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味佳肴-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很快两个人便笑不出来了,不知是不是王家三兄弟开了个好头,三人没走一会儿后面就来了一群人,有男有女,身上或是挑着或是背着东西,看样子也是去镇上买卖东西的。大约是甚少见到两个小姑娘在路边摆茶摊,纷纷上来掏出一文钱,或是买点野果子给自家孩子或是买两碗茶水解渴,倒是把两人忙了个倒仰翻。因着这番缘故,不到午时早上杨全带来的木桶里茶水都卖完了,云汐同杨秀儿带来的野果子也都卖了个干净,就连稍有残次的杨秀儿竹栏里的野枣也以一文钱三份被路过的人买去了。看着空空如也的背篓竹篮同木桶,杨秀儿又数了数荷包里的铜子儿,悄悄减去云汐提供的成本,这才咽了咽口水,对着同样目瞪口呆的云汐道:“我算了算,除去成本,我能拿二十四文,你能拿二十文,快掐掐我看是不是我做梦了。”
云汐闻言,忙使劲儿掐了下杨秀儿手上的软肉,待触及杨秀儿饱含泪水的眼睛,才有些赫然地撇过头,小声道:“不是你让我掐的嘛。”
杨秀儿呜呜哭起来,边哭边打嗝:“呜呜呜……我怎么知道……你下手这么狠呜呜呜……”
云汐眨巴眨巴眼睛,看起来无辜极了,“要不,你掐回来?”
杨秀儿撇过头,哼道:“才不要掐你,细皮嫩肉的,一掐就紫了,万一被我爹看见,又该说我欺负人了。”
、相交
因着时辰还早,云汐同杨秀儿把手边的东西归置好之后便同杨秀儿打了个招呼,叮嘱杨秀儿等她回来再走,这才一路小跑着去了镇上。等到了镇子里,云汐熟门熟路地去了往常收顾氏绣品的店,把临出门前顾氏塞进背篓里的包袱中的几件绣品都拿了出来。看着云汐小心翼翼地模样,田掌柜满眼都是赞赏,伸手接过云汐递过来的绣品,田掌柜把绣品放在柜台上,先是两边都看了看,然后伸手摸了摸,脸上笑意更深,打开抽屉从里面拿了一串钱出来递给云汐,道:“云汐丫头,这是你娘这次的绣品钱,一共三百一十二文,你且数数看。”
云汐接过钱就塞进了荷包,接着把荷包贴身放着,等放完了荷包才对着田掌柜道:“不用数了,田掌柜人这么好怎么会骗一个小孩子呢。”
田掌柜又拿出一个包袱递给云汐道:“这里面是这次要绣的东西,告诉你娘,这次的东西不赶,但是要绣的更仔细点,这可是叶家要的东西。这次的绣品要是绣的好,你娘接下来的几个月都不用在接绣品绣了。”说着又拎出一个稍小些的包道,“这里是些碎布,都是店里不要的,拿去吧。”
云汐脆生生道:“哎云汐知道了,一定会跟娘说的,我代娘亲谢过田掌柜了。”
之前齐婶子受了顾氏的托付替顾氏在镇上寻一个长期收绣品的卖家,机缘巧合之下寻到了田掌柜的店里,田掌柜见过顾氏的绣品之后大为惊叹,之后更是悄悄去了一趟杜家,之后便寻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件儿让顾氏绣,云汐心里知道,这多少是田掌柜的照顾了。其实田掌柜觉得顾氏绣艺精湛,本来是想让顾氏来镇上绣庄旁边住着替绣庄绣些大型的比如屏风类的绣品的,只不过听闻杜家只剩下顾氏与一双儿女,到底还是歇了这个心思。家里没有男人,在镇上若是遇到些流氓地痞,只怕是要闹出大麻烦,何况不止顾氏,小小年纪的杜云汐亦能瞧出与镇上一般女孩的不同来。田掌柜也是为人父母之人,思及此便悄悄提点了顾氏几句,之后云汐便一直留着厚厚的刘海,将一双灵动的眼眸掩藏在额前的厚发之中。
一番交代下来,等云汐拿了东西出绣庄的门时已经过了午时,她顿时倒吸一口气,急慌慌跑着出了镇子,果不其然,等她到了早上出摊的点儿时,杨秀儿已经如一滩难泥一般软在那里,等对方毫无焦距的眼神锁定了杜云汐时,瞬间眼神一亮,从地上一跃而起道:“你怎地这般慢!”
