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使星归觐九重天-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就非要去烛龙寺不可吗?”反而是凌晏语带不悦,完全忘记了彼此的辈分责问她。
凌珊平静点头,“非去不可。”
他愤愤低吟了一声,看着她的眼神无不担忧,“若不是朝中很多职位都换了新人,我忙得脱不开身,一定会陪你去的。你过阵子再去吧!”
她摇摇头,“你忙你的,不必管我。”
这女人怎么这么固执?凌晏就要动怒,可又不想对她发火。
祭漩却冷笑问凌晏,“你去和我去有什么区别?”
凌晏瞥了他一眼,亦冷笑,“最大的区别是,我能叫她一声姑姑,而你不能。”
祭漩一愣,顿时明白了凌晏苦口婆心的劝说、制止他的原因,痛心地看了一眼遗憾对自己笑笑的凌珊,心中堵得发慌,拂袖而去。

看着他离开,凌珊无奈摇头,低声对凌晏轻轻说,“你不该这么说话。”
“这话总要有个人来说,等你说出口?你心肠那么软,能说出口吗?”他低头看着她的乌发,已经梳起了垂鬟分肖髻,上面插着的发梳色泽黯淡,透着宁静安稳的气息。凌晏叹了一声,“我又不知道怎么好声好气地和他说这事。”
凌珊看他别扭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只觉得他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真心要对人好的时候,就便变得生涩扭捏。
发现她笑中的狡黠,凌晏白了她一眼,说,“你等我半天,我回南衙交代一下事情,在晌午之前赶回来陪你去烛龙寺。”
原来他早有安排,凌珊有些泄气,但知道他是太在意她的安全,便点头答应了他。



凌晏回皇城之后,凌珊一直在想他走前说过的那句“你心肠那么软”,原来在他的心目中,她是那样的人吗?
这念头萦绕在她脑海里,久久没能摆脱。
晌午过后,天空飘起了白雪。
早春的雪又轻又柔。
她的陪房丫头尔琴在她的书房里添了火盆,然后取下书架上一个冬天都没有翻阅过的书来熨烫。凌珊翻着宗谱,忽然抬起头看到尔琴的背影,想起了小时候给她熨书的那个叫做小蝶的丫鬟。
多少事情,物是人非?

“大人还没有回来吗?”尔琴把熨好的书给凌珊的时候,她抬头问。
尔琴摇头,“还没呢。”
她好像有心事的模样,几次看她,却欲言又止,来来去去转身看了凌珊好几回,凌珊不胜其烦,只好开口问,“什么事?”
尔琴舔了舔干燥的嘴唇,还是吞吞吐吐的,“过年的时候,小姐准奴婢回了家。”看凌珊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她继续说,“皇上要纳皇后的事情,就连父亲和母亲也听说了,呵呵,他们……呃,他们……”
“他们问你,如果我当上了皇后,你会不会和我一起进宫?”凌珊心情不是很好,冷冷地帮她把话说完。
尔琴立即脸红,连忙跪在地上,“小姐,奴婢家里只是卖豆腐的小商贩,不知道主子们的心思,就只图着自己怎么过好日子,真真是井底之蛙!可是、可是……”她说不下去,低着头嘤嘤哭了起来。
凌珊本要说些安慰她的话,可又想起凌晏说她心肠太软的事,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淡淡地说,“八字都没一撇的事情,想那么多做什么?你父母难道没有听说,星相的女儿怀了皇上孩子的事?星相能让我去当皇后吗?”
尔琴一听,顿时呆住。
做主子的摇了摇头,起身往外面走。

外头刮起了一卷风,把地上碎碎的冰雪吹到了凌珊的裙裾上。
她弯腰用手扫扫粘在裙上的雪片,隐隐约约听到有人踏雪而来的声音,原来不知何时雪已经积了那么厚。
凌珊直起身,见到星荀冒着雪走进了院子里。
他来到她面前,和他们第一次见面时一样,拍着身上的雪水,也不顾忌会不会弄到凌珊身上。
“玄宁出皇城的时候遇到了淄州王,淄州王邀了他去府上喝酒。他命人带了个口信去舍人院,叫我陪你去烛龙寺。”他说完,从她手中接过手绢擦拭被雪弄湿的头发,还给她的时候笑了笑,“走吧,姨母。”

