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兴朝驸马须知-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筠瑶抹了一把眼泪,强笑道:“夫君,瑶儿知道错了……”
这时却不知怎的,她怀中抱着的女娃忽然把她头上兜帽蹭掉了。这兜帽本就是松垮垮罩在头上的,戴得不牢实,轻轻一碰就掉了下来。
第120章 旧情不复()
瞧见她脸上那块触目惊心的伤疤,众人都捂了嘴神情惊愕,有几个年纪小的丫鬟经不得事,甚至叫出了声。
方筠瑶眸中恨意一闪而过,忙要捡起落在地上的兜帽戴上,却被徐肃一把抓住了手,大掌端起她的脸瞧了个仔细,怒声问:“你这是怎的了?她们又欺负你了是不是!”
方筠瑶一直住在方家,徐肃自然以为和她先前落胎一般,脸上的伤也是方家几个蛇蝎心肠的姑娘弄的。
他却不知方筠瑶这伤是重润郡主鞭子抽的,毕竟徐家已经脱出了京城贵族的圈子,也没有知道消息的门道。方筠瑶破相一个半月了,徐肃竟是此时才知道。
方筠瑶咬着唇不作声,故作坚强地摇了摇头,也不说是谁弄伤的,却满眼是泪喉中哽咽,更是让徐肃对自己的猜测深信不疑。
“一群蛇蝎心肠的毒妇!”徐肃怒极,将她紧紧搂在怀中,一时顾不上老夫人和好些下人都在一旁看着,情真意切道:“瑶儿,只要你回来,我们还是一家人,即便你容颜不再,我也定不负你。”
方筠瑶靠在他肩头哭成了个泪人,那两岁的丫头也抱着她的腿嚎啕大哭。
徐老夫人一直默不作声冷眼看着,瞧见此情此景更是头疼:肃儿刚软化一些,她正打算这两人寻个媒人上门说道说道呢,这狐媚子就又赶着巧回来了。
先前那大夫的话还在她耳畔,说妇人落胎是极伤宫的事,又有血崩在前,保不准今后就不能生了。
肃儿虽落魄至此,却也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万不能叫这女人毁了。徐老夫人眸光一冷,却知这话不能在两人面前提,只能另想办法。
*
自打回了徐家,方筠瑶十分得规矩,再不像先前一样每天都提方家,对着徐老夫人也毕恭毕敬,徐肃这才解开心结。
虽与徐肃重归于好,可两人过得却不如前几年那般美。
徐肃这几个月来事事不顺,怀揣满腔抱负,却没有用武之地,处处碰壁,心中戾气愈发深重,常常有丁点不顺心的就要发火,像个炮仗似的,轻轻一点就能着。
他因幼时丧父丧母,又多年习武,心中暴戾之气外张,遇事爱走极端。再加上是被徐老夫人养大的,将徐老夫人的刻薄寡恩学了不少。
曾经他在边关打仗的五年人微言轻,也常常这般火气旺,那时方筠瑶每每都顺着他的心意好声好气地劝。可如今方筠瑶有了方家做依仗,又在方家呆久了,上有方老爷子疼爱,下有丫鬟敬着顺着,气性见涨,敢壮着胆子跟徐肃吵架了。
徐肃心中疑窦顿生,每每在她面前用那拐杖支地行走之时,便直直盯着方筠瑶看,见她微微错开了眼,似乎对那拐杖十分嫌恶的模样,顿时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她定是在嫌弃自己身有残疾。
徐肃又拉不下面子与她说这伤腿的事,非要借着别的由头发作一番才能舒坦些。
方筠瑶原先也爱耍小脾气,那时她容颜尚佳,耍小性的时候瞧着娇俏可爱,徐肃也乐意放低身段去哄她。可此时她这般模样,生气的时候眸底狠意乍现,脸上那块紫青色的伤疤更显得渗人,徐肃看着都觉心惊。
方筠瑶却也怀疑徐肃是不是嫌弃自己容貌已毁,曾经两人那般好,如今他看自己怎么都不顺眼,定是因为自己不如从前貌美了。
两人互相猜忌,龃龉愈深,如何能过到一块去?
