德罗,只能让他知道,哈里斯有办法提供安全保障,重新开辟运输通道,甚至能替他对付其他毒枭。
作为一个非常现实的天主教徒,佩德罗想要得到的不是口头保证,而是实际行动。
对于波维奇的承诺,佩德罗的答复也很明确。只要哈里斯摆平了美军指挥官,重新开辟运输通道,合作将维持下去。在此之前,哈里斯要想拿货,除了用现金购买之外,还得自己想办法把货运出去。
波维奇感到很恼火,因为他没有带多少钱来,更没有合适的运输工具。
从内心讲,佩德罗当然愿意继续跟哈里斯合作,毕竟这为他带来了安全,也带来了滚滚财源。因此波维奇到来之后,他带着波兰人参观了种植园,以及可卡因加工厂,还向他介绍了最新式的加工设备。
这么做,只是让波维奇相信,他仍然是最有潜力的合作伙伴。
随后,佩德罗让波维奇检阅了他的武装力量:一支由五百名雇佣兵组成的军团。
对这些,波维奇都没放在心上。
他不懂种植技术,也搞不清楚怎么从中提取可卡因,对佩德罗的私人武装,波维奇更是没有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那些雇佣兵都是廉价货,根本上不了战场。
谈了三天,波维奇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组织人员把哈里斯继续的一吨可卡因与七吨运到圣何塞。
至于怎么运回美国,不用佩德罗操心,由波维奇亲自安排。
最重要的货款问题,波维奇只答应把货运到美国后,向哈里斯提起此事,没有承诺会如数支付。
对于这个要求,佩德罗显然无法接受。
不管怎么说,这批货都价值数千万美元,白白送人,肯定让人肉痛。
只不过,佩德罗不敢得罪哈里斯。再说了,他还抱着一线希望,认为哈里斯有办法搞定美军指挥官。
谈到最后,佩德罗答应了波维奇的要求,只是要求在适当的时候与哈里斯面谈。
对于这样的要求,波维奇不可能拒绝,因为什么时候适当,得由哈里斯决定。即便哈里斯不来哥伦比亚,佩德罗也拿他没办法。
佩德罗再厉害,也不敢到美国去。
谈好后,佩德罗就让手下准备了二十只骡子。这是丛林里最有效的运输工具,从可卡因加工厂到圣何塞,只需要一天一夜。
之前,提供给哈里斯的毒品都是以这种方式运往圣何塞。
因为时间太晚,所以佩德罗建议波维奇第二天清晨出发。波维奇没有反对,因为他还得安排随行的手下勘察前进路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