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虎臣-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跪拜礼,周虎臣连腰都是笔直,整个人笔挺的像一杆标枪。
“周将军…这…”阮大铖终于坐不住了。
“尚书大人,属下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向您回禀,还请屏退左右。”周虎臣面不改色,他一脸的郑重,心里却想着,这个阮大铖不愧叫阮大胡子,这胡子比自己的老爸整理的强多了。
阮大铖有些不知所以然,这初次见面,周虎臣就如此无礼,竟然还说什么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回禀,阮大铖一时不知道怎么办了。
“尚书大人,这件事情非常重要,绝对是关系重大的国家大事,还请大人屏退左右!”看到阮大铖的茫然,周虎臣依旧坚持。
“那就…都下去吧!”阮大铖不再坚持了,刚刚从前线回来,周虎臣说不定还真的有重要事情禀报。
尚书大人发话,随从们立即干净利索的退了出去。
周虎臣笑了,他微笑着向前几步:“我知道你阮大铖是一个**,而且是一个非常无耻,毫无底线的**,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为了不让你继续祸害这个国家,我今天就在这打死你,这个理由够吗?”
阮大铖终于醒悟过来,周虎臣这是要自己的命啊!虽然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周虎臣称呼自己是**,但阮大铖知道他必须呼救,周虎臣杀人可向来是不眨眼:“来人啊!周虎臣……”
这时,周虎臣已经在腰间掏出了火铳:“喊什么也没用,扬州我说了算!您阮大司马位高权重,我就不崩你了,这大好的头颅留完整一些,今天改改方式吧!”
说话间,周虎臣的大长腿已经迈到了阮大铖近前,他倒提着手中的短火铳,这种短火铳为了增加威力设计的很长,很长的意思就是很重。
周虎臣手中沉重的火铳对着阮大铖劈头就是一下,这一下非常准,养尊处优的阮大铖反应速度和周虎臣相比太慢了,他刚刚扬起手臂,手臂还没有到头顶,周虎臣的火铳已重重的砸在了头顶上。
这是第二个钦差了,第一次是直接用火铳崩了,第二个换了一种方式,用的还是火铳,不过是凿死的。
第255章其实…我是要画大饼
周虎臣之所以不和阮大铖耽误时间,直接干掉他也正是因为阮大铖是钦差。
钦差代表的是皇帝,只要阮大铖还没有说出来,打死他之后周虎臣就可以狡辩一下自己不知道阮大铖是钦差。虽然,这个狡辩仍旧很难有说服力,但是…周虎臣总不能在阮大铖嘴里念叨着皇帝就直接拍死他。所以,周虎臣选择了速战速决,直接强上。
对权利的贪婪让人迷茫,也让人迷醉,最近一点时间无往不利的阮大铖正是犯了这个错误,他太把自己当做一棵葱了,他怎么也想不到,周虎臣已经惦念他很久了。
周虎臣非常清楚,当权力不受节制,即使周虎臣再能拼能打,这个国家也会让阮大铖和马士英之流搞得一团糟。为了走上权利的巅峰前赴后继不是错误,但像马士英和阮大铖这样绝对不行,一个国家需要不同的人才和政见,失去控制的玩弄权利会让国家陷入退步,甚至亏崩溃。所以,为了让历史因自己而继续改变,周虎臣必须干掉送上门来的阮大铖,虽然…马士英一直对自己父子非常不错,但为了心中的理想,周虎臣随后必定要让首辅马士英退出政治舞台。
周虎臣抓的就是这个机会,趁着大胜之际,周虎臣要争取话语权,而想得到这个话语权只有凭借实力。周虎臣就是要用手中的士兵作为威胁,弘光皇帝需要抵御建奴周虎臣做到了,需要继续抵御另一路建奴就需要求自己。收复整个北方大地重回北都,没有问题,周虎臣可以去做,但周虎臣是有条件的,马士英必须下台。至于杀了阮大铖,这根本不算什么,事情会很快平息下去,而那些为了阮大铖的死所拍手称快的人恐怕立刻就要站出来了。
