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代仕女育成记-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姐姐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但是这样一来,她肯定比任何人都更受折磨。毕竟那是她的亲娘啊……”
当二夫人从女儿的房里出来后,得知璇真也来了,便前来嘘寒问暖,拉着她的手聊了好一会儿,才走的。看着她的背影,璇真在心里叹了口气,转身进去找姐姐了。看见孟媛时,对方当然是一如往日的表情,好像压根没发生过什么事似的。可是随后璇真从姐姐的贴身服侍的宫女嘴里听见说,二夫人这次来,除了在女儿面前抱怨自己的处境外,还抱怨女儿如何如何没用、如何因病而拖累了她,害得她也变成没时运的人,诸如此类的。璇真只能猜想,姐姐当时,多数是强忍着自己的难过之情,听着母亲那刺心的话语。
“璇丫头,你尝尝这个,看好吃不?”
璇真收拾起心情,继续投入到与她们的交谈中。虽然姐姐很少表露自己的心事,但看她的神情,璇真也大概能明白到,相比起留在亲娘那儿,姐姐在外边更加轻松,人也在无形中活泼了不少。璇真也不禁庆幸,庆幸她们前些年就分了房,来到这边居住。
“我这几日恍惚听见前头说,母亲身上不怎么好?可有此事?”
“正是哩,娘这些天吃得少,瞧着没啥精神,也不知是什么缘故。”
“怕不是春困犯了吧,如今这天气暖和起来,人就容易犯困,咳嗽。你二哥便是如此。何况母亲平日里又忙着府里的事务,自然疲累些。”
“多谢嫂子记挂。我也对娘说来着,劝她得闲时便歇一歇,也是好的。下回嫂子若见着娘,再对娘提一提,只怕娘还听得进去些。”
洪氏微微一笑。“阖家大小,哪个不知道父亲母亲最听的便是妹妹你的话。若连你也没法子,咱们只好干瞪眼了。”
“嫂子你好啊,连我也取笑起来。”
说笑之间,宫女们又换上热茶来,取走先前的茶盏。季媛顾不上吃茶,而是走过去拉着小男孩,逗他玩。孟媛见小妹拉着平哥儿走过来,便逗男孩说:
“叫姑姑、叫姑姑,快叫呀。”
“咱们是谁?可认得不认得,嗯?”
看见小姑子们这样喜爱自己的儿子,洪氏也忍不住逗小孩,让他开口叫人。平哥儿扭着身子,一会儿看看她们,一会儿又只顾玩自己手里的拨浪鼓。哄了好半天,平哥儿才突然回过头,叫了一声:
“鼓!”
这让众女忍不住笑了起来,连素日喜怒不形于色的孟媛也是抿着嘴角,以防自己笑出声来。璇真看向洪氏,说:
“平哥儿倒好,这么快便会举一反三,从‘姑姑’,直说到‘鼓’了!”
“这小厮,真个没礼!”
洪氏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轻轻地在儿子的屁股上拍了一把。瑰真这时又想起了往事,说:
“记得哥儿抓周那会儿,别的都不瞧在眼里,一抓就把笔抓在手里,其次又抓了墨盒。日后瞧哥儿,必定是个伶俐好学的。”
“若能蒙妹妹贵言,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洪氏嘴上虽说着客气话,但看她的神情,自然是非常受用的。突然,外头有人高声回报道:
“世子妃娘娘到!”
于是众人都一起迎上前,接对方进门。世子妃白莲华刚一进来,她的妯娌和三个小姑子们便不约而同地下拜行礼,而延寿堂处的养娘宫女们,都齐齐下跪。
白氏一手扶起洪楚月,另一手扶起孟媛等人,口中直说:
“都免了吧,自家人,哪有这许多虚礼的。”
众人进了内堂,自然都让世子妃坐在上首位。白氏推辞不过,便坐下了;洪氏本想让姐妹们坐在东边上首,但孟媛璇真哪里肯,她也只得先坐下,而三姐妹则坐在右边的交椅上。白莲华便说:
“前两日家里事多,也没来瞧瞧,妹妹休怪。听说平哥儿越发伶俐了?”
