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阿黛-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得你这次这般爽利,成,就明天出发,一路要小心。”对于此次王成的雷厉风行,王爹难得的点头,也叮嘱了一些路途上要注意的事情。
  “如此一来一往的,两个月足矣,到得长夏时节便能回来。”一边孟氏虽然恨王成平日里不体恤她,但如今王成要出远门,那心里也是不舍得,因此尚未出门,便计算起归期来。
  “呸,阿霞别计算那些,别看成儿今天这点事办的爽利,也不过是一时的新鲜劲道,从钱塘到京城,路途遥远,谁能说得清会遇上一些什么事情,就他那懒散的劲儿,我看哪,最终能在初雪时回来就不错了。”这时,一边的刘氏没好气的道。
  知儿莫若母啊。
  刘氏说着顿了一下又继道:“这回啊,我也不指望他能发多大的财,只指望这两个月的行程,让他知道这世间行路难。”
  刘氏一翻话,说的王成面红耳赤,平日里他太没出息了:“娘,哪能呢,这回我定不会偷懒爽耍,保准卖了货就回来,听说京城的香雪饼不错,到时也买几块让娘尝尝。”
  王成举手保证。
  一边孟氏又是一一叮嘱,王靛侧冲着大哥龇牙咧嘴,时不时的挥着拳头,明摆着,若是大哥不好好的做营生,那回来自要算账云云。
  阿黛则坐在一边,手上还拿着一卷书,心里大叹,娘亲算的可真准啊,书上可是说的,王成正是因大雨,吃不得雨中行走的苦,最终还是误了期限,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最终几经波折,凭着斗鹌鹑,这厮终算是发了大财,风风光光的回家了。
  如此算来,说不得大哥王成的归期还真要到初雪时分。
  一番事情说定,已是黄昏,因着王成第二天要出发,刘氏便让孟氏多陪陪王成,带着王靛和阿黛烧晚饭。
  此且不表。
  且说胡家。
  阿黛跟胡家大嫂说完那番话就走了,只留胡家大嫂一手拿着船杆站在那里怔怔的发愣。
  “怎么回事?”一边胡大伯就问,之前阿黛同他大媳妇说话,他也不方便在边上听,再加上他今天叫姜氏一闹也自觉没了脸面,因着,便先回了舱里。只是迟迟听不到外面的动静,便又出来,就看到大媳妇儿脸色不对的站在那里,便问道。
  “我明天想从家里拿点钱,去庆安堂看看身子。”听得自家公公问话,胡家大媳妇儿余氏便道,家里的钱全攒在婆婆的手里,这要看病,自得要问公公婆婆要钱。
  “呸,你身子好好的,看什么病?”这时,姜氏也从船舱里出来,正听得大媳妇余氏的话,她心里头还堵着气呢,这会听到大媳妇要去庆安堂,便骂了起来,随后却又是瞪大了眼睛有些兴奋的:“对了,今天你叫王家那二丫头推了把,跌了一跤,莫不是跌坏了,那成,我们马上找王家人去。”
  如此,瞧她不讹上王家人一把才怪。
  “不是,王家的丫头也没多大的劲道,媳妇儿倒不曾摔伤,只是近日夜不能昧,白天吃东西也老想吐,没有胃口,刚才阿黛那丫头把了我的脉,说我这身子骨怕是有些问题,最好去医堂或者佛堂看看。”余氏声音闷闷的道。
  “呸,她说严重就严重啊,你一天精神十足,干活也有力气,我看是前段时间好的东西吃胀肚子了,这段时间才吃不下睡不着的,王家人能有什么好心,说不得王家那三丫头就是想给她大伯拉拉生意。”一听余氏的话,姜氏便跳起脚来。
  前几天,大媳妇就有些吃不下想吐,她当时以为是有了身孕了,那高兴的劲道,自是买了些好吃的给大媳妇补补身子,毕竟大媳妇进门有两年,肚子还没一点动劲,这会儿有迹象了,她自然是喜翻了心。
  只是没成想,找人了一把脉,根本就不是喜脉,最终是空欢喜一场。如今听得大媳妇又提这事,又是王家的人提议的,自是气不打一处来。
