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发行狂潮-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闭目养起神来,同时慢慢地进行深呼吸,感受着四围空气的清新。
不知过了多久,恍惚中,忽听到一旁的林正南高声喊了一句:“快拉,有了、、、、、、”
关动荡吓了一跳,连忙睁开眼睛,发现自己面前的浮漂不见了。他本能地伸手将钓竿抬了起来,发现入手很沉,一下竟然没将钓竿提起来,而是使钓竿弯出了一个巨大的弧线,竿头的鱼线被绷得直直的、紧紧的。关动荡试着加了一点劲,感觉还是拉不动。他还想再加力时,却发现手中的钓竿已经快弯成了半圆形。他怕再加力会将钓竿拉断,连忙停了下来,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旁边的林正南却又大声说了一句,“你不要动,保持现在的角度,我来帮你。”
说话间林正南放下手中的钓竿,站起身三两步就跨了过来,接过关动荡手中的钓竿,口里接着说,“这是个大家伙,老弟。”
听到林正南这么一说,关动荡向后退了两步,让出了位置,站在林正南的身后,看着他在水边将钓竿一忽儿扬起,一忽儿放下;一会儿前送,一会儿后收,约有近十分钟,关动荡才看到一条大鱼的灰黑色背脊露出了水面,看样子是一条大草鱼。只见它一会儿前窜,一会儿后冲,在水面翻起巨大的浪花。在远处的塘角垂钓的高显见此情景,也放下钓竿跑了过来,边跑还边对着关动荡高兴地喊:“抄网呢、、、、、、抄网呢?”
关动荡茫然地看着跑到跟前的高显,不知他要的是什么东西。林正南看了一眼高显,用下巴扬了一下。高显随着他的示意,低头看到被关动荡丢得满地的渔具,伸手拿起一个兰色的网子,站到了林正南的身边。嘴里叫道;“好家伙,看样子有六七斤呢。”
此时塘中被钩扯住拼命奔突的那条鱼显然已经没有了力气,慢慢地被林正南拖到了岸边的水草里,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面。高显将抄网从旁边探下水去,慢慢地靠近鱼的身体后突然往起一捞。那条大草鱼立刻被带离水面,它拼尽最后的力气在网中挣扎了两下后便安静了下来。
等他们三个人将这条草鱼从钩上取下来时,那边申平武也放下了钓竿。一个多小时的垂钓,他已经收获不少,现在钓兴已尽,开始安排廖建辉张罗着凑斗地主的班子了。




 第3节

由于今年大收订的政策好,区站的动员工作也很得力,十里亭站的收订工作进展还算顺利。关动荡在站里摸底后发现,投递员们私下里在相互鼓劲。他们将自己的收订工作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寻找新的订户和从对手手中抢长款订户,并对自己手中原有的沿江晚报订户进行摸底,发现有迟疑的订户立刻进行反复做工作,确保不流失。第二个阶段则是一门心思抓自己手上的老订户,首先当然是将原有的长款订户续订回来,其次则是对目前的一些短款订户做工作,尽量将之变成全年订户,以减少平时的续订量。听到这个说法,关动荡不由得颇感欣慰。如果真如投递员之间私下约定的这种情况,那么按照目前站里的回数来看,今年的大收订形势应该是一片大好。关动荡高兴的同时,在心里也有一种潜在的担心。毕竟对手的投递员也在行动,我们在想着挖他们订户的同时,他们肯定也没有闲着。因而关动荡在会议上也提醒站里的投递员,不要只顾着发展新订户,自己原有的老订户也要加紧做工作,早点订回来大家都放心。
同时,由于处于大收订阶段,各线路的投递员为了确保在收订中不碰钉子,在投递上也尽量仔细,避免犯错误。因而使十里亭站原本就很少的投诉减得更少了,甚至渐趋于零。这可真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
在区站里的人都忙起来的时候,关动荡倒是显得很闲散,感觉没什么事可做了。除了每天关注一下站里各条线路上的回数,白天再抽点时间去跑跑公费报纸的征订,站里的事情几乎都不用他操什么心了。这天早上,关动荡在办公室里拿着公费投递卡,将各个单位的续订情况在心里过了一遍。根据第一轮他和叶世章跟各单位联系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单位的续订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只等着下一步逐家收款到位就行了。只有附近的前进乡政府,他们去跑了几趟都没有碰到负责人。从卡上来看,这个单位今年订了42份报纸,也算是站里的订报大户了。他和叶世章商量好今天再去看一下,实在不行就在那里坐等,无论如何今天一定要和该负责人见面,摸清新年报纸的征订情况。
关动荡正想到这里,叶世章推门闯了进来,一脸的焦急之色。
“怎么了,报纸已经发完了吗,我们这就出发。”关动荡抢先说话。
“哪里啊,关站长,今天的情况有些不对啊,到现在报纸都还没到,投递员们都急了。”叶世章着急地回答。
“是吗?现在几点了。”关动荡一边问,一边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都快九点钟了。平时这个时候报纸早该到了,就是遭受水灾的那几天也没这么晚还不到报纸的。“你们打电话问了报房没有?”想到这里,关动荡接着问。
“何珊珊打电话问了,报房说要晚一点才到,可没有说什么时候到。何珊珊问他们也不说,投递员都想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报纸,你是不是打电话问一下情况。”
“如果是这样,我问也没有用,报房没说什么原因晚到报纸吗?”
