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清朝幸福生活-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禛于是道“当年,你四嫂嫁过来的时候,皇额娘的身子很快便康复了,正是因为有你四嫂的例子在,所以四哥才这样提议的。但是,这冲喜,本就是一玄乎的事情,你这次成亲给敏妃母冲喜,很可能无效,所以你得先有心里准备。”
听见胤禛直接打击的话语,胤祥面色苍白的点点头,示意他明白。
“等到弟妹嫁过来的时候,不管敏妃母的身子好没好,只要弟妹孝敬敏妃母,敬重于你,爱护你的两个幼妹,那你就不能对弟妹有什么怨言或者是心结,知道了吗?毕竟这种事情,谁也预料不到。”
婉如之前的担心很有道理,所以这话,胤禛现在必须和胤祥挑明了说。
胤祥听闻此话,脸色又变了几变,最终他还是点头道“弟弟明白,谢四哥教诲。”
胤祥面色苍白倔强,胤禛见状,在心里叹息一声,拍了怕胤祥的肩膀,接下来又说了点儿关于冲喜的其他事情,最后又亲自把胤祥给送回宫去了。
胤祥回到宫里之后,思来想去,还是把这件事告诉给了敏妃,这件事敏妃迟早都是要知道的。
敏妃初听这件事时,反应很激烈,她不同意此事。
皇子阿哥的婚事,从来都是康熙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指婚的,胤祥是她唯一的儿子,她不希望康熙仓促之下,随便给胤祥挑一个嫡福晋。
胤祥的嫡福晋,那是陪伴胤祥一辈子的人,是胤祥的助手,敏妃自然是希望康熙慎之又慎的为胤祥挑一个好的,她可不希望把胤祥的终身大事这样马虎过去。
当年佟佳氏挑婉如这件事,敏妃是知道一二的,佟佳氏是之前就看上了婉如,所以在病重的时候请求康熙给胤禛婉如指婚,佟佳氏知道婉如的性情,那婉如和胤禛自然过的美满。
但是她可没有见过未来的儿媳妇,胤祥也没有见过,万一,康熙挑的不好怎么办?而且,这冲喜不一定有效,万一没有效,康熙时间仓促之下又挑了一个不合适的,那胤祥岂不是夸大发了?
所以此时敏妃不同意,坚决不同意。
不过敏妃的坚决不同意最终在胤祥的苦苦哀求之下崩溃,敏妃最终还是同意了胤祥的提议。
如果有可能,敏妃也不想早早的就去了,她大儿子才十三岁,还有两个年幼的女儿,如此年幼的儿女,她如何能放心得下?
只要有一线希望,她还是愿意试试的。


第三百二十七章 康熙的烦恼
敏妃也同意之后,胤禛便去求康熙了,康熙二月要去南巡,这一巡不知道要巡几个月,敏妃的病情托不得,这件事还是速战速决的好。
胤禛于是在一日下朝之后,去乾清宫求见了康熙。
康熙最近几日在忙着为二月南巡的事做准备,这是康熙第三次南巡了,第一二次南巡是治理河工,这次南巡,主要是为了策定新的治河方略。
康熙在忙的脚不沾地的时候,被胤禛给打扰了。
这个时候胤禛来找他,康熙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胤禛又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找他的,但是胤禛求见,康熙不可能不见,所以即使康熙政务繁忙,他还是让胤禛进来了。
胤禛进来行过礼之后,康熙直接开口了“老四,你今日过来找朕,有什么事?”康熙的言外之意便是有事赶紧说,没事儿赶紧走,他忙的很。
康熙的意思,胤禛明白一二,见康熙头都没有抬,胤禛在心里斟酌了下,把之前准备好的说辞在心里又快速过了一遍,然后开口道“皇阿玛,儿臣今日是为了敏妃母和十三弟的事情而过来求您的。”
为了敏妃和老十三?康熙觉得有些意外,这可是胤禛第一次没有为他的小家,没有为他的媳妇儿子求什么,于是康熙有点感兴趣了,他从满是折子的龙案上抬起头,饶有兴致的看着胤禛道“喔?为了敏妃和老十三?你说清楚。”
胤禛应了声是,不急不缓的把他的想法给说了出来“皇阿玛,敏妃母的病情一直未见好转。如今已是病的难以下榻,敏妃母这个样子,十三弟终日郁郁寡欢,面色憔悴。儿臣询问过十三弟。十三弟说太医已是素手无策,于是儿臣便想了个法子,所以特来求见皇阿玛。”
