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军阀-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门弗朗机,火力已经足够强大了,多余的我安装在了其他船上了。这次回来有两个事要你帮忙”
看到杨波还在沉思,陈碧莲踢了他一脚“什么?什么事?”杨波回过神“火药不够了,上次我派人在淮安一带买了几百斤,但是装上去威力小了很多,不知道你在搞什么鬼,毛家屯的火药就是好用,打得远,又不炸膛,我把火药带回来给你们调制,还有件事就是我这次带了四艘船来,你要给它们都装上火炮……”
“没问题,我算算看,一艘船五门臼炮,三门弗朗机怎么样?”杨波问道,陈匠户那边还有其他任务,刘老驴那边倒是空闲了下来。
陈碧莲点头:“随你啦,反正到时候遇上打劫的应付不下来你自己看着办。”
看了看一边微笑却插不上嘴的云娘,陈碧莲问道:“云娘,想不想跟姐姐一块做生意?”
云娘不敢擅作主张,求助的看着杨波
杨波瞪了陈碧莲一眼:“没大没小,云娘比你大一岁,你才是妹妹好不?”
看到陈碧莲又想发飙,杨波赶紧接口道:“云娘自己的私房钱自己留着,她那份我出了……”
云娘正色道:“相公哪里话来?夫妻本一体,何用分彼此?”
陈碧莲挪揄道:“啧啧,好不亲热,真是羡慕煞旁人也”
杨波笑了笑:“云娘你不懂,女人只有经济上自由了,人身才会自由,不懂?唔,让我想想怎么解释一下……”
“那我就给你们打杂是不?”听完杨波的话,陈碧莲也火了“放心吧,我本钱不太多,这次拉了个老熟人,我们俩出本钱,碧莲出人船,获利后两成归你,如何?”
陈碧莲板着手指认真算了半天:“不干,太少了,我手下一大帮子人要养呢”
杨波摇头:“碧莲,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手下龙蛇混杂,以利相交终不长久,我看,你还是淘汰一批,只留些水手,其他战斗人员用毛家屯军户更好,都是知根知底的”
陈碧莲想了想,没有接话却问道:“那个熟人是谁?”
杨波笑眯眯的说道:“安东卫姚家”
“啊?”
其他两女都惊呼了一声,果然是熟人。
云娘便劝道:“奴家观相公对姚家向来厌恶和疏远,相公该不会是因为奴家……”
杨波摇头:“也不全是这方面原因,云娘无需想太多”
忙乎了一晚上,杨波开始还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几句,后来熬不住便坐着睡着了。云娘拖不动杨波,便央求陈碧莲一起帮忙,把杨波抬到床上,除去外衣鞋袜……
“姐姐再聊一会吧?”云娘也是累的不行,看到陈碧莲拍拍手要走,便追问了一句。
陈碧莲笑着摇头:“占得住他的人,终究占不完他的心,姐姐搅黄了你们的洞房也心满意足了,姐姐还要去办大事,晚上再来搅合”
在云娘哀怨的目光中,陈碧莲得意洋洋的甩手出了门……
就这样,陈碧莲来了又去,去了又来,门修好又给她蹬坏了几次,搞得杨波和云娘变成了痴男怨女,杨波听了几次“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陈碧莲神经大条,故作不知。
杨波恨得牙痒痒,知道陈碧莲借机报复,要想过上幸福生活的杨波想了个法子,让陈碧莲去整顿自己的队伍,又许了她可以在毛家屯随意挑军户,为跑商做准备,果然,陈碧莲有了正事做没空来骚扰他们,杨波和云娘这才算是圆了房。
看到陈碧莲对死在毛家屯的兄弟不利不顾的态度,手下一些新近投靠的海匪寒了心,听说陈当家要遣散他们,顿时散了大半。当然,陈碧莲倒也没有亏待他们,该多少都如数给了,唯一条件就是日后不得在黄海一带劫掠。
陈碧莲自己没带多少,还从杨波那里敲了一大笔银子的遣散费,那些海寇商议后,便去南方一带发展。
听到杨波相邀,姚老太爷兴冲冲的跑了过来。
山东沿海虽然没有江南这么大场面,但是每年海贸得利也是不少,姚老太爷早就想和杨波合作去倭国的生意,但杨波一直没有开口姚老太爷先是请云娘过来见了面,闲聊几句后又见过了陈碧莲,这才开始正式商议。
姚老太爷压抑内心的欣喜,捋着胡须说道:“如今陈二小姐横扫平山,达山二岛,这局面便登时不同了,没有了阻碍我等也可三五条船,也可七八条船去倭国,或远下江南挣银子,老夫这里倒是要先恭喜杨大人啊。”
杨波微微一笑道:“是啊,天下之大,哪里的生意做不得?姚老太爷何必把眼光放在北地呢?巴巴的运些铁器粮食,一路上关卡众多,日后还要被人戳脊梁骨”
姚老太爷一时尴尬,喃喃不语。
杨波又问道:“刚才姚老爷说还可以去南方贸易?那南方不是还有郑一官把持航道吗?”
