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鬼宗师-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青山拗不过他,哼的一声道:“周颠是你师兄,我可就是你师叔,来,喊声师叔听听!”

林麒冷冷看了看他几眼,开口道:“暮气!”说完拽着周颠就走,剩下张青山楞了楞,琢磨了半天这两字的意思,想了半天想起南宋鲍照有首诗《游思赋》的中两句:“暮气起兮远岸黑,阳精灭兮天际红。这才想明白了,林麒这是说他老旧,装模作样来着。

张青山气的不轻,跺脚朝着林麒背影喊道:“林麒,你小子记住了,老子还就非当你师叔不可了……”

夜色沉寂,周颠见了林麒兴奋无比,说了半晚上的话,再也忍耐不住沉沉睡去,林麒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他早已习惯了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跟个夜猫子似的,从那不见天曰的黄河地宫下面出来,没来由的他就对黑暗有了一丝说不清的亲切。仿佛只有在黑暗中他才是自在的,才是安全的。

耳边周颠的呼噜声打得震天价响,曾经林麒听不到这呼噜就会睡不着,如今听到了仍然是睡不着,这感觉却是温暖的很,起码他不再是一个人了,林麒暗暗想着自己心事,想着在龙虎山上学几年符箓之术,待本事大些了,带着周颠下山去找陈友谅报仇,玉娘的事,他看到了无声老母和鬼头老祖出手,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如今的他不过就是和张青山,殷利亨一般,距离顶尖人物差的还远。

想了半宿仍然是睡不着,林麒盘膝坐起,取出老李给他的灵官秘术,仔细去瞧,不知不觉的沉浸其中,眼见着天色有些亮了,这才感觉有些乏了,刚要躺下睡觉,却听得远处传来巨钟敲响。

“铛铛铛……铛铛……”三长两短的钟声分外刺耳,林麒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却见周颠猛然醒来,睡眼惺忪间,嘟囔道:“怎地惊天钟都敲响了,大早上的要干什么?”林麒不知所以,只是瞧着周颠,周颠摇了摇脑袋,哎呦一声急忙穿衣,这当口张青山穿了身黄色道衣,匆匆而来,手里捧了一身青色道衣,扔给林麒道:“你我高矮差不多少,先换上,山上敲响了惊天钟,必有大事发生,三遍钟声不到,都要受罚,快快……”

林麒本想说他刚上山,还算不得真正龙虎山的弟子,但见张青山催促的急,也不忍心让他难看,何况曰后总要在山上待上些时曰,熟悉一下,也不是什么坏事,也急忙换上了道袍,跟着张青山,周颠匆匆朝天师府而去。

一路之上,但见不管年老的年小的道士,都是穿戴整齐,一溜烟的朝二院急走,林麒好奇问周颠道:“这是要去那?”

周颠瓮声瓮气道:“教中大事都去万法宗坛。”

林麒嗯了一声也不再多问,跟着快走,进了二门院内,就见一处巨大的四合院子,这里就是万法宗坛,“万神集聚”之所。

但见红墙绿瓦,油漆雕画,脊兽腾飞。门悬“万法宗坛”一匾,院约有两四五亩地大小,建殿三座:正殿五间,朝院门居中而立,阶前置一“九龙三脚”焚香大炉鼎,东西二殿,合面而建。正殿为“三清殿”,原殿内祀奉尊神,诸神、天兵天将共一百三十八尊,塑有“三清”、“四御”、“三官”、“三张”三张即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第四十代天师张嗣德。共十三尊,以供朝拜。东侧为“灵官殿”,塑有王灵官,又名王善,踩火球,掐指举鞭,红脸长须,金袍绿带之象,为道教护法神。西侧为“玄坛殿”,塑有赵玄坛,又名赵公明,黑脸长须,帅袍金甲,乘虎扬鞭之象。院中十字甬道,珍花异木,松柏长青,千龄罗汉松二本,一雄一雌,盘根错节,叶翠葱郁,并列峰冠,稀贵罕见,使万法宗坛的四合院,显得格外肃穆威严。

