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发行狂潮-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断有洪峰下来,考验着沿江市环城两江四岸的堤防。从里面看,市内的积水不断加深,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关动荡觉得家里的餐桌上已经有好多天没有新鲜的叶类蔬菜上桌了。
这天吃晚饭的时候,关动荡只是提了一下,丁妮就发起了牢骚,“你可真是外星人,现在这个时候,你还想吃青菜,每天不要你上街买菜吧?不要你花钱,是吧?你也不去看一下现在市场上青菜是什么价格,都快赶上肉价了。”
其实也不用到菜场去看,关动荡也能想到现在的青菜肯定很贵。城里都淹成了这样,乡下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关动荡也懒得理会丁妮的牢骚,吃完饭后,他将碗筷一丢,就坐在床头看起了电视。这时候,一则新闻吸引了他的注意。在本省范围内,长江上游的一个县城在几小时前刚刚发生了决堤险情。由于事发突然,县城内几万群众还没有来得及转移,被困在洪水中,情况十分危急。国家正动员各方力量进行救援,镜头里,大批武警战士正在赶往出事地点。
关动荡不由自主地说道:“这下灾区的老百姓可苦了,今年这水也太邪乎了。”
听到关动荡这么一说,刚刚吃完饭的丁妮一边收拾桌上的碗筷一边说道:“是啊,今年真是个灾年,估计到时候我们单位会组织捐款的,届时咱们也捐一点。你说呢、、、、、、”
“那是当然。”关动荡丢下手中的遥控器,心情烦闷地走到窗前,看着窗外小区内深深的积水发呆。这几天,他的精神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的紧张状态。站里的投递员趟着积水送报纸已经有五天了。这五天里,他时刻都害怕站里再出安全事故。汪英妹的事件让他感到紧张万分,虽然当时属万分的幸运,汪英妹和十里亭站都逃过一劫。但是投递员长期在这样一种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你很难预料下一步会出现什么事情。这雨要再不停,关动荡害怕自己都要崩溃了。
还有一点,现在站里的收订情况也因为这雨水的原因几乎停滞,连续几天站里都没有回数字了。现在是不能奢谈有什么新增的订户了,就是续订,一天也回不了十来份。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那么站里还有近两千份续订,到时候能不能回,都还得打个问号。明天下午是一周一次的例会时间,关动荡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汇报自己这一周的工作。
第二天早上,天空竟然放晴了。好久没曾见面的太阳,一大清早就挂在了东边的天上,发出耀眼的光芒。在建筑物的表面、在空旷的地面、在混浊的水面、在参天的大树上,这金色的光芒被分割成一片片,一块块,甚至是星星点点的,耀动了人们的眼睑,也耀开了人们心中的阴霾。关动荡骑着自行车走在积水的路面上,赶往十里亭站,心情十分地愉快。这天气总算晴了,看来老天爷还没有忘记眷顾我们,只要接着晴上几天,那站里的收订就有希望了。
从墙角的水印来看,站里的积水比昨天要退了十来公分,这是一个好信息。等何珊珊分发完报纸,关动荡又将投递员招集在一起强调了一下送报过程中的安全,并提醒大家,现在天晴了,要注意抓好各自线路上的续订,不要在月底出现掉数字的情况。大家显然对关动荡的这些老调常谈不太感兴趣,没等关动荡说完,就整齐地说了一声,“知道了”,然后很快散开,各骑自行车,离开了区站。
投递员都出发后,关动荡依照往常的习惯帮何珊珊整理好了站里的内务,然后拿了一份报纸回到了办公室,重点看了一下有关昨天的小县城被淹的新闻。入目之处他不由感到触目惊心。从新闻中他得知,偌大的县城在一个小时之内就全部被淹,方圆数十里全都成了一片汪洋,最深处水深达三四米。从图片上看,视线所及之处,只偶尔能看见有几间房子的屋顶和大树的树冠露在水面上,有的树冠上还攀爬着老人和孩子等待着救援。洪灾过后,灾区大量的人无家可归,无处可去。看着报纸上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关动荡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可是凭自己的一已之力,又能做些什么呢。除了尽微薄之力捐点款,也是别无他法。关动荡陷入了沉思。
下午发行部的站长例会如期举行,等关动荡赶到发行部时,会议都快开始了,他急急忙忙地冲进会议室,找了个角落坐下,抬起头来,才看到主席台的背面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扯上了一条横幅。横幅上用厚重的黑体字写着两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情系灾区,奉献爱心。看完横幅,关动荡不由得暗自点头,发行部的反应速度可还真快。