姚老太爷摇摇头“那郑一官与西夷和一众老兄弟翻了脸,新近归附朝廷不久,正是有求朝廷的时候,我等打出旗号,那郑一官有几个胆子敢来骚扰?”
杨波问道:“既然如此,那还要打点海防道诸位大人,会不会漏风惹上麻烦?这些个大人胃口太大,区区小数可填不满他们。”
姚老太爷笑了笑:“不妨事,知闲可在毛家屯修个私港,那些商船就在这里上齐了货,等文书一到便出海,何须忧虑惹人注视?”
陈碧莲插言:“只怕那朝廷水师会偶尔过来巡视,若是给他们察觉就不好分辨了……”
姚老太爷摇头:“不怕,老夫倒是知道打点那些大人,日后也能提供方便的,再说,那水师围堵孔有德,无暇他顾,这一节倒是不用担心。”
杨波对海贸了解实在不多,幸好姚家三房倒是精通这一行,当下细细商议了一边,当然,杨波不放心姚家独自采买,便让陈碧莲在安东卫的金掌柜也当了个当财副,随时掌握账目。
几人商议半天,因为杨波只有三万的本钱,加上姚家也就六万,所以第一趟商贸便先走两船货物,陈碧莲带三艘空船随行,等到了倭国,陈碧莲还要趁着交易的时候在外海打劫几艘过往商船,估计等她下一次回来,肯定是满载而归了。
毛家屯北边有家小酒铺,这是一个军户因为家有了些闲钱,看到毛家屯没有小酒馆,便让自己婆娘办了一个,没想到生意很是火爆,跟风者众,而他这家酒馆因为位置偏僻,生意反而冷清了下来。
韩咬儿喜欢这里清静,一个人跑了过来喝酒,这段时间他很郁闷,刚才还和家里婆娘大闹了一场,韩咬儿一时上火就要揪住婆娘厮打,没想到他婆娘身手矫健,在他脸上狠狠挠了几道血痕,韩咬儿不敌婆娘凌厉,赶紧落荒而逃。
还没喝两杯呢,一个军户浑身大汗的跑了过来“韩大人,倒是让小的好找,这里有份东西,是大人给你的,他特意叮嘱,这件事让你去办。”
韩咬儿认的这人是杨波的贴身亲卫小五,不敢托大,站起身接过那一叠纸张。
“大人还有什么吩咐没有?”韩咬儿一边看,一边问那个跑得满身大汗的小五。
“大人没说其他的了”小五回道
“好,那就辛苦小五哥了,我先看看,小五哥你回去覆命吧?”
