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昭昭-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易的接回来呢,“无论如何,这是阿昭的大婚,不能儿戏对待,你明白么?”
“阿昭知晓啦。”昭姬放开太子的手臂,又拿起笔划掉了几个名字,“我留下一些,但是也用不了这么多。阿兄,你离开都城的时候,这些食客可是我帮你管着的。我自然会给自己留下有用的,这些多余的,留之无用弃之可惜,何必浪费呢!”说完把划完名字的媵臣单子递给了太子。
太子接过来看了看,将单子卷起,轻敲昭姬的脑袋,“凡事都依你。”
在昭姬出嫁前三日,魏王召见了她,昭姬穿着赤色王姬礼服由寺人引着去了魏王所在的宫殿。
太子旭和昭姬的母亲焉氏本来是魏王的一个妃子,是焉国向魏王进献的焉国王姬。魏纪世代联姻,魏国的王后一般都是纪国的公主,魏王的纪后因难产薨毙后,魏王多年没有再娶王后,后来因焉氏聪慧又温柔,在焉氏再次有孕的时候,将其立为王后,并将当时年近四岁的魏旭立为太子。
焉后生昭姬的前一个晚上,梦见满室光辉,醒了以后告诉魏王,魏王以为大吉。等小公主降生,魏王便赐名___昭。
小公主曾经被宠冠天下,然而两年后魏王征伐林胡大败而归,不仅毁了相貌,而且摔断了双腿,这对于一个从小便一帆风顺,而且称霸一方的君主而言,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开始焉后每日都在魏王的寝宫侍疾,可是半年后,魏王诛杀了一干御医,并且从此也不再接触后宫。
焉后很惊慌又隐隐有些放心,看来魏王是不会再有孩子了,纪后没有孩子。其他妃子的孩子在焉后看来都不是问题。唯一担心的是魏王喜怒无常的脾气,母国在内乱靠不上,一切只能靠自己。于是她的手渐渐的伸到了朝堂。
当一切都看起来很美好的时候,在昭姬八岁那年,焉后暴毙了,御医对焉后的死因讳莫如深。
昭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夜夜都作噩梦,除了趴在太子怀里睡着的时候。
后来……
“公主,王就在里面了。”寺人轻声说。
昭姬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过魏王了,寺人帮她脱了鞋子,她深吸了口气,缓缓的踏进了殿内。
殿内的光线很昏暗,昭姬走了两步,就跪在地衣上,向大殿尽头的魏王行礼,“女儿昭姬拜见父亲。”
按制女儿在出嫁之前,做父亲的要有一番叮咛教诲。
魏王没有让昭姬起身,便示意让寺人将那番叮嘱宣读出来,无非是“万事恭顺,行无差错”的话,昭姬于是跪坐在地衣上半垂着头静静的听。
寺人读完了之后,一些小寺人们又搬出一些玉饰金器,这是魏王特别为昭姬添加的陪嫁。
昭姬恭谨的谢恩了。
突然魏王说,“昭姬,你过来。”
昭姬愣了一下,“是。”慢慢的向大殿深处走去,刚走了几步。
魏王又说,“到我身边来。”
昭姬半低着头跪在魏王面前,心里砰砰直跳。
魏王伸出一只手托着昭姬的下巴,将昭姬的脸抬了起来。
那只手冰冷滑腻,让昭姬心里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昭姬努力让自己不要露出其他的表情,只是看了一眼魏王,还是常带的面甲,便垂下来眼睑。
魏王静静的端详了片刻说,“你长得很像你的母亲,而且比她还要聪慧。”魏王看到昭姬的眼睫抖了抖,低沉的笑了几声,“你是寡人的女儿,是大魏的王姬。还有什么可以畏惧的?”
