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歌一样流淌的平而河-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凤音跟阿英说了一会话,觉得有些闷,就出来站在门前的柴垛旁看木菠萝树,树上的木菠萝已结得好大了,再过两个月就得吃了。木菠萝成熟时也正是山上各种野果成熟的时候,那时候山上可热闹了,什么果都有,挂满枝头,她走村串乡行医应有果子吃了。正这么想着,突然有人叫她。“妹子,你也来这儿啊。”
凤音一看是铭昌有点惊奇:“你你也是阿姆的亲戚?”
铭昌道:“是啊,我是表侄亲。妹妹和这儿的亲戚很近吗?”
凤音道:“不算近吧,祖辈和父辈亲,我们这一辈就远了,只怕以后都少来往了呢。”
铭昌道:“哦,这样啊。”这时一只大黄狗带着五只毛绒绒的小狗从阿姆家跑出来,在院子里四处撒欢儿。凤音过去抱起一只小狗,一边抚摸着它背上的绒毛一边说道:“好可爱哦。”
铭昌看着她说:“妹妹若喜欢,待会跟阿姆讨一只回去。”
凤音只顾逗着小狗:“嗯,好乖哟。”
这时有人叫:“饭菜摆下了,来坐吃饭啊。”
凤音恋恋不舍地放下小狗,拍了拍衣服对铭昌说:“铭哥,去吃饭喔。”
铭昌对她点点头,去跟一伙年青仔坐,凤音进厨房去舀水洗手了才出来吃中饭。吃过饭远来的亲戚都渐渐散了,凤音和堂哥堂姐们也都说回去,安平屯有几个人说和凤音他们同一段路,大家一起作伴走吧。堂哥便说好啊,多人走才热闹。
大伙一起走出板旧屯,因为要经过一片松树林,凤音他们五人来时还有些胆战心惊,现有九个人走就没那么怕了。铭昌一直走在凤音身边有说有笑,不过凤音觉得他的篮子有些沉,比他们所有人都沉,这时候没有什么果子成熟的,有什么好拿呢?如果是瓜果疏菜之类,那一个大男人拿着岂不显得女气。凤音想着暗自好笑。出了松树林就要和安平屯的人分头走了。
铭昌将篮子递给凤音说:“妹妹,我跟表姨讨了些好东西给你,拿着吧。”
凤音怔了,为自己刚才的想法好不惭愧,连连推辞:“不,不,铭哥,怎么好意思啊,你拿回去吧。”
铭昌笑笑,把篮子挂到她肩上,就和安平屯的人往另一条路上走,边走边回头对凤音说:“妹妹,你看到了会喜欢的。”
凤音打开竹篮的盖子,篮子里传出一声轻轻的狗吠,原来竟是刚才她在院子里抱起的那只小狗,凤音感激地看着铭昌远去背影,心里说:“铭哥,咱们就给这只小狗起名叫平安吧。”
堂姐一把夺过凤音将要盖上盖子的竹篮,意味深长地笑道:“凤音好福气哟,想什么就有人送。让我们看看这小狗,好好玩哪。”
哥哥们都拥过来看,一边走一边逗着小狗又一边取笑凤音,大家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河边,一起坐上竹排划竹排过河。
六月的空气飘满了木菠萝成熟的甜香,今天凤音回来得早,还没进家门就见竹架台里传来小孩子叽叽喳喳的说话声,三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在那儿拍木菠萝,两个拿着长竹杆爬在菠萝树上扑扑扑、拍拍拍地敲打木菠萝,一个坐在竹架台上对他们指手划脚。
爬在树上的那两个敲着一个又一个木菠萝,总说:“没熟,没熟没熟。”
坐在竹架台上的那个说:“熟了,有一个熟了,我在这儿都闻到香了。哎,那个那个,那个看着皮老,一定熟了。”
那两个就用竹杆去敲,果然扑扑扑,果熟敲打时就响这样的声音,俩小孩丢了竹杆摘下木菠萝互相帮扶着下了树,抱着果到竹架台上剖开,黄黄的果包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三人狼吞虎咽起来。看见凤音都叫道:“姑姑,来吃菠萝啊。”
凤音笑着走过去,把药箱放在竹架台上,蹲下来和他们吃了两三包。小平安跑进屋又跑出来围着凤音嗅啊嗅,凤音把一个木菠萝包去了核扔给它,小平安用嘴接住三下两下就吞进肚里。
一个小孩说:“姑姑,你家里来客人了。”
凤音朝家门口看了一眼:“来客人了?今天不是什么年节呀,小鬼头,你骗姑姑哪。”
那小孩说:“不骗你姑姑,是平岭屯来的三个老婆婆,听说是给你姐姐说媒的。”
凤音哦了声,看看脚前一片狼藉的木菠萝,笑道:“走,跟姑姑进家里去。”
小孩子都爱看热闹,听她这么说都站起来跟她走进屋里,奇怪,姐姐不在屋里,凤音拿了些糖糕分给三个小孩,就进房间放了药箱到厨房里去,见阿爸阿妈和几个叔叔婶婶正忙着烧火煮饭炒菜。
凤音坐到阿妈身边道:“阿妈,姐呢?”