实际上,周虎臣也知道东林党同样不是什么好鸟,大部分人就会夸夸其谈,这些满嘴仁义道德的腐儒对这个国家起到的正面作用实在是不敢恭维,这个国家的不断腐朽其实和他们同样息息相关。但是,东林党总比马阮要强,他们表面上还算讲一些仁义道德,在太平时期治理国家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可以用一用。
治理国家就像画大饼,马士英和阮大铖就是想做画大饼的人,可惜,他们碰到了周虎臣这个穿越者,周虎臣…也是想要画大饼的那个人。
做不到绝对,可周虎臣希望自己拥有画大饼的权利,有马士英和阮大铖存在,周虎臣无法画大饼,所以这两个最大的绊脚石和国家废柴必须拿掉,然后,周虎臣要按照自己的思路把这个大饼画的好一点。
周虎臣理解史可法,事实上,后世对史可法的很多指责都是没有道理的,而且多半是揣测之辞,并没有真正理解到他的难处。当然,史可法也想做画大饼的人,但他的能力的确不怎么样。
当初在拥立福王和潞王的争执上,史可法并不是没有坚持,而是在狂热的反福王的东林势力与政治投机势力的总代表马士英之间,史可法试图寻求一条互相妥协的道路。在当面,马士英也答应了史可法拥立桂王的请求,而对东林党来说,只要不是福王的后代登上帝位,任何一位藩王的人选都可以接受。
在这件事上,指责史可法没有意义。马士英要的是拥立之功,而东林党则要的是福王后裔不能继位,两边的矛盾根本就是不可调和的,而史可法的错误在于,他过于天真的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政治调处的作用。
没有实力的调处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结果的,这一点,从马士英勾结了四镇之后立刻拥立福王就能看的出来。而东林党被打了闷棍后,也不可能再接受史可法的调停,加上阮大铖的百般刁难和**,于是,许多东林人暗中勾结左良玉,借助左镇兵马来威胁四镇。双方的矛盾,终于在不适合的时候爆发了出来,就是在这个清兵犯境的关键时刻,左良玉部与黄得功部因为内部矛盾开始自相残杀。左良玉其实只是带着一个“清君侧”的口号在逃跑,但左良玉的行为无疑暴露了他的虚弱,也暴露了南明朝廷内部缺乏团结一致对抗敌人的凝聚力。
随后,历史改变了,周虎臣父子横空出世。
既然横空出世,周虎臣就要继续下去,什么是先知先觉,这就是。周虎臣帮助黄得功击溃了左良玉的几十万大军,紧跟着,他直接干掉了许多未来的那些**,首先是高杰的旧属军队。随后,就是暗中和建奴来往,已经事实上投递叛国的刘良佐了。再随后…就是对抗建奴了。
画大饼的路途还很长,周虎臣没有别的选择。
阮大司马倒在血泊之中,除了当时抽搐了几下,已经没了动静,周虎臣开始继续自己的功课。
“来人啊!”
周虎臣话音刚落,呼啦一声,一帮准备多时的将领和亲兵冲了进来,阮大司马外面的手下已经被控制的不能再控制了,至于倒在血泊之中的阮大司马,这些人等于没看到,一个个精神抖擞的等待周虎臣开始表演。
“本帅和尚书大人实在是有些言语不和,哎…这不,几句话不投机就争吵了起来。尚书大人也是性急了些,竟然直接和本帅动手,谁知…本帅一个失手…哪料到会这样?尚书大人直接就扑地了……失手了!失手了!”
这理由给的,众人心中一阵鄙夷,阮大司马都快六十岁的人了,作为文官,作为上官,他言语不和就与一个久经杀场的年轻大将动手。阮大司马有这么傻缺吗?周大帅,这理由您自己信吗?给点能说得过去的理由好不好?
可惜,周虎臣太懒了,懒得再去找什么合适的理由:“都给我记好了,父亲回来就这样说,都统一着点,谁说错了,后果自负!”
