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道士的二战-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调整心情,尽快过渡吧。
还有,关于主角能力的问题,小新已经解释过多次,不想再解释什么了。
至于是否符合主流,这不是小新要去考虑的事情。早期设定下来,就已经做好了仆的准备。
从没有想过要去过度的YY这个时期的故事,事实上小新认为,把这段时期的故事拿来yy,才是一件极其丑陋的事情。写自己想写的故事,如果您不喜欢,请您关闭网页离开,其实事情就是如此的简单。
小新不会说什么豪言壮语,说什么只要还有一个读者,就会写下去。
但是只要小新还在写,就一定会完结。除非天灾**,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
好了,就说这么多废话。
可能是上海天气的缘故,今天的心情并非是很好。
继续努力,乌云总会过去,彩虹即将出现。
^_^
第四十章 十里洋场(3)
洗个热水澡,于连倒在床上。()
脑子里昏沉沉,乱糟糟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就这样直挺挺的躺着。
房门开启,塔卡娜探头进来,轻声的说:“于连,于连?”
于连这会儿连说话的精神都没有,干脆眼睛一闭,装作睡着的样子。塔卡娜走进来,把一个袋子放在床头的桌几上,“于连,这是贝尔托刚才让人送来的,里面有一百个大洋,还有一张支票,可以随时支取。”
于连还是不说话。
“我知道你心情不好,但这不是你的责任啊……唉,我能理解。晚上的宴会我去应付,毕竟是海伦娜的一番好意。我们现在是在中国,有时候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你好好休息吧,有什么事情就等我回来再说。”
塔卡娜说完,走出房间,顺手关上了门。
于连睁开眼睛,翻身坐起来,用力的揉了揉面孔,靠在床帮子上点燃香烟。
外面,天已经黑了。
淅淅沥沥的下了一阵子小雨之后,恢复了寂静。
于连翻身下床,换了一身衣服,随手从提箱里抽出两枚七星遁剑放在身上。
塔卡娜不在,应该是出去了。
于连揣着那一袋子大洋,走出房间。
从酒店里出来,雨后清新的空气,夹杂着一股子怪怪的气味传来。
虽然不习惯,但于连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空气很舒服。也许,华人骨子里的家乡情节,让他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当然,除却目前的形式。
在大厅柜台上留下了口信,于连施施然走在大街上。
路上的行人并不是很多,冷清清的透着萧条。和远处的外滩相比,这里看上去恍如两个世界。一边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另一边却是……
于连就好像走在两个世界的中间,体味着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觉。
“馄饨喽,热腾腾的小馄饨喽!”
远处传来了一阵颇有特色的吆喝声,吸引了于连的注意力。
从轮船上下来到现在,于连好像一直都没有吃东西。之前心里憋闷的厉害,如今走了一阵子路,这心情也随之舒缓了许多。心情一好,肚子就饿了。
于连走了几步,就看见在路口有一个馄饨摊儿。
在桌子旁坐下,很简陋,就是一张木板钉了四个腿儿,一张小长凳,此时没有一个客人。摊儿主人是一对儿老夫妇,看上去都在六十上下。
“来一碗……那个是什么?”
老夫妇用奇怪的目光看了于连一眼,老头说:“小馄饨。”
“来一碗!”
老婆婆手忙脚乱的在那里下馄饨,老先生则饶有兴趣的打量于连。
还没有见过这种人,吃馄饨却叫不出名字。
“先生不是本地人吧。”
“您听出来了?”
