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奋斗在香江-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瓦利笑道:“那好啊,合作达成以后,你就不用担心这家钢铁厂会被关闭了,你也不用失业了,这不是很好嘛?”

    季克伦苦笑的摇摇头说道:“我的朋友没你说得这么简单,如果要达成这项合作,就必须通过他们的同意才行。但要想让他们同意这次合作,他们就必须看到你们公司从东德引进的列车广泛的市场的前景,而现在你们从东德引进的列车目前还没有接到哪怕一张单子,我想他们十有八九不会同意。”

    那瓦利不说话了,由于业务的关系他跟北美钢铁联合公司打过多年的交道,他们都是一帮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如果看不到新列车的市场前景,他们是不会跟你合作的,这下子那瓦利也为难起来,就这样回去不知道该怎么向凌世哲交代。

    亚历山大。季克伦看着那瓦利紧锁的眉头,想了想说道:“我的朋友,我能不能问一下,杰斯特。凌先生有没有想过收购这家钢铁厂?”

    “别逗了季克伦,boss才没有兴趣收购钢铁厂,他要的仅仅一家能供应满足要求的钢材的这么一家企业,只要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钢材,并能稳定供应,他才不在乎这些钢材原料是由哪家钢厂提供的。”

    “原来是这样。”听完那瓦利的解释,季克伦眼里闪过一丝失望之色,随后又说道:“好吧为的朋友,我会把你的话转告上去,不过这项合作如果想要达成,光有这些是不够的,你还得给我多一点的信息,这样我的把握才大一些。”

    “知道你会这么说,来之前boss就嘱咐过我了,给,你看。”那瓦利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资料放到办公桌上。

    “怎么,你们与香港政府达成了铁道采购计划?”季克伦一翻开资料,只简单的扫了两眼就知道这是一份地铁客车的采购意向书。

    那瓦利回答道:”自庞巴迪公司被安布雷拉收购后,总公司入股了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前地铁有限公司,mtrcorporationlimited)占40%的股份,他们与我们签订大陆首批160辆地铁客车的合同……”

    这是那瓦利最大的依仗,他相信有了这份合同,北美钢铁联合公司十有八九会同意这次合作,如果不行他就去找另外一家。比如,加拿大钢铁公司,反正北美的钢铁公司又不止这一家。

    香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急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公共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香港政府于1964年邀请了来自英国的道路研究部门,就香港交通未来发展进行研究,并在1967年发表《香港乘客运输研究》(hongkongpassengertransportsurvey),交代香港有必需兴建一种集体运输系统,以解决当时的交通问题。

    早期系统1967年9月,英国的费尔文霍士顾问工程公司(freeman;fox;wilbursmith&associates)发表了《香港集体运输研究》,提议香港兴建地底集体运输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下铁路系统),全长51公里,4条路线分9期兴建,耗资150亿港元。。当时建议的4条路线如下:荃湾线:荃湾-金钟;观塘线:马游塘-上环街市;港岛线:坚尼地城-柴湾;沙田线:火炭-尖沙咀。

    1968年又做了修正,建议兴建一个全长52。7公里的地下铁路系统,分成3条主要行车线:港九线、港岛线及东九龙线,以及两条港九线支线:荃湾支线、观塘支线。

    接着在1972年,香港政府成立了集体运输临时管理局,原则上同意先行兴建“早期系统”。

    1973年3月,香港政府曾于属地铁沿线的港岛旧海军船坞、尖沙咀半岛酒店、荔枝角及乐富的地底兴建试验隧道以试验地质。试验隧道由英国财团投得,以900万兴建,合约条款中亦注明该财团3年内不参与其他地铁承建项目,以示公允。同一时间,香港政府亦为工程进行招标,共有8个财团投标,而政府则初步选定了四个国际财团。当时的计划是将工程以固定价格的单一合约形式批出。

    1974年初,日本财团签署了承投工程的意向书,但在同年11月因石油危机问题而对投资前景悲观,决定退出。引致有关计划一度暂停。直到1979年香港才建成第一条地铁铁路。

    在凌世哲的记忆中,二十世纪的香港,其地铁交通系统是相当的发达,由于香港人多地少,地铁线路的复杂程度是仅次于英国的伦敦,仅在1982年,香港的地铁总长度就超过了100公里,由10条市区线共84个车站组成。

    日平均载客量为340万人次,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铁路系统,每天有超过上千辆的地铁客车在香港的地铁线上运行。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香港虽小,但铁路市场却非常巨大。记得香港回归后,大陆的北车和南车,每年为了竞标香港的地铁客车市场,两家公司是经常性的互相之间打得头破血流,要不是后来一位来自国务院的大长佬亲自出面来调解,这两家公司还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呢。

    一名特约记者在当时的《明报》发表文章称,香港的铁路(地铁)属于私营性质,但在大陆的铁老大眼里,香港的铁路被他们当做自己盘里的菜,别人谁都别想染指。可见香港的地铁市场有多大。

