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心-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晴并不打算将烧砖这项工艺带入这个时代,烧砖不仅破坏大面积的土地,而且对于空气也造成污染,所以,发展迟缓也不是什么坏事。
二舅谢二亮经过三天的时间,将银子全部送完,辛苦是辛苦,可是精神很愉悦,毕竟是往人家送银子,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招待和感谢,他回来后,不善言辞的他,嘴上没说出什么,但是大家都能看出他心中的愉悦和满足,看样子内心深处得到充分的洗礼。
方晴跟哥哥商议好,一起将他拉到一边郑重地说:“二舅,您回去一方面跟姥爷姥姥还有大舅大舅母商量大表哥学徒的事,另一方面等咱家大院修缮好,你带着二舅母来镇上吧,我想出一个生意,你和二舅母正好可以赚些钱。”
二舅用大眼疑惑地望着小小的方晴,有些不信她的话,旁边方舒平说:“妹妹走了几步,都很有见地,二舅可以想想,豆腐干是妹妹琢磨出来的,与军队和饭庄订货也是由妹妹谈的,加上买了这么便宜的大院,完全可以证明妹妹对做生意很有天分,所以,二舅你别怀疑晴儿的眼光,她说挣钱一般不会错的。”
方晴没有想到哥哥能这样相信自己,不由得望着哥哥心怀感激,庆幸自己移魂到方晴身上,更庆幸有这么一个好哥哥。
二舅想了想也是这么回事,不由得望向方晴的眼光变了,不再是敷衍而是探寻。
“二舅,我跟您说一件事,您可别跟姥爷和娘他们说啊,我怕他们害怕,”方晴觉得不扔出杀手锏,二舅不会听自己建议的。
二舅没有说话,但是脸色郑重起来,一副洗耳倾听的样子。
“前两天,军营的胡大叔说,咱们这马上要来大部队了,可能要严守这个码头,另外,为了能运送大批部队过江,还要将码头修缮,这样的话势必会来许多的工匠,我问了,朝廷只管出工役的人两顿饭,早饭和午饭,那么大强度的劳作,晚上一定很饿,所以咱们开个小吃店,卖得不需太贵太好,就是我家做豆腐剩下的豆腐渣都可以卖钱,加上热热的豆浆,就是一顿不错的吃食。”
“那豆渣不是喂猪的吗?人怎么能吃啊?”二舅很是怀疑。
“豆腐渣其实很好吃,只是大家没有将它做的好吃罢了,晚上,我让娘炒一下,您尝尝就知道了,”方晴记得前世奶奶曾说过,豆腐渣可是好东西,那年遇到饥荒年,他父亲带着一家人能活着,多亏豆腐渣呢,后来她尝过奶奶炒的豆腐渣,真的很好吃,既可以当菜也可以当饭,营养丰富不说,还物美价廉。
当晚上二舅吃到葱花炒豆腐渣时,方觉晴儿说的对,这才完全同意她的建议,回家同长辈商议一下。
不过这个小买卖也许投资,家里不富裕,方晴没有让姥爷他们投钱,而是用每天的收入进行投资,毕竟店面是新的,只需买些桌椅板凳,在买些灶具就可以了。
高婶经过几天的休息,也带着两个女儿跑过来帮工,人手增加,虽地方小,但谢小亮总算是能出摊了。
豆腐不仅军队要五十斤,小舅在市场上也能卖五十斤,后来,福来饭庄的豆腐也从方家订货,这样每天能出售是一百二十斤豆腐,按照平均价格为七文算,仅豆腐一项每天就能收入八百四十文,将近一两银子了,方晴看着账本欣喜地笑着。
正在高兴,高大叔走进来,笑呵呵地对她说:“晴儿,咱们来大生意了。”
在谢芳草的抵制下,高大叔终于不再喊方小姐了,而是如同长辈一般喊晴儿了。
“大叔,快坐下,先喝点水,”方晴站起给他倒杯水。
高保全喝了两口放下杯子说:“今天小亮让耀宗给我传信,说有个县城商人要大量进咱们的豆干,我去见了,他姓马,叫马家旺,在县城经营杂货生意,这次给篦子镇送货,在福来饭庄吃饭发现豆干,询问后,找到小亮那里,我将咱们的价格报到一十八文,不过他要的量大,希望能在便宜些。”
“您觉得这人可靠吗?不会有什么事吧?”方晴没有见到那个人,自然有些怀疑。