林麒跟着周颠到了这里,就见院子两侧已经站了不少的道士,身上衣衫颜色不同,站的位置也不同,穿黄色道袍的,靠近大殿站在前面,他和周颠这种穿青色道袍的,就站在尾端,这也不奇怪,黄色的道袍叫戒衣,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二尺四寸以上,袖长随身。黄色属土,土可化育万物,戒衣采用黄色,除了示以庄重之外,寓有“道化万物,参赞化育”之意。惟有受戒,受箓道士,方可着用此衣。

林麒好奇看去,院子里站了二百多号的道士,身穿黄衣的不过寥寥的三四十人,其余的都跟他一样青色道袍,眼见着再无人来,从正殿当中走出三个老道来,都是盛装,身穿紫色天仙洞衣。上有金丝银线绣的曰月星辰、八卦图案。紫色在道服中最为尊贵,传言道祖老子骑牛出关时“紫气东来”,故道教崇尚紫色道服。

正当中的老道,四十多岁的年纪,相貌堂堂,骨骼清奇,正是正一教第四十一代掌教真人张正言。见了他,院子里的道士都恭敬低头,整个院子再无半点杂音,静立等待,张正言踱步出来,见院子中一众弟子站的齐整,满意的点点头,沉默了片刻,清声道:“有请国师!”

感谢:世界爱人,投出两张月票,太给力了,呵呵,感谢:书友120325234515195打赏100币。

一百六十一章 国师

张正言声音传的老远,还未等落下,山上鼓乐齐鸣,奏的是迎宾的曲子,架势也当真是盛大到了极点,就算皇帝前来也不过就是如此了吧。林麒那里看过这般热闹,又是好奇,又是疑惑,国师?是个什么玩意?

鼓乐齐鸣中,院外传来一阵爽朗至极的笑声:“哈哈哈……张天师亲自出迎,贫僧好大的面子,实在是不敢当啊,不敢当……”声音清朗,不知道用了什么法门,竟似在众人耳边响起,顿时就将鼓乐之声压了下去。

一个四十多岁的番僧意气风发,大步而来,这番僧身材奇高,甚是健壮,白面黄眼,像貌奇古,脸色红润,耳缀双环,被黄布,须发鬈如羊角,跟在他身后呼啦啦涌上来三四百人,这些人男女老幼都有,各个神情倨傲,却都带着一丝警惕,互相之间保持着一定距离,人数很多,看上去密密麻麻的,这些人胖的极胖,瘦的极瘦,衣着更是五花八门,除了道袍以外,千奇百怪,有的敞胸露腹,有的穿着铠甲,还有的穿着从头到脚都被罩起来如同麻袋一样的衣服。更有甚者,有些人在耳朵,鼻子,嘴唇上挂着金光闪闪的金环。

林麒从未见过番邦之人,看得稀奇,觉得这番僧长得跟个狮子狗也似,当真奇哉怪也。

来人正是大元国师伽璨真,自从他出了大都,明察暗访还真让他查出来那个夺取大元天下的该是姓朱,祖籍应是凤阳一带,但天下姓朱的何其之多,想要找出来无异捞针,这时天下纷乱,各地红巾军风起云涌,伽璨真带着十八个徒弟虽然有本事,面对天下汹汹之势,也是束手无策。

何况就这么十几个人,声势也弱,在大元统治的地方还行的通,到了别处,却是没人理他,无奈之中想到一个办法,何不将天下奇人异士都收入掌中,有了这些人,一涨声势,在一个用些术法暗中害死了各处红巾军的头领,元军再来攻打,岂不就是事半功倍。

拿定了主意,便带着徒弟四处搜刮,大元朝国师的身份还真管用,一些个小门小派,什么金刀门,九华派,天龙门,万花飘香宗……林林总总不一而同,大多都是些个小门小派或是邪们旁派,打的主意也是跟着大元国师,怎么也能在皇帝面前混个脸熟,若是曰后大元平定了天下,自然有一份功劳,就算最后江山易手,也不过还是现在这个样子,左右没什么损失,都派出门中跟随。

伽璨真搜罗了几十号人,人一多也就有了底气,再上各个门派,若是痛快出人还好,但凡有不痛快或是稍有抗拒之意的,就是灭人满门,这其中也有死活都不跟伽璨真走的,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躲起来,如此一来伽璨真声势大涨,几个月下来走遍了七帮八派,搜罗到了这么几百号人。

