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宠上天-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把母亲扶进屋!”
“母亲别是受了惊吓吧!快去请大夫!”
有那眼疾手快的小厮领了命就跑出去请大夫。郑远池抱起老太太回了房间,郑大爷和罗氏也跟着进屋了,留下郑二爷和王氏吩咐下人收拾残局。
王氏和青璇对了个眼神,两人表情微微的变化却全被郑二爷净收眼底,但他没有说什么,只是意味深长的看了妻子一眼,指挥下人清扫收拾了。
柳初月站在原地半晌,见众人各忙各的,才强压住心慌往那柴房走去。
“弟妹身子重,还是早日回屋歇着去吧,母亲已经病倒了,弟妹更要当心了。”王氏及时拦住了柳初月,用充满关切的语气说道。
“二嫂言重了,府里无缘无故出了这么大的事,我怎么还安心睡得着觉?”
王氏握住了柳初月的手,微微使了点力道,“弟妹这话说的也不错,倒是我不通人情世故了。弟妹放心,这些粗活就交给我,弟妹还是去看看母亲吧,母亲最是疼爱你,醒来时也定是希望第一个看到你的。”
王氏这话一说,柳初月也就再没借口去柴房看看那陈芸是死是活了,她没了法子只道,“既然如此,我便去陪陪母亲。”又唤来身旁的兰芳,“这丫头粗笨,府中下人本来也不多,多她一个帮把手也是好的,嫂子可不要嫌弃了。”
王氏打量兰芳一眼,见她胸口微微起伏,想必此时心中也是无法安宁,“既然如此,那就谢谢弟妹了。”
待柳初月一走,兰芳就亟不可待的往那柴房去,却被王氏再次叫住。
王氏指着烧成黑炭的柴房,“那里面烟熏火燎的,不是姑娘家该进的地方。一会儿天也该亮了,你去弄点吃的喝的,大家忙活到大半夜也累了。”
兰芳心里极不情愿,但是二夫人的命令她又不敢违背,王氏见她立在原地不动,神色也冷了下来,颇有些主子的气度,兰芳没了法子只得点头应是。
柳初月一颗心惴惴的,从她把陈芸关在柴房那刻开始心里就极度不安,生怕被郑远池发现那女人回来了。孕妇睡眠质量本来就不好,好不容易睡着了出了一头的汗,却听到外面吵吵闹闹的,叫来下人一问才知道前院着火了。她心里隐隐有不好的预感,等她真的赶过去一看,原来真的是关着陈芸的那间柴房起火了。
那陈芸呢?陈芸去哪了?是跑了?还是烧死在里面?
若是烧死在里面自然是最好的,死无对证之下倒了了她一桩心事,但如果是跑了可就坏了。
如今,柳初月的心分成了两半,一半留在前院,急于求证陈芸是死是活,如果是死了还得赶快把尸体处理了才行,万一被人发现可就坏了。另一半则是放在了老太太那里,她冒险事做了不少,可是眼下发生这种事还是心神不安,但是老太太就不一样了,她之所以忽然昏倒肯定是被吓的,但不是因着着火了被吓的,那是以为烧死了陈芸才被吓晕的。
柳初月第一时间守在老太太床前,防止老太太醒了之后乱说话。郑远池见她怀了孕还守在老太太身边,心下有些怜悯,便握住了她的肩膀给她安慰。
已经过去半个时辰,柳初月见前院没传来什么消息,要不就是没找到陈芸的尸体,要不就是尸体被兰芳处理掉了,不过最后消息没确定下来还是心有不安。正在这时,从门外滚进来一个人,正是刚刚去找大夫的小厮,他一进门就趴倒在地上,郑远池看了一眼还在昏迷的老太太和怀孕一脸疲惫的妻子,示意那小厮:外面说。
罗氏和郑大爷也在明间等着,那小厮便颤颤巍巍的说,“大爷,三爷,咱们府的墙上都是血……是血……郎中看见吓跑了……不敢进门啊!明明我出去时还没有的……”
那小厮跑到东街医馆请来了郎中,郎中一把年纪提着个小药箱火急火燎的赶到郑家大宅,结果就见郑家大门旁的墙上写着“血债血偿”四个红色的大字,那四个大字笔迹未干,还往下流着红色的液体,迎面而来的是一股血腥味,难道是用血书成的?