“恩,看您这做派,看您这打扮,您不是普通人。”
于连笑了,摸出一支香烟,递给了老人,“听您的口音,好像也不是。”
“先生真是好眼力……您这是洋烟卷吧,这大上海可是没多少人抽的上。嘿嘿,老婆子,多下几个馄饨,没想到活了五十多年,还能过把洋瘾。”
于连听这话,顿时笑了起来。
这老人说起话来,在朴质中带着一种可爱。
不知为什么,这也是于连从下船以后最开心的时刻,坐在摊子上和老人聊了起来。
老人是东北人,几年前日本占领东北,他就背井离乡的来到了上海。那老婆婆也是他来上海后才走在一起的,是个道地的上海女人。很能干,也能吃苦。两个老人都是孤苦伶仃,在这里摆了一个馄饨摊儿。
这一晃,可就是好几年。
老婆婆的话,于连是一句都听不明白。
如果不是老人在一旁帮着翻译,他肯定坐在这里大眼瞪小眼。看着两个老人恩爱的样子,于连感到特别开心。馄饨端上来,热腾腾的,吃到嘴巴里,是格外的香甜。
一刹那间,于连仿佛明白了很多。
不知不觉的,他的眼眶湿润了。这馄饨,吃进了嘴里,可不就是中国人那割舍不掉的中国情吗?
老人惶恐了,“先生,您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口味不对?”
于连摇摇头说:“不是,这馄饨,真的很好吃。老婆婆,您好手艺啊!”
老婆婆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懂,可是看着她咧开嘴,笑呵呵的样子,于连知道,她听得懂。
一口气吃了三碗,于连满足的拍拍肚子。
他从拿出钱袋子,又不知道该付多少钱,当下摸出了三个大洋递过去。
老人吓了一跳,“先生,您这是干什么?”
“不够吗?不够这里还有……”
“够了,够了,一个大洋都用不了!”
就在这时候,从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声。一群身穿和服的人,醉醺醺的,唱着歌走了过来。
老人脸色一变,“先生,您快点走,那些***畜生来了。”
“谁?”
于连站起来,看着从远处走来的日本人,“您是说那些人吗?怎么了?”
老人刚要解释,从小巷中走出了一个学生打扮的女孩子。看她东张西望的样子,于连觉得,她十有**是迷路了。
“花姑娘,花姑娘……”
“作孽啊,这些***东西,姑娘,快点走。”
老人连忙对女孩儿叫喊起来。话音未落,日本人已经跑过来,围住了女学生。
于连一皱眉,过去就要阻止。
“先生,莫要生是非,莫要生是非。这些***是虹口道场的浪人,你惹不起的。”
“老人家,放心吧,我惹得起!”
于连说完,就走了过去。
对方有九个人,围着女学生大呼小叫,伸出手就要行那猥琐的事情。
于连祭出大乾坤咒,十余米的距离化作一步之遥。
他呼的出现在一个浪人的身后,五指分开,弯曲如勾,似虎爪一样扣住了对方的脖子,指尖用力,就听喀吧一声,就扭断了对方的脖子。
于连吃过日本人的亏,再加上一路听闻,对日本人没什么好感。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出手才极为狠辣。只一个照面,就了了一个浪人的性命。
于连的突然出现,立刻引起了其他浪人的注意。
嘴巴里说着乱七八糟的话语,于连就听到八嘎八嘎的咆哮,却一句也不懂。不过,不懂没关系,这绝不会影响到他出手的速度。一击马步单鞭,又劈倒了一人。
“小姑娘,快点走!”
浪人们亮出了武器,一把把武士刀在寒夜中闪烁光毫。
于连被围在中间,护着那女学生,“愁准机会,赶快离开这里,明白吗?”
话音未落,一个浪人挥舞着刀就扑了上来。
于连闪身,罗汉拳一记迎面纱,一首扣住对方的手腕,转身一记爆摔,蓬的砸在地上,砸的是石屑乱溅。他用上了太极拳的接力打力,只一下子,就让对方骨断筋折。
浪人们似乎意识到他们遇到了高手,呼啦啦一起冲了上来。
于连毫不在意,脚踩小七星步,在霍霍刀光之中闪掠腾挪。这种程度的战斗对他而言,连热身都说不上。灵力运转之处,全身犹如钢铁,就连身上的衣服也变的坚不可摧。有时候故意让对方劈中,居然迸溅出火星。
忽而鹰爪掌,忽而螳螂钩。
或是透心拳,或是虎尾脚。
反正是那一套罗汉拳在于连手中是信手拈来,全然没有半点章法可循。
若按照陈迎春的说法,那就是招法无极而生。
融合了太极拳,通背拳、青城山小七星拳和少林罗汉拳的精髓,于连自己也说不清楚他现在用的是什么招数。只眨眼的光景,浪人们倒了一地,或是被于连扭断了脖子,或是被他打穿了胸膛,没一个能站起来。
爽,真***爽!
