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大唐极品太子-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李二皱着包子脸说了句:“我和娘去说,我从出生到现在就没看过花灯,第一次当然要看热热闹闹的。”跑了。

    李建成失笑地摇了摇头,然后低头继续忙碌着。

    虽说现在牙粉的生意不错,李建成还是要做个活动什么的,要让百草堂的牌子,更加地深入人心。

    他打算再开一次先河——有奖猜灯迷。

    灯迷的前身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或“廋辞”。

    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

    三国时代,猜谜盛行。

    直到宋代才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

    明清时代,猜灯谜在中国民间十分流行。

    所以,李建成现在搜肠刮肚地想灯迷,毕竟太难的一般百姓猜不出来,但要太简单的话,又失去了乐趣。

    加上,酒坊订在正月十六开张,李建成打算借着百草堂的地方,也用灯迷预热一下。

    虽然说,这酒坊是为了生产酒精的,但是如果平日里卖不出去酒,然后五谷又大量消耗的话,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告诉别人这里有猫腻嘛。

    李建成表示自己很忙,不可能带着小李二去大兴。

    再说了,李建成觉得,经过自己手策划的活动,会比去大兴走百户看灯要有意思。

    正当李建成忙活着写灯迷的时候,窦惠来了:“你在写什么呢?”

    李建成放在笔,含笑地把自己的计划与窦惠说了一下。

    窦惠点了点头:

    “我过来是想问你要不要去大兴,既然你有事情忙那就算了。”

    李建成愣了一下,挑眉自信地问道:

    “娘,你也要去大兴看灯会?!我策划的节目可比大兴那里要热闹!”

    窦惠摇了摇头,失笑道:“你这孩子,脑子木了不成,上元节还叫什么……,你三妹的年纪也不小了,正好借这个机会去看看。”

    李建成反应过来了,原来是有了意向,准备借着这个时间去相看,于是便道:

    “娘,是哪户人家?!”

    李建成心里其实已经有数,历史上的李秀宁嫁给了柴绍。

    对于这个妹夫,李建成不满意,因为李渊起兵的时候,柴绍自己跑出来了,而让李秀宁留在了大兴。

    虽然传说李秀宁是自己主动留下来的,说是:“你应该赶紧离开,我是一个妇人,遇到危险容易躲藏起来,到那时自己会有办法的。”

    后来,李秀宁为了藏身,还假扮成歌姬;然后辗转到鄠县(今陕西户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将当地的产业变卖,赈济灾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然后,又联络多方势力,成为李渊攻打大兴的一分助力……

    但,李建成就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就看柴绍不顺眼,要是他自己的话,一定会想办法,会把妹子先送出去,然后自己再想办法逃出升天。

    不过,李建成也知道李秀宁的脾气,想一想,如果,她真的打定主意,柴绍未必说得动她。

    毕竟不知道当时的情况为何!

    因为这样,李建成一直都在迟疑,要不要动手拆cp。

    窦惠哪里会知道李建成心里怎么想,她看到他脸上一闪而出的复杂,笑道:

    “这不是去相看嘛,还没最后定下来呢。怎么,舍不得你那妹子出嫁?她可不小了。”

    李建成迟疑了一下,一且正色地道:“都还没有及笄(15岁)呢,而且孙道长也说了,女子太早成家生子,非常容易难产。”

    窦惠身为女人,亲身经历自然懂得这些,便笑着道:“这个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妹子那么早嫁人的。”

    听到这话,李建成点了点头,转而道:“那娘你都打算带谁去?!”

    “我刚才问过了,除了四郎说他不去外,都要跟着去。”窦惠苦笑了一下,这家里孩子多,有的时候还真让人头疼。

    “您对李寿下强制命令,让他把李二看住了,他这个年纪正是人来疯的时候,到时候人多,别出了什么岔子。”李建成说道。

    小李二突然在窗外说了一句:“娘,您别听在大哥的,我才不是人疯呢,我会听话的。”

    李建成失笑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你自己看着办吧!”

    一阵脚步声后,小李二开门进来了:“大哥,我错了,不过背后道人事非也是不对的。”

    李建成挑了挑眉,淡淡地道:

    “我说的不是事非,而是事实,再者也没有背人,是当着母亲的面;又是出于爱护你,怕你出事。既然你不识好人心,那我以后不管你就是了。”

    “大哥,别啊,我错了,还不行嘛。”小李二皱起了包子脸马上道。(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172章 吃货的上元节(上)() 
    第172章吃货的上元节(上)