这郎中活了大半辈子也没见过这等事,那四个大字怎么看怎么可怖,月黑风高,这郑家大宅越看越阴森,吓的郎中把“仁心医德”全然抛在脑后,丢盔卸甲的跑掉了,小厮当时也吓傻了,腿一抖一屁股坐在地上,连追那郎中的力气都没有了。
郑家的三个男人站在这触目惊心的四个大字面前也愣住了。
郑大爷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三弟,是不是你在外面得罪了什么人,这是来寻仇的?”
整个郑家,他是个八面玲珑的人,自问没得罪什么人,老二性子温和,更不可能有什么仇家,也只有老三在朝中做官,官场上的事阴暗诡谲,若说郑家得罪什么人引来祸患也是老三的嫌疑最大。
郑二爷蹲下来,用手沾了一点红,放在鼻尖闻了闻,道,“确实是血,不过……应该不是人血。”
因着王氏身子不好,郑二爷对医道略有研究,人血比较粘稠,他还是分辨得出的。
郑大爷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是恶作剧?”
郑二爷听了身子一僵,不禁想起出事之前自己的妻子在房门外和一个小丫头低声说着些什么,但他又不相信妻子是个这么恶趣味的人,不过还是有些心虚。
郑远池始终一言不发,只是叫来下人,难得严厉的嘱咐道,“天亮之前把门前清扫干净,不得留一丁点痕迹,也别让老太太知道这事。”
这个时候,老太太也醒过来了,抓着柳初月的胳膊不停的问,“陈芸怎么样了?”
柳初月心里也发慌,但是面上还是很镇定,“母亲放心,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只要我们死咬着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一定能把这一关给过了。”
老太太不过是个无知妇人,柳初月多费了几句口舌就把她暂时安抚了,哄睡了老太太,她身子也疲了,也靠在椅子上睡着了。
郑家因为住的偏远,这条巷子上本来也没几个人家,再加上郑老太太不好相与,所以与这郑家的人很少走动,即使第二日得知了郑家前夜走水的消息也没几个人登门问候。
郑远池因着家里出了事,便告病在家里休息了几日,他想起那日的大火,又想起那墙上的鸡血,怎么也不像个单纯的恶作剧,难不成真的是谁得罪了人,惹人寻仇了?可是这些事他已无法分神细想,当务之急是老太太的病。
老太太那日着实吓的不轻,本来过了两日精神已经好起来,可是最近两天每晚都做噩梦,梦里还说着胡话,转天醒来精神更是不好。而他的妻子坚持要守给老太太守夜,起先他也是为他妻子的孝心又感动又心疼,可是直到前一天晚上,他又察觉出有什么不对来。
前一天,他特地吩咐厨房炖了一碗燕窝给守夜的柳初月补补身体,这燕窝还是陈芸留下的,他从不动用陈芸的东西,可是实在是体恤妻子身体,最终还是用了陈芸的嫁妆,但他也忽然发现陈芸的嫁妆好像少了很多,便叫来兰芳问了一通,对方支支吾吾,郑远池便猜到了几分——柳初月背着他占用了陈芸不少嫁妆。
心里强压着火气,但见到柳初月坐在老太太床前兢兢业业的侍奉着,郑远池也没法子发作了。他有心陪妻子一同给老太太守夜,但柳初月却坚持把他赶回房间,正在此时,他忽然听到了榻上的母亲口中喊道,“别杀我!我没想让你死!别过来……”
“母亲准又是做恶梦了,这里有我就够了……”柳初月神色慌张的对郑远池解释。
房中的安神香静静的燃着,冒着缕缕青烟,可这香再凝神也压不住郑老太太的梦魇,郑远池一脸狐疑,但也没有再坚持留下,而是在老太太房门外静静站了一夜。
“去把老太爷请回来吧。”
天色一亮,郑远池疲惫的对府中一个小厮吩咐,老太爷被请到扬州的侯爷府上给大公子做西席了,不论是对老太爷还是郑家都是难得的殊荣,如果不是迫不得已,郑远池是绝对不会把父亲请回家的。