那个两岁的小女娃天天缩在墙角里哭闹,奶嬷嬷没办法了,只好送回了老夫人这里。
没过几日,方筠瑶又被气回了方家,没与徐肃交待一声,也照旧没带上那孩子,一个人回去了。徐肃心灰意懒,狠下心来交待守门的家丁再不许放她进来,自己也再不去方家,两人又一回分道扬镳。
老夫人倒是乐见其成,巴不得这个丧门星再也不要回来,第二天就寻了个媒人上门,打定主意要给徐肃娶个好生养的媳妇。
可如今徐肃都被剥了爵,虽是长相俊朗的八尺男儿,却终归是瘸了一条腿,何况还有这样的坏名声,哪家的好姑娘愿意嫁上门来?刚嫁人就要给别人养孩子?即便是嫁过来做正室也得思量思量。
媒人得了银钱,办事利索,没两日便挑出来好几个姑娘,徐老夫人瞧着都不满意,比她心中打算低了许多。
那媒人不着痕迹地翻了个白眼,“老夫人诶,你这眼力见可忒高,您家公子纵然是个金雕玉琢的,也得知道自己的斤称不是?您若是如此挑拣,日后老婆子我可再不敢上门喽!”
老夫人只好从那几个不尽人意的姑娘里头挑拣,出身低的,模样再周正她也瞧不上。
出身好嫁妆也多的姑娘倒也有一个,却是个眼见高名声差的。那姑娘几年前看上了一个世家男子,可那男子早早娶了妻,人家两口子夫妻恩爱,她非要插一脚。那姑娘费尽心思追了好几年,也没嫁进人家的门。后来更是瞧谁也看不上眼,愣是把自己拖成了老姑娘。
老夫人细细一琢磨,还是选了这姑娘。
自古媒人说亲,说的话都是五分虚五分实的,原先媒人与那姑娘家中说亲,只说徐肃有些跛,根本没提他需要拄拐才能行走的事。
媒人领着徐肃上门的当日,那姑娘就藏在帘子后头,瞧见徐肃拄着拐进了门,登时就炸了。冲上前来指着徐肃的鼻子骂,一边哭哭啼啼与她爹娘说要绞了头发做姑子去。
她爹娘也是愁肠百结,女儿都这般年纪了,先前喜欢一个有妇之夫的丑事传遍了京城,整整两年都没个媒人上门,他们如何能不急?
到底是疼爱孩子的爹娘,觉得徐肃纵有千般不好,却独独有一样好,便是他对那边关跟来的姑娘十分疼宠,可见是个会疼人的。媒人又拍着胸脯信誓旦旦说徐肃与那狐媚子再不来往了,这才动了心思。
可见女儿这般闹腾,二老如何还敢再逼?只好为难地冲徐肃笑笑,叫人好生把他请了出来。
徐肃虽恼,却也未发火。他今日来本就是顺着老夫人的心意走一趟,没抱什么期盼。
其实他打从一开始就比眼界只有后院那么大块地的徐老夫人看得透彻,他是上过战场的,知道身为男儿落下残疾意味着什么,折腾了这几个月,不过是心有不甘而已。
几月来处处碰壁,连相伴五年的方筠瑶都舍下了他,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都经了一圈。徐老夫人还在做梦,他却已经醒了。
回府后认真担起了父亲一责,每日只管悉心照顾女儿。
*
皓儿伤势大好后,便想要跟江俨习武。他扎马步已经练得有模有样了,江俨便教他基础拳法。
江俨寻思着,自己五岁的时候比皓儿足足高出一个头,照皓儿如今这小身板,估计几年内是长不成精健强壮的大小伙的,若天天教他扎马步,反倒没什么大用。皓儿悟性极佳,倒不如学一些使巧劲的功夫,便从一套简单的拳法教起。
正是初伏天,皓儿热得满头大汗,江俨怕他中了暑气,便在树荫下教他。
承熹带着红素给两人送来了清暑解热的甘草乌梅汤,里头的甘草是用蜜炙过的,能补气,养脾胃,夏天喝来清凉爽口,连暑气都能消减大半。
皓儿奶声奶气喊了一声娘亲,江俨微启唇也想喊,却不知该喊什么,只好低声叫了一声“公主”。
承熹细细瞧了瞧他,江俨一身藏蓝劲装短打,肩膀宽厚结实,瞧着精神极了。她是知道这人都多么有力气的,桎梏住她双手的时候,真的是不能挣扎半分……
察觉自己走思到了别处,承熹忙转了头,不敢再瞧他。
江俨眼巴巴看着皓儿先伸手接过了公主手中那碗乌梅汤,只好去接红素手中那碗,仰头三两口饮尽,递到公主手边。承熹只好再给他盛一碗。
红素在一旁看着,只觉两人眉来眼去的样子瞧着好笑极了。
皓儿脸上又是汗又是土,裤子下摆更是沾了许多灰土。承熹掏出帕子,给皓儿擦了脸上的汗。
江俨走近两步,伸长脖子也探近了些,明显是也要她给擦汗的模样。承熹瞪他一眼,皓儿满头是汗,江俨却额上无汗,哪里用得着擦?把帕子塞进他手里,扭身走了。
她方走出两步,皓儿却迈着小短腿咯噔噔追上来,承熹蹲下好奇问:“皓儿怎么了?”