阿妈道:“你姐害羞,躲到别家去了。”
凤音笑道:“妈,是谁家呀?姐姐答应了吗?”
阿妈道:“是平岭屯陈家,教书的,听说人很好。你姐应了,婚期定在十月。”
哦,姓陈教书的,是他呀。恐怕不太牢靠,他的一颗心并没全在姐姐身上耶。可怎么说啊?姐姐为他都入了迷了,而且人家都来提亲了。嘿,还是她的铭哥哥好。
凤音从桌上的碟子里捏了块红糖糯米丢进嘴里,说:“这么快,那以后我就可以自己住一个房间啰。”
阿妈斥道:“没心没肺的丫头,你姐姐和你从小住到大,现在姐姐要嫁了不但不难过反而高兴,你就那么盼着一个人住一个房间?”说着出门来,心想姐姐在谁家呢?她和未来姐夫不知约会多少次说了多少贴心话,这会子假装害羞躲到别家,真好笑。姐姐十月结婚,那青梅姐一定在九月啰,他们四个常常在一块,当然商量好了。今年可热闹了,那么现在就可以准备礼物送给她们啰,送什么好呢?找怿笔姐说去。这么想着,凤音一径往怿笔家里来。到了怿笔家,却见韵月在和怿笔裁衣服,凤音看着她们裁问道:“这衣服是谁的?”
怿笔道:“你姐呀,还有谁。”
凤音道:“姐,那青梅姐也准备结婚了,是不是在九月?”
韵月道:“是啊,九月十九。”
韵月三下两下把衣服裁完,将衣身、衣袖和衣领各自叠好,用小布条分别绑了,收拾停当。就见孟雨进来说:“韵月,怎么躲在这里?快跟我回去招待客人,免得人家说咱不知礼数。”
韵月忙说:“好,我这就来。”
孟雨边和韵月走出门去边回头说:“怿笔凤音也来,陪陪你们姐。”
怿笔和凤音道:“哦,我们等会去。”见二嫂和韵月出去,凤音说:“怿笔姐,咱们得准备送大礼了。”
怿笔在床边坐下说:“不怕的,咱们不是采了十二斤棉花吗?不知小卉有没有,有就最好,把我们三人的棉花合起来打两床棉胎。最近我存了些私钱,你有没有?”
凤音点点头。
怿笔又道:“咱们再合买两床纹帐和被面,这钱就不用小卉出了,咱们三人送她们每人一床棉被和一床纹帐,该行了吧。”
凤音搂住怿笔道:“行啊,怿笔姐,你可真会想。”
怿笔笑道:“好了,咱们快去帮你姐吧,不然她又说咱们不够姐妹了。”
她们站起来,手拉着手向凤音家走去。
早晨天气凉爽,早点到乡政府比较好,刘倓把自行车提出门槛,放在门口支好,又回身进屋去拿米。出来时阿妈在后面追着说:“倓儿,星期三傍晚你要来,阿妈有事要和你说,很重要的哦,你一定要回来。”见母亲郑重其事的样子,刘倓满腹孤疑:“妈,什么事这么重要?您不说明我不回来哟。”
阿妈叹道:“还不是为你说媳妇的事,你都二十五了,总嫌这个那个的,你不急妈急,这次妈不托媒,妈要亲自去。”
“这”刘倓苦笑,“妈,您这是何苦呢?这事强求不来的。”
阿妈倔强地一摆手:“别把话说得这么难听,谁强求谁了?都说杨家屯好女儿,阿妈亲自去说,妈满意了你也会满意的,对吧?星期三你要不来,妈就自己走去上降乡。”
刘倓瞪大了眼,连说:“别别,阿妈您别去,我回来,一定回来。”
阿妈这才嗬嗬地笑了:“这还差不多,去上班吧,慢点啊。”
刘倓骑车经过五里桥,心里又好气又好笑,阿妈不知托媒人给自己说了几次媒了,那些姑娘都好成分好容貌,可一谈话他都觉得她们都是些只看着脚指头,掰着手指头过日子的女人,这让他显得和她们格格不入,真要娶了这样和女人,那日子可怎么过?现在他真有点害怕星期三了。
