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宋-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穿故意沉吟一下,一付时太公占了莫大便宜的神情,很为难的回答:“好吧,鸟粪我负责提供,太公负责提供牛奶;我负责提供场地……以及相关技术、奶牛物种;太公负责提供人手,产品咱俩对半分,产业管理由十一娘负责。”

哦,为了购买与时穿的合作机会,刘太公之前付了一千亩沭阳河边最肥沃的土地……这个,咱就不提了。

战争需要的是铁与火,钢铁方面,现在时穿有段氏铁匠坊以及海外李大郎的钢铁工厂;火药方面,现在刘太公自觉自愿的上贼船了……但这还不够,铁与火,有多少都不够。而且时穿现在的短板是人力,通过之前的剿匪以及与梁山好汉的战斗,团练方面出现很多问题,同时,铁器作坊更需要储备更多的生产力。

“至于刀剑弓弩方面……太公,我段氏铁匠坊最近研究出汉代的麻钢,这是一种高弹性的钢材,最适合作铁臂弩,而铁臂弩的拆卸也极其简单,平常不过几个铁件,危急时刻一组装起来,那就是杀人利器了。然而,这次梁山好汉……”

“水寇!”刘太公严厉的纠正说:“是水寇谁拿他们当好汉——被他们打劫的人?”

好吧,就算他们的抢劫行为并不代表最广大被抢劫的庶民的利益……这样,称他们为“寇”并不过份。

“这次梁山水寇来袭,之所以纵横乡间,人不能制,那是因为大家都没有武装起来……太公,刘氏一家武装起来,不过是坐困家中,别人不来抢,但自己也出不了门而已。咱要告诉四乡百姓一个道理:强盗抢劫的是什么人?你家没钱,强盗会光顾吗?可是,谁的钱不是自己一手一脚辛辛苦苦挣出来、攒出来、省出来的?谁愿意拿自己的钱,成就抢劫者的‘英明’?

梁山水寇抢劫,公布了抢劫标准吗?他们说过家有多少钱以上要抢,多少钱以下不抢——不,他们迷信‘贼不走空’,既然过来了,就不能空手走,不管你的钱怎么来的,绝不放过。

既然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被抢,所以,武装起来,保卫自己的财产,不仅仅是大户人家的责任。人世间,每个庶民辛苦挣扎的最终目标,都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辛苦挣钱的最终理想就是成为大户人家,今日不为明日的吃饭发愁。谁生下来都不是天生想找罪受的,保证自己不被打劫,是人类天生的权力——不管他钱财多少!

所以,武装起来,不仅仅是刘家的责任,也是刘家庄户的责任,也是沭阳所有‘有产者’的责任——有恒产者有恒心,只要有个家,只要家中有粮,只要我们出头组织他们,梁山水寇的活动范围会越来越小,于是,在这片属于咱们的土地上,咱们可以自由的下地耕作,自由的播种、收获……

太公,每个人都担起保护自己家庭的责任,不管是梁山水寇来了,还是什么其他外寇,他们都拿不走我们的播下的种子!”

刘太公刚刚敲定一项可能带来巨额收益的产业,正在兴奋当中,被时穿煽动性的话语蛊惑着,稍稍一沉吟,立刻决定:“说得有理——我刘家举行嫡次子婚礼,居然要关起门来兴办,奇耻大辱啊……恰好,这场婚礼还没有结束,怎能没有贺客——旷儿,赶紧去邀请周边的亲朋好友,我刘家今天要挑起这个担子!”

古代婚礼讲究“三朝回门”,十一娘是远嫁,三天后不能回门,那么婚礼就需延迟三天,等三天后才能送别送嫁队伍,这也就是刘太公所说“婚礼还未结束”的意思。

刘家庄就在沭阳城郊,附近居住着许多大小地主。刘太公开始遍撒请帖邀请这些人上门,借着工夫,时穿向沭阳城内传信,告诉黄爸自己已抵达沭阳城郊,三日后将带人入城。黄爸详细询问过时穿带的人手后,立刻长长松了一口气,整个沭阳城也随着黄爸的轻松而放松下来,但黄爸依然不敢出城,他派遣自己的掌书记前去道贺,自己依然守在城中望眼欲穿。

