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界-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毒蛟道人的心机和眼光,当然看得出这个徒弟的心思,并不完全是为了帮自己脱困,至少他就舍不得离开审香妍。开玩笑,以杜若之能加上乾机落月壶这等魔器,都无法破解的禁制,就算诡门倾巢出动,来个上千名修真者,也肯定是无功而返。不过出于对徒弟的宠爱,和自身修行的需要,他还是点头同意了荣书隽的请求。
自从杜若上次留下一点魔雾之后,毒蛟道人对于恢复以往的修为,就充满了信心。只是当时要教徒弟,还要看管审香妍,所以才没怎么修炼。此时正好趁这个机会,闭关几年,借助魔雾之力将魔胎重新梳理一遍。于是叮嘱了几句之后,便任由杜若将两人带走,而他则潜入黏液之中闭关清修。
离开苦水荒漠之后,杜若便飘然而去,对两人何去何从竟是没有丝毫的过问。莫名其妙地离开那处洞穴,重获自由,倒令审香妍大感意外,和荣书隽稍一商议,决定先回师门再做打算。之所以没有急于寻找高庸涵,是因为这半年多以来,天天在黏液里浸泡,审香妍自觉灵胎内好像多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怪。而且这个古怪,和以往修习的灵光法术,隐隐有发生冲突的征兆,这不能不令人忧虑,所以回师门求助自然成了首选。再有一个原因,赤炎洲离星河屿仅有一海之隔,而与当初被擒的倚刚山,则相隔万里,需要横跨整个北洲大陆,所以就算要找高庸涵,也只能从星河屿这边过去。
两人结伴同行,在路上出于关心,审香妍询问了一下荣书隽的情形。荣书隽仔细揣摩了一番,顺竿而上,将自己也说成了受害者。这么一来,审香妍的同情心便泛滥起来,学着高庸涵所说的凤五那般作法,自作主张代师收徒。这在荣书隽而言实在是求之不得,于是欣而应允,直接改口称审香妍为师姐。
荣书隽没有跟智薇散人等去银汉宫,只是冷漠地看着一行人越走越远,他留了下来,因为要找到审香妍。他在乎的是审香妍,而非丹鼎门弟子的身份,况且他自己也知道,跟随毒蛟道人修习的法门,根本就与丹鼎门的心法格格不入。而且他看得出,包括智薇散人和月空盈在内,所有的人没一个拿他当同门看待,大家都认为这只不过是审香妍的胡闹而已。
那种无视的轻蔑,和言语间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嘲笑,令荣书隽怒火中烧,愤恨不已。不过他已经不是那个与陶士安一言不和,就不惜大打出手甚至拼命的质朴少年,经过了同龄人难以想像的屈辱和磨难之后,他早已学会了隐忍。忍字头上一把刀!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会让这些高傲的千灵族人,匍匐在他脚下,恳求他的宽恕和原谅!
当天夜里,荣书隽就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名塔树护卫,运用修习的魔功让那人尝尽了苦头,可是却没问出任何有用的消息,于是那人的灵胎被他吸食一空。而后如法炮制,在问道第五个人时终于有了点眉目,早在昨天大清早,审香妍就和一个人族男子悄悄离去。荣书隽妒火中烧,尤其是问情那男子的模样之后,更是恨得咬牙切齿。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片苦心居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一旦见到高庸涵,审香妍就会完全忘了自己,甚至在走之前连句话都没有留下。
体内的魔息不住翻腾,慕寒食魂魄中的狡诈和无耻,一点一点地渗入到脑海中,愤怒和伤心交织在一起,荣书隽五内俱焚。一点一点捏碎那名护卫的灵胎,看着对方惊恐的眼神,张大了嘴却发不出半点声音的绝望表情,荣书隽没来由地感到极度的兴奋,似乎只有杀戮才能减轻他的怒火。
此时,他的行踪已被塔树部落发现,仰天长啸声中,荣书隽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第5卷 任是行人无定处 后 记
第五卷在“荣书隽的长啸声中”结束了,想必除了留下悬念之外,还让人有一些意外吧。这个意外,并非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早前就已经计划好的。在第四卷结束的时候,我曾经认真地想了许久,希望从第五卷开始做一些改变,当然,主要是指写作手法上的尝试。这里首先要说明一下,从去年十月中旬到现在,《九界》已经完成了五卷,整整一百万字。如果加上期间同时完成的一部正史小说,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二十万字,除去中间因为各种事情所耽搁的时间,平均下来,每个月差不多是十万字的速度,还算差强人意吧!