昭姬惊异于魏王话语中少有的温柔,抬起眼睑直视魏王的眼睛,只看到一双熠熠生辉的双眸,“是,女儿明白了。”
转眼就到了昭姬出嫁的日子,所谓送婚使者,应该将公主送到焉国的都城,然后在都城等候三个月,等到焉王带着新娘在焉国宗庙祭告祖先,举行庙见之礼,封昭姬成为正式的焉国王后以后,送婚使者才能带着送婚的马车回到焉国。但是太子旭毕竟是魏国太子,只能将昭姬送到魏焉两国的交界,然后再由真正的送婚使者将昭姬送到焉国王城。
魏国的王宫自昭姬送嫁后,魏王下令王宫内三日不得熄灯。这以是上古嫁女的礼节了,今时除了一些恪守礼节的世家小国,几乎无人遵循。可是魏王却突然下了这样的王令,彰显他对昭姬的宠爱,却让人更觉得他喜怒无常,毕竟昭姬既是早嫁又是低嫁。
这一路上,昭姬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婚车中,有时候也会女扮男装骑会儿马散散心。太子也尽量陪着昭姬,有时也和昭姬谈论焉国的事情,焉国在先王时曾经乱了几年,当时先王的父王没有嫡公子,为政又昏庸,几个庶公子便觉得人人都有做王的希望,争斗不休,结果是先王联合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焉湦斗败了其他的公子,又因自己的妹妹焉氏已是魏国王后,得到了魏国的支持。勉强稳定了焉国的局势,总算是太平了七八年。
等到先王薨逝,太子也就是现在的焉王继位后,王叔湦仗着自己曾经有拥立先王之功,和这些年在朝中经营的势力,越发不把焉王放在眼里。于是焉王便让自己的庶兄公子允打着请平的名义出使魏国,实际上就是为了向魏王求亲。
“所以,我去了还有的忙啊?”昭姬支着小脑袋望着车外的风景,从都城出发已经十几天了,她从小到大还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
“能扶持焉王站稳脚跟固然不错,但是也不要太勉强了,毕竟是你魏国的王姬,即使焉王被杀,你也不会受到伤害的。”太子旭又低笑了两声,“而我的妹妹又怎么可能做过分的事呢?”
此时王姬的婚姻不是用来和其他国家联姻,便是下降臣子,笼络世家。出嫁的其他国家的王姬,如果国君丈夫在政斗中死去,一般也不会被杀死,甚至还有被继任者继续尊为王后的情况,毕竟这是两个国家的联姻,具体的联姻对象是谁,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当然如果这场政斗就是王后挑起的,而王后又是失败方,那就另当别论了。不仅王后会被杀死,还有可能挑起两个国家的战争。这就是太子旭所谓过分的事。
“如果我想帮助焉王站稳,做的事情对于某些人来说,必然是会过分的呀。”昭姬扭头看着兄长一脸无辜的说。
太子捏了捏妹妹的脸失笑,“那是当然的,可是在没有必胜把握的时候,这个过分也必须有度,不能让他们绝望到狗急跳墙。等到你能把他们都抓在手里的时候,自然是想怎么过分,就可以怎么过分了。”
昭姬歪了头躲开了兄长的手,“我都已经及笄了,又马上要大婚了,怎么阿兄还捏我的脸,当我是小孩子?”她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对了,阿兄你还没有行冠礼呢,阿兄才是小孩子呢,哈哈!”
“好啊,昭儿你笑话我!”太子用两只手捏昭姬的脸,昭姬又笑又躲。
魏国送嫁的队伍,因为随行有女眷,嫁妆众多,所以又走了十几日才到魏焉边境。
而焉国,自从魏王许婚之后,政局更加的扑朔迷离。保王派,一时间扬眉吐气起来,王叔派,看似沉寂了下来。
本来焉王觉得自己是焉后的侄子,魏王会许他一个宗室女子。魏国公主,他是不敢想的,可魏王竟然将自己的嫡公主许给了自己,真是意外之喜。当公子允回国复命并且带来魏王的婚书时,焉王拽着公子允衣袖哭了一场。
焉王为了表示对魏国公主的期待敬重之情,特别在魏焉边界建立了奢华的宫馆,起名为金桐馆,用来招待即将到来的魏太子和魏公主。
此时焉王在金桐馆中坐立不安,他于三日前就到达了金桐馆,“允,魏国公主今日就要到了吧。”焉王对着自己左下坐着的一个眉目温柔的公子道。
5第五章
“是的,主公,一个时辰前。魏国派来的使者说,他们还有十多里就到了。”公子允端坐着,没有因为焉王已经问了好几遍同样的问题而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
“一个时辰?”焉王在心里默默的算了算,惊慌了起来,“允,那他们不是快到了么?”