刘太公本身就是沭阳数一数二的大地主,如今长子成了知县,刘家又成了士绅阶层,他一声号令过来道贺的不仅有沭阳县大大小小的地主,还有不少致仕的官员也来参加。沭阳是“上县”,因为土地肥沃,不少官员致仕后选择定居于此。原本按照官场潜规则,刘太公嫡长子刘旭不过一九品知县,比他级别大的只需派一管家登门即可,但现在非常时期了,此刻在沭阳县地盘上,拥有最多武力的就是刘家,于是,只是官员也不顾官场礼仪,恨不得带上全家老小过来祝贺……顺便,就在刘家住下不走了。

于是,当晚刘家庄的喜宴,就变成了当地地主武装头目、以及退休官员的大聚会。

酒过三旬、菜过五味,刘太公开始忙碌起来,他先按照礼节退席、更衣,将宴席的主导权移交新郎,而后躲在幕后,不断地招呼三两个人进去密谈,谈话的内容大约就是时穿那番煽动的语句,看来效果不错——凡是谈话出来的大小地主们,个个神色激动,恨不得在场中挥舞一番刀枪,来显示自己的勇气。

刘旷代表刘家敬过一轮酒,轮到时穿上场了,他笑眯眯的站起身来,举起酒杯向在场的地主们祝酒,他一起身,现场的窃窃私语声嘎燃而止,时穿咳嗽一声,响亮的说:“某,海州城的时穿时承信,祝大家……祝这对新人……”

古代这样的场合,有专门的祝祷词。时穿一番颂扬过后,举杯邀饮。但似乎现场的人心不在于此,一名过来祝贺的邻居小声的问:“承信郎,听说你从海州过来,曾路遇梁山水寇——自你与他们相遇之后,这伙人突然不再打家劫舍,似乎从沭阳地面消失了。可越是如此越是可怕,谁知道他们下一个准备打劫哪里?大郎,你猜测他们如今藏身何处?”

第363章 方腊也出现了

时穿想了想,忽然笑了,说:“听说他们劫富济贫……”

时穿说出这话来,让大家很惊讶,如果不是大家事先知道时穿曾与梁山好汉撞了个对方,彼此很不友善分手,也许大家要质疑时穿的身份。

稍倾,一位小地主很不齿的插嘴:“恐怕是‘劫’别人的‘富’裕,‘济’自己的贫‘穷’了吧?梁山人每次下山抢劫,不都是把财宝抢回山去,自己过那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他们除了顾自己之外,还‘济’过谁的贫穷?”

这话一说,时穿恨不得亲对方一口。他停顿一下,马上又说:“听说他们专劫‘为富不仁’?”

那名小地主简直像时穿安排的托了,他一问一答的说:“何为‘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的标准是谁制定的,谁来确认别人‘为富不仁’——贼喊捉贼而已!”

看到周围看向他的目光越来越不善,时穿笑了笑,不再逗人玩:“那是,贼盗抢劫,都说他们是被逼无奈,是有理由的抢劫——没有理由,就创造理由。不,这世界不能拿抢劫当作公理当常态,如果承认抢劫是正当的,那么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财产不受侵害。

没错,梁山人总是打着对方‘为富不仁’的旗号进行抢劫,没有‘为富不仁’他们把对方说成‘为富不仁’,总弄些半夜鸡叫一类的传说,表明自己抢劫的正当性。可当他们抢劫致富之后,他们只会想着自己是贵族了,需尽情享受,自己的儿女也是‘贵二代’了,绝不能让庶民分享他们的抢劫成果……

依据梁山人的惯常作风,他们窜入海州,这时候大约已经抢饱了,这会儿可能又缩回临时巢穴中,去享受抢劫成果了。亦或者他们还没抢够,那么我们可以逼他们缩回去——梁山贼总共才多少人?这帮人之所以能纵横山东,依仗的是马快,以及人人自危。若是大家联起手来保护自己家庭,我们的人数比他们多,如果我们让每个家庭都是劫匪的绊脚石,那么即使抢劫者多么伟大英明正确,他只能缩回自己的老巢吃自己了。”

桌上另一位小地主借着酒意,大声插嘴:“时承信啊,知道知道,海州时大郎,家中十几个姐妹,各个如花似玉、识文断字会管家,很有名声的。如今看来,说的话铿锵有力,真是实至名归呀!”

