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吉时医到-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绳子解开,绑另一只胳膊。”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常亦浙渐渐安静下来。
“要用引枕垫起来,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能平躺,按时用宣肺利水的方子”
常家嫂子松口气,却想到之前郎中施针一节,便看向常大太太,“是不是张先生的针法起了作用。”
屋外也有议论的声音。
董夫人眉头微皱,常家嫂子刚才还满面焦急,现在儿子病情好转就又起了歹意,转头去看杨茉兰,只见女孩子脸色没有波动,只是静静站在那里,仿佛早有了准备。
“瞧瞧这胳膊,怎么就绑成这个模样,早知道如此,就不必这样大费周章。”常家嫂子心疼地揉着常亦浙的胳膊。
屋子里气氛轻缓下来,常老夫人咳嗽一声,“无论如何总算是好了,回去之后好好将养。”
常家嫂子痛快地应了,吩咐身边的妈妈,“快将车马银子给几位先生。”
一下子将杨茉甩在一旁不加理睬。
杨茉觉得可笑,在现代行医多年,还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形,既然如此她也不必客气,“光用宣肺利水的方子,不能救三爷的性命。”
舒缓下来的气氛,一下子又如同蹦起的琴弦,常家嫂子顿时厉眼看过来。
肺水肿多是因为感染引起,就算不是感染也和劳累过度有关,她问常三爷得病前有没有别的症状,常家嫂子遮遮掩掩,似是有什么不能向外人道的难言之隐。
“三爷的病本已经好了不少,为何这两日加重,是否做了什么劳累事?”
常家嫂子立即憋红了脸,不去看杨茉,只是向常老夫人道:“老祖宗您听听这是什么话,她一个小孩子懂得什么,竟来盘问。”
心虚的人才会如此,杨茉道:“三爷身上可有疹症?”
常家嫂子皱起眉头,“自然没有。”
杨茉不再去看常家嫂子,而是径直看向常老夫人,“姨祖母,您看看三爷双手手腕上都有疹豆。”
听到疹豆两个字,屋子里的人无不下意识地闪躲。
杨茉道:“这种疹子,我不方便看,还是请郎中进屋辨症,”说到这里杨茉想起常亦宛对付秋桐的法子,“疹症非同小可,若是弄不好传出去…要殃及他人,弄清楚也好早些防范…请来痘神娘娘”
常家嫂子见杨茉没有停下的意思,急忙打断,“乱说,浙儿的疹病早已经好了。”
屋子里众人各有惊异。
常家嫂子已经承认,她就不用再继续追问,屋子里其他人会比她更关切,她是已经出过天花的人,还有什么可怕。
“到底是什么病。”常老夫人忍不住先问道。
常家嫂子去遮掩常亦浙的手腕。
“还是让郎中进来查查才好。”
常家嫂子忙拒绝,“已经好了…已经好了”一声比一声急切,说到后面嗓子都有些沙哑。
到底好不好,要由郎中来说,杨茉先向常老夫人行礼,“郎中诊症多有不便,孙女先退下。”
从诊症到引出常亦浙的难言之隐,不骄不躁顺序进行,完全将屋子里所有人压制住。常亦宁微微一笑,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第二十九章 杨梅疮(下)

“是什么病?”杨茉低声问。
西院子里的辨证还没结束,已经有一些消息传出来,秋桐低声道:“说是杨梅疮。”
杨梅疮,她虽然怀疑,但是并没有确定,常家嫂子遮遮掩掩就知道不是好病。
秋桐说起来有些臊,“听说三爷几年前就在花船上挥金,后来被族中长辈骂了一通才会收敛,这几日又偷偷地去那种不干净的地方”
常家嫂子本来是替族里来常家看热闹的,没想到却将自家的丑事揭了出来。照常亦浙的症状,几年前应该就染了病,不过被药物压制住,现在说不得是二次感染,病症来势汹汹,即便今天不在常家发病,也断然遮掩不了几日,等到疹子长在脸上,口鼻溃烂,一样会闹得人尽皆知。
“族里来人了,说是要请更好的郎中来。”
常家的名声重要,常家的长辈还抱着一线希望。
“是哪位郎中诊出的病症?”谁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直言。
秋桐道:“是之前给我看诊的郎中。”
又是他,也就怪不得了,年纪小没有那些老郎中事故,关键时刻被推出来利用,只怕是日后没有人敢让他上门诊病。
时辰已经不早,也没有了她的事,杨茉道:“让人打水来,我们早些歇了吧!”
这一日最清闲的就数她。