    小李二现在道歉到是越来越溜了,可是让李建成觉得头疼的是,光道歉有什么用啊,下次他还犯……

    真真的应了那句——知错就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千锤百炼。

    李建成“呵呵”一笑,对于小李二的表现,还是满意的,就算他是李世民,但孩子天性中的爱玩,除非用残酷手段才能扼杀。

    小李二被李建成“呵呵”得心头一跳,虽说《西游记》现在讲完了,可是大哥又开了一本《东游后》。

    正写到李玄(铁拐李)因为约定要参加老君的华山仙会,临走时对弟子说:“倘若元神七日不回返,则将尸壳焚化。”

    然后,留下尸壳,元神外游。

    不料到了第六天,弟子家中来人报信说其母亲病危,弟子们无奈就烧了尸壳。

    当弟子回家后,不久李铁拐的元神回归,无处可托。

    虽然有了之前《西游记》打下的底子,小李二知道主角不会那么容易就死了,可是依然好担心李玄最后怎么样了。

    李建成只是试写了这么一小段,毕竟八仙过海的故事,在情节上,没有《西游记》紧凑、刺激,不知道能不能吸引到小李二。

    但是做为这个时期唯二的通俗小说,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那就是好的。

    所以,小李二马上又道:“大哥,你别不管我,我听你的,我马上就叫李寿进来。”

    窦惠失笑地看着小李二跑出去叫李寿,便对李建成调侃了句:

    “你这一手大棒一手糖的,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李建成含笑道:“这不是没办法,谁让这小子这么皮。”

    窦惠笑了笑,小李二什么性子,她这个做娘的还能不知道?!

    于是,她对一脸无奈地的李建成道:“现在把二郎交给你,我到是轻省了不少。”

    正说到这里,小李二带着李寿进来了,窦惠当着李建成的面,吩咐李寿好好看顾小李二,不要让其乱跑,未了还对小李二叮嘱了句:

    “……,别人看着你总归不是长事,这得看你的自觉。”

    小李二当然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会乖,一则怕窦惠不带自己去大兴,二则怕李建成又不给他再写故事。

    断更的滋味真么娘的难受!!!

    窦惠把事情交代了一下后,便对李建成道:“等一下,你抽时间去族学一趟,给二郎请个假。”

    其实写一封信过去也可以请假,但人亲身过去才显得更加尊重。

    毕竟,回头家里的孩子还得送过去,关系要维护好。

    说完,窦惠回后院去收拾东西,小李二去习武场习武。

    李建成就亲自去了一趟,李家族学。

    他见到李仪先给小李二请了个假,然后请李仪到时候去做自己灯迷的评判人。

    总要有个有名望的人坐镇,才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

    李仪一听李建成的这个主意,顿时来了兴趣,还问李建成迷面都准备好了吗?!

    李建成一听便知道李仪这是技痒,想帮着出谜题,便笑着道:

    “给百姓准备出来的一般谜面差不多了,毕竟不需要多难。”

    李仪哈哈一笑道,告诉李建成回关自己帮着他想几个难的。

    李建成道谢后,又与李仪说了几句话,然后离开。

    转天

    因为要带着孩子们一同去大兴,便早走一日,在正月十四,窦惠还有妾室万氏(李智云的母亲),及一人等,坐在五辆马车上,浩浩荡荡地向大兴进发了。

    独孤祖母并没有去,一则年纪大了,不愿受那车马劳顿之苦,二则,想看看李建成主办的“晩汇!”

    当然了,晚汇一词,也是李建成顺口“发明”的。

    当时,独孤祖母就狐疑地看着李建成,这晚会是什么意思。

    李建成灵机一动,解释道:“上元节的夜晚,众人汇聚一堂。本来夜会也行,只是夜会有歧义,便用了这个。”

    夜会一听就满满的阴谋与女干情,所以没人再问为什么。

    而因为李建成说的汇聚一堂,打出的横幅,就从晚会,变成了晚汇。

    李建成看到刘宏朗一脸兴奋地找来,向他展示着条幅,当看清上边的字时。

    他的眼角不由自主地跳动了两下,好吧,错有错着。

    这时也不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是错别字,这词就是自己创造的!!!

    因为家里走了五分之四的人走,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

    正月十四那天晚上,李玄霸搬到了李建成的房里住,兄弟两们抵足而眠。

    要论这天晚上谁最高兴,就数李喜了。

    因为李玄霸过来李建成这里,青柳自然也来了,李喜看着自己的未过门的媳妇,虽说只是看到,吃不到,但还是美滋滋。

    一晚上,他就看着绿柳,傻乐!!!

    李建成觉得李喜那样子,真的让他堵心,便一抬手把李喜打发到外间去了。

    至于后来,在李建成与李玄霸玩解迷的时候,找了个借口出去找李喜的绿柳,他只是张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当没看见。

    第二天,李建成起大早张罗着包汤元。

    此时的汤圆,还叫浮果。

    相传,春秋末时,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

    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

    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

    但这个说法,不见于史书,李建成就是听一个乐呵。

    反正他知道,如果现在他出一本书,把浮果写进书里。

    千年后,华国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便不会是《平园续稿》、《岁时广记》中所写的宋代了。

    过什么节吃什么吃食,已经刻入华夏人的骨血里,李建成觉得正月十五要是不吃上几颗元宵,那就等于没有过上元节。

    对于厨娘用脂(牛羊等有角的动物成的)来做浮果的馅,李建成想一想那味道,便非常抗拒!

