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代仕女育成记-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上前向两位嫂嫂见礼。在洪氏的身后,还有奶娘抱着平哥儿在那儿等候着,显然也是来拜见请安的。
“孙儿向祖母磕头了。”
平哥儿在母亲示意下,由奶娘帮忙扶持着,向于氏磕头。于氏之前已经将儿子让奶娘抱回去,这时她朝平哥儿招招手,说:
“来,让我抱抱。”
平哥儿乖乖地上前,向王妃又作揖,然后才被对方纳入怀中抱起来。平日里活泼的小男孩,仿佛也知道此时上地不能胡闹,因此十分安静地被王妃抱在怀中,手脚也没有乱动。于氏跟他脸贴着脸,怜爱地说:
“好个小厮,这些天没见着你,仿佛又长高了些。每日可还有淘气胡闹?”
看着王妃逗弄着小男孩,人人都觉得气氛甚好,十分融洽温馨。只是璇真听着娘所说的话,总觉得心里有哪里很不踏实。
当于氏让奶娘将平哥儿抱回去时,平哥儿看见宁哥儿在王妃身后扭手扭脚的,他也开始咿咿啊啊地,两个小家伙好像在隔空打招呼似的。洪氏见儿子有闹腾的意思,连忙让养娘抱他过来。而王妃看见两个小男孩的模样,只是一笑。她转过脸来,对世子妃白氏说:
“世子妃,这些天亏得你照料着内庭的大小事情,你多有辛苦了。”
“母亲休要如此说,媳妇替母亲分忧,是分内事。只是媳妇做得不好,还让母亲反过来替我收拾,媳妇真是没脸见您了。”
白莲华已是站起身来,恭敬地回答着婆婆的话。于氏对她说“你坐下回话”,然后沉默了一阵,又才说道:
“世子府里也事多,你一个人既要忙着自家的事儿,又要忙着照顾内庭里头,也难为你了。世子小时候爱闹,如今大了,虽说有所收敛,可偶尔也有不知轻重的时候。你是他的嫡妻,又是世子府的主母,因此若世子有哪些做得不对之处,你要好好劝着他,让他往正路上走着。平日里劝他少吃酒,少跟府里底下那些没正经没廉耻的混一起。有你在旁替他分忧,我也能放心。”
“母亲……”
白氏见王妃如此嘱托,本来想说什么,也只好咽了下去。这时,于氏又看着洪氏,说道:
“虽说祐樬之前已经被册封了郡王,你也是郡王妃了。可他那身子骨儿,还是老样子,不是我故意咒他,只怕这一生也始终难全好起来了。你要侍候公婆、又要照顾丈夫、又要养育这么小的儿子,确实不易。日后你身上担子可重着,我再素日里瞧着你虽说禀性温顺,可也是个有担待的。你好歹累着些,也要好好顾及照看家里才是。”
“是,母亲。”
洪氏在王妃吩咐自己的时候,也是一直站着低头听训的。她向来温柔少言,此时也一样。看着眼前两个媳妇,于氏将话说完,仿佛整个人也放松了一些。她肩膀微微等垂下,又问身边侍候的宫女:
“其他人可都来了不曾。”
“回娘娘,二夫人、三夫人、五夫人并大姐儿和三姐儿,都在前殿那儿候着。”
“让她们过来。”
当容娘、琼芝、玉仙还有孟媛季媛都进入到上房后,行过礼,于氏对她们也同样细细叮嘱了一番,所说的,无非是吩咐她们要好好过日子、多为家里着想一类的。众人自然都答应着。之后,于氏又让世子的几个侍妾来到里间外,同样吩咐了她们几句,要她们好生服侍世子和世子妃,不得胡来。
这样一一吩咐过后,于氏才又对众人说:
“你们都下去吧,让我歇一歇。”
众人都一一退出了上房,璇真此时心中满是疑问,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世子妃白氏对她与孟媛等人说:
“妹妹们这些天也常在房里闷着,今日不如到我那儿,一同坐坐?”
