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大唐极品太子-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窦惠听到这里,目光一缩,头微不可查地点了一下,好半天才道:“是了……,是娘想差了。”(未完待续)
推荐票票,求推荐票票!!!
(本章完)
第164章 引领潮流()
第164章引领潮流
雪后,大地白茫茫地一片。
原本应该是静谧唯美的景色,因为小李二撒欢地笑闹破碎了。
早起一推门看到下了一场雪的小李二,拉着李寿打雪仗,拦着李喜不让他扫雪。
现在看到李建成出来了,小李二便神情一正,扬声对李建成道:
“大哥,今天我们还练功吗?下雪了,地滑。”
李寿听到这话,咳嗽了一声,小声嘟囔道:
“二郎君,你这个借口也太不走心了。”
小李二斜了李寿一眼:“我之前那些走心的借口起做用了吗?!还是不看大哥愿意不愿意。”看向李建成:
“大哥,你说是吧?!”
送了小李二“呵呵~”之后,李建成便道:
“扫雪,想打雪仗等练功结束了再说。”
这一个小插曲之后,李建成便忙碌了起来,没时间去管小李二有没有再作妖。
转天就三十了,李建成要准备做一件引领潮流的一件事——写对联。
此时的对联还是两块挂在大门口的桃符。
所谓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从秦汉以前到了五代,延续了一千多年。
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
据说,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到了明代,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
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这是李建成穿越过来后,过的第一个年,自然意义不同,心里有着别样的雀跃。
加之,李建成觉得除夕没有鞭炮,没有春晚,再不来个对联,真的一点年味都没有了。
于是,在大家动手扫屋的时候,李建成自己用朱砂把一张张的白纸变成红色。
然后,提笔开始书写。
直等着除夕的晚上,吃团员饭时候,李建成才把对联拿了出来,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就是对亲的一年的祝愿,算是别有新意的年礼。
独孤祖母一听,忙对李建成道:“快拿来我看看,这颜色到是喜庆。”
独孤祖母看过后,选了一幅:年年人增寿,春早福满门。
独孤祖母让兰香马上把对联贴起来,不过那张横批,直接被无视了。
李建成看着横批,眼神跳动了一下,那就忽略掉吧。
能在门口贴上这字,就很给自己面子了。
看到独孤祖母选了一幅,还张贴了出去,其他人也上来选。
不说别的,就李建成这一手好字,挂到门口去就给自家长面子。
随后什么:
上联:锦绣山河美
下联:光辉大地春
上联:梅花报春信
下联:春至鸟能言
上联:风来花自舞
下联:瑞雪兆丰年
上联:乾坤添春色
下联:日月增光辉
上联:青山披锦绣
下联:绿水溢春华
……
纷纷被人挑走了。
那幅风来花自舞,瑞雪兆丰年,被窦惠做主贴到了大门上。
理由是这幅字写得最好!
每个来李家走亲戚的人,在刚一看到大门上那两条红得扎眼的“补丁”时,都会多看两眼。
不得不说,这字是真好。
然后在知道字是李建成写的之时,就觉得李家太过造谣,赤裸裸地显摆。
可是当他们看到每个门上带着美好寓意的词句时,竟然有那么“一点点”动心,也想弄幅这样的对联挂到家中去。
而第一个开口的便是,李仪!
李建成去给李仪拜年的时候,李仪让李建成也给他写几幅对联。
李建成知道李仪这是好意,站出来分担自家的风头,于是说道:
“我之前只是想着,写些吉利的话,取个开门见喜的意思,到没想到会被这么多人讨论。”
李仪连连点头道:“这个我也知道了,我也想来个开门见喜,反正才初三,不晚,快写!!!”
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人,可是李建成不能每天光给别人写对联。
于是他把怎么调和诛砂的方法公布了出去。
竟然有些心思灵的,在看到办法后,转天就叫卖起了红纸和对联。
就算能消费得起的,都是富裕人家,但是这个正月里,对联在武功火了。
李渊初五的晚上回到了武功,看到好多家门口都贴着一张红纸,上边还有写。
当走到自己家门口的时候,也看到了这么一张,于是皱着眉头,上前仔细观看。
当李渊看清上边的字时,上去就把对联撕了下来。
等叫开门后,李渊便面色不善地对门子道:“是谁把这么贵重的东西贴到门外去的,简直是胡闹!”