二点整的时候,申平武和郭景明相继走进了会议室。等到两人坐定,会议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郭景明和申平武对视了一眼,两人会意地点了点头。申平武就坐正了身子,扯开了他那洪亮的嗓子,开始了会议的发言。
“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我们发行部一周一次的例会,本次例会主要有两个议题,其一就是有关我们正常的发行工作的议题;其二大家或许已经都看到了,在我们的主席台上有一条横幅,就是有关我们大家向灾区人民献爱心的议题。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个议题,还是按照我们既定的程序,各区站汇报一周以来你们的工作情况,然后由郭主任向大家安排布置下一周的工作任务。”说完,他将眼睛盯向了大江站的站长杨济时,按照以往的会议程序,每次都是他第一个发言。
接下来的会议沉闷而冗长,二十多个城区站的站长在那里依次作着工作汇报。汇报内容无非三项,一、汇报本一周自己区站所做的工作,二、汇报一周来区站里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发行部各部门之间协调和解决的问题。三、汇报下一周本站的工作计划。这种格式化的汇报单调乏味,轮到关动荡汇报的时候,他都差一点睡着了。旁边的林正南用胳膊肘狠顶了一下他的腰眼,关动荡才猛地清醒过来,连忙打开手中的笔记本,将十里亭站一周的工作作了汇报。在汇报中,他重点将汪英妹事件作了汇报,并指出了自己本周在侧重于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听了关动荡的发言,申平武显然也吓了一跳,他忙将正准备进行下周计划汇报的关动荡的发言打断了,用他那洪亮的声音将安全工作重点强调了一下,发言用了将近五分钟,显然他也觉得这件事事关重大,不可疏忽。
等到阳城渡站的站长汇报完毕,郭景明开始对各个站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布置和提出要求,他的发言要强调的也无非是两点:一个就是提醒各区站趁天气晴朗,组织员工抓紧站内的续订工作,确保月底不掉数字。同时重申了一下军令,明确指出对于本月区站再度出现数字下滑的区站,站长将被就地免职。另一个要求就是现在晚报也已改成小报形式,要求各站发扬当初时报零售时的精神,组织投递员上街卖报,以扩大晚报在市民当中的影响。
关动荡一边听郭景明作布署,一边做着工作笔记。在听到要加强晚报流动零售时,他心里一动,心想虽然郭景明提到的这个事情是势在必行的,但是自从上次为争零售地盘而出现伤人的事件之后,沿江晚报发行部已经完全失去了报纸零售的主动权。现在的沿江市已经出现了一批流动零售大军,他们的身份十分特殊,既不属于沿江晚报,也不属大江都市报,更不属于其它各类的大小报刊,他们是身份完全自由的职业售报人,分散在沿江市的大小车站、码头、公交枢纽等人员流动量相对较大的公众场合,以卖报为生。有的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势力范围和卖报线路。他们在各个报社的下属零售发行站按批发价格拿报纸,然后以零售价卖给读者,赚取其中的差价。其所拿报纸的品种、数量完全不受各报社区站的控制,而是以其固定销售区域读者的需求来决定自己批发各种报纸的比例和数量。他们是一群完全按市场规律办事的卖报人,若想靠他们来加强晚报的流动零售,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想这么做,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强晚报的可读性,而晚报的可读性是郭景明等人所不能左右的。如果这样,他们就会再度陷入吴瑞年曾经走过的怪圈里面不能自拔。想到这里关动荡暗地里摇了摇头,觉得这个方案没有什么可行性,只能是一个空喊的口号而已。
关动荡停下了笔,抬起头来看了看正在发言的郭景明,又看了看他身后的横幅,忽然间脑袋里闪过一个个念头,假设能将晚报的流动零售和这次献爱心的活动联系起来,会是一个什么效果呢?关动荡不由得低头走起神来。上次时报的流动零售之所以出现局面失控,是因为可模仿性太强。沿江晚报发行部刚刚推出这一行动,其它报社马上就蜂拥而上,让你防不胜防。那么如果这次借为灾区献爱心的活动,将晚报的流动零售做成一个品牌,效果当然也就不同了。随着思路的逐渐清晰,一个想法在关动荡的脑海里逐渐形成,关动荡决定会后找申平武谈谈,也许他会支持自己的想法。
不知什么时候,会议进入了第三个主题为灾区人民献爱心的捐款活动。申平武话音刚落,贺冠年就从身后拿出了一个早就做好的募捐箱,端端正正地摆在了主席台上。郭景明十分郑重地站起身,从身上掏出了一叠百元大钞,带头将钱投入了红纸包裹着的募捐箱。接下来会议室的人们很自觉地排成了一列纵队,依次进行了捐款。关动荡随在人流里,将一张百元大钞投入了捐款箱,随后走出了会议室。




 第3节

对于关动荡的到访,申平武多少觉得有些意外。经过近两个小时的会议,他感觉有些疲惫,会议结束后,他急匆匆回到办公室,想靠在大班椅上喝口茶,休息一会。没料到他刚把茶泡上,人还没有坐下来,关动荡就敲响了他办公室的门。
申平武热情地将关动荡让进了办公室,为他也泡上了一杯茶,而后回到办公桌后面坐下,盯着关动荡问道:“怎么样,小关,有事吗?”