  可惜阿黛不在这里,要不然自是要大叹,倒是让二姐说中了,姜氏只以为她是为自家大伯的药堂拉生意。
  “那我们不去庆安堂,去佛堂看看好了,我一天精神是十足,也有力气,可这也奇怪啊,我一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个人反倒有劲了。”病倒底在自己身上,余氏坚持的道。
  佛堂受着善男信女的供奉,一般也能帮人看病去灾的。
  姜氏还待骂,一边胡大昌便做了和事佬:“就去灵隐寺看看吧,也到了咱们家捐香油的日子了,每年灵隐寺也受了咱们家不少的香油,找大和尚们看看也在情在理,不用再花消什么。”
  一般打鱼,杀猪等于杀生有关的行当,因着杀孽太多,普通人家大多都要礼佛,用来去煞气的。胡家自也不例外。
  至于王家,虽然也打鱼,但一来,并不是完全以打鱼为生,二来,王继善习儒,于佛道等自有一股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不会不敬,但也不会去拜。
  姜氏想了想,既然能不花消钱,那就带大媳妇儿去看看。
  如此,也就说定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王家。
  王成就背着包裹出发了。
  “等等。”出门之际,孟氏咬着牙,紧紧的盯着王成一会儿,随后扭身回屋,没一会儿便快步跑了回来,将手里一只手镯递给了王成:“这个带着吧,若是路上有个不便的时候,便把它当了,也能凑凑急。”
  这只手镯正是当初王成偷偷的当了,最后由阿黛卖鱼赎回来的那只。
  “好,等我回来,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王成握着那手镯,然后背着裹扬长而去,颇有一种侠士的洒脱劲道。
  远处,运货的马队长长的一条,随着‘吁’的一声,得得得的起程了。
  带着一个家庭致富的梦想。

  第二十章 于老先生
  
  长街路口。
  王成刚走没多远,安方氏带着安修之和巧姐过来了。
  “可是阿成这孩子做营生去了?阿尔陀佛的,这孩子总算是懂事了,知道为家里分担些事情了。”看着尚未走太远的马队,方氏便“哎哟”一声冲着王家人道,那表情颇有些为浪子回头的涕零样。
  王继善和刘氏微笑点头。
  孟氏显然还为着王成的离开有些失神,那脖子还伸的老长,阿黛皱眉,实是这方氏的表神有些夸张。
  此时安修之上前见礼。
  几日不见,他倒是瘦了几分,整个人看着倒是精神了不少,便是一开始避着的王靛都也悄悄的打量了几眼。
  “修之这是怎么了,怎么几日不见,竟瘦了这么多?”王继善一脸有些担心的问。
  “还怎么了?不就是为了拜师的事情,熬了几个日夜,写出一手好文章,可文章递到于老先生门口,竟是连个接的人也没有,大郎又在于老先生门前站了一日一夜,竟也没个理会的人,我瞧着这于老先生也就是名气大,也不见得是个有本事的,要不然又哪里会窝在这个钱塘,过着清贫的日子……”
  听亲家问起安修之变瘦的情形,那方氏便是满腹怨言。原来安修之想拜的先生是于老先生,显然受挫了。
  “娘,你不懂别乱说。”一边安修之有些悻悻的急道,于老先生是他今生最敬重之人。
  王继善有些哭笑不得,于佑康,于老先生,一代帝师,如今在方氏嘴里竟成了一个欺世盗名之徒,让人摇头。
  方氏嘴里的于老先生,阿黛也是有一面之缘的,便是抓住那位说二姐三日必死的高人的于老先生。
  事后,阿黛还打听过于老先生的事情。
  这位于老先生起于布衣,扶佐当今皇帝登位,又在最风光之时急流勇退,他的人生经历算得一个传奇。
