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邦二人看到项梁如此轻易地就将军权交了出来,心中的一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接下来就要看刘邦的本领了,看他能否击败秦军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毒计
项梁离开大堂之后走到了范增的住处,将楚王命他交出军权的事情对范增说了。范增用手捻着几根胡须,苦笑道:“将军,其实我早就知道大王必然会将你的军权收走的。”
“这是为何?”项梁很是奇怪地问道,难道这范增有了未卜先知的能耐?
“因为我在几日之前就已经接到了一份消息,说是项羽小将军已经领兵将东海郡给占了,这如何不使大王对你有所怀疑呢?”
项梁脸色猛地一变:“你是说羽儿他居然在我大楚的危亡关头还去攻打东海郡?他实在是太不晓事了,怎么说他也是我大楚的人啊,这么做岂不是帮了秦人的大忙吗?你怎么知道了这消息也不早日通知我啊?”项梁的话里有几分对项羽的责备也有几分对范增的埋怨。
“将军你要随时关注城外的秦军动向,我也不想打扰你,使你分心,所以虽然知道了小将军的行为也没有告诉你。”范增叹道,“但想不到大王的动作居然如此之快,我还没有想出应对之法他就命人来换将军的位置了,哎!”
“如今大王命刘邦为这二十万大军的主帅,而我就要回会稽郡去了,也不知这刘邦能否抵敌得住秦人的进攻,我当真是放心不下啊。”项梁满脸的担忧道。
就在项梁担忧之际,几名将领也已经找来了,其中一人说道:“项将军,听说大王要将你召回会稽郡去,而由刘邦前将军为主帅可有此事?”他们都是在这几次防御战中甚得项梁的重用,而立下了不少战功,同时也对项梁的指挥很是信服的人。
项梁点头道:“你们的消息得到的还真快,不错,大王的谕旨已经下达了,我明日就要离开泗水往会稽而去,希望你们能够如这些日子一般与秦军大战,莫要丢了我大楚将士的威风。”项梁一面说着一面轻轻地拍着几名将领的肩膀。
众将领突然跪倒在地道:“将军万不能离开泗水郡啊,虽然我等并没有跟随刘邦打过仗,但我们知道他再怎么善战也不会如项将军一般能料敌先机,将我泗水郡守得固若金汤,将军乃是我大楚的第一名将,若你离我们而去,这泗水郡可就真的守不住了。”
项梁也知道他们说的在理,这刘邦到底在战场上有多厉害自己还真不是太清楚,只知道当日自己攻打刘邦占着的泗水郡时发现他手下的士卒的战斗力并不强大,如果是因为刘邦个人的原因而导致他带的兵普遍不强的话,那自己一旦离开泗水恐怕这二十万人马可就要断送在刘邦手上了,同时楚国也就危险了。想到这里,项梁还真不敢轻易离开泗水郡了,他拿眼看向几名将领道:“我知道刘邦未必能够守住泗水郡,但是大王的谕旨我也不敢违抗啊。”
范增突然笑道:“那在谕旨中可提到让将军几时离开泗水赶往会稽呢?“
“这倒没有,只说是让我交出军权之后回会稽述职。”项梁这话才一出口就笑了,“依范先生的意思我可以多拖上几日了?”
“不错,反正谕旨上只说让你交出兵权,现在将军已经将剑符都交了出去,并没有违抗旨意,但将军却可以在此地多留上几日,这却不是刘邦、屈斗二人所能够决定的了。”
“好,我我就依先生所言,留在这泗水城中看看情况再说吧。”项梁一下就打定了主意。既然打定了主意,项梁便不再打算回会稽去,转而往大堂而去。
大堂之上刘邦与屈斗二人刚刚放下心头的大石,在谈论着如何将大军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突然看到项梁去而复返,两人都有些惊讶,屈斗便问道:“大将军可还有什么事吗?”
项梁道:“本将军还是决定不立刻赶回会稽,这泗水郡如今可是我大楚的门户了,万不可失,所以本将军决定在此协助刘将军共抗秦军,不知刘将军意下如何?”