听见胤禛说起敏妃的病情。康熙的脸上有了凝重之色,说句实话,他身上不多的男女之情几乎全给了佟佳氏,后宫里的女人全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佟佳氏在康熙心里的分量重。
在康熙看来,后宫里的女人都一样,没有多大的差别。敏妃亦是如此。
敏妃性子温和,且人长的貌美,中国传统女性身上的温婉贤淑在敏妃身上都有体现,康熙对敏妃这样的女人谈不上很喜欢,但是不讨厌。所以他就多宠幸了敏妃几次。
于是就有了胤祥。
对于胤祥这个儿子,康熙可是真心疼爱的,胤祥有勇有谋,虽然年纪小,但是未来不可限量,于是看在胤祥的面上,康熙对敏妃还算不错,于是敏妃又有了两个女儿。
敏妃不是佟佳氏,要是佟佳氏的话。康熙肯定就揪着太医的衣领逼他们认真救治佟佳氏。对于敏妃,从她身子病了以来,康熙没怎么关注过,只吩咐了太医好好医治。
如今敏妃病重,康熙自然是不想看到敏妃死去的,但是太医们素手无策。康熙也没有办法,后宫的女人多了去了,他不可能谁病了他都亲自探望并且逼迫着太医院的人好好医治的。
当然,从内心里来说,康熙也不希望敏妃去世的,如今听闻胤禛有法子医治敏妃,于是康熙好奇道“什么法子?说来听听。”
胤禛观察康熙的神色,见康熙的面上有那么一丝对敏妃的关心,胤禛心里稍稍有了底,他开口道“皇阿玛,当年,皇额娘病重,您是为儿臣和儿臣福晋指婚,让儿臣福晋为皇额娘冲喜,如今,敏妃母身子越发的不好,所以儿臣想着,要不您也给十三弟指婚,也为敏妃母冲喜?”
胤禛说这段话的时候,边说边看康熙的脸色,可惜康熙一直一脸的高深莫测,胤禛什么都没有看出来。
胤禛说完这话,忐忑的瞅了康熙一眼,然后等着康熙的回答。
康熙没想到胤禛竟然会想出冲喜的法子,胤禛果然时不时的让他意外一下,胤禛说完等着他的答复,康熙心里在思考。
说实话,当年康熙之所以会答应佟佳氏给胤禛婉如指婚,那完全就是死马当活马医,他是走投无路了,他已经顾不上天下人会是怎么看了。
但是如今,敏妃很明显的在他心目中的分量没有那么重,所以此事,康熙要斟酌一二。
冲喜这件事,完全就是天意,康熙一向只相信自己不相信老天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冲喜这件迷信的事,怎么看都和孔圣人这句话想违背。
康熙的身子靠在宽大的龙椅上,认真的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其实,就算是他答应给胤祥指婚,给敏妃冲喜,这也没什么。
天下就是他的,而且如今的谏官也不如前朝般刚烈,再说他之前也办过此事,如今再办一次,也无任何不妥。
但是想起了佟佳氏,康熙心里莫名的有些沉闷,在他的心里,只有佟佳氏是特别的,他为了佟佳氏而破例,他心甘情愿。
但是如今,为了一个并不是太宠爱的妃子而破例,康熙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太舒服,他不想痛快的答应,于是康熙便沉默了。
康熙沉默了,胤禛自然也跟着沉默,他低着头,眼睛盯着自己的脚尖,回想他来之前婉如给他说过的话。
他一心想着向康熙建议为胤祥指婚,为敏妃冲喜,所以其他的,也没有想太多,但是婉如想了很多,婉如曾经忧心忡忡的问过他,皇阿玛会不会怀疑什么?
当然,婉如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婉如始终没有把康熙当成皇阿玛看待,在她心里,康熙一直都是冷血多疑的封建帝王,所以胤禛现在主动提起这件事,婉如担心康熙会不会多想。
对于婉如的担心,胤禛很肯定的说不会,因为这件事,很明显的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要是敏妃的病情最后好了,自然皆大欢喜,敏妃胤祥感激胤禛,但是除了敏妃胤祥的感激之外,胤禛并不能得到另外的好处。要是敏妃的身子没好,那么说不定胤禛这个牵头人,都会受到埋怨。
胤禛就是用这话来安慰婉如的,不过现在,在康熙沉默了有一盏茶的功夫之后,胤禛原本坚定的信心有些不确定了,他心里疑惑,难不成皇阿玛真的怀疑他什么?
