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奋斗在香江-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世哲问道:“有难度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克里斯托弗翻了翻实验记录,说道:“土豆面条的制作过程,我们已经看了很多遍,对每一个流程都很熟悉,技术难度不大,一个月就能拿出生产线样品来。我们只需注意的是,欧美的食品卫生标准。”

    “那就开始干吧。”凌世哲决定道。

    克里斯托弗的工程师团队很快行动了起来,他们与左少吉的科研团队充分交流以后,不到一天。生产线的设计初稿就出来了,然后又用了两天时间来完善细节,然后工厂开工。生产线样品很快就送了过来。

    这条实验性的生产线,被三姐放在另一座叫泉湾农场的库房里。那是一座农机仓库,凌诗诗买下泉湾农场后。就把里面的农机给全部处理了,空出来的库房正好用来实验新研制出的面条生产线。

    生产线分两个部分,第一个是马铃薯全粉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在左少吉来农场前,克里斯托弗就已经设计好并开始了生产,跟土豆面条机几乎是同时完成。

    马铃薯全粉生产线的核心是一台烧天然气的10吨水管高温蒸汽锅炉,它产出的过饱和蒸汽,通过管道对传送带上剥皮磨碎后的土豆蓉进行高温烘干,土豆蓉烘干以后,就是马铃薯全粉。

    马铃薯全粉被装在桶里,凌世哲用手抓了一把,干燥、细腻,跟面粉差不多,而且生产效率也很快,看来这台设备应该没问题。

    果然,左少吉的检测结果也证实,马铃薯生产设备完全符合要求。

    接下来就是检测面条生产设备,面条生产设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是混料机,把马铃薯全粉与面粉按照65%与35%的比例加入混料机中混合,接着又倒入自动揉面机,按比例加入胶原蛋白多肽粉,机器就自动揉起了面来,揉好的面团被送入压制机,1。5米宽比纸还薄三分的土豆面皮被传送带送了出来。

    为了照顾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克里夫托福对生产线的最后一个工序中对面团生成设备做了相应的改进,通过网格,面皮被做成了意大利面条和意大利通心粉。

    最后的时刻来到了,左少吉开始对成品土豆面条做最后的检测,如果检测成功,这套设备完全达到了要求;失败,就说明这套设备还得继续改进。

    库房外,大家都在等待最后的检测结果,三姐凌诗诗在不断的来回左右走动,看得凌世哲是心烦意乱,于是开口道:“三姐,你坐下来吧,你这么走来走去,会搞得大家很紧张的。”

    “老七,你说会成功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凌世哲笑道:“三姐这套生产线只是试验品,第一次试验,失败是很正常的,大不了继续改进就是了;但就算成功了,这套试验设备也达不到欧美食品生产标准的要求,得先盖座标准厂房。”

    正说着左少吉走了出来,三姐脸色焦急的看着他,“左教授,怎么样?”

    “董事长你不要这么紧张,放松一点,结果非常完美,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了。不过,有几个地方需要改进一下。”说完,左少吉就把检测结果和几个需要修改的地方交给了在一旁的克里斯托福。

    克里斯托福快速的扫了一遍,对凌世哲说道:“生产线完全达到了要求,只需改几个小地方就行。在正时的生产设备中,我会把这几条给加进去的。”

    听生产设备达到了要求。三姐松了一口气,为了这个土豆面条。这些日子以来,她投入了太多的心血。

    凌世哲走到三姐面前,说道:“三姐,该考虑厂址了。”

    “厂址我已经选好了,就建在温莎镇,这样采购原料会很方便。”三姐说道。

    凌世哲点点头,他也赞同三姐的方案,温莎是典型的农业小镇,周围不是农场就是牧场。把工厂建在那里,原料获取不但方便快捷,而且温莎镇的地理位置也很好,靠近美国边界,出产的土豆面条,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扩散到这个加拿大和美国。

    接下来就是建厂房了,莫里森建筑公司,从事医药和食品工厂建造多年。有着丰富的建筑经验。

    温莎镇上的一角,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工地,轰隆隆的打桩机声从早想到晚,这座工厂日处理土豆面条可以达到500吨以上。一年生产的土豆面条接近二十万吨,是一座标准的大型土豆面条生产工厂。

    欧洲和北美的食品标准大体上相同,但在细节上还是有不少的区别。安布雷拉精工设备公司的工程师,仔细研究了欧洲和北美的食品安全标准以后。为林师傅食品有限公司制定了一套全新是食品生产标准,按照套生产标准。生产出的土豆面条可以同时满足欧美两地的食品标准。