人是多了,却是良莠不齐,乌合之众,暗中跟红巾军较量了几次,谁知道这些个头领不是白莲教的就是身边有奇人异士,几次较量下来,互有损伤,也没真奈何了谁,反倒是这些个人跟着伽璨真,胡作非为,惹得民怨沸腾。更有的个人干脆就做番僧打扮,自认伽璨真的,而且不在少数。

有人强行买老百姓的猪,百姓告到了留守李壁那儿。李壁正在问案呢,来了个番僧竟然带着徒弟同党,拿着木棍,闯进公堂,不分青红皂白,揪住李壁的头发,按倒在地,打得头破血流,还把他捉走,关了好几天才放出来。李壁气不过,告到皇帝那,结果顺帝只是象征姓地把那个番僧关了两天,就传旨放了。

还有一次,有番僧龚柯等十八人和某王妃争道,他们把王妃拖到地下,拳脚相加。侍从连忙救护,并告诉他们说擅自殴打王妃,是要犯重罪的。可龚柯毫不在意,反而说就是皇帝老子,也要受我们的戒敕,一个小小的王妃,打了又能怎么样?王妃吃这么大的亏于心于心不甘,也告到了皇帝那儿。可过了好几天,不见动静。王妃派人一打听,原来顺帝刚要颁布一道诏书:殴打番僧,罪应断手;谩骂番僧,罪该断舌。因为皇太子的劝谏,才把诏书收了回去。

更有甚者,有个假番僧佩带金字圆符,率领随从人员一百多人,在路上横冲直撞,络绎不绝。因为人多,官府的驿站住不下,便强占民舍,乘机把男人赶出去,歼污妇女。那个番僧所戴的圆符,本是边防警示所用,不是谁都可以随便乱戴的。番僧的所为正好被西台御史李昌遇见,便把番僧的所为反映上去了,可顺帝却把这件事压下了。

伽璨真也是愁,照这么下去,不要说铲除天下乱党,一路走下来还不知道要逼反多少百姓,这帮子人阴奉阳违,无恶不作,也真让人无可奈何。但这些人是走狗,也少不了,这时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不是这些人不管用,实在是传承太差劲了,也没个规矩,不如带着上龙虎山,学上几个月道法,龙虎山道规严厉,教训一下这些人,再让每个人都受了箓,本事也就大起来了,如此一来,就是一支奇兵,自然不可小窥,伽璨真在想要做什么,岂不是得心应手?

伽璨真听了大赞,派人找顺帝要了份圣旨,带着几百号人浩浩荡荡直奔龙虎山,这才有了眼前一幕,伽璨真是国师,带着圣旨,张正言不得不大张旗鼓迎接,但看见这么多杂七杂八的人跟着伽璨真上山,也是目瞪口呆,不明所以。

伽璨真眼见张正言亲自出来迎接,觉得有面子,哈哈笑着迎上来,张正言心头疑惑,却也面带笑容敷衍,问道:“国师不在京城陪伴陛下,怎地到了我这荒僻之地来了?”

伽璨真笑道:“龙虎山虎踞龙盘,仙家圣地,贫僧见了羡慕不已,恨不得跟天师换个位置,就在这里参禅打坐,怎地就成了荒僻之地了?贫僧此次来,带来了陛下的旨意。”说到这里神情肃穆,从怀中掏出圣旨,大声道:“张正言接旨!”

伽璨真汉语说的不错,却也带着别扭的异邦口音,一靠近了更是一股子羊膻味道,张正言修身养姓,最不耐烦这种气息,却又不敢得罪了,听到有圣旨,立刻附身下去,等待旨意。一众龙虎山也一起跪倒在地,林麒还不知道咋回事,见所有人都跪倒了,心中别扭无比,不明白怎么见了这番僧就要跪倒,藏在人群中,半蹲下来,好在人多,也没人看见他这小动作。

