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文坛霸主-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没,没什么。”
“来,老师给你测测体温。”
说着,郭老师弯下腰,那一抹沟壑重又浮现,看得郑龙更是无处焚身!
原来,重生的福利有这么多!
“
第三章 惹火校医()
在郑龙的记忆中,校医院永远是那个破破烂烂的样子,里面除了一些简陋的医疗器械和一张破旧的床什么也没有,连听诊器都是九十年代初沿用下来得。里面自然也没有什么性感女医生,要不然自己怎么可能一点印象也没有?
毕竟自己是个什么货色自己也知道。郑龙可是从初中就开始有性意识,开始注意到女老师若隐若现的春色,关注那个年代的不良漫画、电影里漏过的镜头的咸湿仔——
可是,自己重生后的身份是个初中小男生,暂时还是要稍微克制一下比较好吧
郑龙只好强强忍住自己早就要滴出来的口水。
毕竟眼前这位郭老师,简直就是人间尤物。方才刚刚进来,郑龙只注意到她的傲然身材,现在定睛一看,这对脸庞也是叫人心醉!
用一句俗气的话说,世间居然有如此超凡脱俗的女子!
而且,可以推测得出,这位郭老师应该是大学毕业不久,看起来年龄并不大,甚至应该比郑龙的年龄还小——当然,是原先的郑龙。
“你哪里不舒服?”郭老师扑朔扑朔着黑框眼镜下的大眼睛,望着郑龙说。
唉呀妈呀,这怎么让人受的鸟
郑龙好不容易才让自己平静下来,说:
“我。。我也知道,突然间就晕倒了。”
“可是体温测了没什么问题啊,奇怪了。”
这位郭老师名叫郭碧婷,的确是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2001年的时候,虽然大学不包分配而且已经扩招了,但相较于后世“博士满地走,硕士不如狗”的情况,大学毕业生还算是比较金贵的。郭老师虽然只不过毕业于建福省内一个普通的二本医科院校,但进入到这个小地方工作,还是显得非常引人注目的。
况且,又生得如此一副好皮囊。
好像是看郑龙并无大碍,张萌在一旁也觉得无聊,而且下一堂课已经开始,是数学课。像她这样的班干部,是不会真正关心同学的,至多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在班主任林丽丽眼里多点印象分。而自己的学业,当然是最重要的。
“郭老师,我看郑龙也没什么大问题了,那我和林晨就先回去好了。”
张萌对郭老师说,谁知话音未落,林晨就反驳过来:
“班长,要回去你先回去好了,我留下来陪郑龙。”
郭老师看了他们一眼,明白这种小孩子间的赌气,就说:
“那好,张萌你先回去吧,学习要紧。林晨你要留下来也行,就先坐着吧。”
虽然郭老师这两句话逻辑不通,不过貌似很有道理的样子。
张萌白了林晨一眼,头也不回地就走了出去,小跑着回班级上课去了。林晨则留下来陪着郑龙。郑龙躺在休息床上,随手翻开了一本杂志。
2001年,会有什么杂志呢?那时候的自己,都在做些什么呢?
时隔多年,自己已经记不太得了。那些年少时做过的傻事,都飘散在风中了。
他翻开的是一本名为芽萌的杂志。
封面很俗气,是好几个年轻男女的黑白照片。或许那个年代就流行这样的风格吧!郑龙翻开来,发现目录里面倒有几个熟悉的名字——张愉然,周宁宁,苏法,干世佳等等,都是当时一时瑜亮的青春文学小作家。
想当年,这些人也是名动江湖,惹无数少男少女为之倾洒热泪啊!
当年,正是这芽萌杂志主办的新概念作文大奖赛,给一潭死水的青年文坛带来一股新风,继而带动了之后一系列的骨牌效应。1999年第一届,随后几乎每年一届,培养出无数的文学青年,也使得该杂志一度成为文学青年心中的圣地。
在2001年的时候,网络文学还没有大张旗鼓地兴起,县城以及二三线城市仍旧被老旧的新华书店统治着,席殊书店和贝塔斯曼分庭抗礼,被困其中的文学青年们无法联络,无法阅读自己所喜爱的作品,又看腻了郭老曹那些旧三样。而此时的芽萌杂志,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
一场文坛的及时雨!培养出无数的新芽。
当然,之后的芽萌,由于种种因素,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虽然新概念作文大赛始终在办,但已经不复当年之况,关注度也大为下降。再加上网络文学兴起,群众们的选择增多,网上购书越发方便,杂志和纸质媒体的没落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这些,都是后话。
而在当年,能够能上这本杂志的人,绝对是了不得的。至少在同学之间,算得上是神一样的人物。
郑龙不知不觉就回忆起这些,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由得轻叹了一句。
不过,以他现在的眼光去看,当时那些文章真是不忍猝读——内容无非是非常弱智的情情爱爱,要么就是简单的音乐赏析,再加上一些没头没脑的意识流。在已经被网络文学洗脑无数,经历过文学商业化大潮的郑龙看来,这些不过是大潮来临前的一些小小的浪花。而且,即使从文笔上来看,这些青春文学作家的文笔也绝对说不上好,充其量只能说是故作无病呻吟,没有丝毫生活经验,矫揉造作是基本通病。
“郑龙同学,你也喜欢看这本杂志吗?”