虽然项梁是用商量的语气在和刘邦说话,但其实刘邦二人已经感觉到他已经定下了主意,于是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后,刘邦道:“既然项将军是为我大楚着想,那末将也不好推辞,但是正所谓军中必须有一个主将,不知项将军你留下来是作为主帅呢还是其他的?”说着刘邦便紧紧地看着项梁,生怕他说出自己还要当主帅。
项梁笑道:“在下既然将剑符都交了出来,这军中自然是以刘将军为主了,我只是在一边帮着出出主意罢了。”
刘邦一听项梁愿意这样,当然不再反对,道:“那我就多谢项将军的鼎力相助了。”
屈斗也在一边道:“既然这样,那本尹便先回会稽去,本来我的任务就是宣读谕旨和陪同将军回会稽,但军事紧迫,想来大王也不会太过介意的。”
项梁看这两人都这么好说话,还当两人也以大局为重,不再因政争而与自己对着干了,心下感动,手一拱便离开了大堂。
待项梁离开之后,刘邦看着屈斗道:“大人刚才为何给我打眼色,让我同意项梁留下来呢?我们的目的本来不就是将他调回会稽去吗?”
“现在我改变主意了。这次借项羽的事情最多只能将他的军权削弱一些,并不能完全将项梁扳倒,而回会稽之后大王还是会重新重用他。但他留在此地,刘将军你便可以想办法对付他了,而且刚才他也说了一切会听从你的吩咐,总会让你找到一个机会的。”屈斗虽然没有把话完全点明,但刘邦已经知道他是想让自己借秦人的手把项梁除了。刘邦想起了自己的兄弟樊哙就是因为项梁的攻打而丧命的,于是便点了点头。在项梁还在想着如何对付秦军的入侵的时候,他的背后已经有两双杀气腾腾的眼睛在盯着他了。

东海郡中,项羽已经完全将所有的人都收服了,特别是龙且,在见识了项羽的本事之后对他是十分敬服,项羽就这样得到了一个有勇有谋且忠心不二的下属。看到这东海郡已经完全被自己控制了,项羽便决定带着人马返回九江郡,毕竟在他眼中这东海郡太过于偏僻,不是自己一展身手的地方,何况自己还想着有朝一日掌握楚国的大权呢。
这一日,项羽已经将人马全数整束好,便将东海郡托付给龙且,自己则带着这两万多人马往九江郡而去。一路之上行军速度倒也不慢,不久之后就回到了九江郡,他一进城便看到项他在城内等着自己,不觉有些奇怪,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城中的事都安排好了吗?如何在此等我?”
项他一脸的严肃道:“将军,就在你带着人马去东海的三日后,我们便收到了一个消息,楚王改换了将领,由项梁将军带兵抗秦,如今你攻下了东海郡,恐怕会对他不利啊。”
“什么?你怎么不派人来告诉我啊,这可如何是好?楚王虽然并非什么昏君,但有屈斗在一边煽风点火,叔父的处境就不妙了。”虽然当日离开时项羽说得斩钉截铁,不再与项梁有任何关系,但经过这几日之后,项羽的气也已经消了,对项梁这个一手把自己调教起来的叔父还是相当关心的。所以只有知道带兵的不是项梁时他才带着人马去攻东海。
“如今这东海郡已经入了我们手中,该发生的也已经发生了,只能希望项将军他能够逢凶化吉了。而且以大将军在军中的威信,我想大王也不会对他怎么样的,毕竟要没有我们项家,楚国的军队实力必然会大弱。”项他安慰道。
“对了,如今泗水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秦军一开始连克我三郡,其势如虹,这泗水郡也并非什么难攻的险要之地,我楚军的伤亡如何?”项羽突然转换话题道。他知道现在再提项梁的事情也与事无补,索性就不再提了,但他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如果楚王真敢对项梁不利,自己就会挥军将楚王和屈斗等人尽数杀了,自己来做楚地之主。
“秦军攻过几次泗水,但都被大将军带兵给击退了,想来大将军是想用拖字决将秦军拖在泗水城外,直到他们粮草辎重无以为既,秦人只好无功而退了。”项他早已从在泗水郡的探子那得知了那里的情况。
项羽道:“那我们就在这里再等等吧,或许我们根本不需要将人马撤到东海郡去,秦人就会被我叔父打败了。”
项他苦笑道:“但我刚收到消息,说是楚王已经派了刘邦去泗水替换了大将军,大将军很快就会返回会稽郡了。”
“刘邦?一个手下败将如何能够带我楚国的大军呢?而且他虽然是楚人但当日却是被我们打败后才归顺的,并不可信,想不到楚王居然如此任人不明啊,看来叔父的心血是要白费了。”项羽语带轻蔑,同时也有些惋惜。但是如果他知道刘邦就要对项梁出手了,他又会有什么反映呢?