  当然也有传言,他急流勇退是因为唯一的独女于小姐。
  于佑康自幼家贫,然十多年来,到各地求学,年近四十时才遇上当今皇帝,被皇帝奉为帝师,方入得朝堂。
  当年于佑康初入朝堂,便以巡按之职清查各省政务,而这时,正是钱塘水患,大水淹没了金山寺,当年的于老夫人便带着于小姐去京里找于大人,不曾想,当时于大人正巡政在外,母女俩人反而落得个投亲无门的境地。
  而这时,恭王爷从胡地搬师回朝,凯旋而归,路遇于小姐,惊为天人,又见于小姐一身布衣,就直接将人掳了回府,于是帝师之女就被恭王强纳为妾。
  等到于大人回朝,此事已木已成舟,米已成炊,虽最终为于小姐求得一个夫人的封号,但终是意难平。
  一年后,于小姐产下一子,六年后于小姐病故,到得这时,于老夫人已忧思成疾。
  而此时于老先生做了一件让整个朝堂震惊的事情,他身着布衣,手持打王鞭,只身冲进了恭王府,带出了于小姐唯一的儿子,然后便辞官还乡了。
  如此,种种传闻不一而足。
  “本来就是嘛,这些年也没见他收过什么学生,谁晓得他是什么水平。”方氏仍是不服的道。
  之后话风一转,又一脸欢喜的说:“不过,也幸得大郎好造化,正好同文书院的阮先生路过,看了大郎的文章,对大郎的文章极为欣赏,如今大郎已拜在阮先生的门下,只等府试后,就能进同文书院读书了。”方氏说着,眉飞色舞的,颇是扬眉吐气的样子。
  难怪刚才就见得方氏一脸春风得意的,原来是安修之已拜得名师。
  “阮先生?阮子安?”王继善若有所思的问。
  “怎么?叔父大人。”看着王继善的表情,安修之问道。
  “没什么,既然得到阮先生的欣赏,就要好好珍惜。”王继善一脸叮嘱的道。阮先生没什么不好,只是这位阮先生是京城人物,平日心高气傲的,没想到居然能看中修之,倒是让人有些意外就是,不过,这也更证明了他的眼光没错,修之今后会有出息的。
  “谨尊叔父教诲。”安修之鞠躬道。
  “对了,亲家公,听说你要去做更夫,做不得,做不得的,这多伤体面啊。”这时,方氏又摇着头道。
  “我就一个老童生,也没什么体面不体面的,家里总是要过日子的。”王继善淡笑的道。
  “说是这么说,可这人言可畏啊,这两日,便是我家大郎也被人拉着问了几回了。”方氏嘀咕着。显然是觉得王爹去做更夫也让她家大郎没面子了。
  这便是人情世故,阿黛默然。
  “娘,你说这些干什么。”一边安修之皱眉。
  “娘,大哥,快走了。”一边的巧姐不耐烦的催促着。
  “那,就走了,我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替亲家公有些不值。”方氏也觉得自己的话有些不对,连忙解释道,又有些悻悻的指着巧娘:“这丫头,一点也不懂事,这不,大郎快府试了,又要进同文书院,我就思量着找前街裁缝给他做几身新衣裳,这囡子听见了,也非要跟着去弄一身不可,瞧如今这般急的。”
  “都是一般的样子。”刘氏亦是点头。心里还有些不快,但方氏已经解释了,再计较也没必要。
  “那我们走了啊。”方氏又陪笑了一下,一只手已经被巧姐扯着拉的老远。
  “叔父,婶子,大嫂,阿黛……”安修之自是一一告辞,最后又两眼瞅着王靛,拱拱手:“阿靛,告辞,等我府试后再去看你。”
  阿黛在边上看得出,安修之黑漆漆的眼神只二姐姐的身上,显然是喜欢二姐姐的。
  王靛却是脸一甩,冷哼一声。
  “阿靛……”王继善瞪了王靛一眼。王靛才不甘不愿的福了一礼,然后转身跑回家了,孟氏不放心,在后面紧跟着。
  安修之摸摸鼻子,又冲着王爹和刘氏拱手,然后追上方氏和巧姐。
  安家人走远了。
  “阿靛这般不行,你要好好点点这孩子,这门亲事早就定下了,修之也是个赤诚之人,只是阿靛这脾性,总是要收收,安家大嫂也不是个好相与的,她这般任性,我怕她要吃苦头。”王继善道。