夏天的晚霞真美!刘倓一边推单车上五里桥的坡路一边看着夕阳感叹,但愿阿妈说不满意,那他就可以美美地睡一觉啰。虽然五里桥分场离板瓦屯只有两里地,但他一步三停慢腾腾地走,到家时已有七点多钟。阿爸站在门口见他回来,说:“快洗手吃饭吧,就等你了。”
刘倓进厨房见阿妈和她的三位老姐妹已坐在饭桌前了,见他进来都说:“阿倓啊,回来了,吃饭啰。”
刘倓对她们笑说:“哦,各位大娘大婶先吃,我就来。”说着舀水洗手,边洗边暗想:看来是满意了,怎么办?都说杨家屯好姑娘,是哪一位呢?那位梳着大辫子额前一弯流海下突闪着一双机灵的大眼睛的姑娘,应该不是,她比他小多了,而且她心里好象已有了人,那会是谁?唉,别想了,吃饭吧。
席间阿妈对相亲的事一字不提,只告诉他这个星期天在屯口的路边等,姑娘会来,她要他和姑娘一起去龙州买五斤纱,她要织两匹布,今年她做得一坛上好的染料,她要把布染成靛蓝色的做衣服。
刘倓想:那不过是阿妈的借口罢了,还不是让他去相亲。他暗暗叹气:唉,生为男儿不自由啊。
清晨如果有些薄雾该多浪漫。刘倓望着前面蜿蜒曲折的路,这条路伸到叫堪岭下的村屯,想不到他的爱情是这样的,生活中发生的事都在他的梦想之外。难道当真要那么无奈吗?不,我一定要改变!他对自己说。前面传来女人走路和说话的声音,走近了见到原来是她们:孟医生,还有怿笔和凤音。今天是星期天哪,不过赤脚医生是没有星期天的,他们的职业让人敬佩。怎么怿笔没背药箱?可能是她们三个一起没必要个个都背药箱吧。
孟雨和怿笔凤音走他面前停下,孟雨对他笑说:“刘干事你好!”
刘倓也笑道:“孟医生好!你们去出诊啊。”
孟雨道:“是啊。不过今天只是我和凤音去。”
凤音把红着脸低着头的怿笔推到他身边,笑说:“你可不许欺负我姐姐哟。”
刘倓有些惊喜,想不到阿妈真是知子莫若母啊,他不由自主地绯红了脸。
孟雨和凤音站到路的一边,善意地对他们笑道:“你们不是去龙州买东西吗?去吧,我们走路的在后面。”
刘倓跨上自行车,一只脚撑住地面,回头对怿笔说:“怿笔,上车吧。”怿笔轻轻跳上后座,刘倓脚一蹬地,车子向前驶去。孟雨和凤音站在后面看着他们笑。
第五节 七夕歌会情相牵
下午五点,各家各户把门前的地面打扫干净,将扫到的垃圾几家合在门口堆作一堆后点燃,年青人们坐在门前的柴垛或木头上,把几天前打来的干苇茎绑成着拳头大的小捆,以便晚上做火把用。
孟雨和凤音怿笔走进屯里,见家家户户门前干干净净还然着火堆,觉得奇怪,凤音的阿妈一边赶鸭子进笼一边嘴里哼着:
七月初七河水清,
子时下河挑水去。
河水隔年不生虫,
酿醋蒸酒口味佳。
凤音挽住怿笔的胳膊乐道:“怿笔姐,今天是七夕耶。”
孟雨道:“待会很多人都要到河边去对歌,你们要是还没有火把,趁着现在天没黑赶紧到实茅坡上去採两把干苇茎吧。”
凤音和怿笔忙加快了脚步说:“那我们快回家放了药箱就去採。”凤音进屋去放下药箱,拿着柴刀刚走到门口,韵月就问:“凤音去哪儿?”
凤音道:“去採芦苇茎做火把呀。”
坐在韵月旁边的阿姐道:“不用去了,我们採来多了,你和怿笔每人两个火把行了吧。”说着拿起四捆苇茎向她递着。
凤音忙过去接了连声说谢,这时队长从屋里出来说:“晒场那儿有人扫了吗?”