“只怕大嫂那里事情忙,我们没眼色的,反倒上门叨扰。”
孟媛知道最近世子妃受王妃之托,一直在世子府与内庭中来回料理家务,因此肯定忙得不可开交。但是白莲华反而笑了起来,说道:
“先前是忙,也忙过了。我正想着偷个空儿,好舒缓舒缓哩。”
既然白氏都这么说了,璇真她们当然也不好再推托。于是她们便也白氏一道,往世子府而来,那个几提前从荣德殿退下的侍妾,则早已回到了世子府中,在那儿准备下褥席座椅并热汤热茶,好迎接世子妃回来。
璇真在来世子府的路上,倒有点好奇大嫂将她们找来的原因。她并不是说不相信大嫂说要舒缓舒缓,只是之前她才那样忙过一段日子,如今才刚一闲下来,就将她们找来,恐怕这里面的用意,并不只是要纯粹找她们聊天而已。
她们三人先去卧云居那儿拜见过大哥,然后才出来,转而到仁清殿那边去。季媛好奇地左右张望,看到卧云居那块匾额,因为离得远了,有点看不清,便问身边的人,那上面写着什么。这时,她的贴身随侍宫女醉霞连忙对主子说:
“回姐儿,那中间是个‘云’字。其余的,小的也不认得……”
季媛笑了起来。“你能认得一个字,也算好了。那是‘卧云居’三字,你们可都记住了不成?”
她这样说着,身旁跟随而来的几个宫女都点头不迭。而孟媛和璇真看到妹妹教下人识字的模样,都忍不住好笑。
来到世子府仁清殿后的上房中,金蝶儿等三四个侍妾,已经退到一旁恭候着。世子妃吩咐她们下去,然后方与小姑子们一同入座。白氏与她们刚说了几句,看见一旁的季媛,不禁笑着说:
“三丫头如今果然是好多了,如此喜事,我这做大嫂的,还没贺贺你哩。”
“大嫂这么说,倒让我怪不好意思的。”
虽然季媛是这么说,不过她开朗明快的表情,不见一点扭捏作态,让世子妃又忍不住笑了。她又对这个小姑子说:
“以往三丫头便是来我这儿,也不曾好生到处看看。今日你来了,便在府里走一走看一看,可好?”
这个提议正合季媛的心意,加上孟媛也没有反对,因此白氏便命两个心腹得力的宫女好生侍候着季媛在世子府中走动走动。
当季媛离开后,上房中安静了不少,白氏请两位小姑子吃茶,自己也吃着茶,一时没有说话。璇真心想:恐怕也是时候了。又过了一会儿,她们都纷纷放下手中的茶盏,白氏使了个眼色,原本呆在房间中侍候的两个宫女都会意,悄无声息地退了出来。世子妃此时来回看着孟媛与璇真,问道:
“此处如今只有咱们三人,我也不妨直问。妹妹们可知前些日子,家里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
孟媛和璇真彼此看了一眼,又都摇头。璇真看出大嫂似乎有话要说,便问:
“大嫂莫非知道些什么?”
“……”白氏又端起茶盏,但并没有吃茶,她像是在斟酌着该怎么说出下面的话。之后,白莲华才终于抬起头,直视着两个小姑子,说:
“我确实有话要告诉妹妹们。方才我让人带三丫头出去,不是防着她,只是她病才好些,万一听了这些,心里忧虑又病倒了,那岂不是我的过错?因此,我才使个法子让她到外边去,想必妹妹们也瞧出来了。”
孟媛和璇真不约而同地点点头,的确就像她们大嫂所说的那样,刚才她们就已经看出来大嫂有话要对她们说,只是碍于季媛在场所以不好开口的。这时,白氏又说道:
“这番话,虽是我对你们说的,只是母亲也知道此事。若不然,我便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说出来让妹妹们忧虑的。你们想必也心里奇怪,前些日子为何父亲母亲都闭门不见客、甚至连家里人也不见。这事是有缘由的,鲁王府那边出事了!”