凌晏做事总是周到细致,对此,凌珊无不佩服,只是他自从当上了吏部尚书以后,就一直在忙,常常宿直宫中,有时一连好几天都不回家,凌珊呆在家里,一旦想到他的父亲为案牍把病情一拖再拖,最后辞世,就忍不住担心凌晏。
可是每次他们见面的时间都那么短暂,而且,每次他都在说她的事情,以至于她根本找不到机会开口关心他。
“你知道吗?一个没钱却有骨气的男人,一旦娶了一个有钱的女人,就必须比其他人努力工作两倍,而王侯将相的儿子无端端得到一个与之年龄不相匹配的地位,就要遭受无数布衣的青眼。他总该有所证明,否则你们家就完了。”坐在对面的星荀看出了她的担忧,靠在门边望着窗外纷飞的白雪,慢条斯理地说。
凌珊知道他不只是在说凌晏,也在说他自己。

他终于还是在朝廷里规规矩矩当一个五品常参官,过上了每天起早上朝的生活。
而他并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自十岁离家,周游神州大地,结识了无数士族之后、华族之裔。那些文人墨客相信星荀,进而也就相信他认定的君王——这便是身为吏部尚书的凌晏最近特别忙碌的原因。他们来了,那些对前朝皇帝失望至极而退隐的名贤。

“谢谢你。”凌珊想到这里,忽然说了这么一句。
星荀笑笑,好像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小得不值一提的事情,转而又说,“你不问什么吗?我离皇上近,很多凌晏不知道的事情,我都可以告诉你。”
凌珊才想起自中书令之位悬空之后,他也变得非常忙碌,这次来,他不会毫无目的。
她也该有所证明,否则他们家就完了。
“和我说说其他人吧。”那些妙择天下令族而得到的皇后之位候选人。





51

51、第五十回 听说 。。。 
 
 

“开年之后,太傅家和汝南郡王家的门槛都被踏得锃亮,倒是侍中门前仍旧冷清,想来是官宦贵族们都知道星相的个性,也不敢在这时候去打搅。”听到皇帝的一声冷笑,李修杰停了下来,恭敬等着皇帝发话。
宋于晞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书案上节奏缓慢地敲点着,目光没有从新成的书卷上移开,抬眸将眉一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李修杰暗自松了一口气,又说,“凌尚书家嘛……许是姚侯去年才薨了,尽管陛下曾接小姐到宫里来住,让各家都有些不安,但毕竟后来无事又出了宫,凌尚书年纪轻没有声望,外面渐渐也就不再看重这位小姐了。”
他说完又警惕地看了皇帝一眼:外面的人看不看重无所谓,最后点头的人是皇帝。不过,李修杰并没有在皇帝的脸上看到任何波澜。

宋于晞若有似无地点了点头,仿佛对他的言语颇为同意,觉得这样的推断理所当然,“那些名媛德行如何?”
册封后妃,首先就要强调门弥著姓、地华缨黻,其次才是德行,尤其是册立皇后,绝对是要地亲望高,古来那些以歌姬、舞姬出身的皇后从未在夏国出现过。宋于晞并不打算开这个先例。

“江南星氏的两位候选人都已经在宫里了,陛下也都见过,臣不便置言,星相嘛,自然是希望女儿当皇后的。”李修杰发现当他说起那位已经怀有龙子的充媛时,皇帝嘴角勾起了一抹柔和的笑容,于是语气轻快地说,“臣斗胆猜想,朝中所谓的那些中立派,其实也是认准了充媛娘娘的,只是碍于星相……”
皇帝仍旧看着书卷,李修杰一时弄不明白他究竟是为书上的事情微笑,还是因为充媛,索性转而说,“太傅家的女儿,就是贞皇后的侄女,精通文墨,遇事稳而不乱,仁孝俭素,儿时也曾被族中长辈称赞如易王妃——啊,是贞皇后。”

宋于晞放下了手中的书卷,望着宫殿的深处,半晌,他叹了一声,问,“汝南郡王家的女儿呢?常常听信成说她的伴读是个很好的人。”
信成公主是常德妃的女儿,德妃为她找了一位同样来自关内常氏的少女来做伴读。
李修杰坦然笑道,“的确是位聪颖伶俐、才华超群的小姐。”但他又忽然拧眉,略为担忧地说,“这位小姐通晓古今书史,熟知内外政事,常常襄助其兄长常居戌。”
“哦?”宋于晞反而觉得颇为有趣,笑问,“那么,常卿的奏表也有其建议咯?”
李修杰尴尬地笑了笑,低头说,“陛下恕罪,臣诚不知。”