公子允说;“请主公稍安勿躁,如果他们来了,寺人会提前通报的。”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寺人进来说,“主上,魏国送婚队伍来了。”
焉王又慌张了起来,公子允对周围的侍从、寺人挥挥手,等大家都退了出去,公子允走上前,握住焉王的肩膀捏了捏,“主公,魏国太子只是来送嫁,一切都照常就可以了,不会出任何问题的。”
焉王深深吸了口气,点了点头。公子允拍了拍手,寺人们又进来服侍焉王更衣。
等到焉王更衣完毕,和一众迎亲的大臣站在魏焉交界的时候,魏国送亲的队伍也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了。
此时的接亲仪式并不复杂,因为婚礼要在焉都汶南举行。
太子旭将昭姬婚车的辔头递给焉王的时候说,“昭姬是孤唯一的妹妹,焉王一定要善待她。”
焉王比太子小两岁,太子已经是成人的样子了,可是焉王却还像一个少年,白嫩的包子脸上,一双黑眸又大又纯粹,不像是一国之君,反而像一个富家郎君。两人虽是表兄,却一丝相像之处都没有。
此时焉王的眼睛里却隐隐有着恐惧,他被太子旭的锐利似鹰的眼神盯着,冷汗顺着背心流了下去,不禁两股微微发抖,可是仍然强作镇定,“寡人一定待王姬如珠似宝。”说着伸手接住婚车的缰绳拉了一下,没拉动,焉王的怔住了,刚想习惯性的看眼身边的公子允,太子却放开了缰绳。
焉王轻轻松了口气。太子旭却眯起了眼睛。
三日后,太子就要返回魏国了,而焉王和魏国公主则要启程去焉国国都——汶南。
太子在返回魏国之前,召见了真正的送婚使者尚言和昭姬的两个主要的媵臣斗勃、石岿。
尚言是新任的大司行,年纪还未到而立。长得风度翩翩,一表人才,能言会道,和同僚的关系处的都很好,是一个典型的外交人才,在朝中也是因为是太子一派,才继任了大司行这个官职。
石岿是太子的上门客之一,也是太子智囊中比较得看重的人物,今年四十出头,长得瘦小平凡,留着一把小胡子。因为家境贫寒,虽然才智卓越,可是苦于没有贵人引荐,从二十及冠开始周游了列国,到了三十五岁还是一无所成,走到魏国的时候,因实在没有钱财度日,只好在阳樊外的村落里务农,却不想遇到了太子的上客栾春,栾春十分欣赏石岿的才能,便将他引荐给了太子,石岿如此慢慢的成为了太子的上客。
斗勃却是世家出身,从小和太子一起长大。这时很多世家将家中旁支的小儿子或者庶子送去王室做公子的伴读或侍卫。斗勃就是斗家家主的庶子,身材颀长并不壮硕,却天生力大无穷,是魏国有名的大力士。
魏王让大司行做公主的送婚使者,太子旭又选了这两个人给公主做媵臣,可见昭姬在魏王及太子心中的地位。
这三人向太子回报了这几日的所见所得。虽然早在太子回魏国后不久,便开始收集关于焉国的情报,可是百闻不如一见。
“那公子允在焉王身边几乎寸步不离,虽然在人前一切以焉王为尊,可私下里,连焉王周遭的近卫也都听从公子允的吩咐,可见这焉国实际做主的人恐怕是另有其人。”斗勃说着这几日所得,“焉王性格懦弱,只不过因为是王后之子,所以立为了太子,如今看来恐怕是公子允的傀儡?”
石岿摇摇头,“本来我也是如此认为,毕竟焉王应该是真懦弱,但我看焉王和公子允相处细节,焉王每每有疑惑,有时候会忍不住去看公子允,那眼光却满含信任,并没有恐惧忌惮之意,如果焉王只不过是公子允的傀儡,这种信任之情从何而来呢?”
