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门-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投资房地产行业,基本上都是依靠银行贷款嘛,这又不是什么稀罕事儿。”邓友仁听了之后,就对叶开说道,“叶主任对房地产行业不大了解吧?”
“嘿。”钟离天听了,顿时就明白叶开的意思。
如果说别人对银行贷款表示无所谓的话,钟离天可是太明白这种事情的风险了。
上一次如果不是叶开出手,帮了他一把的话,钟离天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铁定是要破产了,而且他还会欠下一大笔债,赔掉美国那边儿的房子和自己存下来的养老钱,都不够还的。
也正是经过了这一次的事情之后,钟离天才对国内的房地产行业有了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只要是你在玩银行贷款,就不能不留意到风险问题,一旦政策的风向有变化,银行贷款是最容易受到冲击的,只要是资金链断裂,那么再大的工程都是要烂尾的,而烂尾的直接后果,就是整个项目变成了一个吸金的无底洞,把开发商给彻底拖垮。
“大陆的国情不同,你要选择合作伙伴儿,也要选择像钟离先生这样自身资金雄厚的合作者,跟橡树园项目合作,风险太大。”叶开淡淡地说道,“本来这话我不想说的,只是你不远万里从香港过来内地,也是存了做大事的想法,我不忍看你被陷进去而已。如果仔细查一查橡树园的底细,你就能够发现其中问题多多了。”
“有什么问题?”邓友仁反问道,他还是对叶开的话不以为然。
“资金方面我就不说了,这个项目本身就没有拿到政府审批许可,是一个非法运作的项目。”叶开回答道。
“怎么可能,我明明看到有许可证的。”邓友仁笑了起来。
“那种是假的,糊弄外人可以,但是细查起来就不行了,不信你可以找个政府部门的熟人问一问这事儿。”叶开毫不客气地说道,“最近京城里面根本就不给办法兴建别墅的许可证,他怎么可能拿得到?”
邓友仁听了之后,将信将疑地把目光转到了钟离天的身上,只见钟离天微微点了点头,这才有些吃惊地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嘿。”叶开笑了一声,扭头就走了。
“哎……叶主任……”邓友仁正要喊住叶开,却见叶开跟那个女孩子已经离开了。
这说话只说一半儿,算什么事情呢?邓友仁觉得一头雾水,可是觉得叶开的话似乎也有些道理,不像是胡编出来的,于是就问钟离天道,“钟离老兄,他说的话是真是假?”
钟离天也是京城房地产行业的大鳄了,邓友仁觉得他应该知道事情的真相。
“嗯,怎么说呢?这应该就是违规操作吧。”钟离天不知道该怎么跟邓友仁解释这件事情,斟酌了一下之后才说道,“橡树园的资金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是不清楚的,但是就叶主任所说的没有拿到许可证的事情,倒是有可能是真的。”
“拿不到许可证,项目怎么可能做起来?”邓友仁表示很难理解,要知道没有许可证,项目就是违法的,在香港那边儿的话,根本就不用想这样的事情,可是听钟离天这么一说,似乎这种事情却是司空见惯,怎么不让他感到吃惊?
“地方政府为了税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有的。”钟离天解释道,“这是在一般的情况下,但是如果中央的政策出现了变化,那么这种情况就危险了,一抓一个准儿。就我所知,最近京城一直没有核准兴建别墅的申请。”
听他这么一说,邓友仁总算是有了一些印象了。
不过这么一来,他就有些犹豫了,是否应该继续跟进橡树园别墅区项目?