    如果光是这些还不算什么,2007年,香港铁路公司与九龙轻轨运行公司合并之后,港府有大力发展轻轨系统,短短几年时间,香港地铁的总里程就由合并后的186。1公里增长到了214。6公里,由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东涌线、将军澳线、东铁线、西铁线、马鞍山线、迪士尼线、机场快线及轻铁各线共150个车站组成。

    未来20年,特区政府规划的香港地铁总里程要达到1000公里,以此来缓解香港日益拥挤的公路交通。你看,这么长的地铁里程,每天需要多少辆地铁客车运行在地铁线上?北车和南车不打得头破血流才怪。

    本来香港的地铁跟凌世哲没有丝毫的关系,但自从庞巴迪被安布雷拉兼并以后,他就不得不关注香港的地铁市场了,自去年,日本财团因石油危机对香港地铁的未来感到悲观退出,香港地铁建设计划暂时中止,因而引起香港铁路公司股票大跌的时机,凌世哲乘机吸纳了香港铁路公司的不少股份。

    同时一些股东也不看好香港地铁未来,也纷纷退出,把手里的股票卖出,让安布雷拉一下成为了香港铁路公司的最大股东。本来安布雷拉本想一鼓作气吃掉九龙铁路的股票,但九龙铁路的股票绝大部分都掌握在香港利氏家族的手里,对方又没有打算卖的意愿,凌世哲才暂时熄了这份心思。

    虽然没有成为九龙铁路最大的股东,但凌世哲却与利氏家族达成了,九龙地铁公司需要的地铁车辆都有安布雷拉公司提供的排他性协议。同时在利孝和的安排下,安布雷拉轨道运输设备制造公司下属的铁路工程建设公司接替日本财团,成为香港地铁的两家承包建筑商之一,这让停工了半年之久的香港地铁建设比历史上提前了几年开工。

    ;

    。。。

第二百一十三章 谈判() 
匹兹堡(pittsburgh)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在奥里格纳河与蒙隆梅海拉河汇合成俄亥俄河的河口,为宾夕法尼亚州第二大城市,是阿利根尼县县治。

    匹兹堡曾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有”世界钢都”之称。著名的钢铁大王卡耐基的钢铁公司总部就在匹兹堡,它每年生产的钢铁一度垄断了全美一半以上的钢铁产量。

    另外,钢铁业的托拉斯;安德鲁·梅隆也是以钢铁起家,最后以钢铁为依托建立了著名的梅隆财团,,成为了当时美国最富有的人,后来又成为了美国的财政部长。很多的世界财团和金融寡头都诞生与此,世界钢铁之都的美誉是名副其实。

    但1980年代后,随中国钢铁产量上升,匹兹堡的钢铁业务已经淡出,匹兹堡开始转型,逐渐变成为以医疗、金融及高科技工业为主之都市。例如,后世大名鼎鼎的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和全美第六大银行匹兹堡国家银行,都是转型成功的杰出代表。

    匹兹堡也是美国著名的航空航天城,共有18家飞机制造公司在匹兹堡建有工厂。你别看匹兹堡的人口只有334;563人,但它一年的gdp比后世中国整个广/东/省一年的gdp还要高。

    “季伦科先生,总裁在办公室里等你,你请进吧。”

    “谢谢安娜小姐。”季伦科向总裁秘书道了谢就急忙的进了办公室。

    “怎么样?”埃里克。罗素急切的向亚历山大。季伦科问道。

    埃里克。罗素问得问题问的没头没尾,但亚历山大。季伦科明白他问的意思,说道:“我调查过了,跟安布雷拉公司的合作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我到他们的列车工厂看过了他们从东德引进的列车。简直不敢相信,列车底盘所使用的钢铁居然是钛合金的,这正是我们苦苦寻找的苏联核潜艇钢材是同一种材料。”

    自那瓦利代表安布雷拉向蒙特利尔钢铁厂发出合作意愿后,亚历山大。季伦科第二天就考察了安布雷拉轨道交通运输设备公司的工厂所在地,见到了从东德运过来的242型机车和dbme系列客车的两辆样车,跟钢铁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只看了一眼就立马认出这是钛合金钢材,于是季克伦仔细上前查看了底盘上的花纹,更加确信这辆客车上所使用的钢材跟苏联核潜艇使用的钢材是同一种类型。

    美国核潜艇使用的钢材是yz90型特种钢,而苏联的潜艇钢用的是一种不知名的钛合金钢材,用这种钢材的强度和抗拉升度等各方面比yz90强了整整一个台阶,美国的cia想了所有办法都没有得到这种钢材的工艺技术,没想到它却被用在东德的列车上,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安布雷拉就这样得到了美国佬梦寐以求的钢铁技术。

    “列车上的底盘钢材就是苏联的潜艇钢?”埃里克。罗素的脸扭曲了起来,问道:“你确定?”

    “我以上帝的名义发誓,非常确定!”亚历山大。季克伦坚定的点点头,眼睛里冒出异样的光彩:“我把客车的底盘里里外外都给看了一遍,它确实是跟苏联潜艇使用的是同一种类型的钢材——钛合金钢材。当然这种钛合金钢为了在列车上使用,在生产工艺上做了些适应性的改进,与苏联潜艇上真正的钛合金钢肯定是有一定的差距,只要我们得到了这项技术,我们的工程师只需要在工艺上稍做改进,完全能生产跟苏联一模一样的潜艇钢。”

    “他们提出什么样的合作条件?”