    当然,生产线也会做相应的更改。

    欧美的食品标准比中国的标准要严苛很多,这也让工厂的建设成本和设备的制造成本都会高出不少,总投资高达2亿美元。

    这么大的投资凌诗诗自然不敢马虎,她丈夫黄德荣每天吃住在工地,其中辛苦自不必说。

    工厂建成投产要一年的时间,半年后才能满负荷生产,但招聘工作已经开始了,从管理层到工人,三姐总共招聘了一百五十人。

    克里斯托福设计这套生产线非常先进,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全程自动化,根本就不需要多少工人,一百五十名工人完全够了。

    这套生产线加入了很多后世的先进生产理念,不但生产自动化,整个工厂也是全程的数字化,从人事档案、财务管理、原料采购、产品生产,到产品入库和最终销售,整个过程都是数字化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整条生产线接了一根通信电缆直通浣熊镇。

    这是安布雷拉与加拿大国家电信公司联系的,这自然是凌世哲的杰作,他们从电信租了根专线,让工厂与工厂之间实现了这个时代最原始的物联网。

    这样一来,安布雷拉的工程师,远在百公里之外,就能对面条的生产设备实行全程监控。

    一根网线,一头连接着设备生产工厂,一头连接着面条生产工厂,通过埋在地下的通信电缆,面条生产线的所有数据都清楚的显示电脑屏幕上面,安布雷拉的设备维修人员,每天只需坐在电脑前,按时的查看一下,就能知道百公里之外的面条生产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如果有异常,电脑屏幕上都能清晰的显示出来,面条厂的工人都还没发觉问题,安布雷拉的维修人员就能先于他们发现,然后排出维修人员前去检查和处理,甚至连维修人员都不用派,就通过远程遥控,就把有问题的设备给修理好了。

    这就叫工厂的智能化,它最大的好处就是通过网络对客户购买的生产设备进行远距离的实时监控,通过这种监控,最大程度的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实现工厂全年不停产生产,为客户节省不必要的设备检修开支。

    在没有实现物联网之前,工厂每年都要对设备进行停产检修。检修就要停产,停产一天,企业都会蒙受巨大的损失,况且这里面有些检修是不必要的,但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工厂不得不把生产线给停下来,等检修完以后,再恢复开工。

    但有了物联网,这些不必要的开支都能节省下来,工厂也不必每年都要停工蒙受经济损失,通过网络维修人员,就能精确的知道设备是哪个地方出现了故障,像做外科手术似的,对设备进行精确维护、精确保养和精确维修。

    当然,定期日常维护保养也少不了,这些手段都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可惜,这座划时代的工厂,工人们还暂时看不到,得等到一年后,工厂建成投产,他们才能感受到智能化工厂的魅力。

    工厂刚开建,凌世哲就告别了三姐一家,临上车前,三姐拉着凌世哲说道:“老七,你这个智能化工厂到底靠不靠谱?”

    “放心三姐,这套系统非常可靠,要知道我的工厂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运用这项技术了,两年多的反复试验,这套系统已经变得非常的完善可靠,完全没有问题,出了问题我负责,这你该放心了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凌诗诗啐道:“我放心个P,我这里整个就是你的试验场,稀奇古怪玩意,都先弄在我的农场里做实验,各种状况是频出,样的稀奇古怪事都有,等成熟以后,我这里就变成了样板,成为你最佳的推销广告。告诉你,这会不行了,要是才出以前那种事,你就把设备全部拉走。”

    “三姐,我的好三姐,”凌世哲卖萌道:“你是我的三姐,你当然要帮帮弟弟了。放心吧,这套系统我的工厂都已经开始用了,使用的效果非常的好了,明年年初,我所有工厂全都装上这套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如果系统不行,我敢这么做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听凌世哲这么说,凌诗诗才勉强作罢,她可是被凌世哲给搞怕了,每次他到牧场来都没好事,不是给你装这样设备,就是给你按哪样设备,而这些设备又都是不成熟的试验品,故障频出,搞得她是一日三惊。

    不过你还别说,这些古怪玩意刚开始,虽然是各种状况不断,但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以后,的确比以前要轻松许多,而且成本和效率,都会大大的得到改善。

    不过面条工厂是凌诗诗的全部心血,一旦出现状况,她可损失不起,所以才在凌世哲临走前向他要个保证,只要有了这个保证,她凌诗诗就都不怕了,他对这个工厂是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反正损失有他来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任何的新鲜事物在刚出现时,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必须找一个小白鼠来做实验,凌诗诗就是他的最佳小白鼠。

    但话又说回来,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拉到凌诗诗这里来,毕竟她开的是牧场而不是工厂,因此除了三姐凌诗诗这个小白鼠外,凌世哲在加拿大另建了一处实验性的生产工厂,专门检测安布雷拉出产的新装备。

    像这个在后世物联网时代才出现的就在试验工厂里反复试验了两年之久,直到最近才大功告成。

    系统成功以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凌诗诗刚刚开工建设的这座投资高达2亿美元的面条加工企业,既有对三姐这么多年支持的回报,又是把她当小白鼠的意思,毕竟实验工厂里安布雷拉总部很近,工厂远程数据监控系统在短距离之内现在没有问题,但长距离的数据监控呢?经过这么长距离的传输,还能不能保持数据的真实,凌世哲就不知道了。