如今他顶多就是一个管理者而已,即便是这个项目垮了,也影响不到他什么,因为他是拿工资办事的,但是如果真的把钱投进去的话,麻烦可就大了。
“这位叶主任究竟是什么来头?”邓友仁想了想后,忽然向钟离天询问道。
钟离天暗笑道,你现在才知道询问叶开的来历啊,一看就知道不是大陆人,否则的话就不会犯这种低等错误了。
只是关于叶开的身份,钟离天也不愿意多讲,只是含糊地回答道,“他是名门之后,很有能量的大人物,之前我的公司遭受重创,也是承他的人情才起死回生的。”
“哦。”邓友仁听他这么一说,脑海里面顿时出现了三个字,太子党。
在大陆,似乎也只有太子党们才有能力,解决这些因为政策走向发生变化之后造成的乱局,没想到钟离天居然能够认得这样的牛逼人物,怪不得他在京城生意越做越大了。
钟离天此时的心情却不一样,他在从叶开刚才的话语中,寻找重要的信息。
从叶开的话里面,钟离天分析出一件事情来,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可能在未来几年中,会存在比较大的变数,叶开是不赞同大量利用银行贷款来进行操作的。
钟离天甚至感觉到,假如不是因为自己,叶开不可能说这样的话,来提醒邓友仁。
叶开明着是警告邓友仁橡树园项目有问题,实际上则是在提醒钟离天,房地产市场存在比较大的变数,要让他谨慎对待,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事实上,最近的房地产市场,确实是火起来了。
自从年初,方和同志南巡讲话之后,经历了几年疲软的国内经济,终于有了抬头的趋势。
以南粤和江口市为代表的华南地区再次成为投资的热土,也正是从今年之后,在国内诞生了一大批很有实力的地产大鳄,并逐步将市场化商品房的运作模式,扩展至全国各地。
也正是从今年开始,房地产行业才从无到有,从粗犷到精细,渐渐做大。
后来国内的几个粤派地产大鳄,都是在今年之后诞生的,即便是早在80年代从贸易起步的万科,也是在今年才确立了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重点开发东南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和股权投资业务。
而带有军旅色彩的国企保利、和港资背景的合成创展,也都是在今年才成立于羊州市,正式进入房地产开发行业。
在羊州市和江口市周边的珠三角区域,也诞生了日后成长为带有鲜明特色的家族式企业,雅居乐与碧桂园。
房地产行业集中于今年爆发,对于政治影响经济的国度而言,似乎是注定的轨迹。
今年方和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之后,国务院也紧接着发布了《关于发展房地产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房地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和房屋商品化的推进,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离开之后的叶开,却在同王洛丹讨论房地产方面的问题。
“海军方面的几个子弟,其实也在搞房地产开发,而且行情很不错,但是真的像你说的那样,短期内会出现回潮吗?”王洛丹问道,其实她哥哥就在搞这方面的事情。
“这是必然的。”叶开回答道,“最多到明年上半年,情况就会变化。”
过去的连续两年中,国内的经济非常低靡,有个词形容当时政府称之为疲软,因此需要通过一些政策来推动改革和刺激经济。
方和同志的南巡讲话后,大家因此重燃改革的热情,很多束缚得以突破,尽管此前有商品房的尝试,但大部分仍然是以房改房的形式,在文件精神的刺激下,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出现了房地产急速膨胀的现象。
后来在1993年4月经济情况通报会上,中央提出了“防止经济过热”的警告。
从5月起,央行不断提高相关利率,清理整顿金融秩序。
同年6月,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主要包括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整顿金融秩序、控制投资规模、增加有效供给、运用进口调剂国内市场、整顿流通环节、加强价格监管。
房地产行业的寒流来了,很多企业倒下了,房地产行业进入了长达两年的低靡期,但这样反而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一些资金灵活的民营企业得到了发展,市场化运作更为合理。
叶开看了王洛丹一眼,对她说道,“你哥好像也搞了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吧?让他好好赚上一年钱,过了明年元旦就把手头生意转手了吧。”
“你确定?”王洛丹慎重地问道。
“你要想让他赔得一塌糊涂,那就当我没说。既然在国内做生意,首先要摸清的,就是国情!”叶开说道。

第三百二十三章 什么,穿军装进大内?!

1992年5月1日,共和国东海舰队的特遣舰队抵达俄罗斯北海舰队某基地,特遣舰队在东海舰队司令单立人少将率领下,包括两艘导弹驱逐舰,四艘护卫舰,两艘具有远程核打击能力的常规动力潜艇在内的庞大舰队,正式对俄罗斯展开了友好访问。
这也是共和国海军第一次跨越大洋前往俄罗斯进行访问,整个航程一万两千多海里,历经风浪无数,多次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终于抵达目的地。
这一次访问活动也引起了各国的重点关注,西方国家认为,共和国的这一次海军访问活动,旨在加强同新独立的俄罗斯国家之间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对于共同维护东北亚局势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虽然对这件事情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他惊喜地发现,自从这个消息发布之后,美国人的态度就有了很大的改善,立刻给了俄罗斯一笔两亿美元的无息贷款,这对于改善俄罗斯政府的财政状况,有很大的帮助。
叶利钦一琢磨,就想出了其中的猫腻,大概是美国人不愿意见到俄罗斯跟共和国之间的关系升温,所以才会通过美元政策来试图加以影响。
不过叶利钦就认为这种事情对于俄罗斯而言,应该是好事儿,至少可以作为向美国人申请援助的筹码之一。
本来嘛,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子的,以利益为主,其他的都是扯淡。
东海舰队去俄罗斯的时机也显得比较敏感,恰逢俄罗斯一年一度的胜利日。