    “他们以钢材技术入股,要占60%的股份。”其实凌世哲凌世哲只是提出了30%占股比例,但那瓦利在跟季伦科谈判的时候,把占股比例给提高了一倍。当然凌世哲他们并不知道列车底盘所使用的钢材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潜艇钢,如果他们知道肯定不止这么点要求。

    其实在钛合金领域的研究上,美国并不比苏联差,不过美国更注重钛合金才航空航天应用上的研究。比如,著名的“黑鸟”r-72它整个飞机的外皮就是用的钛合金;而苏联呢,更注重在舰船上的使用,苏联大部分的军舰和潜艇上使用的基本上大部分都是钛合金钢。比如,台风级核潜艇和奥斯卡级核潜艇,以及苏联的光荣级核巡洋舰。

    航空领域苏联也不差,可惜受制于苏联粗糙的加工技术,因此在米格-25或者是米格-31上不得不用不锈钢做它的飞机蒙皮。

    “太高了,而且我们不知道这种从东德引进的列车技术在西方到底能有多大的市场,高速他们最多5%。”

    见埃里克。罗素就这么直接的回绝了,只想用5%的股份就想换得对方的钛合金技术,见过无耻的,但从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人家拿这项技术跟你换蒙特利尔钢铁厂60%股份,你已经是占了天大的便宜,5%?就算对方是傻子,也看得出这种钢材并不一般,会答应才怪。

    但这种话季伦科肯定不会说不出来,说出来只会把埃里克。罗素往死里得罪,因此他想了想说道:“5%肯定是不行的,另外我还得到一个消息,安布雷拉得到了香港唯一地铁客车的供应合同,就凭着这张单子和钛合金技术,其他的钢铁公司肯定愿意与他合作。”接着季伦科把安布雷拉是香港铁路公司的最大股东和九龙地铁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身份说了出来。

    埃里克。罗素不知道香港在地球上那个地方,面积有多大,但不妨碍他的判断,世界上什么生意最赚钱,毫无疑问是垄断最赚钱,一家公司如果垄断了一座城市的地铁客车市场,那么这家公司的生意在不及也不会太差。这是一家优质客户,埃里克。罗素心里给安布雷拉下了判断,抬头望着亚历山大。季伦科说道:“15%,不能在多了,你去跟他们谈吧。”

    “这,好吧,我去跟他们谈。”季克伦本来还想在争取一下,想了想他还是放弃了,他知道这是罗素的底线,不可能在低了,于是答应之后见没什么事,就告辞离开了。

    ————————————————————

    “什么才10%?哦,这不肯能,季伦科我的朋友,你们别当我们是傻瓜,我知道东德列车上的底盘使用的是钛合金,这种合金只要做一定元素微调之后,完全可以延伸潜艇、军舰上面去,甚至连核动力航母也用到上。别当我们是笨蛋,我了解过了,凭着这项技术,换一座比这家更大的钢铁厂一点问题都没有。60%不变!”那瓦利坚持道,季伦科去列车厂参观的时候,有一位技术人员就在旁边观察他,见他对列车的底盘看得如此入迷,引起了这个技术人员的怀疑,于是向那瓦利做了汇报。

    得知消息后,那瓦利马上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原来这个底盘用的合金是很不一般,于是他又把这个情况报告了凌世哲。

    凌世哲想了想回答道:“我们跟英国共享列车的技术,英国与美国是盟友,英国知道了美国自然也知道了,我们一但死咬着条件不放,到时英国拿着这项技术与美国达成了什么合作,我们会得不偿失的。趁着现在他们还没发现这一点,我们稍稍降低一点条件,让他们以为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尽快的与他们达成合作,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光凭一项钛合金我们是占不了对方多大便宜的。我们需要的是一家给我们稳定供货的钢铁公司,而不是要亲自去炼钢。”

    于是得到了凌世哲指示的那瓦利并没有狮子大开口,而是依旧坚持先前提出的条件。

    见对方揭穿了自己,季伦科也没有脸红,这么多年的商场历练,早就练出了一副比城墙还厚的脸皮,于是想了想说道:“那瓦利这座钢铁厂可是价值8亿美元,这是一家年产上百万吨的钢铁厂,60%太高了你知道嘛!”

    “得了吧,那是二十年前,你们差不多有二十年没有更新炼钢设备了,这些年下来早就不值这么多钱了,55%你们负责更新钢厂的设备。”那瓦利又开出了他的条件。

    “让我们负责更新厂里的设备?这不可能,你知道更新设备要多少钱吗?10亿美元都不一定够!”季克伦知道15%的条件的肯定是不行了,最少得让出一半出来,如果对方坚持让我们负责更新设备,没准还真能以10%就能拿下。

    “谁要你们全部更新的,这么大量的钢铁我们也吃不下,难道你让我们去造船不成,这得需要多少艘船的订单?你更新一部分就行了。”那瓦利斑驳道。

    季克伦……

    双方唇枪舌剑争夺了良久,始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