“哪有,都是些下人混说的,他一个小孩子家,什么伶俐不伶俐的。”洪氏一边说着,一边吩咐宫女:“带哥儿进来。”
“是。”
很快,平哥儿被带进来,又在奶娘的扶持下向上座的世子妃磕头。白氏说:
“来,让我抱抱。”
|派派小说论坛蕊露幽葵手打,转载请注明|
第二卷 试梅妆 第九回 有子与无子(2)
奶娘连忙上前,将男孩交到世子妃的怀里。平哥儿乍然从熟悉的怀抱里来到一个不熟悉的人怀里,显然不大习惯,但也没有哭闹,只是不时扭来扭去,好像想要下地去似的。白莲华低头看着小男孩,又对洪楚月说:
“好个哥儿,脸型鼻子瞧着像二弟,那眼睛像你哩,又亮又大。”
洪氏笑着,那笑容中夹杂着一点羞涩和初为人母的自豪。平哥儿继续扭啊扭的,差点掉到地上,他的母亲连忙说:
“还不好好坐着,扭怎的!”
白莲华便将他重新交回给奶娘,又说:
“我不常见他,他自然怕生些。”
看世子妃的神情,对于受到小孩的排斥,并不介意。接下来,她又命自己的跟随宫女将东西搬上来,原来她是送补品和绸缎来给洪氏的。白莲华对起身向自己道谢的洪氏说:
“些许薄物,你休嫌弃,将就着些吧。”
“这怎么好受的!前儿才得了赏赐,又得了嫂子的礼物,心意我领了,只是这礼再不能拿了的。”
洪氏极力推辞,而世子妃只说了句:“你再不收,我可真要收走啰。”
见她如此执意,洪氏只得命人收下。璇真看着此时的大嫂,觉得她与往日那个常在长辈前据理力争的形象,有所不同。妯娌姐妹间自然也是聊些闲话,期间孟媛又问起大哥的情况,白莲华只说:
“还不是老样乎,不提也罢!”
之后,她看向自己的弟媳。“像你们夫妻倒好,如今孩子也有了,自是万事皆足。”
坐了不久,世子妃便告辞而去。璇真注意到,临行前的大嫂下意识她看了一眼在院子里玩耍的平哥儿。虽说平日里的世子妃向来是威严的形象示人,但如个在她的身上,璇真分明看到了一个不同于往日的世子妃形象。
大嫂应该是个喜欢小孩的人吧,刚才看她抱孩子的姿势之熟练,还有临去前凝视着平哥儿的眼神,都说明她内心也有着温柔的一面。或许,她也想有自己的孩儿……璇真随即又想起这位大嫂进府以来的境况,不禁在心里摇头。要是大嫂真能生下孩儿,或许也能改变她与丈夫、与婆家人之间的矛盾了。但是现在看来,这还比较渺茫。
到了第二日,璇真一早便到荣德殿那儿向母亲请安问候。于氏问她昨日在何处过的,璇真便一五一十地回答了。得知是在二儿媳处吃的晚饭,于氏连连点头,又说:
“好好,这才好呢。”
随后璇真又说了些平哥儿的情况,于氏听得津津有味。之后,当听说大儿媳也去看望时,于氏下意识地点点头,问:
“你大嫂还说些什么?”
“问了些平哥儿的事,大嫂是特地带了礼来的,原本二嫂没想收的,但大嫂不肯,便只好收下了。大嫂还抱了会哥儿,哄着他哩。”
“如此更好。但凡家里,妯娌姐妹们和睦相处,这家子才能过得好。”
于氏在说话的时候,身子一直靠在引枕上,还用手支着头。
璇真见如此,便问道:
“母亲可觉得好些?何不请良医过来瞧瞧?”
“一点小事,哪用叫大夫来。”
这时,在里间下首位上坐着纳线的李妈听见主人这么说,便抬起头来,说:
“姐儿还不知道,昨儿依咱的小见识,便要请良医过来,可娘娘倒好,直说不用。如今姐儿来了,更好,多劝劝娘娘才是。”
“瞧这老李,越发碎嘴子!”
璇真看向母亲。“娘,李妈妈说得有理。这些天我瞅着娘的气色,也不大好似的。饭也懒待吃,平日也懒待动,到底是个什么缘故,不如让良医把过脉、诊断诊断才好。”
被自己的女儿和心腹下人这样一起劝着,让于氏不由得有些无奈的一笑。她勉力坐起来,叹了口气,说道:
“说来也不知怎的,不仅饭懒得吃,偶然动弹一下,连腿上也酸。只怕娘真的是上了年纪,老啰!”