信不信周虎臣才不管,有理由就行,谁能把他怎么样?这又不是搞死第一个钦差大臣,当然,周虎臣还需要担心,他担心周遇吉,这个老爸会不会和自己为难,得赶紧派人去给周遇吉做一下工作。
“把司马大人好好收殓起来,噢…别忘了通知南京,笔墨伺候,本帅给三位先生再修书一封。”
第256章跋扈无边
周虎臣“失手”打死阮大司马的消息根本瞒不住,当这个消息传到史可法等人耳中,周遇吉的军队正好回到了冶山准备进一步行动。
惊世骇俗啊!跋扈无边啊!
朝廷钦差大臣,兵部尚书就这样被周虎臣失手”打死了!
周遇吉完全傻了,他站在原地直着眼睛一动不动,史可法和卫胤文等人也比周遇吉好不到哪去,一个个相顾无言的傻傻站在原地直冒冷汗。
好吧!周虎臣干的惊世骇俗的事情够多了,这次好像有点太过了,怎么说阮大铖也是皇帝派来的钦差大臣,还是周虎臣的直属上司,就这样失手”打死怎么说得过去。
一片寂静,这是无法无天啊!就是反应过来的人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同样脑门见汗的周遇吉咬咬牙开口了:“这个胆大妄为的混账东西!竖子胆敢如此!我立刻回扬州把他绑了送到南京请陛下处置,督师大人您看这样可好?”
史可法扭过了头,说心里话,史可法对自己被排挤出朝堂非常不满,对马士英的背弃信义,对阮大铖的骄横无忌同样非常不满。至于周虎臣打死阮大铖,史可法认为阮大铖本身该死,但周虎臣严重越界了。一个武将随便就打死一个高阶文官,还是朝廷钦差,还是自己的直属上官,这完全颠覆了文武之道,颠覆了上下尊卑,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容忍。
本来想好了要使用一些手段压制一下周虎臣,没想到…周虎臣比他想象中要跋扈的太多。
但无论怎么样,这个关键时刻把周虎臣抓起来并不合适(让不让抓还很难说),史可法总要劝一下:“此处建奴大军虽然歼灭,但还有一路在湖广,建奴还占领着朝廷疆土,这是重中之重,正是用人之时,周帅还是…等待朝廷处置为好。”
卫胤文是马士英的人,和阮大铖关系相当不错,可最近一段是时间他和周虎臣的交往同样很多,关系相处的很是融洽。这个跋扈无边的年轻人太优秀了,以后还有无数作战,建奴未灭,这支军队不能失去周虎臣,能失去了周虎臣,周遇吉怎么安心作战,将士们又怎么想。
对于国家来说关系重大,卫胤文不认为阮大铖比周虎臣重要,所以他也站了出来:“周帅,这件事…还要看因果,还是看看朝廷如何处置为好!”
卫胤文其实已经挑明了,周虎臣是故意的,但如此时刻,朝廷能把周虎臣怎么样。
同知曲从直和王缵爵等人明白过来,由于战争原因,朝廷还真不能把周虎臣怎么样,阮大铖也不知因什么得罪了这个周虎臣,让周虎臣直接就把他“失手”打死了。这件事恐怕会没有结果,只要周遇吉不把周虎臣送过去,朝廷不可能,也不敢派人来抓走周虎臣,十几万大军的少帅啊,朝廷敢抓捕周虎臣吗。所以,众人立刻和史可法、卫胤文达成了一致,纷纷出面劝解,让周遇吉等待朝廷的处置。
周遇吉需要的就是这些,对儿子的无法无天他已经习惯了。可这次做的的确太过分了,连兵部尚书都直接打死,虽然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幕僚们也做了一些工作,可周遇吉真的有些头大了。
“我去…上疏请罪,然后…收复朝廷疆土,那就先去收复盱眙和淮安,督师大人看这样可好?!”
周遇吉的意思是,这我没办法了,我不管了,我要继续去战斗了。
纵容也好,跋扈也好,周遇吉的话很正确,现在收复朝廷疆土很重要,北方都是空虚的,机会难得。
正中史可法下怀,他赶紧道:“不但是盱眙、淮安,整个凤阳都要收复,还有徐州、河南,山东也未尝不可,周帅行动吧!”
南京。
马士英已经彻底被惊呆了,阮大胡子死了,就这样死了!
就差吐血了,自己的坚定盟友被周虎臣拍死了,“失手”!谁你*相信?!