    要知道数据的传输距离远了,难免会出现误差,所以还得拿三姐的工厂再做一次实验。

    当然,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凌世哲也会在面条工厂里建一座监控室,把两处的取得数据做经常性的对比,凌世哲就能知道,数据经过长远的距离传输以后,有没有出现误差,误差是多少、有多大?是不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如果超出这个范围,该采取样的措施来修正,这样就可以及时的拿出应对措施,把损失降到最小。(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八章 Rotax() 
刚刚来到“水立方”总部,安布雷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公司CEO那瓦利来到凌世哲的办公室,说道:“BOSS,倒三轮摩托已经调试好了,请问时候上市?”

    “这么快就调试好了?”凌世哲有点惊异的说道:“我还以为你们至少需要五年呢。”

    “五年,BOSS,你也太小看我们的工程师啦,一般一款新摩托车花上一年时间就能调试好,这款摩托车我们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这已经是很慢的了,五年?那我们的水平得差到水平?”

    凌世哲对那瓦利的话有点不太相信,他太清楚这款摩托车是个技术水平,它上面用了太多太多的高新技术。一般一辆新款摩托车上市,它上面应用的新技术一般不会超过20%,而一旦超过这个数值,新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就无法得到保证,高新技术好是好,但较差的可靠性也是高新技术普及的最大障碍。

    不说别的,就以ECU形成电脑来说,这套系统已经出来有几年了,但至今都还没有一家汽车公司采购,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汽车厂商对ECU这个新生事物不信任。况且如果采购了ECU,那么汽车的发动机还得从新设计才行,以前的那种发动机根本就用不了。

    如果从新设计,问题就来了,ECU行车电脑管理下的发动机到底该怎么设计才是最正确的呢?没有人知道,现在可不是后世,在21世纪ECU早已是满天飞。不但发动机装上了ECU,就连刹车系统、稳定系统、动力牵引系统、底盘系统、变速器系统、电子转向系统等等。统统都整合进了ECU,后世的人们对如何应用ECU。早已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案。

    因此,如何设计一台与ECU配套的发动机没有丝毫的障碍,但放在这个时代就不行了,ECU行车电脑对这个时代的汽车工程师来说,是听都没有听过的新鲜事物,这时候的发动机连电喷概念都没有呢,你让他们怎么设计、怎么匹配、怎么调校,他们完全没有方向怎么搞?

    所以,凌世哲的ECU悲剧了。一台都没有卖出去。相反的是,油路电磁阀以及带有一定ECU功能的电路控制器,反而很受汽车厂商欢迎。因为这个玩意可以直接装在传统的发动机上,它的相关改造理念对这个时代的汽车工程师来说很容易接受。

    也正是因为ECU迟迟打不开销路,凌世哲才同意了那瓦利把行车电脑装在新开发的摩托车上,只要新摩托得到了市场的认可,ECU肯定会引起汽车制造巨头关注,有了关注,必将会展开相关方面的研究。到时候就会有一些公司会勇于尝试这个新事物。

    只要他们敢于尝试,凌世哲就可以顺势向他们推销安布雷拉的新发动机。

    市场不管在时代,永远只有三种消费者,第一种就是那种勇于尝试的消费者。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都愿意尝试一下,只要他们感觉不错。就会向身边人的推销,从而带动第二种消费者。也就是普通人前去购买,从而把整个市场都带动了起来。

    比如。苹果的iPhone手机就是由那些勇于尝试新事物的消费者带动起来的。

    第三类消费者就是那些特别保守的人,对于这一类,大多数公司都不会把他们作为消费对象,因为对于这类人来说,无论你推销多么得卖力,很多时候都是再做无用功。

    而这款倒三轮摩托用了多少新技术,分离润滑系统、“pei”无触点点火装置、“sacs”系统、“saec”自动排气系统、矩形四缸发动机、电子燃油喷注系统、ECU行车电脑全程管制,这还不算,DCT双离合变速器,ABS+EBD刹车、前后刹车联动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以及摩托车底盘线控系统,统统都装在这款新型的摩托车上。

    新技术的应用岂止是20%,可以说倒三轮摩托里的每一个部件全都是新的,等于是凭空硬造了一款新摩托车出来,一款摩托车集中了如此多得高新技术,凌世哲给他们预估的五年调校期,已经很高看他们了,结果没想到,不到三年时间就调校好了。

    带着很大的怀疑,凌世哲来到了试车场,要亲自驾驶,看一看这款摩托车是不是真的是一点没有问题。

    试车场上早就围满了人,五十多辆试验用的倒三轮摩托被排成了五排,由于只是试验用摩托车,因此车身都没有经过修饰,外观看起来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