“娘哪里老了,快休再这般说。”
璇真说得既是安慰对方,也是心里话。母亲如今还不到35岁,如果是不认识的人瞧见,只怕还以为这位德王妃的年龄不到30岁呢。于氏一笑,正想回答,这时下人们正捧上果盒来,里面放着些糟鹅掌鸭掌并腊肉丝鱼干等物。于氏一闻到那气味,脸色变了一变,话也顿不上说,仰后便倒靠在引枕上。璇真见此,连忙过来坐在母亲身边,替母亲抚着胸口。李妈赶紧命人将东西拿下去,然后自已也赶过来,看视王妃的情况。
于氏喘息了一回,脸色渐渐回转过来,这才朝着焦急的女儿一笑。“娘不妨事,只是才刚起猛了些,头晕的劲还不曾过。”
“娘,身子要紧,还是快让良医来瞧瞧才是。”
“娘娘休要再逞强了,再这么着,只怕真会酿出病来!”
经不起身边众人齐劝,王妃只好同意请良医所的良医过来诊病。荣德殿正房这里的宫女们,在李妈的指挥下,忙着放座椅、摆坐褥,放湘帘。同时璇真扶母亲坐在炕上,于氏便说:
“你且先回避回避。”
于是正房里间这儿,除了李妈并另外三四个上了年纪的老宫女外,其余宫人皆回避或躲进下人房里了。而璇真则被请到西边的偏房那儿坐着,等待着结果。大约不到一刻,外面便听到有脚步声由远至近而来。显然,那是太监们将良医所的大夫请过来了。接下来的时间,璇真觉得分外漫长。因为外头不仅一点声音也没有,而且十分安静,简直就像是完全没有一个人似的。
吃过一盅茶,璇真又坐了好半天。然后,才听见外头又有脚步声并一些隐约的人声。莫非己经诊治完了?璇真并没有急着出去,而是继续在等待。果然,又过了一会儿,便有宫女来请。璇真这才命她在前,引着自己回去王妃的所在之处。前面的宫女抄起帘子,璇真一只脚才踏进东偏房里间中,就看见李妈并那几个婆子正在下跪向母亲行礼。
“娘!”
于氏仍然靠在引枕上,脸色也不大好,但仔细看去,可以发现她的嘴边隐隐带着一丝微笑。璇真坐回到母亲身边,又看着李妈她们纷纷站起来。李妈不住地只说着一句词:
“恭贺娘娘!”
“李妈妈,娘到底是什么病?你快说。”
“回姐儿,娘娘那病……”李妈本来笑着,但此时显得有些不知该如何说似的。“那不是病。”
璇真本来心细,刚才看见母亲及下人们那神态,如今又听见李妈这么说,心里已经明白了七八分。但是她此时的身份是未出阁的闰女,在外人看来,仍是个半大孩子,所以实在不好直接问的。她转过头看着自己的母亲,于氏只是笑。大概在女儿面前,王妃也不好意思说明白。末了,还是李妈出面解释:
“姐儿,娘娘这病是有缘故的,娘娘是有喜了!”
“娘,孩儿向娘道喜了!”
“快起来!”
于氏看着自己的女儿,笑得合不拢嘴。其实自从那回难产生下没法存活的胎儿后,王妃在这几年里也怀孕过一次,但后来也是小产了。谁能想到,如今己轻34岁的德王妃,竟然再度怀有身孕,难怪众人会如此高兴,璇真自然更是不在话下。
“良医可怎的说?我娘的身子还好不?”
“是。才刚良医正并另外两位良医都替娘娘诊过脉了,确认是有喜了不会错的。他们还说,娘娘脉象平稳,只是要善加调养才是,不可劳累。耶啰,瞧我这记性,一高兴起来,就记不住这么多了。如今他们已开了方子,赶紧为娘娘煎药去了。这回一去,他们必定会赶着去禀告王爷的。娘娘,我这就命人去外庭,让王爷也欢喜欢喜!”