时穿嘿嘿一笑:“我的名气不在于我妹子多,而在于我的拳头——诸位应该知道,我曾经是海州大将,如今是崔庄五乡团练总教头……最重要的是,海州城著名的段氏铁匠坊,我是其中的大股东。

坐中窃窃私语声轰然而起,时穿脸上挂着商人推销货物时,那种露出八颗牙齿的微笑,等大家消化了一下他刚才的话,他招手让一名义儿呈上一柄朴刀,而后带着憨厚的微笑,向各位地主推荐:“段氏铁刀,锋利程度那是没的说,诸位想必知道海州段小飘的剪刀,不比杭州张小泉剪刀差,且段小飘剪刀绞起铁来,更胜过张小泉剪刀。

段氏铁刀,就是用打造剪刀的钢火制成的,这种铁刀不说吹毛立断,却也能削金如泥……诸位别说不信,我这里就给诸位现场演示……来人,把十个铜板摞起来。”

《水浒传》上有段内容是“杨志卖刀”,而据说杨志确实有卖刀的经历——花石纲沉没后,其余的指挥使怕朝廷追究,自己先躲了起来,然后公推他们的头领、都指挥使杨志上京活动。杨志途中生了病,将指挥使们凑集的行贿钱花光,不得已卖刀凑旅费,结果与城市流氓起了冲突,怒而杀人,被当地知县逮捕坐牢。

稍后,其余指挥使就等没有杨志的消息,便派孙立上京,孙立在半路上发现了服刑的杨志,但此时,各指挥使已经宦囊倒空,赎不出杨志来,故而孙立只好继续上京——兜中无钱,当然无法运作脱罪事宜,所以孙立回来后通知其余指挥使,一起劫了杨志,上了梁山。杨志也因为这件事办的不漂亮,原本他才是是众指挥使的头目,最后只好让位于他的副手、另一位都指挥使李进义(即演义中的卢俊义)。

在娱乐缺乏的古代,时穿摆出一副卖艺的模样,众人当然热烈捧场,只是刘旷见到时穿一付摆地摊模样,有点装不认识时穿,他牵着十一娘的手,拐到另一张桌子上敬酒。

在众人的吆喝下,十枚“政和通宝”叠了起来,这种铜钱上的文字使用“宋体”书写的,铸造精美,文字简练,是钱币收藏中不可多得的宝贝。时穿对这如此精美的十枚铜钱,轻轻吸了口气,举起朴刀随手一挥,只听一声令人牙酸的锐叫,落在一起的十枚铜钱闪电般被劈成两半。

时穿随手抛下刀,大笑起来。刘家庄的佃户很捧场,赶忙上前将朴刀捡起来,轻轻放在托盘上,挨个酒桌给小地主们展示朴刀的刀刃。

一口气砍断了十枚铜板,刀刃丝毫不卷,大约梁山好汉杨志卖的,就是这种质量的腰刀吧。而这种质量的刀,时穿随行的团练能做到人手一柄。

展示完商品功能了,时穿轻轻补充一句:“这种刀,如果不带刀鞘的话……嗯,如果刀柄部位,也由各人回家自己寻找木匠安装配置,那么,光是刀身,每口售三贯钱。”

传说中,杨志卖刀,喊得价格是三十贯,也就是三万钱。时穿这口刀只卖到三千钱,在大多数地主看来,确实是赔本赚吆喝的。故此,听到这个价格,在场的乡亲父老不约而同向刘旷夫妇拱手,似乎是感谢刘家能说动姻亲,如此优惠地批量卖给众人武器。

一位小地主发声:“如今梁山水寇纵横在外,我们眼下就需要这种武器——眼下承信郎,你怎么把武器从海州运过来。”

一直在与人密商的刘太公出现了,似乎密谈已经结束,刘太公身边围了一堆人。刘太公首先发声了:“我刘家出五百壮兵,跟随时承信去沭阳县打个招呼。等知会了黄知县,承信郎将带着我刘家的庄丁赶回海州,向这里运送武器,诸位若有心,可以派几位家丁随行。”

