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闯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怀里的驳壳枪塞紧一点,许安走出了林子。找一个木墩坐下,许安思索着。
虽然之前对兄弟几人说了大话,但是许安心里确实有了些想法。太平堡不过是一个仅住着百余户,仅有四五十军户守卫的小型户所,许安几人在那里没田没地很难找到赚钱的营生。加入军户是不可能的,毕竟大明的军户可不像现代那样有退伍的说法。这一加入,一辈子世世代代可就贴了军户的标签了。那剩下的能做的还有什么呢?兄弟五个就是五张大嘴,后面还有老老小小几个人。有一件事确实能赚钱,不过危险性是在太大,还得跟兄弟几个商量商量再说。
自从刚才杀了刘三鼠后,许安对持枪杀人已经没有了排斥。已经融入了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想起前些时候在城里听到的消息,陕西那边打不死的李自成还在闹腾。根据许安的记忆,现在距离李自成包围北平干掉崇祯已经没几年了。鞑子出塞更是一年比一年频繁,栗安周围也时常会出现鞑子斥候的身影,人命什么的早已如草芥一般。如果没有记错,大明灭亡也就是这几年的事。眼下能做什么呢?北方肯定是不会太平了,难道要去南方吗?
还是说……
当年的志向呢?
汉人的衣统已经灭亡,而且这一去就是几百年。满清的血腥,蛮横和无能,留发不留头的讽刺以及无数无数丧权辱国的种种条约;中国大地被蛮夷侵略,华夏狼烟四起到处荒芜毁灭的景象,甚至四分五裂……
难道这一切不可以改变吗?
但是,我能改变这一切吗?
一个普通人而已,就算有一点不同又如何?
可如果能成功呢?什么都不做肯定是什么也不能改变,但是如果做了呢?说不定……
是啊,说不定可以改变那个无奈的历史不是么?
哪怕是付出自己的身份又如何?
在所不惜!
许安下定了决心。

第三章北国风光无颜色

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荐,求包养
太平堡,位于栗安城北,大明西北。靠近大同边关,也靠近鞑子。这些年大明抗击鞑子无力,鞑子们已经是四次入关劫掠,太平堡早已不再太平。这里经常会有鞑子的斥候或者马贼一类的家伙出现,四处劫掠杀人。每次鞑子到来,都要给当地带来极大的损失。太平堡位于对抗鞑子的前线,遭受的损失也是整个栗安卫附近最大的。
而对于这些事,堡里的军户们却是管也不管。当然,想管也管不了。就连堡外示警的六个前哨墩卫,也早就成了摆设。万历年间,太平堡一直是护卫保定甚至京师的重要沿堡。但是随着朝廷的败坏,经过鞑子的几次入侵,这里已经失去了它的战略地位。
因为逃亡、吃空饷等等原因,整个栗安卫附近现在仅有不到一千军户。一千人能干什么?按照现在的战略能力,一千明兵连五十个鞑子都对付不了。每一次鞑子入侵,军户们都是跑的最快的。他们纷纷跑进山里,等到鞑子劫掠完毕再又重新回来。
甚至一些更加可恨的,竟然跟在鞑子后面对自家乡亲开刀……
大明已经颓废至此,许安满心都是苦涩。
李清搀扶着母亲,许安一行人牵着一辆驴车渐渐走近太平堡。眼见的是约四丈高的城墙,灰蒙蒙的早已破损看不见原本的颜色。部分地方年久失修,已经破旧不堪。数丈高的大门上,塔楼没有了顶子。甚至城门上还有一个脸盆大的豁口,据说是鞑子入侵时用炮打出来的。
一行人走进城内,眼见是一条笔直宽敞的街道,贯穿左右两道城门。街道真的很宽,几十人并排行走都没有问题。地上铺着青砖,不过也已经坑坑洼洼不再平整。街道的两边,都是高低不平的土柸房,还有稀稀拉拉的几间店铺。店铺门前的旗杆上没有招牌,眼见几个当家掌柜懒洋洋的缩着手坐在里面。
朝远望去,在东南角有一些红砖的房屋。那里住着的是军官一类稍微有点权势或者钱财的人物。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会住在这里的,比起栗安城来,这里实在太危险。
街道上难得见到几个行人,往前走过一个十字路口后,更是连人烟都没有。这里的房屋更加的破烂,有的甚至没有大门。住在这里的,都是护卫太平堡的军户了。他们没有田地,粮饷也经常被拖欠甚至直接克扣,是真正的一穷二白。
朝前又走了百步远,许安在一个有着破烂围墙的院子门口停了下来。这是一所在太平堡常见的土柸房,墙壁是用黄土夯实而成,上面遮着黑乎乎的茅草。
“大哥,咱们到家了!”看到这房子,一路上有气无力的张兴霸兴奋的叫了一声。推开院门走进去,张兴霸大声叫道:“娘!娘!我们回来啦!”