1945年春天,苏军在东欧各国军队和人民的配合下,通过匈牙利战役、维斯瓦奥得河战役、西里西亚战役、东波莫瑞战役,消灭大量德军有生力量,解放波兰、匈牙利、奥地利东部及维也纳,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一部分和德国东部。为攻克柏林创造了条件。
到1945年3月底和4月初,苏军已为攻打柏林作好准备。
参加这次战役的部队是GK朱可夫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KK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和IS科涅夫元帅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总兵力在250万人以上。
希特勒为死守柏林搜罗的兵力总共为100万人。
1945年4月16日,苏军从奥得河、尼斯河同时向柏林发动进攻,激战16个昼夜,至5月2日下午3时,德军停止抵抗,柏林战役结束。
苏军歼灭德军93个师,俘虏德军40多万人。
盘踞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两个集团军群(55个师)也于5月中旬投降。
1945年5月8日24时,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在柏林正式举行。
德国投降书于1945年5月9日零时生效,欧洲战争到此结束。
从战争初期的节节失利,到斯大林格勒大会战后转入反攻,再到攻克柏林,苏联军民经历了1418个日日夜夜的残酷战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卫国战争的胜利。战争中,苏联共有2700万人牺牲,其中军人866万,1700多个城市和7万多个村镇遭到破坏。
1945年二战胜利后,前苏联将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日,之后每年当天,莫斯科都会在红场举行隆重集会和阅兵式,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但是1990年5月9日,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45周年阅兵式,是苏联解体前最后一次胜利日阅兵。
去年的5月9日,没有举行阅兵式。
今年,俄罗斯政府依然没有举行阅兵式的考虑,一则是去苏联化造成的影响,二则是经济上捉襟见肘,已经支撑不起这么铺张的阅兵式了。
以前的时候,每逢胜利日,尤其是整数胜利日,苏联政府都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从文艺演出到大阅兵,可谓不惜本钱,对待胜利日的态度和共和国对待十一的态度相同。
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每逢胜利日来临,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纪念那个历史性时刻。许多人在胸前和手臂佩戴一条黄黑条纹相间、被视为勇敢和胜利象征的“乔治丝带”,还有人把丝带系在汽车天线和反光镜上,有的年轻母亲把丝带系在孩子的小推车上,构成胜利日纪念活动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其中最虔诚的是二战老兵,他们是这个节日的主角,也是最受尊敬的人。
东海舰队单立人少将在独立日当天,来到了莫斯科,应邀出席俄罗斯军方的一个独立日纪念活动。
虽然说今年俄罗斯不搞阅兵式的了,但是相应的纪念活动还是有的,毕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不仅仅是某几个国家在纪念,这跟前苏联穷兵黩武的政策是没有关系的。
单立人少将应邀参观了几个纪念活动,并同苏军海军高层进行了友好接触,虽然没有在媒体上大肆宣扬,却已经在俄罗斯军方,尤其是海军中掀起了一阵涟漪。
如今的俄罗斯海军正在衰落,而共和国的海军却开始发展起来了,很多人除了在怀念前苏联时代的强大海军之外,也为今天的情况感到痛心。
单立人少将的感触也是颇深,他深深地感觉到,如果国家经济搞不上去,那么军队建设也无法真正抓起来,俄罗斯就是这么一个例子,弄到了现在,连核潜艇都被偷偷卖掉了,真是没办法说了。
*几乎是跟单立人少将参加胜利日纪念活动的同时,叶开也秘密进了大内。
这一次进大内,却是江成同志办公室主任谭胜杰同志亲自通知的,说话的时候非常郑重其事,要求叶开面见江成同志,并且对着装做出了要求。
“二爷爷,这江办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怎么要我穿上军装?”叶开得到了命令之后,不由得大为糊涂,于是就询问二老爷子此事的经过。
最关键的一点,他穿什么衣服倒是无所谓,可是这个军装好找,但是要挂什么军衔儿为好呢?他总不至于就穿一身光秃秃的绿色军装去见江成同志吧?
那样的话,就有点儿托大了。
要知道,就现在的情况来看,除了军训时期的普通小兵们之外,能够在正式场合穿没有军衔儿标志军装的人物,似乎就只有两位。
一位是一号首长江成同志,另一位就是兼领军委副首长的接班人古建戎同志。
只有这两位在正式场合中是有资格穿那种没有任何军衔儿标志的军装的,他叶开可是没有这样的资格的。
要是真的穿了那样的军装,让人看了之后难免会质问一句,合着叶二少你成了候补接班人了不是?那样的话,可就算是僭越了。
二老爷子听了,却是哈哈大笑道,“想那么多做什么,让你穿军装,那你就穿军装好了。没有军衔儿,就不要挂了嘛,反正你连军训都没有参加过,也不是预备役。”
挂了电话之后,叶开自己就琢磨这事儿,觉得按照二老爷子的说法去做,应该也没有什么不对的,毕竟自己算是体制内的干部,又不是军人,这个穿军装的主意,实在是有点儿荒唐了。
不过他还是做了两手准备,去大内之前,带了一套光板军装,身上则传了一身立领中山装,还带了一套夹克装,算是准备齐全,到时候去了中办,他们说穿什么好,就穿什么是了,总不至于因为一个着装问题,就被人抓了毛病。
虽然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儿,但是叶开也不愿意在这个上面犯了忌讳。
老叶家确实是权势滔天,就算是叶开穿着裤衩背心去中办,他们最多也就是腹诽两句,然后捏着鼻子认了,还得帮叶开找合适的衣服换了,但是有能力去这么做,不等于就一定要这么去做。
对于该遵守的规矩,大家还是要保持足够的尊重的,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叶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