随着文字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写作必然会积累出相当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则促使我对许多方面都有了一些思考,尤其是在叙述方法上面。一本小说,一个故事,想要从头至尾都引人入胜,这无疑是很难的一件事。前面四卷整体来讲,都是随着高庸涵的经历而展开,他走到哪里,便对相应的场景、种族以及矛盾,进行描述和展开。时间一长不要说是读者,就连我这个作者,都有点厌烦这种叙事方式了。所以我想要寻求一种转变,并且希望这种转变能给读者带来新意,同时对整个故事的丰富进行有益的补充。正是有了这种想法,在第五卷展开仅仅六章的时候,我就让高庸涵失踪了,并且一失踪就是二十多章,差不多第五卷一半的篇幅都没有出现。围绕着高庸涵的失踪,引出了苦行者,引出了纳兰,甚至引出了前文一直提到的原界帝君狐晏。可以说,这一段情节至关重要,因为整部小说最关键的两个人物,在冰沐原的变故中登场了。
一个人物重要不重要,我以为,并非是由此人在小说中出场次数的多寡来决定,而应该看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就正如《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当中,王重阳和林朝英,他们二人的戏份很少,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两个人,就没有老顽童、全真七子和小龙女,那么郭靖和杨过的成长历程,岂不是少了许多精彩?纳兰和狐晏在《九界》当中的地位,也是如此!
纳兰在某些方面很像林朝英,虽然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悉,而且戏份也很少,但是暗地里对世界的影响却十分巨大。纳兰掌握的苦行者,是厚土界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尽管不能左右厚土界的发展,但是绝不容忽视。他们所代表的,是对玄明盛世有不同看法的一帮修真者,他们渴望用自己的观念来改变世界。姑且不论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存在绝对是合乎情理的,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这帮苦行者,厚土界才会显得更加真实!对比一下,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里,不也有这一类人么?
狐晏介乎于正邪之间,单就善恶而言,当然和王重阳不同,不过他比王重阳要复杂得多。有关狐晏的故事,之前的章节陆陆续续介绍了一部分,但并不表示只有这些内容,在后续行文当中,会对他的过往做一个详尽的交代。历史上,总会有一些了不起的才智之士,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用不同的方式展现给世人。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中的某些人甚至不惜用阴谋和战争,以血与火来强行推动,结果往往给普通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而其中的功过,也只能由历史来评说。狐晏便是如此,但是他的性子太过急躁,方法简单且粗暴,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想必大家已经从中看出来了,狐晏将会是高庸涵潜在的最大敌人。因为狐晏始终没有意识到,当年的失败并非是由于默提上人的突然出现,究其根源,其实是他想要改变厚土界现有秩序的念头。作为厚土界顶尖强者的纳兰,以及心怀天下的高庸涵,同样怀有类似的想法,有此想法而出发点不同的人凑到一起,当然会发生无可避免的碰撞。
看到这里,也许大家会产生一个疑问。既然狐晏已经看出,高庸涵日后会成为一个障碍,为什么不干脆杀了他,还要帮他渡过修行的难关?这个原因很简单,狐晏出自仙界,对于厚土界的修真者天生有一种俯视的高傲,如果只是因为一个人有可能成为对手,而提前杀了对方消除隐患,这不是大丈夫所为!的确,狐晏杀了很多人,性情偏激且不计后果,但他绝不是那种没有器量的小人!能成为一代帝君,岂是没有自信的人?
再有一点,狐晏从高庸涵身上感到了一丝熟悉的味道,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了高庸涵的来历。所有的小说,尤其是玄幻小说,主人公总有不同于常人的地方,高庸涵当然也不例外。从最初高庸涵的灵胎能进入仙界,就可以看出他绝非一般,再后来连魔界大明王都很看重他,便愈发凸显出他的不寻常。以狐晏的境界,看出这一点不是难事,况且他还需要高庸涵去做一些事情,所以此时完全没有必要对他施以辣手。
由于高庸涵的失踪,引发了《九界》开篇以来最大的一次群殴。数百名苦行者和数百名十二叠鼓楼的杀手,在冰沐原沐芳谷外打得天昏地暗,成为横水血战之后,修真界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厮杀。此一战的意义十分重大,等于是将修真界内部的矛盾彻底激化,此后,这股势头必将席卷天下,包括九大门派在内均难以幸免。积累了数百年的恩怨,不会一直就这么延续下去,总会在一个时候爆发,而这一战只是一个开头!
这一战当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不容忽视,那就是鸾龙部族也卷了进来,而且在龙琴四人的联手之下,杀了来自仙界的秋潮。这件事貌似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却因为紫袖的缘故,终归还是会和高庸涵牵扯在一起,至于日后霜月海和仙界的关系,当然也会受到影响。这件事,包括之前仙界消除道一真人的影响,以及丹鼎门发出仙使令对付天机门等等等等,所有的一切在最后都将归结到一点。这一点,才是所有变故,所有秘密的真正根源!相信到《九界》小说行将结束的时候,大家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紫袖又走了!当写到龙琴带着紫袖离去的时候,我很无奈,好不容易才与高庸涵重逢,相聚了不过才几天就再度分开,难道真的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么?其实在第四卷的后半段,我就深深地陷入到一种状态之中,之所以用“状态”这个词,是因为实在找不出更好的词语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
小说写到这种程度,在我而言,时常会觉得里面的人物就活生生地在我面前。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人生轨迹,已经不是我想要怎么写就怎么写,反而时常给我一种错觉,仿佛是他们在推动着我这么写。我好像从最初的创作者,变成了一个陈述者,把我看到的景象描述出来,给大家讲述着每一个人不同的故事。我不知道这对于写作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我很喜欢这种感觉,至少书中的人物都活了,活在我的故事里,活在我的脑海里!
