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俏警花-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喀尔喀一个扎萨克府上住宿时,曾与府上一个什长(每10民户设一什长)闲聊。那什长居然只知道喀尔喀的郡王,不知道还有大清皇帝!
胤禩常年管理内务府和户部,他一边考察一边心中暗自计算,想琢磨出一套既不触动蒙古王公,又能保障大清绝对威严与利益的编户方法。与此同时,胤祯也不闲着,他感兴趣的是带兵打仗,便十分在意各处地形地势,每到一处,必定找到领兵梅林,详细交谈。他二人一文一武,几天下来,心中对蒙古草原的认识都深刻了很多。
这天夜里,胤禩捧着《资治通鉴》在灯光下仔细看着。这本书他在阿哥所的时候就看过,可当时年轻,阅历浅薄,其中诸多道理还不甚明白。这几年大了。也许是经历的事情多了的缘故,每次看《资治通鉴》都有新的启发。
这次他看的是汉武帝安置匈奴降人和唐太宗统御四夷。当看到元狩二年,浑邪王率众归汉,汉武帝优厚安抚,发车3万乘迎接时,心中不禁响起苏溶溶唱的那首《鸿雁》还有正在红俄铁链下受苦的土尔扈特部族。
下意识地。胤禩开口问道:“十四弟。你可知道土尔扈特部?”
胤祯正在描绘地图,他头也不抬答道:“当然知道!那不是被噶尔丹欺压,逃到红俄去得维维吗?”
“我听说土尔扈特部向要东归我大清了。”
胤祯画完最后一笔,抬头说道:“谈何容易。罗刹鬼那里能那么容易放他们回来!”
胤禩皱眉道:“我说得意思是为何土尔扈特要东归?”
胤祯一愣,大笑道:“八哥,您怎么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他们东归自然是因为我大清好啊!”
胤禩又问:“那你说好在何处?”
胤祯想了想。答道:“我大清以礼义仁孝治平天下,赏罚有道,恩泽四海。自然天下归心!”
胤禩摇头道:“那为什么蒙古梅林只知道荣华富贵是汗王的赏赐,而不知道天下太平是大清皇帝的福祉?”
胤祯脸色一滞,犹豫道:“这……”
胤禩目光看向远处,缓声道:“汉武帝以分封属国治理匈奴,迁汉人与匈奴混居,同而化之。唐太宗治安中国,绥之以德。开明宽柔又以武拨乱,可谓刚柔并济。我大清统治蒙古靠的是八旗辖制。现在草原上大大小小上百个旗,中央有令但却难以一贯到底……这……”
胤祯到底还小,想了一会儿也就作罢,又琢磨自己这几日画的地图来。
从巡游蒙古开始,胤禩每日的行程都安排的满满当当,一来是为了办好皇差,二来也是为了早一天能够回营。快到腊月了,皇阿玛随时都有可能下令班师回京,他更是归心似箭,尤其是想到那个让他恨得爱得牙根儿痒痒的苏溶溶,心中那份焦灼别提多折磨人了。
胤禩从出巡第一天就开始写“日记”,记录沿途各地的人情风貌,记录自己的困惑思索,当然还记录对苏溶溶比草原还漫无边际的思念。
合上书,已经是月满中天。胤禩提笔,不由得想起当朝早逝的大才子纳兰性德的一首《浣沙溪》,于是落笔写道:“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此时此刻,苏溶溶也没有入睡。她花了五天时间将玉泉山以及周围方圆三里的村落荒山都走了一遍,甚至还爬上了玉泉山北最险峻的凤凰岭。走了一遍之后,她心中才稍稍有了些底。可是还没有稍微放下点儿心,一件奇怪的事情就又发生了!
玉泉山饲养的珍奇动物相继出现了发疯、抽搐、情绪急躁的现象,不仅雪狼相互撕咬,就连一向温顺的麋鹿都纷纷毫无原因的撞树自杀,还有那些色彩斑斓的鸟用嘴一根根将身上的羽毛啄下!