“就是没有啊,要知道原因,投递员也不会这么急躁了。”
听到这里,关动荡站了起来,双手俯撑在桌边想了一会。发行部这么晚报纸还没发出来,又不说明原因,看来肯定是出什么大事了。可是会出什么大事呢?林正南的区站离报社要近一些,问问他们也许会知道一些详情。想到这里他拿起了桌边的电话,拔通了江北站的电话。
电话居然是一个投递员接的,关动荡说明自己的身份,请他帮忙找林站长。投递员只说了你等一下,便放下了话筒。从话筒里可以听出,江北站内一片嘈杂,显然站里很忙乱,看来他们的报纸应该到了。关动荡边等边想。
过了好久,林正南才来接电话,他跟关动荡问了一声好后,只说了一句,“出大事了,我等会跟你打过来。”便将电话挂断了。
关动荡满腹狐疑地放下听筒,慢慢地坐回椅子上沉思起来。一旁的叶世章睁圆了眼睛望着关动荡,不知怎么回事。
约摸过了五六分钟,桌上的电话铃声刺耳地响起来,关动荡从沉思中惊醒,他快速地抓起了电话。
听筒中,林正南那熟悉的声音传过来,关动荡不由着急地问道:“出什么事情了,你那边报纸到了没有?”
“到了啊,可是现在又都收回去了,你那边报纸没到吧,那可还是个好事,免得送出去了还要收回来,可是个麻烦。”
“到底怎么回事啊!你越说我怎么越糊涂了。”关动荡着急地问道。
“你还不知道啊,今天报社出大事了,现在为这事差一点就要全城戒严了。”
“是吗?”听完林正南的这句话,关动荡惊得目瞪口呆,他木然地听完林正南的口述,才对事情了解了一个大概。
事情还得从国际形势讲起,N国是一个和我国有多年宿怨的国家。这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N国同我国的关系也有所改善,双方高层往来频繁。这两天,N国的最高元首来我国访问,对于这次破冰之旅,国内外的媒体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竞相报导。沿江晚报自然也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好机会,在头版开辟了专栏,全程报道这件事情,没想到今天凌晨的一篇稿件却出了纰漏。这是一篇对N国元首在我国访问行程的报道,本来也没有什么政治观点。谁知不知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文中有一处“访华”两个字变成了“反华”两个字,这一下问题就变得严重了。要命的是今天排版时层层审稿,居然没有人发现这一问题,直接定版后交付印刷了。
按照常规,全国各大报纸每天的内容都有电子版传送到中央新闻出版署审查的。这边晚报社的报纸开印的时候,那边中央新闻出版署也正在逐篇地审稿。等到中央新闻出版署发现这一重大错误后,立刻将电话打到了沿江市委。市委领导哪敢怠慢,马上采取了紧急措施,一边打电话到报社查询报纸付印情况,一边赶往现场。得知部分报纸已经装车送出,市委领导差点急红了眼,立刻通知沿江市公安局,紧急调用所有的警力,封锁全市的主要交通要道,并对出城的几个关卡作了严密的布置,全市追堵沿江晚报的送报报车。并下了死命令,决不能容许一张当天的晚报流入社会。
林正南所在的江北站由于离报社比较近,属于接报比较早的区站。等警察发现给他们送报的报车时,报车上的报纸已经分发到了各个区站,很多的投递员都已经出发开始投递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警察马上向上级请示,得到的仍然是死命令。马上向已经开始发报的区站增派警力,务必召回所有已经出发的投递员,同时要求投递员收回每一份发出的报纸,要求区站站长亲自坐镇进行配合,每个投递员回收的报纸必须和发出的报纸数相同才能过关,决不能遗漏一份报纸。
关动荡给林正南打电话的时候,林正南已经将所有的班长都派出去了,在线上到处找投递员,并督促他们回收报纸。而他自己则在警察的监督下焦急地等待投递员归来的消息,哪里还有心思跟关动荡通话。直到几分钟前,所有的投递员回了区站,林正南才在警察的配合下,按照送报司机给警察的发行量,将所有的报纸一份不差地交还到报车上,警察才押送着报车离开江北站。等警察走了,林正南才按发行部的要求抢着给投递员开了一个短会,一来要求他们保密,不要到处疯传这件事,如果造成不良社会反应,将会承担法律责任的。二来稳定投递员的情绪,要求他们不要急躁,在站里静等发行部的下一步通知。这个时候,惊魂方定的林正南才坐下来跟关动荡通电话。
听完林正南的讲述,关动荡不由觉得心惊胆寒。他万万想不到这简单的晚到报纸的事件背后,居然还有这样惊天的大事情发生。等自己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后,关动荡又问了一句:“那你看今天的报纸还会发吗?”