等小五走了,韩咬儿拿起杨波写的东西看了看,原来是一出戏文,大人给取了个名字,叫什么(潘星儿落难记)
“大人这是要编排大戏,还让我去找个戏班子?”韩咬儿有些莫名其妙
第十六章入戏
十二月二十六日,
杨波陪着大夫人云娘,小夫人陈碧莲,在毛家屯排连以上干部以及民政部门负责人,匠户营管事等的簇拥下,来到毛家屯新落成的大戏台,准备观看大戏台建成后的首场演出,戏曲名《潘星儿落难记》。
随着第二批登州流民的到达,毛家屯空前壮大,杨波现在有三个整编营和一个半农半兵的预备营,由于日照之战后杨波坚决不要手上有血债的俘虏,所以罪军营反而没有补充完整,只有两个连,加上后勤队,杨波现在手上可用的士兵约一千三百人左右,组织扩大了,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
老兵们开始日渐骄横起来,当初跟随杨波奠定基业的他们尾巴翘上了天,甚至公然宣称,就算朝廷精锐边军也比不上他们的战斗力。
杨波一直注意培养他们军人的骄傲,但现在他们骄傲已经过头了……
而新兵们问题更严重,在毛家屯的生活渐渐安定,他们的小农思想不可抑制的滋生起来,每天只想着婆娘娃子三亩田,虽然日常的训练依然卖力,但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安居桃花源,思想懈怠,没有丝毫的危机感。
剧本就是在这个大前提下新鲜出炉的……
韩咬儿跑遍三屯,找了几个配角,还有大把的群众演员,又联系了一个莱州地面上的草头班子,有个非常适合主角的人选,唱功和唱腔非常了得,尤以哭腔最为出色。
随着一声梆子响,全场寂静无声,大戏开始了……
“哎哎,说说吧,看你神神秘秘的写了好几天,这戏到底是说些啥?”陈碧莲看着台上依依呀呀,一头的雾水。
“是啊,奴家也很好奇呢?”带着薄纱的云娘也轻声问道,她自大婚后还是第一次在毛家屯公开场合露面。
“这出戏讲的是靖康元年闰十一月,鞑虏破北宋都城汴梁,次年五月金军虏徽钦二帝,并后妃、太子及皇室、宗室、驸马、公主、宫女、工匠、技艺、教坊男女共一万四千余,分七批撤离汴京,宫室府库为之一空,看到前面两个走路跌跌撞撞的,身穿蟒袍的没有?那两个人演的就是徽钦二帝……”
两人恍然大悟,随着旁白结束后,那个演徽宗的上前唱道“我的儿休得要怨天怨地,都只为我父子是两代的昏君,悔不该在宫中贪淫失政,悔不该大兴土木劳财害民,悔不该不听忠臣言论,反把那狗奸贼当做了腹心,悔不该……”
“那鞑虏日日逼迫,我只知道献金银,你叫孤救命,谁救孤的命,自古来亡国君也有几等,似这等悲惨情闻所未闻,这时候好叫孤心痛难忍,我父子逃不过这万载骂名,愁云满雾天地昏,悲悲切切往鬼门关上行……”
全场已经被震撼住了,他们很多人都爱听戏,可是他们从来没想过,唱戏也能有这么大的场面。
杨波偷眼环顾左右,对于这个效果很满意,因为他把常见的小戏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话剧舞台。
那演徽宗的站在台前咿呀呀的唱着,唱出来的词都很白,杨波必须让这些军户们都能听懂。
在他身后,无数群众演员分别饰演后妃,公主,民众等,他们身背着铁索,有些人身上还撒了些红色的染料,在一群饰演如狼似虎的金兵的长刀皮鞭下艰难的往前走着。
舞台最后面,象征着房**殿的道具冒着火光和黑烟,其中有个穿僧衣的和尚突然打了个踉跄,立刻被众金兵拖到台前,几个人围成一圈,手里的道具刀斩个不停,过了一会儿,那个群众演员满身狗血的被拖下了台。
这种逼真的场景立刻把所有人吸引住了,连女汉子陈碧莲都忘记和杨波说话,专注的盯着戏台上,脸色随着戏曲的进行而变幻着……
第一幕《国破》是在一个后妃被大群金兵**后哀哭的唱腔中结束的。
随着大幕徐徐关闭,台下众人最后看见后妃把一尺白罗抛在树上挽了个结……
在闭幕更换场景道具的间隙,全场百多人没有一个开口说话的,只有场内粗重的呼吸声,刚才后妃被**的那一幕就像大山一样压在他们心里,杨波甚至注意到,后排有个军户眼睛红红的站了起来,戏里刻画出来的悲惨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同时心里又是牵挂,这群人最后的归宿会是怎么样?
随着大幕徐徐拉开,第二幕《溃败》开始了……
场景突然一变,在激烈的战鼓声中,当先出场的是两个威风凛凛作武将打扮的演员,他们身后跟着一大群拿着长枪的士兵,一看装束就知道是宋兵,台下原本郁闷难当的众人看到宋兵雄壮,不知为何心里都是一宽……
当先一个武将咿呀呀的唱了几句,无非是精忠报国,要与鞑虏死战,迎回二宗之类的,这人刚唱完,突然一个做探子打扮的人冲了上来:探子(白):“报将军不好了”
将军(白):“何事惊慌?”