董夫人天将黑才回到文正公府,董夫人换了衣服去董昭屋里,遣走了身边的下人,母子两个低声说话。
“屋子里那么多郎中,硬是她将常三救了回来,”想到常家嫂子恬不知耻的模样,董夫人微微皱眉头,眼看着杨茉兰被欺负,她顾及两家关系不知道如何解围,情况却急转直下,董夫人长话短说,“郎中诊治了,是杨梅疮无疑,京里的世家子弟败德至此,竟还有脸面搬出礼仪来为难一个孤女,看他们现在要如何说。”
董夫人想想就觉得痛快。
董昭神色低沉,眼睛在烛光下闪闪发亮,“这么说常家就不会再为难一个女子。”
董夫人想到杨茉兰在常老夫人面前说要离府的话,叹口气,“那孩子,想要离开常家。”
董昭眉毛微微蹙起,“常、杨两家不是早有婚约?”
董夫人抿着嘴唇,“杨家败落了,谁又说得清。”
董昭的目光凌厉,仿佛有丝寒意从中一闪而过,“常家也是大族,拿得出脸面毁约?”
董夫人道:“不过是口头婚约,就算订了亲尚有反悔,更何况一个孤女,就算毁约谁又能为她做主。”常家嫂子那般责难,也不见常家人全力护着她。
董昭想起那日睁开眼睛看到的情景,十几岁的小姑娘,却有着那般清澈、坚定的目光,若不是这样的心志,断不能将他从鬼门关救回来,“既然常家有那般心思,出府自立也没什么不好。”
在他心中但凡女子都是柔柔弱弱,杨大小姐却让他觉得不一样起来。
董夫人惊讶地看一眼儿子,平日里沉默寡言,没想到也能讲出这样一番话,董夫人想要仔细问清楚,却没想董昭已经换了话题。
“闫阁老想要参奏冯党,其中一条就是狎妓宿娼,奏本已经递了上去。”
董夫人仔细思量,“你是说。”
董昭挪动一下仍旧软麻的腿,“这两年京中的仔细查下去,说不得是个好时机。”
董夫人不通政事,“今日可觉得好些?太医院的药若是不好,我再让人出京去寻郎中来给你治病。”昭儿醒过来了却不能活动自如,只要想到这个她就免不了担忧,可惜今天没机会问杨大小姐,昭儿这病要怎么治才好。
母子两个说完话,董夫人亲眼看着幕僚进了儿子的屋子,这才放心离开。
这一晚京中许多府邸亮如白昼,谁也没想到一个杨梅疮竟然在京中引起了偌大的风波。

“连郎中都已经请不到了,治杨梅疮的土茯苓也售卖一空。”
短短几日,京里乱成一团,明里暗里求医问药的显贵不在少数,杨梅疮的药方少之又少,只记载土茯苓一味,杨茉将生母拿来的药方看过一遍,上面也没有关于杨梅疮的单方。
在现代治疗梅毒,要用大量的抗生素,身处古代除了辩症,她也没有别的法子。
“大小姐。”常大太太身边余妈妈笑着撩开帘子进门。
杨茉放下手里的医书站起身来。
余妈妈十分恭敬地道:“太太请您去一趟呢。”
自从她说要出府之后,常家长辈还没有主动将她叫去问话。
杨茉换好了衣服一路跟着余妈妈到了常大太太房里,刚一走进内室,杨茉便感觉到几道视线一下子落在她身上。
常大太太正陪着一位穿着藕色妆花褙子的夫人说话。
那夫人面容和蔼,透着亲切的神情,“这位就是杨大小姐吧?”
杨茉上前行了礼,常大太太道:“正是,”说着向杨茉介绍那位夫人,“这位是闫阁老的夫人。”
就是被人称为贤相的那位闫阁老,她小时候只见过闫老夫人,并不认得这个闫夫人。
这位闫夫人怎么会想起来见她。
闫夫人将杨茉让在身边坐下,“我也不瞒你,我家老夫人一直都用杨家的方子,这些日子忽然不好起来,从前的单方用了也不见效,就想着请小姐过去看一眼,是否断错了脉象。”
闫夫人眼中满是恳切,仿佛十分着急。
“老夫人何时病重的?”
“就这两日。”
杨茉心中不禁生疑,莫说她在董家治病的事尚有争议,就算果然有董夫人引荐,闫家也不该会贸然来请她,更何况闫老夫人果然是旧疾又有杨家的单方,最多是寻几位先生会诊,径直找她的几率少之又少。
常大太太温声问杨茉,“能不能过去瞧瞧?”
父亲和母亲说话时提起过闫家,父亲被冯党弹劾,幸有闫阁老的弟子做周旋,闫老夫人生病,父亲还亲自去过闫府…
想到这个,杨茉颌首答应下来。
闫夫人脸上立即露出笑容。