高保全没有任何迟疑说:“没事,咱们可以多要定金,然后我在跟着去县城一趟,看看他的店铺位置及规模,以压定金方式销售。”
方晴感到还是有高大叔帮衬的好啊,什么事都能想到而且经验十足。
最后两人商定,以十六文作为豆腐干最低售价,待高大叔从县城回来,就签订契约。
可是到了晚上,高大叔就将契约和定金拿了回来,当方晴看到银票时,与大家一样满脸愕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高大叔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由于他急着要回县城,时间紧急,我没有回来跟你们商量就自己做了主,我将咱们商议的话说完后,他怕我去了县城再找到出价更高的人,所以,以三百两的价格,买断在县城的销售权,也就是在县城里豆干只准许他们一家销售,我觉得咱们需要扩大生产的本金,所以就同意了,剩下的五十两是定金,价格是以十七文定下的。”
051搬家
方晴激动扑过去,搂着高大叔的胳膊说:“大叔,您真是太厉害了,太会做生意了。”
方舒平用手指触了她额头一下说:“要是没有高大叔,你会做成这样的大买卖?咱们以后可要好好待高大叔啊。”
高保全笑呵呵地说:“平儿,你们现在就对高大叔很好啊,要不是你们,我们一家还不知在哪里飘零呢。”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完饭,当晚,谢芳草带着方舒平和强儿,跟着高大叔一家一起去韩师奶家里,将五十两银子还了回去,还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
而方晴在家一边将这一天的收支算一下,一边教小舅和二表哥怎么记账。
这时,门口响起敲门声。
耀宗嘟囔一句说:“姑她们这么快就回来了?”说完,就下炕去开门。
没有听到强儿的欢笑声,而是两个人的脚步声,一会,虎利跟在二表哥身后走了进来。
只见他愁容满面的,高高大大的个子低着头,蔫头耷脑的,不知遇到什么事情。
“怎么了这是?怎么变成蔫倭瓜了?”谢小亮逗着问。
“小舅,你跟方婶说说呗,也让我跟耀祖大哥一样去韩家学打铁吧,”虎利说着说着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他用大手胡乱抹了一把说:“我爹的病更重了,奶奶着急上火也病倒了,每天只靠哥哥担着货郎下村里卖,只够一家人吃饱饭,哪有钱给爹爹和奶奶抓药啊,呜呜”看样子还是年龄小,对失去亲人的恐惧让他忍不住在方晴面前哭了起来。
谢小亮和耀宗上前一起劝慰,并答应跟谢芳草说说,他才慢慢收了声,这时才后知后觉的感到,自己这样大了,当着一个小女孩面痛哭有些丢人,马上讪讪地说:“那就麻烦小舅了,那我先回去了,”说完,逃一般的冲了出去。
谢芳草她们回来后,谢小亮就将这事说了一下,方舒平说:“正好韩师爷他们忙得人手不够,虎利哥又长得高大强壮,没准韩师爷他们见了能喜欢呢。”
“哎…这几个孩子命苦啊,他爹身体那样,这回他奶又病了,一家人全依仗着他哥挣那点钱,真是不容易,我看她娘的身体也不是太好…哎,”谢芳草没敢说下去,但是大家都明白,西边刘家的前景不容乐观,一旦大人出点什么事,对四个孩子打击可就太大了。
由于手里有了银子,家里人都觉得心里有了底,趁着大家都在,方晴又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咱们用一百两银子买粮食,不需买细粮,只买粗粮,然后让二舅来一趟,雇车将三分之二粮食拉到姥爷那,以备不时之需。”
“啊?是不是要打仗了?那咱们还是买完粮食回家吧?”谢芳草有些慌张说。
方晴和方舒平对视一下,心里都在想:娘果然会这样做啊,方舒平忙说:“娘,跟咱们签订契约的福来饭庄都依然正常的开着,咱们小门小户的怕什么啊?再说,这要是就这么走了,契约怎么办?”