韵月和一起坐着的几位姐妹说:“好像还没人扫哦。”
队长道:“那你们几个去扫一扫,今晚那么多人点火把,晒场那儿有很多干稻草,万一火星掉下去着火了怎么行?你们把稻草扫做堆烧了作肥料。”
韵月她们说好,就各自去拿扫帚,凤音放了火把和柴刀跟在她们后面说:“我也去。”走到一半见怿笔迎面走来,凤音忙问:“怿笔姐,你有火把了吗?”
怿笔说:“有了,我正来告诉你不用去了,姐妹们都帮咱们採来了。哎,你们这是去干吗?”
韵月道:“去扫晒场,一起去吧,怿笔。”
怿笔便挽了凤音和她们一起走。晒场连地边儿并不大,五六个人扫用不了多久就扫完了,她们在晒场边堆了一堆高高的草垛,草垛里的稻草大多还夹生带潮,凤音在草垛的上中下层都点了火,草垛夹着青烟慢慢燃烧。
韵月说:“正好,等会我们到河边去就在这儿点燃火把。”
怿笔道:“天黑了,我们回家吃饭吧。”
凤音把火堆四周再清扫一遍,这才跟她们回家。
吃过晚饭,大人和小孩都到竹架台上来纳凉讲古,年青人们则陆陆续续地点着火杷向河边走去。韵月和一群姐妹们拿了火把到晒场边的火堆旁点燃,就嘻嘻哈哈地往河边去。
凤音和怿笔因为要检查和清点药箱;出门来时外面已显得有些寂静了,一位坐在木菠萝树下的老婆婆对她们笑说:“你们两个迟了,人家都到河边去完了。”凤音和怿笔忙拿了火把在晒场边的火堆前点燃了就走。
怿笔对凤音道:“凤音,别太急着走,小心看路,迟些不要紧的,咱们又不赶着去对歌。”
路面上间或有些从火把上掉落的灰碳,未灭的火星在黑夜里闪着一丁点红,凤音和怿笔都一一踩灭了。远处偶而传来一两句对歌声,河边火光闪烁。凤音和怿笔来到竹跟旁,见隔不了多远就有两三个人把火把插在地上,他们就站在火把的旁边或轻言细语或和前边或后边的人对歌,原来也有别的屯子的人来这儿的,怪不得他们对歌这么在味。
突然所有的喧闹的声音都静下来,凤音正奇怪,一阵清越的歌声破空而来:
七夕河满溪水涨,
草木繁茂花儿红。
天上仙女羡人间,
霓裳羽衣降水边。
清泉淋浴神气爽,
老牛引着牛郎来。
仙凡结合王母怒,
金钗一划银河隔。
舀水声声动云鹊,
飞上天河架桥梁。
人间自始有七夕,
鹊桥相会千古传。
歌声刚落,河两岸就响起一片“哟嗨”地欢呼声,接着就是姑娘小伙们的对歌声,歌声此起彼落、你来我往、热闹非凡。凤音和怿笔插不上嘴,只是站着笑看他们对歌,站了一会觉得有点累了,就拿起火把往家走,家门前的那些小姑娘都进去睡了,还有老人们还坐着,凤音和怿笔熄了火把,到三婶门前的竹架台上来坐。
三婶拿蒲扇拍拍地打蚊子对二婶说:“今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咱们等看了鹊桥再进去吧。”
二婶看着夜空说:“好哇,反正屋里也热得很。”
凤音的阿妈看着木菠萝树上暗影,轻轻地叹息着说:“牛郎和织女,他们真是苦哇。”说着轻声地哼道:
织女巧手织云裳,
天宫寂寂看孤影。
牧笛声声进耳来,
拨开重云往下看。
牛郎吹笛悠自乐,
碧草青青花儿红。
凡世自此搅仙心,
也许白天太累了,凤音有点昏昏欲睡。这时河边的人依次回来了,屯外的人举着火把径往屯外走去,太远的就在亲戚家住一晚;本屯的人回来坐着聊了一会也就睡下了,只有凤音和怿笔坚持着要看鹊桥。
大约十二点钟,天上的群星逐渐向天空中间聚拢,汇成一条闪闪发光的桥梁横跨夜空,凤音忙摇怿笔的手臂道:“看,鹊桥!”
怿笔点着头“嗯”,看着夜空说:“听,好像有喜鹊的声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