“如果公子允忠于焉王,又怎么能做出控制焉王身边的亲卫如自家家奴的事情呢?焉王就如此信任公子允?”斗勃疑惑的说。
“在阳樊时,我见过公子允,此人不仅待人谦恭有礼,处事宠辱不惊,还身负机辩之才。不过我却听翟大夫说他为人过于谦和,做事难免思虑过多,优柔寡断。”尚言边回忆边说,“所以他是真的衷心于焉王;或者只是瞻前顾后,有心无胆;还是因为焉国朝政错综复杂,只能暂时蛰伏在焉王之下,等待时机。如今都无法妄下断言,等到焉国之后,假以时日,或许可以看出几分端倪。”
太子不置可否,只是一字一顿的说,“昭姬是我魏国最重要的王姬,也是我最心爱的妹妹,此去万事以魏国的利益,昭姬的安全为重,你们明白?”
待听到三人郑重的应“是”,太子又说,“昭姬毕竟是女子,年纪又尚小,处事难免感情用事,如果关系到她的安危和魏国的利益,她又犹豫不决,不要过度迁就她,你们可以自行决断而为。焉国的这趟浑水,切记不可以轻易涉入。”
太子又与三位商量一些细节,又去了昭姬的房间。却看到昭姬坐在窗边看着庭院的景色出神。
太子摸了摸昭姬的小脑袋,“我忙的团团转,昭儿却能偷闲发呆呢。”
昭姬抬头看了太子一眼,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靠在太子身上,太子坐在昭姬身边,让昭姬能舒服的靠在自己的肩膀上,“明日我就要启程回阳樊了,以后阿兄不在你的身边,你万事要小心。”
昭姬抿嘴一笑,“我是魏国公主,哪里有什么危险呢?”
太子说,“对,凡事都要先记得自己是魏国的公主。然后再行事。”
昭姬撅嘴说,“哎,阿兄,你不在阳樊这一年,我不是也好好的么?这次我是去做焉国的王后的,我的背后有你、有魏国,我也不会无端将自己陷入那些不必要的麻烦之中。你怎么这么不放心我啊,从阳樊一直念到了焉国。”
“没良心的。”太子捏了捏昭姬的鼻子,换了一个话题,“对焉王,你有什么想法?”
昭姬到金桐馆的第一日,焉王就摆了洗尘宴及迎亲宴,昭姬自然也是出席了。焉王在宴席上话语不多,对她也并没有过多的表示,一切都是按照礼仪中规中矩。“他像个孩子。”昭姬回忆了着焉王圆圆白白的脸,看她的时候会微微脸红,“焉王比阿兄只小两岁吧,比我还大两岁呢,倒比我像一个孩子。”
太子莞尔,“比你还像孩子,昭儿也承认自己是个孩子了?”
昭姬瞪着太子,“你到底听不听我说啊,不是念叨我就是说我!”
太子看着昭姬气鼓鼓的样子,想笑,咳了一声,正色说,“一直听着,说吧。”
昭姬白了太子一眼,“比起他,我倒是关注了他的庶兄,公子允。”
“那昭儿有什么发现?”太子挑眉道。
“如果不是因为他来求亲,我也不会嫁到焉国来。所以就多看了两眼,他也没什么,就像一个为自己弟弟大婚而高兴的兄长,做事也是有礼有节,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昭姬皱皱眉,“只是焉王的一举一动也过于依赖此人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是。所谓驭下,要有张有弛,过于信任亲近,凡事都依赖他们,不免让他们生出些矫妄之心。如果过于疏远,不赋予信任,使他们的才华不能得到施展,又会让他们产生怨恨的情绪。不过,”太子顿了顿,“这头三个月,你尽可以静观其变,仔细斟酌,什么事情才是你需要做的当务之急。”
昭姬眼看太子又要开始叮嘱她了,急忙连声说,“阿兄,我知道了知道了,一定会把自己的安危放在首位,凡事谋定而后动。”
第二日一早,昭姬和太子便分道扬镳,因为已经在焉国的国土上了,焉王和昭姬先送太子离开后,才要启程去焉国的国都。晨光下,太子与焉王寒暄过后,骑上奔霄向昭姬点点头,便转身而去了。
昭姬看着太子的队伍越来越远,消失在视野中。
焉王见魏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