门子不知道李渊为什么生气,不过依然实话实话了:“大郎君让帖出去的。”
李渊当时就火了,他大步流星地往李建成所住的飞鸿院而去。
李建成刚正在练太极,听到脚步声挑了挑眉,这个脚步声他不熟悉啊。
于是,李建成收式后,看向门口。
就在李喜准备开口问李建成在等什么的时候,看到李渊的身影。
现在开已经擦黑了,李喜看得不是太真切,便上前两步,想看个清楚。
李渊已经脚上带风地走了过来:“这是怎么回事?!”说话的时候,还把对联小心地展示出来。
李建成一时还真的没有明白李渊的脑回路,于是道:“父亲,什么怎么回事?!”
李建成设想了千万回,与李渊这个便宜老爹见面时的情景,可是他的脑洞还是不够大,没有想到会是这种样子。
“这么贵重的东西,你怎么贴到大门口去了,别人家显摆他们的富裕是人家的事,我们李氏怎可这么肤浅!!!”李渊为面色不善地道。(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165章 引领潮流(下)()
第165章引领潮流(下)
“贵重?”
李建成只是迟疑了一下,大概就猜出了李渊究竟是为什么,于是他失笑道:
“父亲,您觉得这幅对联很值钱?!其实……”
没等李建成把话说完,李渊就气不打一处来地打断了李建成的话,板着脸不悦地道:
“什么值钱,张口闭口就是钱,我说的是这幅字的价值!”
“那不还是值钱嘛……”小李二听到父亲李渊回来了,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显然他听到了刚才的对话,于是嘟囔了一句。
李渊转头看向小李二,然后咳嗽了一声,道:
“当然了,有价值的东西,必然也值钱;但重要的不是钱,难到你们就没有看到这上边的字吗?灵动!苍劲!风姿绰约!最重要的是,头一次看到这种字体,我实乃初见,想来必是世上难寻的稀有真迹。”
小李二听到李渊说到这里,觉得自己就是倒霉催的,等下父亲知道这字是大哥写的……,想到这里,心里打了个激灵,决定脚下抹油,快点溜!
尤其,他感觉到了大哥的目光,里边明晃晃的写着,还不快走,等着看一会被父亲收拾吗?便马上道:
“父亲,您与大哥先说着,我要去方便一下。”人有三急,这个时候只有尿遁最合适了。
小李二说完这句,也不等李渊说什么,转身就开跑。
李渊看到小李二,来去匆匆的样子,不由得眉头锁了起来。
不过现在更重要的是眼前这件事,便把教异小李二规矩的事情暂时放在一边。
李建成看到小李二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外,便对李喜说道:
“还不快去备茶,父亲这一路奔波,想来口渴了。”
李喜知道前因后果,自然也不想待在这里,家主的笑话可不是那么好看的。
但是他又不能像小李二那般尿遁,当听到李建成的话后,马上应声退下,就像身后有鬼追一样。
李渊要是还看不出来,这里面有问题的话,那就是智商突然被狗吃了。
于是他皱着眉头,看着李建成,一字一句的道:
“看来此事有内情,你与我细说分详。”
李建成这时才尴尬中带着羞赧地道:“那个……这是我字的。”
“什么?!”李渊不是真的没有听清,而是他自认为了解儿子,觉得李建成不应该有这样的本事。
李建成干笑道:“这是我写的,父亲如有疑问的话,我现场再写一幅就是了。”
这时李渊的脑子里突然闪现一件事情,与窦惠闲聊的时候,窦惠说起来李建成现在写得一手好字,让李纲都推崇。
对于李纲为官时的人品个性,李渊自是了解;但是推崇儿子的字,里边应该有水分,当时还在暗自腹诽,难到李老头辞官之后,转性了不成?
所以,初见这种字体的时候,李渊根本就没有往李建成身上想,直到李建成说自己再写一幅的时候,他才想起这么回事。
于是,他迟疑了一下后道:“这就是那个瘦金体?”
李建成点了点头:“是的。”
李渊在得到李建成确认之后,怒气如薄雾见日般,顿时消散得无影无踪。
然后,他满意的看着李建成,不住的点头,并哈哈的笑道:“不错!”
说了这么一句后,他脸上的笑意一顿,想到自己之前的言行,转而道:“字不错,不过也不应该如此招摇地贴到外边去。”
“父亲教训的是。李建成先应下了李渊的“教导”,又道:
“外边寒凉,李喜的茶汤想来准备好了。”引着李渊往屋里走。
李渊点头往屋里走后,李建成又道:
“是儿子我想的不周,当时就想着给大家一样有新意的年礼,便想着写些吉利的话出来。”
说话间,已经走到房门前,李渊又看到了那喜庆、扎眼的红“补丁”。
他的脚步顿了一下,定睛去看上边的字,当他看清对联上的字时,有感于其中大气洒脱的意境,愣了一下。
上联:书中乾坤大
下联:笔下天地宽
遂即李渊挑眉看向李建成道:“不是吉利的话吗?!”言外之意,这种表达胸怀与意境的话,不是显摆又是什么?