    于是,他亲自下手,用山里红熬制了果酱。

    然后包到汤圆里,酸酸甜甜的,美味!!!(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173章 吃货的上元节(下)() 
    第173章吃货的上元节(下)

    这味道就连上了年纪的独孤祖母都破例多吃了一碗。

    一碗浮果并不多,五颗。

    但是毕竟是糯米的吃食,不好消化,李建成把余下的浮果打包送到了百草堂和李氏族学。

    反正没有了,独孤祖母看不到别人吃,想来不会开口指名吃这个。

    在申末时分,李喜套上了家里的牛车,载着独孤祖母,李建成、李玄霸、兰香、绿柳往百草堂而去。

    还离着好几百米呢,就看到百草堂门口聚集了不少人。

    独孤祖母看向李建成问道:“这些人都是你们招来的?!这天还没黑呢。”

    言下之意,不是掌灯后才开始呢,现在怎么这么多人。

    李建成淡淡一笑,道:“这时正是农闲,大家别的不多,就是时间多,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让远志带人在城里绕圈宣传了一下,便有了这样的效果。”

    毕竟这时,百姓们大多灰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纸又贵,要不然他就选择发传单了。

    虽说,在千年后传单满天飞得让人恶心,但总归是有用的。

    独孤祖母笑着点了点头道:“天气这么冷,这些人也怪不容易的。”

    李建成听到这话,知道独孤祖母佛心来着,变着法的说他把人叫来,别再给冻病了。

    他马上含笑道:“我让远志说明了时辰,他们愿意来也不怪我,而且我也准备了去寒的姜茶。”

    李建成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所以早就做出了安排。

    独孤祖母听完后,笑着点头:“那就好。”

    正说着话呢,就听到众人高声叫好!

    与独孤祖母那声好字,无缝对接!!!

    独孤祖母就是一愣,两眼都是迷惑。

    李玄霸笑得狡黠:“祖母,莫不是外边的人也听到了大哥的话?!”

    独孤祖母笑着摇了摇头道:“这得问问你大哥。”

    俩人自然不觉得这声好是回应李建成的,不过实在是太巧合了,让俩人愣了一下后,忍不住笑着打趣李建成。

    李建成忙道:“我把孙猴子大闹天宫这一段让刘宏朗找人来演出来,想来现在请的人正在热场。”

    李玄霸一听,眼睛一亮道:“大哥,我敢说二哥回来就得后悔去大兴。”

    李建成无奈地道:“我之前告诉他了,我这里排练了节目,可是他非要去大兴,我有什么办法。”

    “大哥,你一定没告诉二哥你排的是猴子的大闹天宫!”李玄霸笑得像个狐狸。

    李建成叹了口气:“我说了会很热闹,还没等我解释呢,他就转头就去找母亲。谁让他不相信我!”

    独孤祖母看着李建成笑着道:“不知道二郎回来怎么闹你!”

    “没办法,人生中有些事情的选择只有一次,一但错过了,便没有再选择的机会。”李建成突然深沉地道。

    独孤祖母闻言收起了脸上的笑意思,深深地看了李建成一眼,然后点了点头道:“二郎的性子是太皮了些,这样也好。”算是支持李建成的决定。

    李玄霸听到李建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虽然因为年纪小,还没有切身体会,但他却把这句话记在了心了。

    围在百草堂外的人,看到挂着唐国公府标志的牛车来了,纷纷让路。

    不得不说,这里的阶级概念深入到人的骨髓里,看到豪车来了,下意识地让开。

    以免挡了贵人的路,给自家惹来麻烦。

    李建成挑起车帘,来到车辕处,对着让路的百姓抱拳拱手:“上元节安泰……”

    有人认识李建成,便对身边的人解释,说这是唐国公府的嫡长子。

    百姓的热情一下了就被点燃了,贵公子主动与自己问好呢!

    车旁的百姓纷纷回礼,质朴的地说着:“大公子,也好……”

    还能隐隐地听到有人议论:

    “听说唐国公府不都是练武的吗?这公子长得可真面善,而且看样子脾气也好……”

    “都说了叫公子,知道什么叫公子不?那是氏家的传人,我告诉你,人家打小都是在书里泡大的,能和那外边大把式买艺的人一样吗。”

    “真好看,我将来的夫君要是有这一半好就,我做梦都能笑醒。”

    “行了,阿花,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