皇帝不以为意地挥挥手,问,“还有一位呢?”
“姚侯的妹妹,陛下也是见过的。”提到去年才辞世的贤相,李修杰深深叹了口气,“她自幼由肃王妃抚养,后来回到京城,家教则是肃王妃与姚侯夫人亲传,才情品貌自是无可挑剔的。”
宋于晞再次拿起手中的书卷,看着上面秀逸清健的字迹,等他说出那个转折的字眼。
“只是……许是也恰恰是因为才貌兼备,性格也随和天真、容易亲近,能令人起怜悯爱护之心,所以据闻许多公子都对其青睐有加。”
皇帝“呵”了一声,不知是遗憾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李修杰瑟瑟笑了笑,要给皇帝当正室的女子,性格温软或者泼辣,目不识丁或者博览群书,相貌平庸或者出彩,只要门第够高,都没有多大关系,惟独只有这丑闻谣言,是断断不能有的。
他倒是也对姚侯的这个妹子感到可惜,毕竟姚侯是如此贤能忠义,他薨了以后,剑南凌氏交予一个不过弱冠的青年,其家门地位岌岌可危。昔日权倾朝野的剑南凌氏落到这副田地,让人心寒。

带着对这位小姐的同情,李修杰看了看宋于晞的脸色,一边斟酌一边试探着说,“微臣看来倒也没什么,仔细听来,不过是坊间一些不着边际的可笑谣言罢了。”
“哦?”皇帝略感好奇地扬了个声音。
得到皇帝的应允,李修杰信心倍增地解释起来,“那些传闻中与凌小姐情深弥笃的男子,都是小姐的亲眷,并且还不是同辈,都是要对小姐用敬语的后辈,只是靖国公得这个女儿时年逾不惑,故而就与族中后辈年纪错开了些。”

“吏部尚书凌晏大人、中书舍人星荀大人,分别是凌小姐的侄儿和姨甥,至于祭漩将军嘛……二人是表兄妹,尽管祭将军是名儒将,可才学毕竟不如凌、星两位大人,和小姐之间的言谈并不多有投机,故而两人也不是十分亲近。”
宋于晞听完放下了书卷,若有所思地想了想,喃喃道,“凌晏不是已经与嘉善订下了婚约?”
李修杰才想起自己忽略了这件事,连忙拜道,“臣有罪!”
“没什么,不必放在心上。”他的手指在书案上点了点,徐徐说,“情滥无行,欲多失矩。招惹了太多人,可不好。”



看来其他三位佳人都是极有希望的人,惟独只有她一个人,被各式各样的真相和谣言缠身。
凌珊举头望着阔别多年的烛龙寺,思量着星荀刚才告诉她的那些信息。
“幸好我还能叫你一声姨母,否则就没人陪你来烧香了。”星荀负手站在空旷的大殿前面,颇为玩味地说。
她笑笑,不接话。

当年愍皇帝崇尚佛教,屡次出家又被臣子以钱赎回,修缮寺院、免赋僧徒,让许多人都纷纷投身佛门。经历了一场叛乱,信奉异教虽然没有成为祸国殃民的头号罪名,不过那些当初为了糊口饭吃而出家的僧人绝大部分都又还俗了。
香客比起以前,也少了许多。烛龙寺是皇家寺庙,戒备庄严,不是逢年过节,来这里烧香祈福的人也不多。

这个春天,枝头的嫩叶迟迟不发,显得如此漫长难捱。

凌珊的脸被|干燥的冷风吹着,冷得发红。她也知道那些谣言不是无中生有,说她是心虚也好,无惧也好,她还是决定来烛龙寺斋戒了,省得又被人抓住什么把柄,弄得空穴来风。
“我先回宫了。有什么需要的,就和寺里的僧人说,玄宁之前都交代过了,忘了什么要回去取,叫尔琴回去拿便是。”
凌珊谢过了星荀,目送他离开。