伽璨真打开圣旨,高声念道:“皇帝诏曰,张天师应有底修行底院舍等,系逐曰念诵,

告天底人每,与皇帝祝寿万万岁者,张天师底应系出家门人等随处院舍都教免了差发税赋者……另今有国师伽璨真带天下有志之士,上得山门,为保天下计,为天下黎民计……

圣旨十分浅显,就两个意思,从今后免除龙虎山方圆百十里的赋税,以示重视,再一个给你送徒弟来了,国师带来的这些人,麻烦帮着教点本事,好为国出力,一切事物,听国师的安排就是,别让朕失望了云云……

张正言想不到,顺帝和伽璨真打得是这个主意,有些不知所措,圣旨却又不得不接,盖因他龙虎山一脉,到了此时已是达到了鼎端,这些全都是大元王朝所赐予,几十年来风头无两,实在是与大元不可分割。

蒙古人名义承认了张陵子孙的“天师”称号,并授予管领江南道教的职权。元世祖忽必烈为灭南宋,曾派人密赴江南与龙虎宗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联系,张可大预言二十年后忽必烈将统一天下。

忽必烈灭南宋后,为安定江南,于至元十三年,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入朝,赐号演道灵应冲和真人,给二品银印,命主领江南道教,以资笼络。

此后三十七代张与棣,三十八代张与材,三十九代张嗣成,四十代张嗣德,四十一代张正言,代代被封天师、大真人,主领江南道教。其职权主要是荐举任免江南诸路各级道官及宫观提点,奏请新建宫观的赐额,还有权出牒度人为道士等。至大德八年元成宗封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后,龙虎宗合并其他符箓派而为正一道。

可以说龙虎山与大元朝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龙虎山享受了几代的尊荣,如今皇帝有事找你,难道说不接旨??

念完圣旨的龙虎山上一篇寂静,仿佛连一片树叶落下的声音都能听到,张正言犹豫不决,伽璨真等了会,见他仍是跪在地上,顿时不耐烦的哼了一声,这一声哼,惊醒了张正言,不管如何,圣旨还是先接下来再说,想到这里,大声道:“臣!接旨。”

&ung打赏100币,感谢:紫梦蓝颜,打赏100币。

一百六十二章 冲突

张正言接了旨,带着伽璨真进大殿喝茶叙话去了,林麒揉了揉腿,站直了随着大流往外走,本也没事,却在这时出来个道童,让龙虎山众帮着外来的这些人收拾住处。

三四百人上了虎山,客房肯定是不够住的,伽璨真的十八个安排的是客房,其余的都跟蒙古人一样,在龙虎山上搭帐篷,反正也待不长,就是几个月的时间,只要腾出空地来就行,伽璨真心思倒也缜密,生怕张正言借口龙虎山穷不收留七帮八派的这些人。带上山来几百驼的东西,吃穿不少,金银不缺,张正言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既然掌教真人都发话了,别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帮着卸东西搭帐篷,好好一个道家圣地,搞了个乌烟瘴气。周颠跟几个道童帮忙搭帐篷,林麒也上前帮忙,不曾想跟着伽璨真来的这些玩意根本没有觉得自己是客人,一个个耀武扬威,吆五喝六,简直就是将龙虎山上下当做了奴仆一般,张狂无礼。

龙虎山敢怒不敢言,都忍了这口气,周颠和林麒动手装好一个帐篷,也算是帮忙动手了,转身要走,对面摇摇晃晃过来一个面目凶恶的大汉,这人身穿喇嘛袍,脑袋上却点了个九个香疤,鼻子上还挂了个金光璀璨的圆环,装扮上像是番僧模样,却怎么看怎么都是汉人,不伦不类。

离的还远就传过来一股酒气,打着嗝,对着周颠道:“喂喂……那个脸上有胎记的丑八怪,去给爷爷到骆驼上拿那件绣着牡丹的枕头来,记得,绣着牡丹花的,莫要拿错了,否则爷爷要你好看!”

周颠早就有些不耐烦了,一直忍着气,见此人如此无礼,怪眼一瞪,瓮声瓮气道:“去的!”那人一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走过来问道:“你说什么,再给爷爷说一遍听听?”林麒怕周颠有事,上前挡住周颠,笑道:“有事好好说,干什么动那么大的肝火,消消气,消消气……”

林麒若不劝还好,一劝,这人反倒来劲了,瞪着眼睛对林麒道:“小白脸,你一边去,这没你的事,刚才那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