关动荡端着茶杯坐到办公室内的长沙发上。“有件小事,”关动荡直视着申平武,“是这样的,申主任,刚才会上郭主任提到咱们晚报流动零售的事情,我有一个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实不实用,想跟您汇报一下。”
“很好啊,”申平武听关动荡这么一说,一下子来了精神,他马上坐直了身子,“以欣赏的眼光看着关动荡,你先说说看。”
得到申平武的鼓励,关动荡稳定了一下情绪,将自己对现在沿江市流动零售市场的分析向他作了汇报,而后接着说道:“申主任,我的意思是我们能不能将这次赈灾献爱心活动和我们的流动零售联系起来,组织人员进行义卖或者什么的,这样既扩大了我们晚报的影响力,又为灾区作了贡献,您看、、、、、、”
“好!”没等关动荡说完,申平武就举起了手掌,重重地将桌子一拍,连声赞道,“这个点子好,你怎么不早说呢,要不我在刚才的会议上就布置下去了。”
关动荡被申平武的掌声吓了一跳,他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也是刚才在会上才想到的,觉得还可行,就过来向您汇报了。”
感觉到自己有些失态,申平武定了定神,接着说道:“你这个点子很好,我们可以组织投递员进行爱心义卖,也可以组织更大的社会力量参与这个活动,你想到了没有,小关,你这一说倒提醒我了,我们可以将这事做成一个品牌,长期地做下去,也可以在沿江晚报建立一个扶贫基金或者爱心基金,一旦这个品牌的力量形成了,我们也就不怕别人模仿了。”
“是啊,是啊。”关动荡小声地附和着,心想这申平武不愧是一个领导,这件事情自己还没来得及想清楚,他就已经将这个事情的前景都描绘出来了,经他这么一说,思路已经很清晰了。
“小关,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回去赶快将这件事情拟成一个书面材料,尽快交上来,我看我们这个事情可以马上就办。”申平武兴奋地说。
关动荡正准备点头回答,没想到申平武接着说道:“算了吧,这个东西我来起草,搞宣传是我的长项,这个事情要快,我们要马上将他拿出来,尽快实施,你看怎么样,小关。”
“那当然好。”关动荡高兴地点了点头,同申平武寒喧了几句,就告辞走出了办公室。
星期一的早上关动荡刚到站里上班,就接到了发行部的电话,通知他下午二点钟到发行部开会。因为有发行部的站长工作例会,所以发行部一般很少像这样紧急通知开会的,除非报社或发行部有什么大事发生。会有什么大事呢?关动荡想不明白,这两天站里的水已经完全退去,关动荡正准备出门去安排叶世章将站里的卫生做一下,电话铃再次响起,他连忙拿起了听筒,林正南那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
“老四,接到开会的电话没有啊,你知不知道是开什么会。”很显然他对发行部这样的临时会议召集也猜不透。
“不知道,”关动荡实话实说,“管他的,下午去了之后再说吧。”
“你这个态度就不对了,我跟你说,开会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无把握的仗哦,要不然到时被弄得个措手不及,可就不好了。行了,我再打电话问一下别的站,你有什么消息就及时通知我。”说完林正南就挂了电话。
“不打无把握的仗,说得轻巧,要做到那样除非在发行部里装个窃听器。”关动荡自嘲地笑笑,放下话筒,自顾自地忙开了。
下午两点钟,发行部二十多个站长云集在会议室里,静等着郭景明来主持会议,亦或是申平武。细心的站长们已经开始发现,郭景明现在一心忙着兼并沿江童装厂的事情,发行上的具体业务已经基本上不怎么插手,全权交给申平武在处理了。
不一会儿,郭景明就跟在申平武的后面出现在会议室内,两个人都是笑容满面,临进门了还在高谈阔论,似乎在谈着一件很高兴的事情。由于摸不透今天会议的议题,大多数站长还是有点紧张,现在看他们两人这种表情进来,大家开始觉得今天的会议所谈的应该是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便都不再拘束。会议室里的气氛也变得和谐起来。
申平武显然对今天的会议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他坐下后,也没有征求郭景明的意见,就开门见山的说道:“大家好,今天临时将大家召集拢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向大家传达。”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巡视了一下会场。而后接着说道,“为了扩大沿江晚报在沿江市的影响,同时也宣传我们多元报刊发行有限公司的品牌,公司经研究决定,在本周日举办一次大规模的沿江晚报流动零售活动。今天请大家来,就是为了布置这次活动,接下来我会跟大家讲一下这次活动的一些细节和要求,希望大家做好记录,回到各自的站里后认真落实下去,确保这次活动能够顺利成功。同时我也很高兴地告诉大家,这次活动我们也取得了报社党委的支持,报社领导对这个活动非常关注,届时会有领导参加义卖,因此我们在活动中不能出任何问题。我在这里丑话说在前面,到时候谁出问题谁负责。下面我将具体的细节和要求向大家作个说明。”
一、 本次零售活动是一次义卖活动,卖报所得的利润我们将作为善款全部捐献给灾区,我们将这次活动命名为阳光行动。如果此次活动举办成功,我们会把这个活动作为一个长期的活动继续下去,并在沿江晚报成立一个阳光基金,以进行下一步的慈善事业。因此希望大家对这个活动给予高度重视。
二、 本次活动的参与主体为沿江晚报各区站的员工和沿江市的大、中、小学生。活动形式为沿江晚报的义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