自下船后憋在心里的那股子邪火好像一下都发泄了出来。
于连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觉得神清气爽,简直是心情轻松到了极点。
馄饨摊儿上的老夫妇都傻了。
那么和气的一小伙子,怎么一眨眼好像杀人魔王似的?
不过,他杀的是***畜生,那就是个大好人。老人的思想很简单,他对于连的感官不错,连忙跑过来说:“先生,快点走吧,不然可要麻烦了。这里是法租界,那些洋鬼子和这些***都是穿一条裤子。”
于连笑了起来,“放心吧,就因为这里是法租界,我才敢这么做。老人家,倒是您二老赶快离开这里。他们找不到我的麻烦,可是会找您麻烦的。”
老人看于连说的笃定,也就放下心来。
却不说两夫妻收拾摊子,这边于连点上一支香烟刚要离开,突然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先生……”
++++++++++++++++++++++++++++++++++++++++++++++++++++++++++++++++++
欠债还完,收工睡觉。
无债的日子一身轻啊……
这一章自己都觉得爽,哈哈哈
想起某神说过的话:写自己的书,让别人说去吧。
与众书友互勉。
第四十一章 阴错阳差(1)
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
冰凉的雨丝落下,无声无息,给大上海这个宁静的夜晚,平添些许冷寂。
于连愕然,他这才注意到眼前这个女学生,居然是个倾城倾国的绝代佳人。那是一种很难形容出来的美丽,和海伦娜的诡异之美、让娜的天真之美、塔卡娜的风华绝代完全不同,眼前这少女若是要形容的话,于连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柔。
是的,那是与西方人的审美观完全不同的美丽,那是一种极具东方诱惑的美丽。
于连回过神,“你怎么还在这里?”
女学生怯生生的说:“我,我迷路了……”
果然是个迷途的小羔羊。只是,这小羔羊若是找于连打听道路,那可是大错特错。
于连挠挠头,“我也不是这里的人,对这儿的路不是很熟悉。”
“那怎么办?都这么晚了,我如果还不回去的话,老师一定会着急的。”
女学生对周围的尸体似乎并不在意,一脸的焦虑。
于连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看了看不远处已经收拾好摊子的那对老人,连忙带着女学生过去,向老人打听询问。
女学生要去大境关帝庙,是大境路上的一座道观。
老人倒是知道那个地方,只是上海的道路复杂,弄堂、小巷曲折幽深,一时间也说不清楚。还是老婆婆出了个主意,“找辆黄包车不就可以了。”
许是那边死了人,老人显得很紧张。
匆匆说完后,就推着小车急匆匆的离开了。
于连看了看女学生,“算了,还是我送你一程吧。这黑灯瞎火的,你一个小女生如果再遇到什么麻烦,那可真的是要有危险了。我记得过来的时候,在前面见到不少黄包车停在那里,我们先过去,然后再打听。”
女学生低着头,轻声道了句:“谢谢,麻烦您了!”
两人当下一前一后,在阴湿泥泞的碎石小道上行走,谁也没有开口。
不一会儿,他们就看到了几辆黄包车。
“请问,知道大境关帝怎么走吗?”于连拉着一个车夫询问。
“当然知道。”
“那麻烦您,把这小姑娘送过去,好不好?车费我先给您……”
于连说话非常客气,称呼中总是使用敬语,让那个年轻的黄包车夫有点受宠若惊。
也难怪,于连这一身行头,看上去就不是普通人。
上海滩一等人是洋人,二等人是名流,这三等人是白相人。至于寻常的苦力,大都是一群生活在底层,每日为温饱而挣扎的苦哈哈,何曾受过这等礼遇。再者,于连手里那一枚明晃晃的大洋,可真是刺眼啊。
“先生,您可千万别这么客气,小的受不起……小姐,请上车吧。”
女学生上了车,见于连还站在那里,突然开口:“喂,你,能不能送我?”