“发肯定还是会发的,刚才方立国也到我站里来了,他说报社正在加紧重新排版,准备印刷,只是报纸会到得很晚的。”
“只要能到,晚到一会也不要紧,我可以安排投递员等一下,只是这件事可真不是一件小事。”
“谁说不是呢,”林正南不无感慨地说,“刚才有个年纪大的警察跟我们聊天的时候说,像沿江晚报这种情况,出现这样大的错误,弄不好会被国家责令停刊的。他虽然不是报业界的人,但是我觉得他说得还是有些道理的。”
“是啊,”关动荡不无担心地说,“算了,不和你聊了,我要去给投递员开会了,大家都还等着我的消息呢。”关动荡说完,起身走出了办公室。




 第4节

江承望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自己临退休的时候会出这么大的事情。这个错误对于整个沿江晚报社,对于自己个人的政治生涯来说,都是致命的。出事的当天,省委,省委宣传部;沿江市委,沿江市宣传部就分别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工作组,进驻到了沿江晚报社。按照工作组的要求,当天当班的所有涉案人员,包括总编兼社长、副总编、编辑、记者,校对排版人员全部要停职,接受审查。
江承望一边积极配合工作组的调查,一边想办法从周边进行斡旋,想从中探一点口风。毕竟这来的人当中,好多是自己的老上级、老同事、老朋友,想来还是应该好说话的。但是令江承望感到失望的是,原来见面都一脸春风,笑容可掬的人此刻全都一本正经地,口风严得很。这令江承望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就连平时对自己关爱有加的沿江市委宣传部部长高老庄,这阵子也是一脸的严肃,不给江承望一点套近乎的机会。从他镜片后面那冷冷的眼光当中,江承望看到了他给自己传出的绝望信息。
当然,江承望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也很清楚自己这次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在这样一个大是大非的事实面前,谁还敢出面为他说话呢,大家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可是,我江承望也是天大的冤枉啊,这件事情毕竟不是自己的亲手办的,自己一天到晚这么多的琐事,那里可能将报纸的每个版面都审阅到位呢。想到这里,江承望就对当天当值编辑陶伯兵恨得牙痒痒,这家伙自恃是留德回国的双博士,平时工作就吊儿郎当,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什么玩意,简直他妈的猪狗不如,这种低级错误也犯,现在害得我江承望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想到这里,江承望就老泪纵横。其实细想起来自己也不算冤,自从晚报自办发行以来,报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原来沿江日报的一个周末版,发展到现在拥有三十多万发行量的日报,自己作为这一变化的设计师,可谓是功不可没。然而随着社会名气地增大,自己也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开始被眼前的大好形势误导,眼里只有经济效益,放松了政治觉悟。从面使陶伯兵这种害群之马在沿江晚报有了生存的空间,终于酿成了今天的惨祸。现在工作组要自己说清楚,可自己哪里能说得清楚啊!
为了让涉案人员认识到自己这次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工作组牵头的省委领导左阁老特地传达了中央新闻出版署对沿江晚报所犯错误的处理意见。初步的处理意见是立即责令沿江晚报停刊整顿,严肃查处此次事件中的相关责任人。至于何时复刊,要等处理结果出来后再听出版总署的通知。后来省里有关领导考虑到目前沿江晚报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近四十万的发行量,如果突然停刊势必会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省里有关领导如实向中央有关部门反应了上述情况,并想办法从中斡旋。中央有关部门经过分析研究,拿出了进一步的处理意见。沿江晚报暂缓停刊,由省委牵头成立专班,要求彻底查清此次事件的真相,严肃处理的相关责任人,在沿江晚报内部进行彻底的整顿,杜绝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并将整顿结果上报中央有关部门。
听到这个情况,江承望不由再度老泪纵横。毕竟自己在晚报干了一辈子,到老了能看着晚报在自己的带领下发展壮大到这样的规模很不容易。江承望对这张报纸注入了很深的感情,没想到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差点让沿江晚报关门,万一出现那种后果,自己可就成了千古罪人,无颜见江东父老啊。想到这里,江承望决定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他写了一份深刻的检讨交到了左阁老手中,深刻检讨自己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丧失了应有政治觉悟的行为。在检讨的末尾,江承望在为自己的工作失误感到痛心疾首的同时,提出自己愿意承担这次事件的一切责任,并愿引咎辞职。
“元首访华”事件牵动着每一个沿江晚报报人的心。当然这当中有忧心忡忡的,也有幸灾乐祸的;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也有居心叵测,推波助澜的。发行部得到的消息并不多,即使有也是经过转达或是加工后传言的。到关动荡他们的耳中,也就只能听个大概了。但是对于要责令晚报停刊的说法,还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这让大家的心开始悬了起来。按照方明亮的说法,虽然现在报纸每天还在正常发,但说不准哪天就会停下来,这样我们就又要失业了。
这几天,打电话给关动荡聊天的人多了起来。在他们看来,申平武经常到十里亭站玩,多少也会透露一点内部的消息给关动荡。弄得关动荡是应接不暇。关动荡说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