去闫家一路上,闫夫人不过和杨茉话些家常,直到进了闫老夫人房中,闫老夫人亲手扶起上前请安的杨茉,“这次是我老东西出的主意,将你诳来。”
杨茉不明就里。
闫老夫人道:“上次在杨家见你,你还躲在你祖母身后,没想到一眨眼的功夫,你就长大了。”说着话,闫老夫人将杨茉领去内室里,身边没有旁人在,闫老夫人才低声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我听说原在保合堂坐诊的白老先生会一套辨疹的方法,我特意让人去请白老先生,这一会儿老先生也该到了。有了你们帮衬,说不得我闫家也就有救了。”
白老先生辨疹的方法?那是她为了救秋桐胡乱说的。*****************************************祝福参加高考的所有同学取得好成绩。

第三十章 陷害

白老先生果然被请过来,那她的谎言会立即被拆穿,白老先生说不得会当众斥责她。不知道怎么的,想起白老先生吹胡子瞪眼的模样,杨茉有一种要在监考官面前考试的感觉。
比起这个她奇怪的是闫家怎么会突然要看疹症,“家中有谁染了病?”
闫老夫人眉头蹙起,闫夫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闫老夫人深深地看了闫夫人一眼,“是我那不孝孙子,关键时刻着了别人的道,被说成得了杨梅疮。”
杨茉惊讶地抬起眼睛。
闫阁老速来治家严,怎么可能会让家中后辈流连烟花之地。自从常亦浙出事之后,京中子弟皆惧染病,常亦浙挥金的名花楼,平日里不显山露水,这次娼妓查出患症,一下子牵连出一大串人,许多官宦人家顾不得遮掩都先找方子保命,闫阁老的奏折趁机递到圣前,皇上这次大发雷霆,连夜就召闫阁老和冯阁老进宫,命都察院彻查此事。
几年以来,冯党第一次遭此重创,闫阁老正该是高兴的时候,没想到关键时刻却有了这种传言,巧合的是闫家公子身上也确实长了疹子。
闫老夫人道:“要不是外面都在传白老先生和杨家的辨症方子,我也不会将你叫来,小小年纪怎么能搅进这样的事,”说着拉起杨茉的手,“对外只说你来陪陪我,有什么话你就听着,觉得哪里不妥当就和我说一声。”
这段日子大家都在说杨家后人的事,对杨家医术褒贬不一,又说沽名钓誉也有说秘术传家,常三的杨梅疮本来就是杨家后人发现的,为了稳妥起见,闫老夫人还是让媳妇将杨茉兰请过来。
闫老夫人叹气,“这里的事你不懂。”
闫老夫人是说朝堂上的事。若是闫家人也患上杨梅疮,闫阁老还有什么立场参奏冯党。
杨茉在闫老夫人身边坐下,闫家请白老先生过来就是要澄清谣言。
杨茉正想着,闫老夫人道:“听说你想要离开常家?”
杨茉颌首。
闫老夫人仔细地看,杨大小姐脸上没有半点的委屈,这真是奇怪,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怎么不想着嫁了人有个依靠,却一心想要自立。
“常亦宁是难得的聪慧后辈,将来必定有大好的前程,若不是如此你祖母也不会早早看中了这门亲事。”
两个孩子青梅竹马的长大,也是双方长辈默许才能有的。
杨茉垂下头,“现在不同了,从前是在长辈庇护下长大”往后的话她不愿意说,闫老夫人应该能明白。
闫老夫人思量片刻,不经意地颌首,杨大小姐能有这份勇气已经是难得,若是个男儿倒是能如此,却生做了女子,“你祖母将家财一并托付给常家,就是怕你受委屈,将来你成了亲,手里握着这份嫁妆,还是能在家中主事。”
能不能在常家主事,杨茉兰已经用一辈子来证明,祖母留给她的家财,她没有在常家见到过。闫老夫人是真的关切她才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只是古人对女子的观念就是相夫教子,闫家是礼仪大族,定是不会明白。
话说到这里,只听外面人禀告,“白老先生来了。”
杨茉忙站起身来。
帘子一动,便有肩舆抬进门,杨茉惊讶地看过去,肩舆里是满头白发,神情倦怠年过七旬的老人。
杨茉走上前去,白老先生抬起头来看向杨茉,一双眼睛登时有了精神。
“先生。”杨茉眼睛不由地一红,从白老先生目光中看到久违的亲切。