白莲华说完,看着孟媛与璇真,见她们虽然眼中掠过惊讶之色,但仍然保持着冷静,便满意地点点头,又开始说起来:
“前些日子,鲁王府派了人来,就是因为府里出了事,因此才急急忙忙遣人过来,好知会咱们这里一声,也是提醒咱们府的。那日我从母亲那儿听说,又在你们大哥那儿看过邸报,才知道,原来朝中有人弹劾鲁王朱阳铸,说他有谋逆之心。说这鲁王虽看似安分,他那世子却每每在人前大发不平之意,还曾对门下清客发私意,说什么他朝若为皇帝,必定要分封赏赐众功臣。鲁王世子放纵至此,有人怀疑是鲁王在背后主持,不然他的世子哪来如此胆量?又提到鲁王在自己诗集中曾有过诋毁圣意的诗词。这奏章才一上,皇帝便派人到兖州鲁王府中,质问此事。鲁王府上下,都唬慌了神。
只怕如今此事还这般容易了断呢!鲁王府上下都如同被禁锢在府中,不仅是担心节外生枝,也是皇帝的意思。可能再过不久,朝廷便会再派人来,监管着鲁王府,只怕还要预备着进里头查抄违禁之物。鲁王虽说还撑得住,可他那世子,已经一病不起,听说整天只有进的气没有出来的气儿,也不知能熬到什么时候。”
“虽说以往朝中给事中也曾有不少奏章弹劾藩王府的,可多半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可这一回却不同,若真有谋反之心,哪怕是藩王宗室,也逃不过重罚处置。此事若当真,鲁王府便是有十个,也不中用了;只是若还情有可原……”
说到这里,世子妃沉吟不语。孟媛听着大嫂的话,只觉得身上心里一片冰凉。而璇真镇定下来,试着问道:
“若情有可原,又会如何?”
“这可就要看皇帝的意思了。这回朝廷如此行事,可见是皇帝的意思。鲁王府又怎会不知呢?也正因为生怕皇上震怒、降罪下来,他们才怕成那样。圣意难测,要是说鲁王府中并无此事,只是鲁王和他那世子偶尔胡言乱语,那还可能安然无恙,再当他们的藩王。只是这些事情也难说得紧……”
|派派小说论坛左小末。手打,转载请注明| 。paipaitxt。
卷四:第二回 阴影(2)
“鲁王府怎么这么大胆子……”
璇真刚说了一句,忽然想起父亲向日与鲁王有书信来往,不时在信中谈论诗词文章。难道说,这次事件,也会牵连到自己家里来吗?想到这里,仁清殿上房里间虽暖融融,但璇真还是出了一身冷汗。孟媛道:
“鲁王府里闹出这样的事,他们的人跑了来,这是为何……难道是求父亲,要他代为求情?”
“姐姐……”
璇真虽然大概猜是怎么一回事,但也实在难以说出口。因此她只叫了这么一声,便没有了下文。孟媛看着璇真,又看看白氏,仿佛也明白到自己这么问不得法,不由得低下头来。见孟媛如此,世子妃白氏便安慰对方道:
“妹妹也不用在意,只是这些事我也难知底里。如今鲁王府那儿不得安生,怕只怕……”
“只怕连我们家里也会被牵连进去”,这就是白莲华没有直说的话。璇真一听就明白了,这也正是她最担心的;孟媛之前虽有些不解,可如今她仔细一想,又见大嫂与妹妹如此神情,也明白了六七分。但是虽然忧心忡忡,可是要问的毕竟还得问清楚,于是璇真又向世子妃问道:
“这鲁王府到底是因何事被人弹劾?闹到这般田地,莫非真是犯下那罪?”
“论起来,听说还不止这一桩。只是鲁王本人曾写下一首七律,说是祭祖时写下的。那首诗我也没细看,只记得奏章里头说‘鲁王借祭祖之事,咏古讽今,抨击圣上所施行的仁政’,所说那诗连皇上也看过了,因此后来才惹出那事事端。其它的事儿,我也是听回来的,不知真假。鲁王府曾倚仗其势,扣下兖州上贡的贡品‘观赏’,这么一赏,东西便不翼而飞了。地方没奈何,只得另选贡品上去。
如今这事也被嚷嚷出来,还不知会如何处置。论起来,那鲁王倒也罢了,只是他那世子,在地方横行霸道,兖州附近,哪个不知哪个不晓?如今也不知是真病还是装病,听说整日只躲在世子府里头,一人不见,生怕朝廷那儿再有奏本一上,他便要受重罚。”
孟媛与璇真姐妹俩,越听脸色越难看。之前如果说外头的风言风语她们还能不当一回事,那么现在从自己大嫂嘴里说出来的这些消息,可就让人无法等闲视之了。如果换成是别的官宦人家,早就获罪了;鲁王府之所以向来平安无事,自然跟它的地位有关。但是这一次,要不是因为那首诗惹出祸患来,恐怕也不会有人去追究鲁王府犯下的那些事情。孟媛轻声问白氏道:
“若这回鲁王果真获罪,莫不是要……”
白莲华脸色凝重地点点头。“若皇上执意要重罚,那便是押往凤阳、圈禁于高墙之内。”
“那要是鲁王府罪不至此、又或是只是犯了口舌不敬之罪呢?”