  昨日让阿靛跟胡家人道歉,一是因为那等话确实有些忌讳,二也是想让阿靛道了歉后,算是把事情揭过,省得胡家乱说,反而误了阿靛。
  “我看是安大嫂也不靠谱,都是亲家的,竟说那等话。”刘氏护着二女儿,瞪着眼道:“这安大郎象他爹什么都好,就是这安嫂子,总不免太世故了点,想着以后阿靛嫁进安家,我这心里有些不太放心,这要是婆媳不相得,日子过起来总免不了要磕磕碰碰。”
  只可惜,安大郎的爹安海已故,如今家里也没个能管安方氏的人。
  “以后的事情怎么样还不好说,但若没有方氏这个婆婆,也会有另外一个婆婆的,这世上婆媳知心相得的甚少,便是当初你初进我家门里,跟我娘也没少闹,我夹在里面为难的紧。再不说别的,就拿阿成媳妇来说,你这婆婆也算不得是个好婆婆吧?”说到最后,王继善不免打趣一句。
  刘氏有些失笑,这捞光了儿媳妇嫁妆的婆婆,又哪会是个好婆婆,在孟家那边,她这个恶婆婆已经恶名远扬了。
  “所以,终归一句,自身正,持之以礼,待之以亲,何俱之,再说了,咱们也不是摆设。”王断善这番说的十分的硬朗,只要女儿坐得正,那有什么事,自有做爹娘的为女儿做主。
  “那我理会得了。”方氏点头,阿靛有时也是任性了点。真不明白为啥,小时候这丫头跟修之好的很,人前人后修之哥哥的叫着,要不然,做父母的也不会老早定下这门亲事,只是不知为何,这越大就越不对了,真是冤家。
  阿黛在一边听着爹娘的对话,谁说阿爹不疼二姐的,依她看疼的很,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第二十一章 僧人
  
  阿黛随着爹娘回了家。
  王靛躲在房里踢着桌子腿发泄。
  “房间里就这一场桌子的腿是好的了啊,你若是踢坏了,没桌子可不要发脾气。”阿黛抱着一叠子书,这些书都是从老爹的房里收罗来的。
  习太素秘法,有十全三德等规矩。
  十全是要识浮佑,晓阴阳,通运气,辨浮沉,知反毒,会炮炙,长于药性,别温柔,存礼貌,惟要活人等十全。
  而三德,一是心通六艺,博览群书。二是要性情敦厚,玉堂金马,视如浮云。三则是高低一样看,贫富一般医,上不可欺天,下不欺地,中不欺人。
  所以,接下来,阿黛自是要一股子劲钻进故纸堆里,再然后是跟着大伯专心习医。这些都是基础。
  好在,点化之功了得,阿黛现在有过目不忘之能,看书于她来说实在是很悠闲的一件事情。
  王靛就见不得阿黛这股子悠闲劲。
  这会儿便瞪着阿黛:“我踢我的,于你何干,你便去找爹告状好了,反正爹疼你,眼里可没有我这个二闺女。”王靛这话说的酸溜溜。
  阿黛嗤鼻:“二姐这话也不怕寒了爹的心,爹责你是他怕你性子太随意,以后嫁了安大哥,进了安家,因这性子吃苦头。”
  “呸,谁要嫁那安黑子了。”王靛愤愤然。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阿黛侧过脸道。
  王靛叫阿黛说的一脸阴晴,随后又瞪眼:“呸,谁以貌取人了,懒丫头,你莫不是忘了十岁那年,我带你去安家拜年的事情了?”
  阿黛呃然,她真不知道,那时候还是原身。
  不过,好在她身上有点化之力,原身的记忆已同她自己的记忆两世重合。
  忙从记忆深处挖出这一片段,那年她八岁,二姐十岁,而那时安家还很风光,那年过年,阿爹让她们去给安家拜年,当时安家还来了几个亲戚,客人问起她姐妹俩:“这对小姐妹是谁?”
  安婶子回道:“邻居家的孩子。”
  本来按规矩,这些客人若是知道阿靛是安家未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