别说苏溶溶没见过这种情况,就连守山的老人也没见过!尤其这几日,无论白天晚上,玉泉山上总是呜咽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哀鸣嚎叫,仿佛厉鬼幽灵作祟一般。
苏溶溶正仔仔细细翻看着自己这几日的笔记和守卫找来的《西山志》,突然听见院外一阵奇怪的吼叫声。她吓了一跳,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手里下意识抄起顶门棍,将房门开开一条小缝向外看去。
便是一眼也让人吓得魂飞魄散!只见院中一个青白影子口中不断高叫着,左奔右突,就像那些发疯了的动物一般!苏溶溶借着月光仔细辨认,待看清那人样貌时,突然惊得捂住了嘴!那人不就是和自己住一个小院子,给自己和长生做饭的阿大吗!
此时,院中住着的长生也醒了,他仿佛也认出了阿大,开门冲了出去,一边伸手想抱住他,一边喊道:“阿大!阿大!你怎么了!”
苏溶溶也赶紧跑出来帮忙。
可是一向温顺甚至木讷的阿大突然狂性大发,不仅高声死后,还不停用手抓扯着自己的头发和皮肤!不一会儿,阿大身上已经鲜血淋淋,在这惨白的月光下,显得格外狰狞!
阿大的惊叫将住的不远的其他守山侍卫都吸引了过来,可是大家看着眼前这不可思议的一幕,都吓得丢了魂儿一般,全站着一动不动,惊恐地看着!
长生抱他不住,反而被抓了好多血口子,苏溶溶高声喊了句:“长生让开”,挥起顶门棒,一下擂到了阿大后脑勺上。阿大惊叫一声,倒在了地上。
可是倒在地上的阿大虽然昏迷,但身子的抽搐反应却依旧十分厉害,他全身抽搐着几乎弯成了一个球儿,苏溶溶心中咯噔一下,不由得大着胆子走过去,近距离观察阿大的面容。
长生害怕苏溶溶受到伤害,手中提着腰刀也跟了过去。
苏溶溶走到距离阿大一步的地方蹲下,努力在他蜷缩的身体中找到他埋在双臂中的脸。
此时,阿大鼻眼歪斜、面部痴呆,舌头不听使唤地吐在外面,口水流的满身都是。
苏溶溶又稍稍凑近了一些,喊了声:“阿大。”
阿大毫无反应,仿佛根本没有听到。
正当苏溶溶打算再凑近一些时,阿大突然睁开眼,“啊”得尖叫一声。苏溶溶被这突入起来的变故吓得直接坐到了地上,长生扶着刀柄的手也惊得动弹不了。阿大惊叫还在继续,随后他不断抽搐的身体弯弓到最大限度,整个人极度扭曲之后,突然恢复了安静。
一秒、两秒……
一分、两分……
时间仿佛停止了一般,所有人都吓得忘记了呼吸。苏溶溶咽下一口干沫,颤抖着腿站了起来。她伸出顶门棍碰了碰阿大,阿大毫无反应,苏溶溶这才颤着声音说道:“他……他……死了!”
……
阿大死后,玉泉山简直就成了地狱。每天都有动物发疯发狂自杀而死,每个人都惊恐地不敢睡觉,生怕变成下一个阿大!更加恐惧的是,没有人知道这一切到底是什么原因,侍卫长实在没有办法了,找来巫师做法,但依旧毫无起色。
阿大死后不到两天,守卫兵士中有人出现了头晕目眩,手脚抽搐的情况,一时间各种猜疑四起,大家都说这是恶鬼作祟,周围山村百姓也都惶惶不可终日,就连紫禁城里都流传着“西山龙脉被毁,天下必将大乱”的谣言。
留守的三王爷和张英急得夜不能寐,他们不敢贸然将情况通知康熙,生怕康熙万一有个风吹草动,更加做实了民间谣言。可是不禀报吧,这事情又非同小可。无奈之余,只能将全部希望放在御赐钦差苏溶溶身上。
阿大停尸了七天,待家人族人哭丧完毕,苏溶溶要来了尸骨。望着眼前阿大扭曲变形又已经发黑的尸体,苏溶溶还是忍不住战战发抖。长生也是一脸惨白地说道:“格格,您真要亲自验尸?”
等了半天,苏溶溶才下定决心般点点头。她咬牙向前走了一步,凭着上学时学过的简单解剖,伸手举起匕首,对准阿大的胸膛剖了下去。
耳边是尖厉的哀嚎,眼前是人鬼不辨的尸体,苏溶溶仿佛置身人间地狱,生不如死!