第一百三十八章中计
经过几次进攻都不能在项梁手上讨得便宜之后,章邯便开始改强攻为包围,不再莽撞地派兵攻打泗水那高且厚的城墙了。但是章邯心中也很是明白,这泗水城中粮草丰足,只靠包围是完全不可能将它拿下的,所以他一面命大军对泗水城进行包围,另一面也在和一众谋士和将领商议着如何才能用最少的伤亡来攻下这城池。
“将军,其实这泗水城并不是完全挡住了我们前进的路,何不放弃了这座城池,绕道往会稽而去呢?”一名将领问道。
“我们此次的目的是要将楚国灭了,而不是将会稽取下来。若是只取会稽我现在大可派一支轻骑去攻到会稽,楚人已经将举国之力都放在了泗水城中,那会稽必然空虚,我军一至则必然可取。但楚地的大军却还是安然无恙,他们只须再另立一主便又是一个新的楚国,所以只有将他们全部除去才算是将楚国完全灭掉。”章邯看到有不少人都认同这将领的话,便将问题说了出来,众人才明白过来,自己是本末倒置了。
“将军,我听说当年我大秦的名将王翦老将军为了灭楚曾和李信发生过争执。当日李信说他只需三十万人马便可灭楚,而王将军却说需六十万人马。而始皇帝认为王老将军已经老了,就听信了李信的话,给了他三十万人马,结果大败而归,最终不得以皇帝才再请王老将军出马,依旧是六十万人马,这才将楚国灭掉,不知可有此事?”一人问道。
章邯点头道:“确有此事,当王将军凯旋回来时,皇帝还亲自到咸阳城外十里处相迎,并对他说:‘是朕不听将军之言才导致灭楚时日过长,将军不愧是我大秦第一名将!’之言,可说是对王将军极大的褒奖和对自己错误的检讨,你怎的提起这事?”
“我想说的是将军此次伐楚是否过于脱大了,连王将军灭楚都要六十万人马,而将军却只带了十万人马便来到了楚地。”随着这泗水城久攻不下,有些将领已经对章邯的策略产生了怀疑,再加上有数十年前的王翦之事作为衬托,好象显得章邯的确太过于脱大了。
章邯早已经想到下属会提出这个问题,混不当回事地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年的楚国有着数百年的根基,虽然也有内部的斗争但还能够做到上下一心,那些楚兵也是身经百战之人,所以要灭楚需数十万人马。但今日的楚国却不过是死灰复燃而已,君臣相疑,将与兵互不统属,所以我只需十万人马便可灭它。虽然现在我们受阻在这泗水城下,但我想很快就会有机会了。”
“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众将领都奇怪地问道。
“本将军在出发前听说项羽带了他项家的子弟占了九江郡,这必然引起楚王对项家的不放心。而如今的项梁又掌握着楚国的全部人马,楚王会这么安心地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给项家人吗?所以我料那项梁做这二十万人马的统帅时间不会太久,到时候他便会被楚王罢免,而楚国除了项梁之外并无可与我一战的将领了。所以我断定很快就会有机会了。”章邯为了使麾下众将能保持士气,不得不将事情说得如此明白。
众将一听,都恍然道:“原来如此,那我等愿意同将军一起再等上几日。”
但是一切却没有象章邯所料想的那样顺利,楚王确是派了刘邦来换项梁,但是项梁却还是留了下来,协助刘邦守城。章邯每日都在城外的高台上远眺城中的防守情况,但却没有发现一丝一毫因换了主将而杂乱的现象出现,这让章邯很是不解,难道自己的想法错了,楚王并没有因为项羽的事情而对项梁产生怀疑吗?