太不讲究了!还狗血的给了一个“失手”的理由,我们是自己人,周虎臣怎么能这样?我对你一直不错啊!
郁闷的马士英百思不得其解,周虎臣为什么打死阮大铖?难道…是东林党,周虎臣父子投靠了东林党,这是在为东林党撑腰。还是…在表示自己的某些不满?可…阮大铖正是去给周遇吉商议如何给他们父子加官进爵,顺便表现一下皇帝和自己这个首辅的英明,可…这也太跋扈了,太猴急了!
周虎臣失手“打死”钦差大臣加兵部尚书阮大铖的消息到了朝堂,当大臣们进入举行紧急朝会的皇极殿后,许久,整个大殿中一片寂静。
马士英到的很晚,他没有什么血色的脸说明他被打击的不轻。
大臣到齐,龙椅上的皇帝默不作声,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太惊世骇俗了,在大明的历史上,这种事情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而且,周虎臣不是第一次这么做。
许久许久,终于有人出班站了出来。
“陛下,不论是否失手,武夫怎能与钦差动手,武将焉敢如此跋扈,哪里有上下尊卑?哪有朝廷法度?如不惩治,国将不国啊!周虎臣此举大逆不道,还请圣下诏把周虎臣解来南京处置!”
出班的是都御史杨世化,他这个言官出面谏言正好。
可实际上谁都明白,杨世化和阮大铖的交情,他这个位置就是来自于和阮大铖和马士英的交往。
弘光皇帝依旧沉默,他的脸上没有任何变化,满朝文武直着眼睛看着杨世化就是没人附和。
马士英的嘴喏动了一下,他没有开口,许多蠢蠢欲动在看着首辅大人风向的官员看到马士英没动,立刻缩了回去。
把周虎臣解来南京,马士英敢说吗?一直沉默的皇帝敢做吗?
大臣们不敢开口当然有原因,这关系到江山社稷,谁敢随便开口。
处置周虎臣,周遇吉会怎么做,十几万强悍的军队就在扬州附近,距离南京太近了。凭周遇吉军队的战斗力,一旦……南京恐怕不保,谁都知道黄得功是周遇吉的铁杆盟友,他会出兵吗?黄得功若是不动,谁来对抗周遇吉?凭借南京的守军,这南京等于对周遇吉不设防啊!
想死不带这样的!长时间的沉默,没有人敢附和,就是马士英和阮大铖的一些嫡系都不敢站出来,唯一敢站出来的杨世化尴尬而无奈的退了回去。
第257章高举轻放,朝堂新变
政治绝对不简单,周虎臣的时机掌握的太好了。
弘光皇帝明白严厉处置周虎臣的严重性,马士英更明白,只要自己一开口同意杨世化的谏言,那等于和周遇吉撕破了脸,后续怎么办,失去了阮大铖,再失去周遇吉这个强大的盟友,就是周遇吉不做出过激的举动,马士英的处境也将非常艰难。
妥协没有商量,马士英不愧老歼巨猾,在他的暗示下,如何处理这件事很快有了结果。
周遇吉教子不严,诏…严厉斥责,罚俸一年,周遇吉立刻回南都召对并对这次大胜进行献捷。
周虎臣无视上下尊卑,除了斥责,降一级使用并罚俸一年,继续在阵前戴罪立功。
以后,需要周遇吉的军队包打天下,大棒高高举起,随后轻轻放下,马首辅妥协了。而弘光皇帝对这件事的处理很满意,虽然阮大铖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很多意想不到的新鲜东西,可惜,这些东西的分量太轻了,怎么也不能和江山社稷相比。
阮大铖就这样死了,死的很憋屈。朝中官员等待给阮大司马处理后事,等待着周遇吉进京,而另一件事情却再次有了看点,兵部尚书的人选问题。
作为本兵的兵部尚书位高权重,除了资历,这个人选择必须懂得兵事。马士英当然想用自己的人,可在会推后提议了两个人之后,弘光皇帝未置可否,马士英感觉到了什么,这件事就这样拖了下来。
阮大铖的死让一些人悲伤,同时也让一些人拍手称快,而这个拍手称快的势头迅速扩散,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