谢芳草这才不说话了,但是眉头紧锁,一脸担忧的模样。
“再拿出一百两去村里收购豆子,在村里收购,价格肯定还要便宜,院子大有的是地方储备,剩下一百两咱们在银庄换成现银存放,省的用钱的时候抓瞎,”她担心战乱银票失去作用,还不如现银来的实惠。
大家齐齐点头,现在已经慢慢习惯方晴当家做主,何况她的意见很合理很周全。
第二天,还没叫人带信呢,二舅就带着大表哥谢耀祖来了,同时大舅也跟着来了,怎么说拜师学艺是很重要的事情,作为父亲不出面答谢就是太缺礼了。
大舅满脸笑容,看样子自己大儿子能学点手艺,那可是荣耀,就跟前世家长见到孩子考入重点大学一般。
简单的收拾一下,就带着耀祖去了韩师奶那里拜师,由于谢芳草走不开,就让高大叔将虎利之事说了一下。
韩师爷不是个随意收徒之人,他怕收图太多,难免良莠不齐,再给自己添麻烦惹是非。
过去拜师可是很严谨的事,师徒如父子,比收养一个干儿子还重要,所以,韩师爷这些年就一直没有收徒。
不过高大叔将刘虎利全家的事说了,韩师爷也动了心。
耀祖跟大胖叔行完拜师礼,又给韩师爷叩完头,就算拜了师,就在韩师爷家住了下来。
大舅和二舅没有马上回去,而是被方晴留了下来,将他们拉到偏僻处,悄悄的将自己的打算说出,大舅和二舅的脸都没了血色,二舅急急问道:“事态已经发展这么严重了吗?”
老百姓对于战事都心生厌恶,一生没有太多的需求,只希望天下太平,一家人不生病能吃饱穿暖。
听方晴所说,战事马上临近,他们怎不能着急紧张。
“没有,还没到那步,不过一旦大批军队来到篦子镇,粮价将迅速提高,所以咱们需要在这之前买些粮食做储备,”方晴沉稳的说着,大舅的眼睛不断的闪着,还是不是扭头望着二舅。
二舅明白大哥的想法,外甥女这样小就操持这种大事,自己起初也很惊讶,想必大哥也一时难以接受。
最后还是将谢芳草喊了过来,听到妹妹也是这个意思,才放下心来,大舅二舅这才拿着银子买粮食。
粮食这个时候已经在悄悄涨价,只是涨幅还不明显,毕竟篦子镇只有那两天过来两小船的难民,以后就再也没有过来,不知是这边封渡口的缘故,还是此处过江位置过于偏僻,许多人都不知道的缘故。
篦子镇依然沉浸在平和安详中。
下午,装了几大车粮食,大舅和二舅押送着回沟那沿村去了。
方晴正带着强儿在炕上算账,就听西院刘婶在院子里抱着娘放声大哭,高婶在旁边劝说着,估计可能虎利学徒之事定了下来,刘婶这是激动的哭声。
果然,高兰走进来,小声对她说:“韩师爷已经看了虎利,还算满意,就决定让大胖叔收为徒弟,刘婶听到信后,这不来这里感谢呢,可是说着说着就大哭起来了。”
高兰是高大叔的二女儿,今年十二岁,由于原来生活很安逸,所以跟她姐姐高梅一样,都长得细皮嫩肉的。
虽说是过去生活条件很富裕,但是高大叔家教好,她们并没有养成一般富家小姐那目空无人恣意妄为的样子。
起初干活不是很熟练,但是两个姐妹深知自己一家人的处境,就放下身段认真的学着,不懂还虚心地问。
韩师奶很喜欢这两个姐妹,照着韩师奶的话:她们过去是在福窝里出生长大,现在却一下从天上掉到地上,没有任何怨言不说,还极力的帮衬家里,懂事谦和,这样的女孩真是难得。
虎利的拜师礼很顺利,然后也搬到韩师奶家余大表哥耀祖一起住着了。
西院刘家少了一个半大小子吃饭,困境也算是解决许多,自从那天在院子里大哭过后,谢芳草、高婶、刘婶就变成亲密闺友,三个人常常在一起边干活边说着悄悄话。
后来方晴提议,让刘婶每天来家里帮忙,每月跟高婶一样,发五十文工钱,这样又让她家生活宽泛许多,她脸上也增添更多的笑容。
二舅回去第二天就又回来了,他知道这边活计多人手少,所以主动承担盖房的监工,这样,高大叔就可以带着耀宗专心致志的往乡下收豆子去了。
大院的房屋没用两天就修缮好了,韩师奶让人帮着看着黄历,挑出最近可以搬家的好日子,就来这告诉谢芳草。
然后又讲了一些老例和注意事情,这才放下心来回家去了。
搬家对于过去人来讲是个很重要的事情,尤其里面还增添许多的迷信成分,老例,也就是传统、传承,可是这老例更多的却是迷信和风水之说,当大家知道了,谁也不想破坏,搬新家总不能心里有什么膈应或是阴影吧,所以,只能将老例延续下来。
方晴则认为,所谓的风水,是不是布置合理设计更人性化,然后加上传统的一些观念?