皓儿皱着小眉头说:“娘亲,你不讲道理。”
承熹失笑,她怎么不讲道理了?
皓儿揽着她脖颈,窝在她怀里,他打小被公主和徐老夫人娇惯长大,家中又没个男主人,如今快要六岁了,在长辈面前声音还是软娇娇的,像个小女娃。
承熹明知这样不好,却也舍不得训他,只好今后慢慢改。
皓儿控诉道:“娘亲,你不给鱼叔叔擦汗。”
“鱼叔叔教我习武,你也不谢谢他。以前皓儿上蒙学馆的时候,你都让我给太傅送六礼束脩呢!”
承熹忍俊不禁,皓儿与江俨这才相处几个月,就已经为江俨打抱不平了。
她不知该怎么答,便一时无话。皓儿忽的想起了什么,又附在她耳边问:“娘亲,你是不是在生鱼叔叔的气?”
承熹微怔,又听皓儿小声说:“那天,我看见鱼叔叔咬你嘴巴,你就生气不理他了。”
承熹大惊失色,差点坐在地上,连忙想是什么时候被皓儿瞧了去。
作者有话要说: 想来想去,只有前天晌午后她在书房看书,猝不及防被江俨凑过来亲了一下,她怕被人瞧见,便训了他两句。然后皓儿便推门而入,她以为皓儿没瞧见的,却也不知怎的被皓儿瞧见了。
“娘亲,你是不是生鱼叔叔的气了?”
如今皓儿这么正经地问,承熹微微红了脸,只好敷衍过去。她抬眼瞅一眼江俨,江俨翘着唇角无声笑,他耳力那么好,如何能听不到皓儿的悄悄话?
承熹瞪他一眼,脸热得厉害:皓儿还不知道自己跟他的鱼叔叔已经同榻而眠了……
午膳时,承熹当着皓儿的面给江俨一连夹了好几筷子菜,皓儿这才笑眯眯地吃饭,几个侍膳丫鬟都在一旁捂着嘴笑。
第121章 侍读()
皓儿的侍读已经挑好了,找的还是魏家的人,是魏明珠嫡亲长兄的次子。皓儿先前去魏家时与那孩子见过,两人甚是投缘。
那孩子比皓儿大两岁,早皓儿两年入学,四书五经差不多读完了。
魏家他这一辈行仲字,起了个名曰仲谨。虽是这般规矩的名字,却与明珠一样爱玩爱闹,与皓儿相处几日,承熹明显觉得皓儿话多了不少,吃饭也不再是以前那样磨磨蹭蹭的,午膳都多用了小半碗。
小仲谨人前恭谨知礼,人后性子活泼,承熹再满意不过。如今两孩子呆在一处,每日申时散了课便直奔长乐宫,一齐与江俨习武,嘻嘻哈哈玩一下午。皓儿累得精疲力尽,第二日照旧生龙活虎的。
小仲谨身板结实,才八岁,却比皓儿高出一个头。他头一回来长乐宫用午膳,吃了足足三大碗饭。承熹看得都心惊,又不好拘着孩子吃饭,以为他原本就是这个饭量,便也没说什么。却听皓儿说仲谨第二日与太傅告了假,没去太学院,托个人去魏家问了一句,才知是吃撑着了,结了食。
承熹真是哭笑不得,又怕魏家怪罪。那以后每回小仲谨来长乐宫用膳,他吃多少承熹总要紧着点,生怕他把自己给吃撑着。
小孩子好奇心挺重,才来两日便指着江俨问皓儿:“皓儿,你为什么叫他鱼叔叔?”