云汐自知是自己耽误了时间,故而只得不停道歉,又从田掌柜给的碎布料里拿了一部分给了杨秀儿作为补偿。
虽是碎布料,但都是好料子剩下的,且颜色显眼的很,杨秀儿显然极为喜欢,拿到了碎布料之后便不再生气,欢喜道:“既然你这般上道,这次就算了,若是下次还如此,我便不与你一起出来了。还不快来帮忙推车,饿死我了。”
云汐不住点头,杨秀儿这才欢欢喜喜地同她推着车往回走。杨全说的不错,若是木桶里盛满了茶水,两个女孩子自然是推不动的,不过如今东西都卖空了,推车推起来方便许多,杨秀儿虽然力气比杜云汐大些,到底还是不能独自支撑,故而两人每过一阵便换人主推,剩下一人从旁辅助,这才堪堪在力竭之前回了家。
一晃三年过去,如今的杜云汐已经是十三岁的大姑娘,就连杜云稹也已经脱了婴儿肥长成了十岁的翩翩少年。虽说守孝之期已过,顾氏还是同往年一样,只与齐婶子和村长家走的近些,再近点便是村里有几户人家绣活好的媳妇子,只不过同从前不一样的是顾氏时不时会在村子里大树下,跟亲近的人围在一起晒太阳做绣活,不过顾氏总是穿着灰扑扑的衣裳,头上只有一根木簪,并无其他的头饰,也从不与村里的男子单独说话,是以村里其他人家的婆娘对知礼的顾氏也都十分客气。
只要不是来抢男人的狐狸精,顾氏这样守寡的女子是村里容的下的。
如果要说如今在学堂里同杜云稹关系最好的,还要数叶邵叶谦两兄弟。杜云汐老早就知道叶家两兄弟必定不是普通农户人家的子弟,只不过过了这许多年,除了沈家茶园的主人之外,竟无任何一个叶家人前来寻找这兄弟两的踪迹,云汐总觉得他们二人似乎被家族当做弃子处理了。
要说叶谦同杜云稹关系好起来,还要源于那次杜云汐的心血来潮。
自三年前第一次出摊卖茶水成功之后,云汐同杨秀儿一直卖到了十月底,等十一月天气渐渐凉了,杨秀儿提出卖大骨汤,正好天气转凉,云汐又跟杨秀儿上了一次山,又寻了附近村子特有的一种花做成了点心,同大骨汤一起卖,自然也是卖的极好的。而那一日她拿了果子做了个新点心,本是准备做出来尝尝味道如何,适不适合放到摊子上卖,谁知她不过去了茅房一阵,等转回厨房竟然发现锅里蒸的全被云稹一股脑带走了,这便罢了,等云稹下了学回来,身后居然跟着叶谦,而叶谦后面自然也跟着他那个弟控哥哥叶邵。叶邵见了顾氏同云汐,先是恭敬地行了礼,然后扬出一口白牙道:“杜婶子好,云汐妹妹好。”
云汐恨不得咬碎了银牙,什么妹妹!不要乱攀关系好不好!自打知道她跟杨秀儿在离镇上不远的地方摆了个摊子,隔三差五的便要去上一遭,你说来便来吧,每次还非得掏钱买东西。你说你老老实实买东西也就算了,偏偏一文钱一碗的大骨汤,他掏一文钱买了一碗之后非得让人再给他舀满,如此反复喝了三四碗方才作罢,却只给一碗大骨汤的钱!也不知这叶邵到底是不是投错了胎,瞧着像个有钱人,花起银子来比穷人还抠门。杨秀儿也不知是不是被叶邵的皮相给迷住了,竟然也就给他添了汤,还拿她的点心借花献佛,每次都让云汐恨不得把这两人吊起来打一顿算了。只不过杨秀儿是她的合伙人,合伙人要拿点东西她自然不方便说什么。有那么一次她曾提过一次,反倒被杨秀儿反问了一句:“你弟弟的同窗过来喝几碗汤都斤斤计较,岂不是坏了他们之间的情意?”