当苏溶溶剖开阿大的胃时,她突然紧张了起来。长生见状连忙上前,急切地问道:“怎么了?”
好半天苏溶溶才呼出一口气,对着长生说道:“找到了!”
正文 第139章 两处惊魂
长生凑过去一看,只见阿大黑乎乎一片的腹腔中,有些小小的泛着银光的小颗粒。他不仅惊讶问道:“这是什么?”
苏溶溶盯着那些颗粒,严肃地说道:“水银!”
“水银?!”长生没听说过,又问了一句:“水银是什么?”
苏溶溶语气沉重地说道:“水银是一种常温下呈液态的有毒金属。”
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常温”、“液态”、“金属”,但是“有毒”两个字长生还是听得一清二楚,他惊讶道:“这就是水中投的毒吗?”
苏溶溶目光沉沉:“水银并不溶于水,如果投入河水中,一定能被发现。”
长生疑惑了:“那为什么这些水银会在阿大身体里出现?”
苏溶溶道:“液体水银虽然不溶于水,但是很容易挥发,弥散着空气中极易附着在物质上,所以溪水中很可能有附着着水银的微小杂质是我们看不见的……”
长生又疑惑了:“看不见?那我们如何确定就是那个水……水银中毒?”
……
一个年轻侍卫正呲牙咧嘴站着,苏溶溶对着他的牙齿看了又看,然后点头道:“牙龈肿胀出血,牙根暴露……再加上刚才你硕大的头晕目眩……看来我说的没错,的确是水银中毒!”
那侍卫身子一个激灵,哭一般问道:“这可怎么办啊?难道我要像阿大那样死也死得如恶鬼一般?”
苏溶溶心里虽然沉重,但还是尽量安抚道:“没关系,只要发现得早,就不会死!”
说着她看向众人,声音尽量放的平稳。尽量轻松,高声道:“水中有水银,大家切不可再喝山中之水,也不可食用地上长出来的任何东西!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要捂上面巾,还要喝大量的鸡蛋清或是牛奶、羊奶稀释体内累积的水银。”
她话刚说完。惊恐的人群立刻捂住口鼻。瞪大眼睛看着她。苏溶溶像努力做出一个微笑,但情势如此,她实在笑不出来,只能又高声一句:“玉泉山已经不能待了。我已经报请张英首辅,首辅大人同意在毒源查清之前,玉泉山暂不戍卫。大家赶紧收拾东西下山。还有,下山时,一定要沿途告诉周围百姓。让大家不要饮用泉水,不要猎食野物,尽量留在家中,出门掩住口鼻。”
“不喝水……那怎么活?”一个侍卫喊了出来。
苏溶溶十分镇定,朗声答道:“我已经和顺天府打好了招呼,从现在开始,顺天府的人会在玉泉山方圆三里之内散撒硫磺。玉泉山下几个村落一共不足百人,他们可以去顺天府。那里自有朝廷的人安置。如果不愿意走的,或是行动不便的,也可以留在家中,每天会有人来送水送粮。”
听苏溶溶这么一说,众人立刻高声喊了起来:“格格想的真周到!”“多亏有格格在啊!”“格格真乃救苦就难的活菩萨!”
苏溶溶对着大家摆摆手,说道:“时间不早了,大家赶紧收拾东西下山吧。”
她虽这么说,却没人离开。侍卫长上前一步,对着苏溶溶敬佩又关心地问道:“格格,您不走吗?”
苏溶溶摇摇头,一双沉静的眸子看向远处:“不查清毒源,我不能离开!”