三年未见,白老先生发福了些,看起来更加老态龙钟。
闫家人恭敬地上前说话,白老先生颌首,“公子在那里?可唤过来,先诊治要紧。”
闫老夫人忙道:“先生歇一歇,我就让人去喊。”
下人将白老先生搀扶去了侧室等候,杨茉也过去说话。
“麻病为玫瑰色斑疹,指压可退色。风疹如是,为粉红色小疹。水痘,多由咳嗽、发热而起,先为丘疹耳后变成疱疹。痘症是恶性起病,来势汹汹,皆由恶寒起病,”白老先生说着抬起头看杨茉,“可是我教的你?”
杨茉脸上一红,低下头,当着白老先生的面,她自然不能扯谎,杨茉才要否认。
白老先生咳嗽几声,“这些话也算有理有据,只是我不敢居功,寻到机会还是还给杨家先祖。”
杨茉惊讶地看向白老先生,原来白老先生以为她说的这些话来自杨家。
“大小姐想要行医是好事,杨家的医术也能传承下去。当年,老爷请我给小姐做先生,我是很高兴的,只可惜小姐的心思不在药理上。”
那时候她经常听到郎中问方,心中反而抵触起来,干脆不想去学。
“没想…三年时间…小姐也想通了…能将杨家的医术用出来,只是医者举手系之性命,要万分小心,不能鲁莽行事,你年纪小见识的脉象不多,难免辨错”
说到这个,杨茉抬起头来,“先生,我…不会切脉。”
白老先生抬起眼睛,露出惊讶的神情。
杨茉道:“我学的是特殊的诊断方法。”西医的方法,望、闻、问唯独没有切脉,中医讲经络、血脉,西医学的是器官、细胞、生命规律,在古代,西医的理论能称得上特殊的诊断方法。
白老先生神色很快恢复平常,思量片刻,“我活了大半辈子,没听说过有不切脉就辨症的法子,若是有机会…大小姐不妨让我一睹为快。”
白老先生话音刚落,外面传来脚步声,杨茉低头出了侧室,闫夫人将杨茉安置在套间,请白老先生先辨脉。
杨茉才坐下来喝口茶,只听到外面传来声音,“老夫人,老爷带着太医院和都察院的人来了,说是要给少爷诊病。”

第三十一章 恐惧

杨茉站起身向前走几步,靠在窗边向外张望。
闫夫人慌忙迎了出去。
闫阁老蓄着胡须,一脸的清正,坦然地吩咐闫夫人,“将乔儿叫过来,请御医诊症。”
闫夫人立即道:“已经请来了从前保合堂的白老先生,正在侧室里诊脉呢。”
闫阁老身边的御医顿时弯下腰,“既然已经请了郎中,下官就在外听消息。”
旁边的官员也道:“早知如此,下官等也不用随阁老进府。”
这话分明是点他要徇私,请白老先生过来是为了遮掩,闫阁老脸上露出轻蔑的笑容,“两位既然来了,怎好不进门,再说有了成御医诊脉,小儿的病好的更快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