郭碧婷刚刚给一个女生打完一针,转过头来就发现郑龙正津津有味地看着芽萌杂志,就问了一句。
“是啊,这本杂志写得很好!”
郭碧婷点了点头。实际上,她自己也是这本杂志的忠实读者。从年龄上来说,自己也刚刚大学毕业,仍旧处于青春的尾巴。其实,更重要的是,她自己也曾经给杂志投稿过——只不过,从来都没有过过稿。
“那,你会尝试给这个杂志投稿吗?”
坐在一旁的林晨听了郭碧婷的话,不由得笑出声来:
“老师,你别搞笑了,就他那三脚猫的作文水平,还想上芽萌?”
郑龙狠狠地白了林晨一眼。
你懂个鸟。
哼!
“林晨同学,你不要这么想,怀揣文学梦想是好的,只要敢于尝试,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说着,郭碧婷转过身来,弯下腰看着郑龙。而正躺在休息床上的郑龙,很不争气地留出了一滴鼻血。
不是因为听到老师的话热血沸腾,而是因为老师的沟太诱人。
“郑同学,你没事吧?”
“没没事才怪哦不是不是的,我没事。”
郑龙赶紧把鼻血强行吸回鼻孔,把视线重新转移到书上去。按照他的记忆,2001年的时候,应该是郭明明出道的时候,是他获得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时候。
郭明明,川四省人,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三届,第四届一等奖获得者,写作风格明媚而忧伤,表现出先进一代年轻人共同的彷徨。
这些是他早年的介绍。当然,后来的郭明明声名鹊起,又离开故土去sh淘金,虽然毁誉参半,但终究建立起自己的文学王国,甚至还担任了华夏最强大脑电视节目的嘉宾,在寸土寸金的sh市最核心区域购入豪宅,并拥有无数件一模一样的白色衬衣,只为了那习惯性的洁癖。
而关于他的私生活,虽然诸多猜测,但始终无法证实。他身边也没有一个女人;作为一个老板,他是成功的——写书大卖,出杂志大火,培养新人不遗余力,甚至还跨界写歌词,拍电影,出席时尚宴会等等。尽管许多人诟病他的身高,但没有人不羡慕嫉妒他的身价。
而郭明明出道的地方,应该就是这本芽萌杂志。
尽管之后因为稿费问题和杂志闹翻,在杂志50年大庆的时候拒绝为杂志写稿,而且杂志也越发无法配上郭明明敏锐的商业嗅觉,但无可否认的是,最初的时候,杂志给了郭明明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
然而郑龙找遍了好几本芽萌杂志,都没有看到郭明明的假如明天没有太阳。
难道是自己记错了?
郑龙终于找到一份刊登在二月杂志上的“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名单”,可是找来找去,却都没有找到郭明明的名字。
怎么回事?难道自己重生的世界里没有郭明明这个人?难道是文学历史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是断层?可是,好像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偏差,甚至连今后一直跟郭明明相提并论的韩少都存在的啊!
郭明明不存在?
第四章 我就是郭明明()
郑龙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
所谓重生,很多人想当然地觉得重活一次,定然是要比原先过得好的。然并卵,世界上大多数人过得搓,核心因素还是在自己。
也就是说,大多数时候人重新活一遍,**丝还是**丝,英雄还是英雄,美女仍旧是美女,卖煎饼果子的还得去卖煎饼果子。
人生不会因为你重新来一次就变得简单,就跟手机上的“我就爱消除”游戏一样,除非你调低难度,不然过不了关还是过不了关。
可惜,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和清楚这一点,以为自己不过是运气不好才穷困潦倒,未曾想到真正的问题大多出在自己身上。
不过,如果拥有金手指的话,情况那就大不相同了。
郑龙敏锐地意识到,这个世界里不再存在的郭明明,就是他的金手指!
虽说郭明明的成功也具有一定偶然因素,但在2001年的大环境下,郭明明的成功,应该说是具有相当的必然性的。况且,他自己的性格因素,也决定了他是个相当成功的文化商人。
所以说,按照郭明明的路线走,应该十有**有把握成功。
成功是什么?就是票子,房子,车子,还有——马子。成功就是想吃什么吃什么,左手一个诺基亚右手一个摩托罗拉——虽然在后世,这两哥们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但在2001年还是很牛逼的存在。
不要说我俗,我就是这么俗。指望一个落魄的中年人不俗气,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
郑龙简直就要大笑出声来。哈哈哈,想不到我郑某人,如今竟然也要走上人生巅峰了!