“罢了,王爷在外庭正见鲁王府来的客人,休要去打搅。”
于氏虽这样说,但她脸上的笑容,从刚才起就一直没有消失过。荣德殿这儿,一派喜气洋洋,别说是宫女们,就连那些做粗活的太监并婢女们,也是一脸喜悦。德王妃既是王府的女主人,又是德王的正妻,所以她的怀孕,这比姬妾们怀有身孕更为受人重视。而且王妃说到底也是年过三旬的人了,能够怀孕,确属不易以现代的眼光来看或许不算什么,但在人们普遍十来岁便早早成婚的明代来说,到这年纪还能怀孕,听来简直就等于是神佛保佑的结果。
那一天,荣德殿里十分热闹。因为王府中那些姬妾并儿女媳妇们,得知此喜讯后,都纷纷赶来向王妃道贺。于氏虽然仍是身体不适,但都一一接受了众人的道贺。而且看上去,王妃始终都是笑容满面,神态安详。当二夫人三夫人向其行礼道喜之时,于氏笑着说:
“快起来吧,什么喜不喜的,都这把年纪了,怪不好意思的。”
“娘娘怎的倒说这话?大喜、大喜呀!”
“二姐姐说得是,一定是娘娘宅心仁厚,所以自然得神佛保佑。”
|派派小说论坛陌上紫烟手打,转载请注明|。paipaitxt。
第二卷 试梅妆 第九回 有子与无子(3)
于氏笑而不答,二夫人一眼看见在王妃身边的璇真,便笑了起来。“璇姐儿,日后姐儿可要多添个弟弟了,心里一定喜欢得紧吧?”
璇真也像自己的母亲那样,只是笑。二夫人又说话了:
“姐儿这般懂事,日后必定会好好照看弟弟才是。姐儿怎的不说话哩?可是担心日后娘只疼弟弟、不疼咱们的好姐儿?”
“怎么会!爹娘膝下又要添孩儿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哩。”
王妃此时望向自己的女儿,下意识地拉着女儿的双手。如果说璇真心里没有一点担心,那是假的;但是相比起担忧自己会失去母亲疼爱的那点心情,她更加担心母亲身体的健康。而且她非常能理解母亲希望生下儿子的心情。生活在明代越久,她的想法也在一点一点地改变。比如说以前的璇真,曾经完会不能理解古代的女人为什么只想生儿子来笼络丈夫的心、却不想些其它办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不过以明代人的身份生活下来,她才知道,这种看似无聊老旧的心思背后,隐藏着古代女人们多大的无奈和现实环境的严苛。即使是地位较为稳固如王妃这样的女人,也不得不渴望拥有自己的儿子。
“璇真,你老实对娘说,可是真个儿担心娘从此不再疼你?”
在前来道贺的人暂时告退的那点间隙里,于氏这样问着坐在自己身边的女儿。璇真笑着直摇头,说:
“娘又说这话了。老这般说,别人听了去,只怕还会信以为真呢。”
“别人说些什么,娘才懒得听。只是你休听那些不三不四的言语,娘哪怕这回生下个小厮,也不会丢开自家的丫头的。”
“娘!”
璇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叫了一声,意思是暗示母亲不要再说这些话了。于氏却坐直了身子,看着她,语重心长地说:
“我的儿,记得娘刚生你那会子,也一直抱怨来着。抱怨你怎么不是个男孩儿,我要个女儿何用?那会子,只知道长吁短叹的,打算着早些为你爹再生个儿子才好。谁知老天偏偏不让我有儿子。娘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也不曾好好照管你。直到那时险些将命丢了,才知道害怕。老天其实待我不薄,让我一个寒门小户出身的人也能嫁入王府,当上王爷的正室。而且,娘当时己有了你这丫头,却还是不知福
“娘……”
璇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于氏叹了口气,又接着向女儿说道:
“那时听见你叫娘……我记得你那会儿还小,只知道亲近养娘和房里人,我但凡要抱一抱你,你便闹别扭,更别说清清楚楚地叫我‘娘’了现在想来也是,我以前也不知对你好,你从来不肯好好叫我一声,也不能怪你。谁知就在那时,我昏昏沉沉的,就听见你直叫唤,一睁开眼,便瞧见你这丫头抱着我哭。娘那时就想啊,要是我真走了,留下你一个该怎么办才好?娘想着,怎么也不能扔下你一个,这才缓过气儿来……娘能活命,也会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