探子(白):“适才边报传到,那鞑虏尽起三千大军,朝这里杀来了”
将军(白):“赏你银牌一面,再探再报”
探子(白):“是”
探子下。
将军对另一个宋将说:“传令下去,吩咐满营六千将官,全身披挂,点动貔貅,明日五鼓俱在校场听令”
宋将:“是”
最后,两人一起合唱道:“校场点动人和马,定要把狼烟一扫平”
就在这时突然一声巨响,伴随着刺耳的锣声,左边舞台的幕帘瞬间拉开,一队扮作金兵的在一个大花脸的带领下冲了出来,这些鞑虏身背着道具弓弩,每一个身上都套着一个道具马头,他们排成队伍跑到场上突然猛的一拉缰绳,立刻静立不动,把金兵骑兵那种来去如风的动作表现得惟妙惟肖。
这整齐划一的动作把台下入戏的众人吓了一跳,杨波却是暗暗皱了皱眉头,后台的马嘶声响得太晚了,因为彩排时间短,这些人还没有配合好。
没有多余的废话,随着激烈的鼓点声,战斗开始了……
那些金兵全体后转,与穷追不舍的宋兵保持一定的距离,两队人马在台上追逐跑了两圈,队伍之间依然保持着刚才的距离。
“老子草你妈的,没吃饭啊,你倒是跑快点哪?”一个军户受不了台上这样的撩拨,站起身大骂。
很快,他就被场内巡视的军纪官带走了,尽管他极力挣扎反抗。
“怎么处置?”
铁牛伏在杨波耳边问道
“就按军纪处置,公众场合失惊打怪,打五棍,关禁闭”杨波很简洁的回答。
台下众人耐着性子看到台上又追了两圈,他们很明显看到,宋兵的速度慢了下来,就在这时,那些扮演金兵的突然同时一声呐喊,跟着猛的回头,把道具弓拿起,紧接着一声梆子响,舞台的头顶上落下了无数密密麻麻象征着箭弩的道具,全部落在宋兵的头上了,场上那些扮演宋兵的立刻倒在地上,在前面“尸体”的掩护下,后面的人赶紧把道具弓往特制的衣服上插。
又是一声梆子,金兵再次呐喊一声,更多的道具弓弩落了下来……
第二幕的大幕徐徐落下,众人气愤填膺的听着那个身上插着好几支箭弩的将军唱到:“昨日阵前把鞑虏讨,谁知那鞑虏箭术高,满营的番兵来去如风,好似那下山猛虎出海蛟,可叹我精兵将广,却中了他奸诈牢笼,六千儿郎把命送,只因我狂妄自大心气高……”
扮演金兵的演员涌了上来,拉起那个将军和地上“尸体”的头发,把他们的脸对着台下的众人,随着这些金兵把道具刀一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时,大幕终于紧紧的闭合了。
而台下此刻到处都是粗重的喘气声……
“云娘之前还曾嫌弃相公粗鄙,现在回想起,云娘羞愧噫”
云娘突然小声的对杨波说道:“相公大才,云娘今日方知也。”
“你倒是把他赞得好”
陈碧莲耳朵灵敏,立刻接口道,看了看杨波又说道:“不过这出戏算是极好的,就是看得不爽利”
杨波闻言哈哈一笑,把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现在不过是看戏而已,若是你真的遇上这场面,你还不气死啊?”
陈碧莲反驳:“嗤,鞑虏敢来,老娘统统把他们扔海里淹死去!”
杨波转头对着后面的铁牛说道:“铁牛,给你六千长枪兵,在野战遇上三千鞑子骑兵,你怎么办?”
看到周围的人都露出沉思之色,杨波接着说道:“离你三里的地方有个城池,你能不能活着回到城里?”
铁牛想了半天:“铁牛听哥哥的,哥哥说咋办就咋办”
杨波顿时无语,又问道:“秀才?”
秀才被吓了一跳,把目光从秋萍身上收了回来:“什么?什么事?”
杨波怒了,重重哼了一声:“何九,你来说”
何九摸了摸脑袋,嬉皮笑脸的说:“大人,给点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