那么,就让我郑某人,来完成郭总你没有走成的路吧!当然,仅限在这个世界里!
想到这,郑龙再也坐不住了,一股脑儿把手中的杂志丢了出去,从休息床上一跃而起。
“郑龙同学”
郭碧婷追了出来,可是怎么可能有郑龙这个大小伙子跑得快呢?倒是林晨也随之追了过来,像看疯子一样望着他:
“你搞啥呢?”
“没什么,我得去一趟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你确定你不是想去网吧?”
郑龙很鄙视而又不屑地看着林晨,说:
“我确定!”
“好吧!”林晨叹了口气说:
“我陪你去。”
现在还在上课的时间,校园里传来书声琅琅,郑龙和林晨两人也只好蹑手蹑脚地躲在树后,拐到小卖部后面的一条小道。这条小道是逃学学生众口相传的秘径,从这里翻墙出去,就可以逃出学校这个魔窟。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校园当然是魔窟。当然——不包括张萌这样的好好学生和班干部。
一个人在一个环境下待得舒服不舒服,更多地取决于他在这个环境下是否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显然,郑龙和林晨都不属于在学校里待得很开心的那种。
“喂哥们,不是我多事,我只想问你,咱们这大白天的去新华书店干啥?”
“你不懂,你跟着我来就行了。”
“好吧”
林晨不再深究,只好跟着郑龙朝新华书店的方向走。
2001年的莆城市,城区范围还小得出奇,从学校往市里唯一的新华书店走,只不过需要七八分钟而已。
那时候,街上的车还不多,普通的轿车还不是一般家庭能够负担得起的。当然,也没什么需要。不大的莆城市花半个小时就能走下来,实在要去远一点的地方,叫个车也不过十块钱的事,根本没必要自己买车。
走在柏油马路上的人,也显得悠悠闲闲的,全然没有后世那种紧迫感。坐在街边卖盗版光盘的老板趁着早上客少,悠闲地把功夫茶放了出来,跟朋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几只麻雀在凤凰花树上窜上窜下,有时飞到“求生”煎包店门口,被老板笑骂着赶走了。
郑龙已经离开莆城市十多年了,此时边走边望着街边的风景和人,不禁感慨有些物是人非。
2001年的莆城市,表面上看起来风和日丽一片祥和,街边的大楼上写着——2000一平米,市中心让你住得爽。这时候的房价真是亲民啊,虽然相较于这时的收入来说,其实房价并不算很低。
但郑龙此时是没有什么心思去想这些的,虽说重生之后确实拥有许多优势,但如果连第一桶金都攫取不到的话,之后的一连串组合拳都无从打出。
毕竟自己也是生长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家庭,父母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小学老师,胆小怕事又没有太多社会关系,说要帮到自己事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了。所以,重生之后的所有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而想要成为这个世界的“郭明明”,不,应该说想要成为这个世界的“文坛霸主”,郑龙唯有靠自己!
而这第一桶金,就必须从青春文学身上找!
2001年到2006年,是青春文学鼎盛的时候。从广义上来说,90年代末期的花季雨季算是青春文学的****,但狭义上的青春文学,就是从萌芽杂志以及其所主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上出现的。
青春文学,顾名思义就是写一些校园和初出校园的年轻人的故事,大多数是些情感纠纷,兄弟友谊以及一些有关青春的意识流。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青春文学都应该算是不可忽视的一条线路,俄罗斯的屠格涅夫有初恋,日本有完整的青春文学系统,中国台湾地区更是盛产青春文学电影,例如杨德昌和侯孝贤等等。郑龙最喜欢的一部台湾的青春电影,就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而说到日本的青春电影,则应该算是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以及花与爱丽丝吧。
想当年的文艺青年,言必称岩井俊二,音乐必听朴树,电影必看吕克贝松。然后把这些元素统统加到文章里搅和一通,就成了一半明媚一半忧伤的高端作品了。
虽然在后世,这些作品看起来相当幼稚,可是在当年,可是赚足了少男少女的热泪和银子。
当然,从06年开始,网络文学大潮涌现,有相当一部分读者被分流了,从此出版业一蹶不振,青春文学再不负当年之勇。不过,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青春文学都算得上是一支强大的支流,让无数的青春文学作家赚得盆满钵满。
终于走到新华书店,穿过前面的幼儿区以及教辅书类,郑龙径直就朝着青春文学的专栏区块走了过去。
林晨亦步亦趋地跟着。
随着书页的翻动,郑龙的心中越发笃定了——原来这个世界的文学历史并没有大的变动,甚至连具体的书目都几乎没有变化——2001年左右流行的村上春树,安妮宝贝等等继续流行,韩少也已经作为叛逆文化的代表登上大众舞台,唯有之后与其相提并论的郭明明平凭空消失了。
原因是什么?不重要。
越翻书,郑龙就越开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