说实话,我真的很想紫袖留下来,就像金庸先生曾说过的那样,他也不愿意让小龙女和杨过分开。但是没有办法,真的没有办法,紫袖的离去已不是我所能控制的,我同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两人分开。紫袖什么时候回来,我不知道,也许在某一个不经意的时候,她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惊喜;也许只能寂寞地留在霜月海,等待高庸涵的前往;也许……
接下来,高庸涵被卷入到一个巨大的阴谋当中,误和丹鼎门的宗主丹泰常交手,结果被人从旁偷袭将丹泰常狙杀,自己却背上了凶手的嫌疑。这究竟是蓄谋已久,还是适逢其会,暂且不去说他,只是这幕后的黑手很显然已经加快速度了。高庸涵从最早的追查者,也被装了进来,成为了别人手上的棋子,局势似乎越发的险恶和复杂。就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审香妍不期而至,同行的还有一个令人颇有些齿冷的荣书隽。
这一下,终于可以将荣书隽正式推上前台了!在开始写这么一个人时,我就想塑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坏人。坏人分很多种,忘恩负义、阴险狡诈、卑鄙无耻,似乎是坏人的特性,至于荣书隽会成为怎样的坏人,我也同样期待,因为他与其他坏人不大一样的,是有一个出自魔界的师父,而且还曾是十二魔使之一的毒蛟道人。第五卷的结尾和第四卷一样,我还是决定用这种方式来收笔,希望大家能喜欢。最后,在第五卷中,我编写了几组楹联,自己比较喜欢,在这里整理了其中的两首,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
一、画船载酒,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地
残霞当楼,婉转回眸,却道樽前几番春秋
二、仙山巍峨,云飞画栋,睹诸相庄严,已接无边法界
霄汉飘渺,乐奏钧天,觐道容整肃,如游九府神宫
这两首严格说来,不能完全说是我的原创,因为借鉴了一些前人的诗句,但是感觉其中的味道不错,所以特意提出来供大家点评。
第6卷 醉里晨香吹欲尽 第二七八章 布锦
天历九四二年,腊月二十八。悬空岛道祖崖八重天的天一宫正殿内,几个人围在一张矮几前或坐或站,人人均是面色凝重,看不出一点新年的喜庆。
自从九界坍塌以来,无论是天灾不断的年月,还是动荡不堪的乱世,人族始终都在一年将终,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这十多天里,过一个称之为“年”的节日。所谓入乡随俗,渐渐地,“过年”被各族所接受,在玄明盛世时成了各族共同的节日。千灵族也一样,从腊月二十五这天便张灯结彩,准备迎接这个喜庆的日子。今年,由于丹泰常的遇刺,丹鼎门遭逢重创,过年的气氛无形中淡了许多,但是仍在各处点缀了一些色彩绚丽的奇花异草。天一宫作为道祖崖上仅次于道祖祠的重地,同样布置的花团锦簇,只是此时却看不到一丝喜气。
殿内总共只有八个人,分别是灵殊、灵象、灵契三位上人,智空大师、真阅上人、智宇真人和丹几道,最后一个便是丹乐行。前几日为了宗主一职,上三房和下三房争得不可开交,分别推出丹几道和丹乐行作为继任人选,当真是各说各有理。鉴于正是非常时刻,在征得丹几道和丹乐行本人的意见后,灵殊三人决定暂缓确立宗主大位,待眼前的局势平静下来以后再做定夺。这个作法暂时化解了丹鼎门内部的纷争,而丹几道本人又对此事不甚在意,所以丹乐行接掌宗主的可能性大增,于是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这个场合。
这八人均是道祖崖上最顶尖的人物,他们聚在一起,分别代表了丹鼎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丹鼎门甚至是千灵族的命运,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现在,这八个人都默不做声、眉头紧锁,而令他们如此慎重的,不过是矮几上一张二指宽的布锦。布锦质地十分普通,和千灵族人喜欢的蓝色织锦差不多,唯一有些令人触目的是上面的一句话,用鲜血写就的十一个字:圣使当日密保高庸涵下山!
这个布锦的来历颇为诡异,这段时间道祖崖可谓是戒备森严,没想到还是被人再次潜到山脚下。就在几个时辰前,两名负责巡查的弟子倒在山门外,丹鼎门顿时如临大敌,尤其是智宇真人更感恼怒,亲自搜索了一遍却一无所获。回过头来才发现,那两名弟子只是被人制住了灵胎,并无性命之忧,跟着就发现了其中一人身上的布锦。
布锦色呈蓝色,显然是从衣服上撕下来的,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布锦居然被一张古怪的符篆包裹着。智宇真人本能地感到事关重大,回到太华宫后独自一人解开符篆,而后看到了这一句令人惊诧莫名,足以使千灵族分裂的十一个字。这一惊非同小可!智宇真人尽管存有私心,并且和月空盈已然反目,但是在这等关头也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将此事回禀灵殊等三人。面对这个突然出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