李建成马上道:“儿子身为嫡长子,时时不敢忘却身上的责任,这是勉励自己奋发读书的,毕竟,由武改文并不如想像中那么简单。”
他这是知道李渊过年会回来后,特意写的这副对联,想着借此机会,向这个便宜爹表示一下读书成才终归要一段时间。
毕竟独孤祖母与窦惠都着急让李建成成家,宇文述又说过帮他跑官。
可一当起官来,便等于小夹板儿套上,身不由己,不利于李建成的计划。
李渊点了点头,这个道理他自然清楚,于是道:
“为父还怕你着急、沉不住气,既然你心中有数,那就再好不过了。”
进屋之后。
李渊便有意无意地说起朝堂政事,他可不想儿子认为自己怂,着重说了杨广的想法。
他觉得差不多了的时候,道:“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作,是继续留在殿内局,还是主动提出调离。”
李建成略一沉吟便道:“一切看陛下的意思吧,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既然你这么想,为何又掏空了心思给陛下送礼物。”李渊面上无波地道。
李建成含笑淡淡地道:“这不是父样您的职责所在吗?而且又能为家里带来好处,何乐不为。”
“没有别的想法?!”
“就算父亲没对我说这些的时候,我也没有,毕竟史书不是白看的,人同此心……”说到这里,李建成特意顿了一下:“陛下也是人。”
李渊目光缩了缩,察觉到李建成对皇权的那种淡漠,甚至可以说有一些缺少敬畏;便道:“你想做什么?!现在天下太平。”
李建成笑道:“无欲则无求;没所求,只要做好自己,又何惧之有?!”
李渊盯着李建成看了好一会,看到李建成双眸清明无杂,刚在心里长出了一口气。
窦惠推门进来了,一进屋她便高兴地道:
“大郎,快和娘去看看,陛下赏了不少的东西下来。”(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166章 扎心了,祖母!(上)()
第166章扎心了,祖母!(上)
李建成看向李渊。
李渊便说了一下:“在我请假回家的时候,陛下说炉子与蜂窝炭不错,赏赐了些东西,让我带回来。”
说话的时候,脸上已经有了笑意,刚才李建成说过的话,他很满意。
看来李建成这段时间的成长,的确如窦惠说的那般。
尤其刚才说话间表现出来的有圆容,大气。
要不是李渊亲耳听李建成说出,他会觉得这是有多年为官经验的人说出来的。
现在看到窦惠来了,说要拉着李建成去看赏赐,李渊也就没再拉着李建成不放,毕竟还没去见过独孤祖母呢。
于是,李渊挥了挥手道:“你去看吧,我去见你祖母。”
窦惠其实是接到门子传给自己的信,说李渊问了对联是谁的主意后,便气冲冲地去了飞鸿院。
窦惠不知道李渊为可生气,难到是接受不了吗?但是她觉得这对联贴得好,加上窦惠心疼儿子,马上要去看看情况。
当她出了垂花门,便遇到正侯在二门,正要找人往里送信的钱九陇。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门子看到李渊大步流星地走了后,便跑去报信。
而钱九陇得照看装着杨广赏赐的几辆马车,便晚了一步。
窦惠知道情况后,简单地交代了几句,便让顾大娘去安排,然后快步来赶来李建成的住处。
开门之时,她看到父子两人对面而坐,李渊更了用着审视的眼神在看着李建成,窦惠才开口说了这么一句话。
她想着把李建成带走,问问发生了什么,回头再与李渊解释。
毕竟只是一副对联,窦惠觉得李渊真是小题大作。
一家三口,同时出了门,走出飞鸿院之后,李渊左转往寿年居而去。
窦惠带着李建成继续往前走,走了几十步之前,窦惠才轻声问道:“你父亲责骂你了?!”
李建成失笑了摇了摇头:“没有,误会了……”三言两语,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下。
窦惠听完后,失笑道:“你可别怪你父亲,毕竟你那字连李纲都抢着要,你父亲觉得珍贵也正常。”
李建成点了点头,淡淡地岔开话题道:“也不知道陛下都赏赐了什么?”
“我着急过去,还没来得及细看礼单,就交给顾大娘了,好让她入存;好像有不少绫罗绸缎,胭脂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