就是胤禛心里忐忑的时候,康熙终于开口了“老四,你之所以这样做,朕知道你是对老十三兄弟情深,你能为老十三做到这一步,朕心甚慰,你有心了。”
康熙先是夸赞了一下胤禛,然后话音一转,康熙继续道“不过此事,关系甚大,朕要好好考虑一下,你先下去吧。”
康熙现在有些拿不定注意了,他在犹豫,所以他让胤禛先下去,他要好好想想。
康熙的夸赞打消了胤禛心里的忐忑,不过,他也清楚康熙说的有道理,随随便便的为了一个妃子冲喜,这和康熙平日杀伐果断的形象不符,所以胤禛应了声,然后行礼下去了。
胤禛走了之后,康熙没有继续思考刚才的问题,他去慈仁宫向太后请安去了。
到了慈仁宫,那些给太后请安的妃子们刚走,刚好,康熙乐得清静,和太后问过安之后,又说了几句闲话,康熙把胤禛向他提的建议和太后说了说。
太后虽然心眼少,不擅长宫斗,但是她并非真的什么都不懂,康熙的意思,太后明白。所以在听了康熙的话之后,太后略为思考一下,便主动揽下了这事。
康熙身为一国之君,不好明着下令给敏妃冲喜,但是太后可以,太后可以名正言顺的给胤祥指婚,为敏妃冲喜。
于是接下来,便是康熙和太后商量着,为胤祥指哪家的姑娘。
本来,康熙是准备着等到下一次选秀的时为胤祥指婚的,离下一次选秀还有两年多的时间,所以康熙也没有认真的考虑过关于胤祥福晋的事。
不过,京城里大官之家适龄的贵女,康熙还是知道一二的,他在心里仔细筛选了几个人选,然后征询太后的意见。
太后对此没有异议,她一切听康熙的,于是康熙斟酌了之后,最终选了兵部尚书马尔汉之女兆佳氏。
胤祥是康熙很疼爱的儿子,胤祥的福晋,康熙自然要为他挑一个好的,尽管时间仓促,但是康熙还是尽力为胤祥挑一个最好最合适的福晋。
马尔汉是历经顺治康熙两朝的老人了,一路靠着军功从小官升迁上来,也是不易。马尔汉为人谨慎,胤祥有这样一位老丈人,还算不错。
康熙把胤祥福晋定下来之后,嘱咐太后几句,便告辞回乾清宫了。
康熙的意思是虽然人选定下来了,但是太后的懿旨还是过两日再发,这中间,康熙还得找马尔汉通通气,让他做点准备。
康熙走在回乾清宫的路上,不禁摇头叹息,儿子多了也不好,儿子个个优秀更是令人烦恼,每一个儿子都是他的心头肉,每一个儿子的终身大事他都得操心,慎之又慎。
不仅君难为,慈父也难当啊。


第三百二十八章 太后懿旨
不过,康熙想到既然都给胤祥指婚了,那敏妃的位份也该落实一下了,康熙不是那种优柔寡断的人,既然冲喜这种事情都做了,那顺便落实一下敏妃的位份也实属应当。
宫里面现在有一贵妃,四大妃,有几个庶妃,敏妃就是庶妃之一。如今,趁着胤祥大婚,干脆也给敏妃行册封礼,让敏妃这个称号,名正言顺一些。
几日之后,康熙把马尔汉召进宫里,向他透露了一下关于给胤祥和兆佳氏指婚的事,马尔汉之前毫无思想准备,闻言大惊,不过大惊之后便是大喜。
十三阿哥的母家在众皇子中不算显赫,但是十三阿哥本人深受康熙宠爱,和雍郡王还是好兄弟,以后前途无量,而且十三阿哥本人也相貌堂堂,文武双全,他的嫡女能嫁给十三阿哥做嫡福晋,真是天大的好事。
于是在康熙的暗示之下,马尔汉拍着胸脯说会尽全力筹备此事,请皇上放心。马尔汉眼里的惊喜康熙瞧的清楚,自家儿子如此受欢迎,康熙心里也高兴的很。
马尔汉回去之后,便开始张罗着给兆佳氏准备嫁妆的事了。而太后这边,则是几日后颁下懿旨,说敏妃性行温良,克娴内则,久侍宫闱,敬慎素著,特封为敏妃。另兵部尚书马尔汉之女兆佳氏,贤良淑德,温柔敦厚,今特许配给十三阿哥,命两人择吉日尽快完婚。
太后此懿旨一下,惊动不少人,太后这可是两道懿旨。一道正式册封敏妃的位份,一道是给十三阿哥胤祥指婚。这一下子,敏妃和胤祥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不过,众人心里也都明白。太后,这是要给敏妃冲喜,这敏妃。怕是已病入膏肓了。
外面的议论对于胤祥和敏妃毫无影响,他们母子现在都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懿旨,敏妃从生下胤祥时便被康熙口头许诺为妃,到今日,十三年后,她真的成了妃子。
而胤祥,也没有想到仓促之下他皇阿玛给他找了一个不错的老丈人。兵部尚书,兵权,多么令人眼红!