几个人小心翼翼的走进院子,随后看见一个小女孩子从屋里走出来。见到众人,小女孩愣住。
小女孩看起来只有五六岁,有点黑也有些瘦。不过所幸还算吃的上饭,女孩脸上略微有点肉。眼睛大大的,头发略微有些枯黄。女孩身上穿着一身打补丁的褂子,洗的发黄却很干净。脚上有一双很旧的红色布鞋,手里还拿着一根织布用的梭子。
这个小女孩就是许安的妹妹许玲了,名字同样是许安取的。这个年头,可没几个女孩子会有名字。许安和妹妹相依为命,自然舍不得让妹妹吃苦。无论自己有没有东西吃,许安每个月都要托人带回来很多的东西。上个月刚给妹妹做了一身新衣裳,妹妹脚下的鞋子也是去年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别看都打着补丁,这可比太平堡的大部分人都要穿的好的多。太平堡里,可有很多大人都还没有鞋子穿。
“哥?”见到许安,许玲的眼睛瞪的更大了,脸上更是浮出一层红晕来。
“玲儿,哥回来了。”往前走两步,看小姑娘紧巴巴跑过来扑进怀里,许安抱着许玲揉了揉她的头发。对跟着走出来的妇女点点头,许安对许玲道:“玲儿,让哥看看,最近瘦了没有?有没有好好吃饭?”
“哥!玲儿好想你。”紧紧抱着许安,许玲却是说什么也不放手。
自从父母双亡,许安许玲兄妹在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了别的亲人。两个人相依为命,自然分外依念。偏偏许安在栗安城得罪的人实在太多,没有办法也不敢将许玲带在自己身边。
三年前救下张兴霸兄弟和他们的母亲张氏,许安就在这太平堡买了房子将许玲安置下来。虽然离栗安城不远,但是许安平常也难得回来一趟。就算是经常托手下兄弟带些东西回来,许安和许玲也已经快有半年没有见面了。
“许少爷,你们回来啦?”有些拘谨的侧身让许安进屋,张氏的目光一直瞧着两个儿子。张兴霸蹦跳着围着母亲打转,张兴旺则规矩的跪下来朝张氏磕了一个头。
“呵呵!张妈您去陪陪您两个儿子吧,我跟玲儿说说话。”对张氏点点头笑了笑,许安搂着玲儿走进屋里。
“娘,我们这次回来就不回去啦!”抓着母亲的手,张兴霸从行李里将给母亲买的东西通通掏出来道:“娘!这是我给你买的胭脂,还有这个是钗子!喏,这是兴旺买的一匹布。娘,您给自己做身新衣裳啦!”
“好!好!你们回来就好!”
“母亲,儿子给您叩头。”
“夫人,我俩给您叩头!”
“好,快起来!快起来!”
……
听着外面热闹的声音,许安心里有些哽咽。自己的母亲死的太早,可怜的玲儿更是自从有记忆就已经没见过母亲的模样。作为兄弟几个的老大,许安在张氏面前可以尊敬却不能跪在她面前享受母亲关怀。所幸张氏对玲儿却是如女儿一般的疼爱,让这个可怜的孩子在这乱世里能有一丝依靠和温暖。
“哥,你喝水。”
小心翼翼的端着一个大海碗进来,许玲满脸开心的模样。
“玲儿真乖!”接过大碗喝了一口,许安拉着许玲坐在炕上。屋里很暗,半开的小窗户只有一寸见方。窗户下面是一辆破旧的纺车,上面有着半完工的一匹布。
“玲儿,最近过的怎么样?有没有好好吃饭?”