这一日,章邯刚看过城中的情况下来,就有一名斥候来到他面前说道:“将军,我们探到齐国也派了五万大军前来援楚,如今距离泗水城只剩下不到百里路程了。”
“什么?齐人真的援楚了?他们难道忘了楚军刚刚才打进他们的临淄城吗?”章邯面色一趁,齐军一到那自己要对付的敌人就更多了,本来这泗水城就难以攻下来,要是齐军和楚军联手来攻,自己可就真要败在这泗水城下了。“不行,我必须要想个办法,在齐军来前就要将这泗水城取下来!”章邯在营帐中来回徘徊,突然一个大胆的主意跳了出来。

这几日秦军不再攻城,倒也使得守城的楚军松了一口气。但是项梁却没有过于放松,他每日都要登上城头去看看城下秦军的动静,以随时准备防御工作。这天项梁也是照旧来到了城头上,远远看着秦军阵中,突然他发现秦军内部有些异样,似乎有大队的人马正在往后撤去,这让项梁大是奇怪,于是他转头对一名亲兵道:“去斥候营问问,秦军那出了什么事情。”吩咐完后他便走下了城头返回了自己住处。
范增正在他的住处饮酒,看到项梁进来了忙道:“将军,如今你不过是协助刘邦等人守城而已,何必如此劳累呢?”
项梁道:“我留下来就是为了守住这泗水郡,既然身在此地,就当保住此城。而且我不是为了刘邦什么的,而是为了我大楚的百姓,若让秦军攻进来,到时必然玉石俱焚,生灵涂炭,所以我必须守住这泗水郡。”
听到项梁的这一番话,范增顿时肃然起敬,站起身来作了一揖道:“是在下失言了,将军真是我大楚的栋梁啊。”
这时,一名斥候走了进来道:“斥候马二见过项将军,见过范先生。”说着行了个礼。这二十万人马已经完全被项梁的本事所折服,所以就算他不再是全军的主将,他们依旧是将他当作主将看待。
项梁命他起来之后问道:“我适才看秦军阵中有些不对,不知你斥候营可看出什么来了没有?”
马二道:“我们确是打探到一个消息,说是秦国内部出了一些问题,如今那胡亥已经派了人前来传旨,命章邯带兵回去。但因这消息还未能得到证实所以属下不敢向诸位将军禀报。”马二一面说着一面从怀中取出了几根竹简,递到了项梁手中,“这些东西也是我们的兄弟从秦军的营地附近找到的。”
项梁接过那竹简看了起来,虽然这几根竹简并不连贯,但项梁还是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却是说有一支数量不少的叛军正在进攻上党郡,但具体是哪里来的敌人却是不知。项梁看了这内容后闭上双眼想了一下,然后问范增道:“范先生,你看这会是真的吗?若真有人进攻上党,那又该是什么人呢?”
范增不假思索地道:“暴秦无道,天下间有许多有志之士都想将其推翻,但在章邯等人的打击之下,到现在还能对秦构成威胁的就只有胡亥的兄长扶苏了。想来他也是看准了这个时机,想趁着章邯带着大军征我楚国,而秦国内部空虚之时一举取下咸阳。所以老夫认为这消息应该还是可靠的。”
项梁一听之后点头道:“范先生说的在理,这事看来是真的,那我们便可趁章邯退军之际带兵袭他后军,也好为那些战死的将士们报仇。”说着站起身来就往外而去。
“等等!”范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