这个世界上,除了老太爷,没人能让老太太说实话。
第六十一章
孟璋深知自己皇兄深沉多疑的性格,所以一直都不怎么过问朝政,即便如此,因为李江的事他还是引起了皇上的疑心,差点没有酿成大祸。这次从闽都回来,孟璋已经下定决心不问朝事,做个闲散王爷躲避纷争。谁知道,他的皇兄越来越重用他了。
一连好几天,孟璋都在宫中议事直至深夜,西突厥近日蠢蠢欲动,皇上颇有派三皇子挂帅孟璋监军的打算,虽未明说,但已经在和孟璋商量局势危情。
这一日,皇上依旧和孟璋几位大臣议事到月上枝梢,直到众人都有疲色之际,皇上才准许几人告退,临走时还叫住孟璋,“你今日回了府,明日一早还要过来,不如就在宫中住下,朕还没有用膳,有些饿了,你陪朕喝上几杯,咱们兄弟两个也好久没叙旧了。”
孟璋委婉的推辞了一通,总结下来就是两个字,“不留。”
皇上无奈,只得叫人送他出宫。
京都的官员出行多是坐马车,而孟璋却一出宫门就翻身上马,往自己的王府奔去。
不知道她今日心情如何。
李嬷嬷是孟璋的奶娘,孟璋建府之时也随了孟璋一同出宫,在孟璋驻守边境的这些年,堪称璋王府的女主人。她生的一张圆脸,眼睛细长,笑起来就是两条弯弯的线,偏她就爱笑,所以时时给人一种亲切和善的感觉。
孟璋从小就很尊敬她,对她的感情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生身母亲的依赖,而这李嬷嬷也是一心为孟璋,她见孟璋带回来一个姑娘比谁都高兴。
只是这姑娘看起来有些萎靡不振,挺俊俏的美人却总是不经意的露出愁容,李嬷嬷有心开解一番,却得孟璋嘱托,不要逼问她什么,所以李嬷嬷也就很少和这姑娘聊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是把她的日常事无巨细的汇报给孟璋。
“这姑娘白日找了本书看,老奴就瞅着她捧着本书看着窗外,一日里一大半时间都是在发呆啊!”
“嗯。”孟璋想象的出她魂不守舍的样子,不免有些怜惜。“晚膳用的什么,胃口怎么样?府上的点心她可喜欢?”
他记得在茶楼的时候,她吃了不少点心,想必她应该是爱吃甜食的。这几日她没什么胃口,孟璋便请了京都有名的点心师傅,不知道这师傅的手艺对不对她的心意。
“姑娘是个和善人,殿下给她的东西她自然都说好,不过也是没吃几口——依老奴看,心病还需心药医,这姑娘心里是不是有什么解不开的结?您不让我多嘴,我也一直没敢多问,可是……”
李嬷嬷是个聪明人,她看得出孟璋对这个姑娘是极为不同的,可孟璋却不让其他人知道这个姑娘的存在,她甚至都不知道这姑娘的名字,而这姑娘整日郁郁寡欢,孟璋带她回来时她更是一身狼狈,说不定这还是殿下强娶豪夺来的呢?
虽然她不认为她家王爷是强抢民女的作风,可是哪有男人能对女人全无*的?又不是染了断袖。
孟璋心里记挂着陈芸,哪里知道自己的奶娘在心里这么腹诽了自己一通。他听到“心病还需心药医”这句话,他的心药是她,可她的心药是谁?
是那个不珍惜她的郑远池?
话说那日孟璋在屋顶看到一个丫鬟鬼鬼祟祟的在院里做什么,以为是什么歹人,一跃而下才知道那个叫青璇的丫鬟是想救陈芸出来。
那日情势急迫,他来不及细问,当他撬开柴房的门看到被捆缚的陈芸时,恨不得把郑家都烧了。
也是为了给郑家一个教训,孟璋才会由着青璇烧了柴房,自己又将陈芸救走,临走前还往墙上留下四个字。
血债血偿,如果陈芸真出了什么意外,他真的会让郑家血债血偿。
“她睡下了?”他问。
李嬷嬷心想,她就算没睡,你不还是要去看她一眼么,这几日就算不见她,孟璋也得去她院里张望一眼,还真没想到自己家王爷会对一个姑娘这么上心。
也是为了成全孟璋,李嬷嬷故意说,“姑娘精神不好,这个点应该还没睡,不如我去叫叫姑娘,您和她说说话,也好宽宽她的心哪!”