“恩!”有些羞涩的享受许安抚摸她的头发,许玲朝许安身边靠了靠。小手牵着许安的衣角,许玲道:“哥,玲儿每天都能吃饱。现在野茶花要开了,玲儿和张妈每天都去外面摘野菜回来吃呢!”
“野菜啊……”许安叹了口气。
西北的世道越来越差,吃饱饭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就算许安是不是能带一些米面回来,却也勉强只够两个人的温饱。虽然比起旁人已经是好了很多,但是许安当年可是在父母坟前发誓要好好照顾妹妹的啊!
许安不知道有钱人家的大小姐是个什么光景,但是很明显他现在做的还不够好。现在被逼离开了栗安城,手里的银钱用一分就会少一分。兄弟几个必须要找到一门活路,就算仅仅只为了这世上唯一的妹妹也绝对不能松懈下来。许安悄悄握紧了拳头,在心里暗暗坚定了信心。
“哥!你吃了没有?”见许安沉默下来,许玲有些胆怯。看着许安皱着眉头的样子,许玲道:“家里还有一点油茶面,玲儿给你做……”
“玲儿!”心里的某根弦绷紧了,这只是一个六岁的孩子啊!抱了抱许玲,许安笑道:“玲儿,今天哥哥给玲儿弄点好吃的。哥哥从城里买了肉回来,还有很多的好吃的。玲儿,今天我们好好大吃一顿。”
说罢,许安从边上的包裹里取出一些事物道:“来,玲儿!这是哥哥给玲儿买的。玲儿戴上给哥哥看看,一定很漂亮。”
一根细银镯子,两条丝巾发带,一套城里最好成衣师傅做的套裙再加上一双红色千层底布鞋,这就是许安从栗安给许玲带回来的礼物。花费了许安身上大部分的银两,许安心里却很满足。
毕竟,钱可以继续赚,而妹妹……
一番亲热叮铃,许安牵着许玲的手走了出来。院子里,几个人已经安顿好了。家里三间正屋加上两个放杂物的窝棚。房屋不够,一间给李清生病的母亲住,一件则让许玲跟张妈一起睡。至于许安他们几个大老爷们,自然只能住在暂时收拾好的窝棚里。等过几天将隔壁的房子盘下来,兄弟几人再搬家。
收拾好东西,张兴霸已经献宝一样将买来了猪肉、羊肉以及其他的几样食物拿了出来。兄弟二人在厨房里给母亲帮忙,李清和周平树则帮忙收拾院子。见到许安出来,两个人放下手里的东西。
“这几天就难为兄弟几个了!等过一阵子安顿下来,兄弟几个再好好搬家。”朝两人点点头,许安道:“等下,我们商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我心里略微有一点章程,但是也还要兄弟们都愿意才行。”
“是!大哥!”

第四章鲜血生命换活路

……
收拾好东西,许安几人将桌子搬到院子里。吃饱喝足后,许安靠着一棵槐树喝着许玲给他倒的热茶。
见兄弟几个围上来,许安道:“如今这世道越来越难混了,想吃饱肚子不容易。兄弟们,我心里有点想法大家听听。同意呢,大家就继续跟着我干;当然如果不行,我也不为难大伙。这房子大伙住着,有事咱们再商量。”
“这个世道,想安安分分活下去实在太难。过去我们安分守己,结果却被逼到没有活路。我想了想,这年头还是只有不怕死才能活到更好,大家说是不是?”