云汐被气了个倒仰,什么叫“几碗汤都斤斤计较”?每一碗都是一文钱好么,若是加了昆布的,一碗要两文钱,那厮倒是聪明,只会在杨秀儿面前显摆,哄的杨秀儿屁颠颠地给他舀许多昆布在碗里。相比之下,他那个只知道吃的弟弟叶谦倒是可爱许多,因此云汐比较待见叶谦,倘若在路上见着了叶谦,手里提着东西的话,也会从竹篮里拿一些递给叶谦,顺带欣赏叶谦绯红的耳朵。每当这种时候她都十分想伸手去摸摸叶谦的头,虽然叶谦比她还大那么一岁。
齐元如今已经不在齐家村常住了,自打去年他考上了秀才,齐端家水涨船高,镇上的清风学馆正好缺了个先生,齐元如今在清风学馆里教书,只不过齐元同杜家的关系还是很好,常常给杜云稹带些书回来,只不过云汐年纪大了,齐元来杜家多有不便,大部分时间都是云稹到齐端家去。
齐端家出了个秀才,村长顺势退了下来,村长的位子传给了他的小儿子齐泰,新任村长开了祠堂祭告了祖先这件大喜的事,齐端家办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席才作罢。齐元中了秀才,齐端家的二十亩地都挂在了齐元的名下,不需要交税,齐端家的日子渐渐好过了起来。不过齐元能够继续读下去之后考上了秀才这事齐婶子觉得还是要归功于云汐,是以私下里给杜家送了一份礼,顾氏推脱不过,到底还是收了,打算在齐婶子的大儿媳妇儿小卢氏生产之后办洗三时送份厚礼过去平了这笔账。
三年的汲汲经营,云汐手里存了一笔钱,而也正是由于这笔钱,让云汐动了搬去镇上的心思。从前是手里没银子,如今手里存了一笔钱,不说别的,至少只要不出大事,这笔钱够一家人安稳过几年日子的。只是云稹以后肯定还会往后考,这样看的话手里银子就有点不够看。如今齐元已经不在学堂读书,陆先生曾透露过要离开卢家村的意思。陆夫人这些年身体不太好,陆先生想带夫人回省城,毕竟那里的大夫比乡下的大夫医术好上很多。乡下静养身体虽好,但大夫医术到底差了些,这些年陆夫人的身子并无太大起色。
云汐是打定主意要离开齐家村的,陆先生若是走了,云稹势必要去镇上的学馆读书,到时候往返与镇上与齐家村之间,多少会耽误功课,而这并不是云汐所想看到的。且她与杨秀儿年岁渐大,实在不适合再在路边摆摊,尤其是只有行人路过的大道旁边,旁边并无其他摊子,来来往往的也只有去镇上的行人,若是真出了个什么事,于己于杨家都无法交代。只有去镇上租一间铺面,再慢慢把店面开起来方为上策。
、搬家前奏
云汐前些日子在镇上看了三家要卖的店面,其中有一家靠近镇门口,旁边除了一家酒楼并无其他卖吃食的店面,还有一家则是在市集附近,最后一家则是带了个小院儿,只不过地段偏僻了些,因此比前两家要便宜几两银子。
虽说几两银子并不算太多,不过相对于只卖六十两的铺子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以云汐的眼光来说,她比较中意第一家店面,一是靠近镇门,来来往往的行人必须经过店面门前的那条路选择到底是去市集还是去别的地方,二是对面虽然有家酒楼,但她打算开个食肆,只卖些一般的吃食,与酒楼的客户定位并不相同。第二家地段好,市集那边人多,尤其是每三个月有一次小集,半年一次大集,附近村子里的人都会来市集上或买或卖些东西,他们往往一大早就赶到市集抢占好摊位,就算是饿了,也只会在市集里随便买点吃的,并不会特意走到镇门口去吃饭。至于第三家,虽然比前两家便宜些,只是地段太过偏僻,她又不是靠酒香卖酒的酒家,就算是带了个小院儿也不足以抵消它的不足。思虑了几天之后,她还是选择了第一家,只是同中人商量过之后,卖店面的汪老头看云汐是十分想要,死活不肯降价,咬死了七十二两不松口。
云汐掂量了一番,汪老头这个店面里桌椅都是现成的,原先开的就是卖吃食的铺子,因此厨房里的东西也十分齐全,铺子后面可以住人,平日里汪老头就住在那里。若不是他要回家养老,只怕舍不得卖铺子。她掂量了下荷包里的银子,为难地冲中人道:“您看,我这只有六十八两,这已经是家里全部的积蓄了。若是全拿去买铺子,铺子还没开起来家里人倒全饿死了。您再去同汪老爷子说说情,再降点儿行么?”