陈芸没想到孟璋这么晚了还会来看她。
“我还没用晚膳,听李嬷嬷说你也没吃什么东西,不如你陪我再吃点东西,我叫他们做了些易消化的东西,不会积食。”孟璋为自己找了个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他饿了,需要一个人陪他吃饭,正好她是个好人选。
陈芸呼了口气,忍不住问他,“那天……那天你怎么会在郑家?”
她这几日没什么机会见到孟璋,今日得空一定要好好解开心中疑惑。
孟璋夹菜的手一顿,随即神色自若的说道,“路过而已。”
“……”
孟璋见她举着勺子,碗里的粥丝毫未动,又将几样爽口小菜推到她的面前,“你到底想怎么样?被柳氏抢了正妻之位日子都不想好好过了吗?”
陈芸一怔,但想想也是,他一个王爷,想知道什么消息都是易如反掌。恐怕,他如今比自己还了解郑家。
孟璋话一出口见她有一刹那的错愕,有些后悔自己哪壶不开提哪壶,于是,他又安慰说,“你父母和兄长如今安好,你的嫂嫂还为陈家生下一女,陈家虽然家财散尽,但还有几百亩田地傍身,如今衣食无忧,你不必替他们担心。
还有,你被人绑架一事本王定会还你一个清白,本王绝不会放过幕后主谋。你还需要本王做什么,尽管开口,你帮过本王,本王不会亏待你。就算是……就算是你想回郑家,本王明日也可以安排你见到郑大人。”
孟璋想了一切可以让她高兴的法子,可直到说到最后一条,她眼睛里才有所变化。
果然是想回郑家么,呵呵。
陈芸确实是听到“去见郑远池”这句眼前一亮,可绝不是孟璋想的那样。她这几日确实精神不振,但绝非李嬷嬷以为的郁郁寡欢,伤心失望,而是愤怒的不知该做些什么好。
她确实想见郑远池,好歹也要告诉他,他那个枕边人歹毒的心肠,可是想到那柳初月肚子里的孩子,郑远池那么心软肯定狠不下心来对柳初月做些什么,所以见了他也是白搭。
她一定要狠下心,给那些试图谋害她的人致命一击。
她看向眼前的这个男人,他位高、权重、值得信任,更重要的是他愿意帮助自己,如果依靠他报仇,肯定会事半功倍……
可是她这个想法一出,却正对上男人专注而柔和的目光,这目光虽暖,却像一记重锤在她心上狠狠敲了一记,一下子将她敲醒。她在想什么?她竟然想利用他帮自己报仇?
“王爷,帮我找一个人,只此一件,其他什么都不要做。”
她要靠自己的力量为自己正名,那些伤害过她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
~~
陈芸没什么特长,放在古代她就是一个实打实的废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她样样不通,但是如果在现代,她除了会念书还会一项特殊的技能。
虽然古代条件恶劣了点,但是本着“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的精神,陈芸要来了碳条和画纸,创造了一幅古代素描画。
孟璋拿到这幅传说中的素描画时有些哭笑不得,举起来看了又看,“这画风真是……与众不同……你师出何人?”
陈芸拍了拍手,一幅大功告成的样子,还感叹了一句,“好久不拿笔都手生了,但是我觉得光靠这幅画找出那个人是没问题的。”
虽然这素描画算不上活灵活现,但总比有些古人的画形象一点,陈芸有信心,拿着这幅画去找人一定能把那个人找出来。
孟璋难得见到陈芸这么得意洋洋的样子,便以为她是因为从书画中得到了乐趣才会如此开怀,于是便吩咐下人准备了不少碳条,随时听候陈芸差遣。
李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