于连一怔,“我送你?”
“是啊,这黑灯瞎火,上海滩又不安稳。我现在只信得过你。”
看着年轻车夫有点暧mei的笑容,于连苦笑一声,“那好吧,送佛送到西。还有,我不叫喂,你可以叫我于连。”
“我叫邱湘月。”女学生红着脸,细声细气的说话。
“好吧,湘月小姐,我们走吧。”
于连抬手又叫来了一辆黄包车,跟在邱湘月的后面。跑一趟,一块大洋,对于这些车夫而言,一天也未必能赚到这么多。两个年轻的车夫跑起来格外的起劲儿,你追我赶,甚至有点叫板的味道,谁也不想落后。
最终,两辆车子同时到达了目的地。
于连下了车,付了车钱。两个车夫道了声谢,一溜烟儿的拉着车走了。
抬头看,眼前是一座很破旧的道观,里面黑漆漆,静悄悄,好像没有人似的。从道观外墙上密布的蜘蛛网,一眼能看出这里的香火何等衰败。
于连疑惑的询问:“你确定是这里?”
邱湘月说:“是啊,就是这里。”
道观门头悬着一张黑漆横匾,上书关帝二字。字是好字,可是金漆已经剥落,配合这外墙的样子,有一种说不出的萧条和破落。
邱湘月似乎对此毫无所觉,上前推开虚掩的道观大门,“先生,若不嫌弃,请进来喝杯茶,也算是湘月的一番心意,略表之前相助的感激之情。”
于连也有点好奇。
看看表,时间还早,估计那边的宴会还没有结束。
“恭敬不如从命。”
于连说完,随着邱湘月走进了道观。
这道观的面积不算大,一个幽静的院落里,中央是一座主殿,一边有四五间厢房,另一边则栽着一排松柏。主殿里供奉的是关帝,塑像已经金身脱落,露出部分泥胎。墙壁有些地方露出了裂缝,风从裂缝中涌入大殿内,把殿内的烛火全都熄灭,所以这主殿里面是一片漆黑。
于连仔细的观察了一下道观,意外的发现,这道观居然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形。
如果以主殿为中心划分之后,俯瞰赫然是一个太极图。
于连顿时有了兴趣,但没等他再仔细观察,邱湘月在旁边道:“先生,请这边走。”
“您是住在这里?”
“不,只是做客,陪老师来这里做客罢了。”
邱湘月领着于连走进一间厢房,里面点着蜡烛,正对着房门是一副太极八卦图,似乎是用钢铁铸造而成,挂在墙上,黑漆漆的看上去很沉重。
一眼看去,于连一惊。
恍惚间,他似乎看到那太极图上的黑白鱼儿在缓缓游动,周游不惜。
再仔细看去,却没有任何的异常。
这厢房中的摆设非常简单,一张八仙桌,两排太师椅。
正中间是一个八卦炉,从八卦炉的缝隙中不时吐出袅袅青烟,令人顿生一种进入仙景的奇妙感受。
炉上镂刻着许多奇异的文字,于连不禁凝神观看。
“先生,请坐……湘月去唤老师前来向您当面道谢……肯定又和道长斗起来了……您暂请安坐,湘月去去就来。”
邱湘月先是走进了内室,不一会儿又出来,一脸的不高兴。
不过她对于连依然客气,说了一声之后就走出厢房,朝着主殿一路小跑。
于连走到八卦炉前,眯着眼睛辨认上面的文字。
八卦炉也不知道是在何年何月铸造而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