中人也很为难,汪老头的铺子地段算不错的,之前开着的时候不说日进斗金,一天至少能净赚个六十文,一个月就是一两八钱银子。如今他回老家想要卖铺子,理论上来说是很好卖的,只不过他咬死了七十二两银子不肯松口,问过价的买家全被他气跑了。中人心里叹了口气,这汪老头也太让人为难,人家市集旁边的铺子那么好的地段也才八十两,他这离市集有段距离居然还要价七十二两。若不是跟汪老头有交情,中人才不会帮着他卖铺子。看了看跟自己谈了几次价的云汐,中人无奈道:“我只能再帮你去问问汪老爷子,再压压价,要是他还不肯松口,你倒不如把那个带小院儿的给买了,好歹不用再去租房子住,还能余点钱。虽然地段不太好,生意要是做起来了倒也不怕引不来客人。”
云汐应了声“好”,又谢过了中人,商定了明日再来,这才离开了青山镇。
一回家就发现云稹情绪有些低落,她皱了皱眉走到弟弟身边询问:“怎么了?可是课业上出了什么问题?”
云稹摇摇头,过了会儿才幽幽道:“姐,陆先生要走了。”
这是意料中的事,几个月前陆先生就透露了这个意思,只不过为了不让云稹担心,她跟顾氏都瞒着他没有说出来。她给自己倒了杯茶,喝完了才开口:“先生可说了什么时候离去?”
云稹道:“先生说先把该教的教完,他从前有个同窗,后来他放弃科考,他那位同窗入京考了个同进士,又因为家里没钱活动,至今没派上官,如今歇了做官的心思,正想找个学堂坐馆。京里的达官贵人家请的西席都是进士,书院里的先生也都是国子监出来的,那人在京里找不到,便托了几位同窗帮忙寻个馆。先生说那人虽有些急功近利,学问倒是挺不错的,他已经给那人写了信,问那人愿不愿来卢家村的学堂当先生。若是那人愿意来,先生说大约两个月之后离开。先生还说他已经把他会的都交给了我,我若还想更进一步,镇上的清风学馆的馆长博学多才,是先生的故交好友,他给了我一封引荐信,荐我去清风学馆读书。”
云汐看见云稹脸上有抹忧色,便知他不仅仅是为了先生的离开而担心,更担心的是家里负担不起他的束脩。清风学馆不比卢家村的学堂,学堂里多半是农家的孩子,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并没有什么等级之分,而清风学馆则大不相同,里面读书的基本上都是镇上有钱人家的子弟,学生午间不得离开学馆,家里亦不允许送饭食,所有学生必须在学馆里用饭,每月伙食费是一两银子,每学期的束脩则是三两,更别提额外消耗的笔墨纸这些了。粗粗算下来,一年最少需要八两银子,这还并不把一年三节送先生的礼囊括在内,云汐想了想,顿觉头疼。
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银子弟弟考不上举人,她对云稹的要求并不高,她不希望弟弟入京去考什么进士,只要考上了举人便可,毕竟青山镇的举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不过这些她暂时不会告诉弟弟,因此她只像往常那般摸了摸弟弟的头,笑道:“别担心,既然先生已经帮你安排好了,你照做便是,其他的交给姐姐,你只需安心读书。先生教了你这么些年,又给你写了引荐信,这两个月你下了学不要着急回来,看看先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陆先生教会你的是姐姐和娘亲永远无法教你的道理,将来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记得视先生如父,懂吗?”
云稹点点头,把自己埋在姐姐的怀里。自从那年他朝云汐说过自己已经长大之后便再没有这般脆弱过,云汐知道是陆先生要走的事情给了他打击。想到这里她安慰地拍了拍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