“这……就要看皇上的意思了。”白氏想了一想,方才说道。“要是圣心回动,那便一切无事;只是若圣意震怒,只怕连鲁王府也难保了!”
可能由于父亲曾在京任职,所以白莲华对于这些官场和朝廷上的变化,显然要比孟媛璇真她们熟悉一些。璇真来到明代还是头一回如此直接地感受到:所谓荣华、所谓富贵、所谓天地间最富贵的人的生命,原来只要一个人不想让它们再继续存在,那么无论它们原来看似多么坚固,也会在一瞬间便灰飞烟灭……皇帝,与其说是一个人,倒不如说,是一种令人感到由衷恐惧的存在……
“那我们家里……”
孟媛显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可能是一想到自己家里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就说不出话来吧。白氏勉强笑了一笑,因为她是长嫂,再怎么说也不能让小姑子们一味惊慌不安下去。她又开口说道:
“我们府里虽与鲁王府有来往,只是交情也平平。连日来,父亲母亲之所以如此对府中事情严加管束,也无非是怕下头的人又在这要紧的关头惹什么事罢了。你们休要挂虑。只是……”
孟媛璇真不约而同地看着世子妃,等待着她说下去。白氏像是也暗暗下定了决心,吁了口气才说:
“因父亲与鲁王不时在书信之中谈诗说词,鲁王那诗,父亲也曾看过。只是那会子父亲关未对此事放在心上,因而也没理会得。如今就怕也有那等小人专要拔树寻根、要专挑着这上头闹起来。我前头听你们大哥说,还有的人在朝中向皇上进言,说父亲与鲁王来往密切,只怕不止知道个中内情,还是同谋之人……”
“这绝不可能!”
璇真很少会这么激动,但是听到这个诋毁自己父亲的消息,身为儿女的又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孟媛也是连连点头不迭,表示妹妹说得没有错。白氏叹了口气,对她们说:
“怕就怕有人进了谗言,只要圣心一动,便是不将我们重罚、只是派人前来问话寻查,我们家丢脸事小,只怕也失了圣心,日子自然要难过得多。还有此事非同小可,妹妹们听了也只好放在心里,休要对一人提起半个字来。”
孟媛和璇真当然都听从大嫂的话,她们也知道这件事事关重大。白氏看着她们二人,又说:
“我知道两位妹妹向来行事妥当又牢靠,因此得了母亲的吩咐,也只敢跟你们说一说。便是在三丫头跟前,也不敢向她透露半分,又何苦连她也拉扯进来、徒添忧虑。往后咱们自是要加倍小心,更加周全才是。”
“大嫂你放心,我们一定小心。”
“能得父母并大嫂如此交待,我们又岂会不知好歹?只要家中平安无事,这样也是应该的。”璇真想叹气但又忍住了。“如今只盼着事情快些风平浪静下来才好……”
虽然都抱着同样的想法,但是有句话她们始终都没敢说出来:万一父亲也看过那些“不敬”的诗,或是,他也曾经写诗附和过……璇真知道父亲向来爱写诗文,何况他与鲁王书信来往也往往就是讨论这些,搞不好,父亲的诗文也很有可能被别人抓住把柄……如果真是那样该怎么办呢?
“你们也休要这般忧虑,如今我嘱咐你们,也是防范于未然;只要这些时日我们行事小心些,多管束着下人们、让府里的人休要在外头惹事闹腾,想来也就无碍了。”
可能是看到两个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