“上个月一个保定的商人来栗安的时候,我和他谈了谈。听说离这里不算太远的高阳县城里,住着一个大人物。他叫孙承宗,听说曾经是当今皇上的老师。这两年鞑子太狠,这位孙大人也算是个保家卫国的大英雄了。哦,当年野猪皮努尔哈赤就是被他手下干死的。我想呢……这个……”
听许安絮絮叨叨却说不到重点,张兴霸不耐烦道:“大哥,有什么话你就直接说吧!兄弟几个都听你的。”
“呵呵……”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许安道:“这位孙大人去年在高阳县里贴了个告示,号召天下英雄驱除鞑虏。不论出身,凡是杀一个鞑子带上来一个鞑子人头的,这位孙大人赏赐五十两银子;今天年初,孙大人又宣布说一个反匪的人头也值二十两,头目五十。这银子不好赚,但是这年头又哪有好赚的银子呢?我许安不怕死,打算朝这方面凑凑热闹。咱们没本事跟鞑子硬拼,但是说不定搞搞小动作弄死一两个鞑子或者土匪还是有可能的。随便两个人头就值好几十两银子了,够兄弟们活上几年不是么?咱们拿性命去拼上这么一场,说不定能拼出个富贵来。”
“杀……杀鞑子?”
“大哥,你……难道就靠我们这几个人……鞑子可是……”
“这……我们是鞑子的对手么?”
“是啊,就连官军也不敢跟鞑子交手,我们……”
听许安断断续续说完,众人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许安竟然会出这么一个主意。
这些年鞑子数次入侵,杀人如麻。在百姓的眼里,鞑子几乎跟妖魔鬼怪是同样一个意思。没有人认为自己是鞑子的对手,就连官兵在鞑子面前也是无数次的丢盔弃甲。眼下许安竟然想主动去找鞑子的麻烦……众人胆怯了。
看看许安,周平树咽口唾沫道:“大哥,再换个别的主意吧。杀鞑子,咱们几个可没那本事啊。”
“呵呵……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许安这句话说的众人面如土色,“再说了,我们不是有这个么?”
从怀里掏出驳壳枪在众人面前晃了晃,许安道:“我也不敢去打鞑子部队的主意,但是也不是没有目标啊?听说鞑子又要入侵了,现在直隶附近到处鞑子的斥候。咱们偷偷躲起来,趁不注意干掉一两个鞑子兵,这就是一百两银子啊!一百两,足够咱们好好活下去了不是么?买上几亩田地,盘个店子做点生意……只要弄成这比买卖,我们以后就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虽然这么说……”想起许安曾经一枪干掉刘三鼠,众人倒有些信服了。一百两银子的诱惑,说不动心是假的。虽然害怕,但是众人也知道许安说的是实话。这年头,怕死难的找到活路。
见众人还有些犹豫,许安又道:“你们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吧,我听着。集思广益,也许你们能想到更好的赚钱门路也说不定啊?”
“大哥,我跟你干!”咬了咬嘴唇,张兴霸道:“大哥说的没错,这年头活路不好找。我虽然也怕死,但是我相信大哥!只不过找一两个落单的家伙的麻烦而已,我相信大哥有这个能力!”
“保家卫国,吾辈大丈夫莫敢不从呼?”张兴旺也拽了两句文。
“这……”李清回头看了看躺在院子里晒太阳的自家老娘,猛吸一口气道:“大哥,我娘的命是你救的!我李清不是忘恩负义之辈,我跟你干!”
“反正不干也找不着什么活路,横竖还怕什么鞑子?大哥说的没错!拼上这么一把,咱们再就不用愁了!”周平树也下定了决心。
“呵呵!好!”站起来,许安满意的笑笑道:“既然大家都下定了决心,那我也不多说了。是死是活,咱们用命拼上这么一回。区区一个鞑子而已,我就不信我们干不掉他!我们是人,难道鞑子就是铜墙铁壁?被我挠上这么一枪,该怎么死他还是得怎么死!”
见张兴霸几个被说服,许安又道:“说好了就别反悔,大家一起拼出一条活路来。等下大家去准备准备,我们休息一天后天一早就出发。先去高阳城附近转转,瞅着落单的土匪鞑子什么的干上一票。成了,那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到手,吃肉喝酒都不在话下!”
许安鼓励着众人,却隐瞒了不成的结果。以许安特殊的体质,鞑子的弓箭只要不射中他的脑袋就很难杀死他。但是其他人呢?虽然许安没说,但是许安相信其实他们心里也明白,只不过是数十百两的银子诱惑太大而已。只要能成功个一两次,兄弟们就能在这直隶府好好安顿下来。无论是买些田地还是做点生意什么的,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