谢芳草又将这些老例跟二舅和高保全说了,然后大家就开始分头准备。
吴家宅院被大家认为风水不是很好的地方,要不怎么会出现被流放的后人。而且子嗣少,好不容易置下财产,结果又破败了,所以,搬家前要先请仙姑做法,将宅子里面的邪气驱驱,还要准备一间作为供奉各路神仙的专门房间,供奉的时间是一个月,说是这样就可以打动各路神仙,将此宅护住,邪魔就不会侵犯,方家也就不会沦落吴家后尘。
方晴撇了无数次的嘴,翻了无数的白眼,依然得拿出银子按照有道行人说的,让二舅和高保全去购买所需做法和供奉的东西。
仙姑不知怎么在大院折腾,方晴本想着去看看,毕竟这样的事,在前世很少见,可是,由于她年龄小,容易被驱赶的邪魔侵袭,所以,她和强儿都被命令老实呆在家里。
前期事项终于折腾完了,仙姑拿着银子批准:可以搬进去了。
…^_^…^_^…
今天加更索票,要是能超一千张推荐,女人再加更一章…
这几天风很大,天气很冷,大家注意身体哈,O(∩_∩)O~
052增加人手
第二更送到,大家投票鼓励一下女人呗O(∩_∩)O~
…^_^…^_^…
方晴不由得长出一口气,因为马老板要来取豆腐干的时间快要到了,在这个小院实在做不出那么多的豆腐干,她担心刚开始合作就给人留下不能按时供货的印象。
现在这个小院,就留给高大叔一家搬进来住,毕竟高大叔是个外人,总不好与谢芳草一家住在一起,省的惹出什么流言蜚语。
大院一进是正房四间,东西厢房各两间,二舅一家人住富富有余。
二进也是正房四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还挂有两个耳房,想必吴家是指婢唤奴的人家,要不就这么一个儿子,怎么需要这么多的房屋呢?
谢芳草安排:方舒平住一间,给方晴留一间,等方晴在大些才可以自己住,现在还是跟她和强儿住在西胯间。
房间按照大户人家所造,一进正房是会客厅,没有大炕,只有胯间才有大炕,而大炕取暖都在旁边的耳房中烧火。
三进院是谢小亮带着耀宗住着,四间正房,他们俩只占了一间,说是冬季快要到了,没必要烧那么多的炕,浪费柴火。
县城马老板要的第一批豆腐干是三百斤,每六天供货一次,已经让人带信过来,必须按时交货,因为他在县城已经跟好几个饭店签约,不能误了供货时间。
在家里做豆腐做豆干就是几个女人,谢小亮得盯摊,耀宗则跟着高大叔收购豆子,家里人手真是不够。
方晴想了想,将做豆腐和做豆干分了出来,豆腐由刘婶带着她的大儿子刘正利和刘秀英负责,也就是将这一块包给她家,豆腐的原料由方家提供,他们只负责加工工艺,但是需谢芳草掌控火候和点卤时间,这样可以保证豆腐的质量。
刘正利已经不去做货郎了,跑一天卖不上几个钱,就让刘婶将他拉到方家来挣钱了。
豆腐干则由高婶负责,她没有帮手,两个女儿她都舍不得让她们太参与,毕竟女儿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