这下子,沭阳地主武装终于肯将自己手上力量拿出来了,宴席当场,许多小地主伸着脖子嚷嚷,他们当中,出力少的人,只出了十位庄丁、一辆板车;出力多的人,则一口气出动百名庄丁、数十辆大车,打算追随时穿行动。

这一夜,如果梁山好汉还停留在沭阳的话,他们会发现,一夜之间他们的活动范围小了许多,各个村庄开始点起火把,增加守卫,村庄相互之间鸣锣示警,守望相助,与此同时,无数庄丁连夜打着火把向刘家庄进发,等次日天亮,刘太公的庄园至少聚集了五千人。

沭阳刘氏打从时穿到了,似乎有了主心骨。这一天是婚礼第三天,本该是十一娘“三朝回门”的日子,但这天却没有喜宴,人人忙的四脚朝天。时穿忙着整编团练,他将连夜赶来的团练遍成数十个百人队,一拨一拨的派出去寻探四境,寻找梁山人的踪迹——实质是在整合队伍,让队伍变的有组织性。

而十一娘则在刘旷的陪同下,接连接见刘家的六大管家,清点家财,熟悉刘家家务等等,也忙得中午连饭都没吃上一口。

过了中午,时穿这番大规模的搜查行动终于引起沭阳城的注意,县城午后终于开了半扇门——面朝时太公庄园方向的,城里的百姓开始出城打柴、城外的粮食、淡水开始送入城中,部分人开始试探着出城进城。这个时候,原本参加完十一娘婚礼,从吊篮吊上城墙的知县掌书记,得以从城门口赶往刘家庄园。

刘旷闻听掌书记抵达后,亲自出迎。掌书记心切梁山水寇的动态,不等刘旷行完礼,急忙问:“可有梁山贼的消息?”

刘旷呆了一下,这段时间他一直陪娘子在接管家务,弄不清时穿玩的什么花样,故此,他只好将掌书记向时穿所在位置引导:“海州时大郎负责这件事,简大人,请往这里走。”

这位掌书记姓简,他被刘旷引导到庄园中最大的会客厅中,进入会客厅之前,只见院子里一队队团练正在队长的指挥下分散合拢的,似乎在走队形。而那些队长,都身穿崔庄团练那身古怪的灰制服。

“这是承信郎在教授大家熟悉号令!”刘旷脚下没有停,介绍说:“承信郎说:梁山寇是马匪,行动快速,如果不结阵相抗的话,无论在多的人手,都要被战马一冲而散。所以他教导大家分清左右,根据号令分散集合,以及邹兴军队形——啊,教导的队长都是崔庄团练,他们最熟悉号令。”

简大人脚下也没有停,随口问:“那么,派出去的人呢?他们是否受过训练?”

“不,留下的人都是经过挑选的,派出去的反而是淘汰者,只是依仗他们地头熟,让他们四处转转,相互走走亲戚而已!”刘旷回答,稍停,他有点无奈地说:“这时我也不明白,掌书记大人请询问承信郎吧。”

简大人踏上会客室的门槛,转身又望了一眼在院中分散集合的队伍,跟着刘旷走进了会客室。

会客室内,几张方桌拼成一个硕大的桌案,桌案上铺着一张很大的白绢,上面用丹青粗略地绘制着一些山川河流——那地形简大人认识,正是沭阳县境的地形图。

常听说时穿的绘画功夫好,并且对绘画的鉴赏力极高……简大人凑近一看,发觉时穿绘制的这份地图,真的很形似,上面不仅有山川河流走势,连附近的村庄也纤小而逼真。

只见这份图上摆放着许多茶碗,时穿正用手托着下巴围着桌子转,屋内还有时太公以及两三名致仕官绅,他们时不时询问:“怎样了,怎样了。”

之前的婚礼上,简大人与时穿见过面,再往前,知县黄翔常派人去海州,名义上是探望自己的妻子儿女,并从海州搬回来一些各色礼物以及新奇食品、果酒等等。但实际上是为了探望修路的厢军状况、以及探察黄家茶山的进展。而这活儿乃县衙最受追捧的,走这么一趟,时穿手头送,常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