皓儿自己也忘了,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因为鱼叔叔会抓鱼呀。”
看着两孩子亮晶晶的眸子,江俨无奈,又舍不得抓长乐宫公主精心养的鱼,只好趁夜又去太学院前的池子里抓了一缸鱼。
两孩子头挨着头,一下午光顾着学一缸金灿灿的锦鲤吐泡泡。江俨心中无奈,练武的事只能耽搁。
玩一下午,等到用过晚膳,江俨再出宫把小仲谨送回魏家,顺便再带些公主和皓儿爱吃的糕点回来。
入夜成了江俨每日最大的期待,再不用像前些年一样,在她的寝宫门外守夜。能与公主同榻而眠是做了面首后才有的待遇,江俨甚是满意。
以往承熹不爱说话,与他在一起的时候总想多说一些,再无趣的内容,两人都能说上好久。江俨却只与她说到亥时正,便哄她睡觉,再多的话却是不说了。
次日承熹醒来的时候已是天光大亮,夏天天亮得早,此时才是清晨,却已经觉得热,背上都有薄汗,腰上还被他的手臂紧紧箍着。
如今江俨做了面首,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份,非要搂着她睡。既没人瞧见,承熹也不再矫情,任他抱着睡。大约是因他多年习武,体内自成周天,身上凉飕飕的,比最舒适的云锦还要凉爽。
瞧见公主眯着眼打盹的样子,江俨凑上来亲她,晨起的声音低沉醇厚,好听极了:“今日是五日一请安的日子,再睡就要晚了。”
承熹半睁开眼,掀了眼皮瞅他一眼,转过脸迷糊说:“再睡一刻钟。”
江俨又凑上前亲她,承熹嫌他烦,推着他的脸把他推远一些,脸上恼人的热气总算离远了。没一会儿察觉脸上一湿,睁眼便见江俨拿着湿帕子给自己擦脸。
前几日天儿一天比一天更热,承熹没食欲,太医说了些养生之道,江俨便谨记于心,“公主该起了。太医说了,早膳午膳需得间隔两个时辰。公主此时不起,午膳又得改到未时。”
承熹叹口气,睡意都被他赶跑了,只能起身,裹着被子哼哼唧唧抱怨道:“你可比红素还唠叨。”
江俨一怔,上前把她压在榻上,直把公主亲得面红耳赤,这才放开。眸底灼灼发亮,极为认真地说:“不许嫌我烦。”
承熹笑弯了眼,点点头。曾经的五年想求也求不来这份唠叨,怎么会嫌他烦呢?
没一会儿,江俨又打好温水,就差亲手给她洗脸梳发上妆了。
承熹无奈,自打与江俨同榻而眠,她就再没睡过懒觉。他每天都是这般,非得要她辰时左右用过早膳,说不按时用早膳会亏了气血,她不起床就亲,再不起,江俨就佯装要脱她衣裳……
日头初升,一路行至坤宁宫,额上渗了微微薄汗,走进内殿的时候承熹双颊嫣红,明明是因为热的,众嫔妃细细瞧了瞧她,却都心照不宣地笑了。
承熹性子和软,在宫里住了多年,与宫妃们各有交情,以至于众嫔妃都敢明目张胆地调笑她。
皇贵妃笑眯眯地调侃:“哎哟,我家承熹气色不错。”起了话头,又诧异道:“既是互相生了情意,怎的不早与我们说?”
承熹微窘,只好说:“到底不是名正言顺,怕人说闲话……”
“要我说呀,你这般的身份养个面首委实不是什么大事。前朝的嘉奉公主养了七八个面首,她那驸马绿云罩顶,连世子都不是他自己儿子,史书上还得记嘉奉公主温良恭俭。”淑妃闲闲接了一句,颇为恨铁不成钢得瞥了她一眼:“亏你休夫后看上了个侍卫,还吓得跟个鹌鹑似的,早说出来不就是了?非得这么掖着藏着,若不是我们瞧见了,还不知得瞒多久?”
“至于外面那些长舌妇,哪个有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