不过这对母子惊喜之后,便赶紧准备着胤祥大婚的事了,不过也没有什么可准备的。太后懿旨,胤祥大婚所需的东西交由内务府置办,胤祥只需要安心当他的新郎官就行了。
敏妃心里有了盼望,想要亲眼瞅见儿子大婚的情景,甚至还想要看见孙子的出世,敏妃被胤祥大婚的事一刺激,精神慢慢的竟然好了起来。脸色也不像以前那样总是蜡黄了,而是一直有着淡淡的红晕,人也能下榻在屋子里走动一下了。
敏妃这副样子。自然让所有关心她和胤祥的人都心里大慰,尤其是胤禛和婉如,敏妃的身子见好,也不枉胤禛和婉如费尽心思的想法子了。
对于太后所下的这道懿旨,婉如和胤禛都真心的替敏妃和胤祥高兴。那天胤禛从宫里回去之后,婉如问他具体的情形。胤禛一字不拉的全告诉婉如了。
当时婉如还和胤禛一起猜测了康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他们没想到,几天后懿旨下来,竟然是两件喜事,不仅有胤祥的婚事,还有把敏妃的位份给正式确立了。
婉如和胤禛双双感叹,这皇阿玛,真是贴心的皇阿玛,不仅应儿子所求,还附带的多给了些好处,这样的皇阿玛,真是太贴心了。
婉如和胤禛感叹完,康熙也要动身南巡了,这次南巡,康熙本来是要带着太后和胤禛同去的,可是如今胤祥要大婚,他身为胤祥的皇阿玛,在胤祥大婚的时候不能亲自在场,多少有些遗憾。
所以康熙就让太后留在宫中主持胤祥的大婚仪式,当然,作为胤祥好哥哥的胤禛,康熙也给留下了。
于是二月初,康熙带着大阿哥,三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南巡去了。
康熙一走,接下来京城中最大的事便是胤祥的大婚了。
要说这大婚,最忙的自然是十三福晋兆佳氏,她得亲自绣嫁衣,学习管家的技能,学习如何伺候病人敏妃,顺带的打听胤祥的喜好,准备投其所好,每天都忙的没有空闲。
不过,这日,兆佳氏正像往日那般在家绣嫁衣的时候,身边的丫鬟突然过来禀告:钮祜禄氏来找。
兆佳氏听说是钮祜禄氏来了,赶紧让她进来。
等钮祜禄氏进来之后,兆佳氏放下手中的衣料,迎了上去“钮祜禄妹妹过来了,快请坐。”
兆佳氏长的并不怎么貌美,但是声音却柔媚,带着一股子撩人的余味,更让人惊奇的是,这兆佳氏长的竟然神似胤祥。
并不是说兆佳氏五官和胤祥的相似,而是看到兆佳氏,便会想到胤祥,兆佳氏和胤祥,一女一男,神态动作语言等各方面都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看到眼前的兆佳氏,钮祜禄氏总会想起胤祥。
对此,钮祜禄氏不止一次的感叹过,果然是命中注定的夫妻呐。
眼下,看着兆佳氏笑意盈盈的脸,钮祜禄氏脑子里又出现了胤祥的脸庞,钮祜禄氏暗暗摇摇头,把胤祥的样子从脑子里赶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