走进了天王殿,望着佛祖肃穆慈祥的面容,凌珊心里却有无数思绪萦绕无法解开,来到了佛前也没办法清心寡欲。
她真的不是个能够虔诚礼佛的人,凌珊叹了一声,很快就感觉到有人从门外走了近来。到了如此静僻之地,她也无法静心,转身看到走进门的僧人,顿时惊讶地眨了眨眼睛。
僧人身披袈裟,项戴佛珠,年纪轻轻,却威颜雅秀、相貌轩昂,见到凌珊讶然的表情,他嘴角勾起一道柔和的弧线,对她行了一个佛礼,“凌施主。”
游学一番之后,果真历练不少,凌珊盈盈走到他跟前,将他上下打量了一轮,见他被自己看得垂下了眼眸,凌珊“噗”地笑出声,“小师父还是和从前一样——‘惧于美色’啊。”
说的是小时候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凌晏不明就里便对他的嘲讽,慧觉听了,低低笑了一笑。

“你这身行头,是当了寺里的住持了?”凌珊吃惊地问。
慧觉赧然颔首,“承蒙陛下圣意,贫僧造化尚浅,本不应得此虚名。”
凌珊却宽慰他说,“陛下让你当,你就当呗。他让晏儿去管吏部,让祭泽去管羽林军,赶鸭子上架这种事他做得还少么?”她说了笑笑,“我倒是觉得,以你的造诣,迟早是要当这个住持的!”
慧觉回来以后,曾经与凌晏、祭漩都见过面,据他们所说,凌珊现在变得和从前大不一样,说话做事都安静娴雅,可是依他看来,倒是和从前别无二致。
“阿弥陀佛。”他行礼,道,“凌晏施主此前已经交代了寺内安排妥当,施主大可在寺中安心斋戒。”
“有劳师父了。”看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彬彬有礼,凌珊谦逊地还以佛礼。

此时,一个穿着灰色僧服的和尚从外头快步走进来,神色有些匆忙,看到住持正在与一名女施主说话,十分吃惊。
慧觉问他何故匆匆。
和尚行了一礼,道,“信成公主来了,吴王与她一道。”
他恍然点了点头,吩咐道,“你去安排吧,稍后我再去拜见吴王与公主。”
和尚看了凌珊一眼,应声又匆匆走了出去。
凌珊见这和尚的举动奇怪,用目光向慧觉传达了自己的疑惑。

“五日前,宫里来了消息,太后抱恙,皇上准信成公主来寺内斋戒,为太后祈福。”
凌珊糊涂了,她知道信成公主是常德妃的女儿,但是——“吴王是谁?”
慧觉本要开口回答,但见凌珊身后走来了一个一身绫罗金玉的弱冠皇族,便敛容休语,缓缓转过身面向来人。
凌珊隐约从慧觉的眼睛里看到那人的身影,背脊突然僵了一下,机械地转过身,心头陡然收紧,引来一阵刺痛,她的脸顿时诧白。
 

作者有话要说:于晞兄!!




52

52、第五十一回 燕归来 。。。 
 
 

垂眸漠然走进天王殿内的男子一身华衣锦服,都是色泽清冷的绫罗绸缎,未被玉冠束起的乌发随着他优雅的步伐翩然微扬,如同冰雪一般晶莹和冷峻的面容见到殿内同样冷若霜华的女子,未有一丝波动。
原来他已经承嗣了他父亲周王的爵位,被封为一品亲王。

凌珊款款跪地行礼,拜道,“奴婢拜见吴王殿下。”
见到宋湛,慧觉行礼,但未跪地,烛龙寺住持位比国师,况且,僧人不拜尘外之人。

宋湛面无表情地看着跪在地上的这名少女,淡淡道,“平身吧。”
“谢殿下。”她站起来,也是面无表情,也没有抬头与他对视。
两人之间,分别不过一年,却好像已经把对方忘得一干二净。
慧觉机敏地发现了什么,悄然退出了殿外,只留下宋湛与凌珊两人,两厢互不相看,沉默不语。

似乎对彼此之间无话可说的状况都接受得十分平静,在佛祖面前,他们只是两个萍水相逢的香客而已。
宋湛来到佛前,凝望着佛像慈悲却也威严的面容,眉头微微一动,余光瞥到凌珊走到了自己身边,也和他一样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