…
越往西边,气温越低。空荡荡的草原上,一阵风过来就能把人吹透!胤禩、胤祯穿着厚厚的大氅依旧冻得哆嗦不已,这里已经到了漠西,十年前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战鼓似乎还没有远去。
土拉河畔,胤祯十分兴奋,这里是费扬古打败噶尔丹的决战之场,昭莫多一战让费扬古成为了大清的名将功臣。胤祯素来喜欢军事,因此对费扬古十分尊敬,没想到四年前,费扬古病死途中,此时当年战马驰骋之地尚在,可将军却以作古,胤祯心中既感慨万千。
漠西边界已经是胤禩、胤祯此行的终点,他二人一路走来行了整整六日,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苍茫戈壁,胤禩问向身边梅林,远处可是原来噶尔丹的旧部落。
梅林点头称是。
胤禩又问现在可还有部落居住。
梅林摇头道:“因为连年打仗,又加上北面俄国不是游骑侵扰,这片原先水草风貌的地方早就已经没有了人烟。”
胤禩点点头,长叹了一声。
这时,胤祯突然看见老远处一个土丘上隐约堆着一堆石头,他问道:“那是什么?”
梅林伸长脖子看了看,恭敬回道:“那是斩落噶尔丹的地方。”
胤祯一听来了兴趣,打马道:“那我得去看看!”
听他这么一说,梅林脸色一下子紧张起来,高声喊道:“十四阿哥小心,那土丘常有红毛子出没……”
可是梅林的话还没说出口,胤祯已经甩鞭子,箭一般冲了出去。
胤禩皱眉道:“快,跟上!”
几十人立刻挥鞭打马,追胤祯而去。
那土丘看着近,但实际跑起来,却远得很。胤祯一马当先,甩开后面的大部队三箭距离,胤禩一边策马,一边观察着四周情况,只见衰草连天的荒原上,除了他们自己外,再无别的东西。
众人骑了半天,终于来到石堆。那石堆足有两人高,是用从大到小的石头堆成的,最底下的石头有合抱之大,最上面的小石头还抵不上一个拳头。石堆的一旁还立这个木牌,上面刻着一行维维语,字迹已经被风吹得有些看不清。
胤祯指着木牌问向梅林:“上面写的什么?”
梅林神情犹豫,吱吱呜呜说道:“写着……天将噶尔丹汗……万……万岁……”
“混账!”胤祯勃然大怒,伸手拔出腰刀,一下子将木牌拦腰斩断。胤禩虽然觉得还是小心为好,但噶尔丹是大清的敌人,心中见到这样的木牌也是气愤万分。
胤祯砍断木牌还不解气,对着胤禩道:“八哥,咱们把这堆破石头推平吧!”
梅林惊吓不已,颤声道:“十四阿哥,这里噶尔丹旧部和红毛子游骑不断,咱们还是快走为宜。”
胤祯怒道:“岂有此理!见到有人为叛军贼子立功劳碑,身为皇子哪里有视而不见的道理!尔等也是大清的子民,来,一同将这石堆给我推倒!”
说着,胤祯翻身上马,使劲一勒缰绳,胯下骏马的前蹄立刻腾空起来,他带着马往前那石堆上冲去。快撞上石堆时,马儿突然转向,侧开身子,后腿使劲蹬在石堆上,只听“咕噜”几声,最外侧的几块石头滚落下来。
胤禩深知这个弟弟脾气执拗,也不再多说,勒住缰绳也向那石堆冲去。见贝勒爷如此,几十名侍卫顿时勒马起上,向那石堆冲去。
几个来回之后,两人多高的石堆彻底散了架,大大小小的石头顺着山坡滚落了一地。胤祯看着一地狼藉,轻笑道:“战败之人还有脸留树什么石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胤禩抬头看了眼快要发黑的天空,急促说道:“走吧,入夜前要赶到下一处营地呢!”
那带路的梅林也焦急催促道:“是啊,入夜的草原不好走,遇到狼群就危险了!下过这么几场雪后,草原上的动物都猫了起来,狼群真是又饿又急的时候呢!”
胤祯却是不以为然:“狼群怕什么,围猎的时候,爷还猎过虎豹呢!”
梅林听他这么一说,顿时不敢再言语,只是一双眸子心惊胆战地看向胤禩。说也奇怪,虽然有人说胤禩“逢人便示三分好”是收买人心、惺惺作态,可是他天生就有一种让人不自觉地便想要亲近的气质。这一路走来,胤禩不仅是蒙古侍卫尊敬的贝勒爷,而且也成了大家打心眼里爱戴的主子。只要是他说的话,大家都听,只要是他的决定,大家都完成。
胤禩对着梅林点点头,加重了几分语气和胤祯说道:“十四弟咱们这次是为皇阿玛了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