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大唐极品太子-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把宇文承趾四个字咬得颇重,暗指这件事情是宇文承趾做下的,大杨氏的道歉便不需要了。

    大杨氏目光一闪,知道自己想道歉的心思被李建成看破了,讪讪然地一笑后道:

    “行,我知道了,等你大外甥的胳膊医好了,我们再说这件事,正好也让我想想。”

    李建成挑了下眉道:“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想什么?不如嫂夫人说出来,我帮着参谋一、二。”

    大杨氏迟疑了一下后道:“去抓药的人还没有回来。”

    李建成眼里闪过精光,含笑着道:“嫂夫人,看在都是亲戚的份上,那些零数的药材便不算了,咱们就算算大头吧。”

    大杨氏就是一愣,她一直认为李建成会让自家大出血,不然不能解对方的心头恨,现在这又是在玩哪般?!(未完待续)

    第一章,第二章在路上……

    (本章完)

第106章 吃亏?没可能!() 
    第106章吃亏?没可能!

    虽然大杨氏的心里有疑惑,不过李建成这种善意的行为,她是不会拒绝的。

    于是,她点了点头,扯了个笑脸,因为担心着宇文承趾,这个笑脸很难看,说道:

    “李大郎,你既然大气,那我这个当嫂子的也不好小气,等回头这钱算出来,在这基础上加二成,不让你吃亏就是了。”

    “此话当真?”李建成马上追问了一句。

    大杨氏突然有一种不好的感觉,想到李建成之前一步一坑,精明的作派,到是迟疑了。

    李建成呵呵一笑道:“既然这样,那就算了,我不在意吃点小亏。”

    从儿女的身上,就能看到父母的影子。

    宇文承趾死要面子这点,便完全继承了大杨氏的光荣传统。

    所以,大杨氏一听到李建成说什么不在意吃小亏,想到自己大头都拿了,结果还要落一下占小便宜的名声。

    同时,想快点过去亲眼看着宇文承趾,不想与李建成在这里纠缠,一狠心便点头道: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多加两成就说定了。行了,咱们开始算算人参要用多少钱吧。”

    李建成点了点头,轻声道:“一天就按一钱算吧,一个月得两棵人参。一株人参八百到一千两,我就按八百两算,巢大夫说了,时间少则一年半载,那就按一年算,不算多吧?”

    大杨氏咬着牙嗯了一声,实在是没有办法昧着自己的良心说出“不多”两个字。

    李建成就是一愣,这加起来可就是一万九千二百两啊,原本想着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来着,大杨氏就这么认头了。

    大杨氏当然也想坐地还钱来着,可是李建CD按低标准算的,她不敢开口说什么,怕李建成这里有坑等着她跳。

    如果李建成一上来就就人参一千两一株,怎么不得吃个二、三年,那大杨氏绝对会还嘴。

    这样一来,到是弄得李建成有些不好意思了,毕竟怨有头债有主,他的仇人是宇文承趾。

    李建成暗中对自己说了句:“子不教父之过,再说了,当初没有把宇文承趾甩到墙上去就算了,还放出来乱咬人,自己不要心软!!!”

    虽说如此,李建成还是觉得脸上发热,羞赧地道:

    “那个,因为受伤,我错失了千牛备身的职务,现在这样的身体,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复起,怎么也得养个三、五年吧。

    一年的俸禄,加上福利也有一千多两银子,不多算按一千两来,再加上错失的机会,对未来造成的影响,看到我身体不好,引着祖母催泪,母亲担心,父亲忧虑……”

    李建成越说,越觉得自己委屈。

    大杨氏在一听到李建成说起错失千牛备身的时候,就想到了李建成还想说什么。

    她按耐看暴躁的心气儿,想听李建成说完,可是李建成一条条地罗列出的原因,听得大杨氏直想暴走:

    “你直接说个数吧!”

    “一共三万二千八百四十六两二钱,加上您说的二成,就是三万九千四百一十五两四钱。把零头去掉,就三万九千两吧。”李建成飞快地把心算出来的数字报了出来。

    大杨氏就是一愣:“……”这几两几钱是怎么算来的?!

    她想不明白是正常的,李建成是用按千余年后的一套误工、精神伤害赔偿比例来算的。

    大杨氏觉得李建成可能是成心的恶心人来出气的。

    她一想到之前李建成的精明劲,自家又是有错在先,投鼠忌器之下,压下心里的不愉,咬着后槽牙点了点头。

    李建成见了,觉得特别的不真实,就这么容易地答应了?!

    他觉得刚才从裴龙虔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来,如果宇文家能拿出两万两银子给自己,那都破天荒了。

    李建成下意识地觉得这里边有猫腻儿,刚要开口说写个字据来安心,就听大杨氏道:

    “我这里有些上了年份的人参,到时候拿过去给你。”

    李建成之前说要用人参,那就是为了坑钱的,就想着一般人手里就算有人参,也不会太多,毕竟这种上了年份的人参,放在手里,必要的时候是可以救命的。

    现在听到大杨氏的话,李建成自己挖提坑,含泪也要往下跳,目光一闪后道:

    “成,这人参请嫂夫人拿过来,然后找人检查一下,可以入药的话这就按价减银子。”

    大杨氏马上又道:“那人参是三百年份和五百年份的,这银子……”脸上闪过尴尬之色:

    “要不是手里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的银了,我也不会把这种宝参拿出来。”

    李建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是想着自己‘身体不好’自然求宝参若渴,便想着拿着上了年份的人参与自己讨价还价。

    他马上苦笑了一下后道:

    “只吃两株宝参想来是杯水车薪,到时候我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呢。”

    大杨氏马上面有难色地道:“想来你也知道,我们还没有分家呢,虽说我主持中馈。但毕竟这是我们大房的事情,不好从公中拿钱出来。只能动用自己陪嫁挣来的体己银子。”

    李建成目光一闪,含笑道:“嫂夫人要不这样吧,你现在可以拿出来多少银子我就先拿着,余下的银子写个字据,您的铺子不是有进帐嘛,到时候再按月还就是了。”

    大杨氏深吸了一口气,这心啊,就如泡在了黄莲水里,自己的借口被堵了个严严实实。

    一时间,她再想不出合适的借口来,但她努力地想着,不过大脑不给力,好几十息后,绷着嘴角道:

    “好吧!我现在只能给你二万两银子,余下的一万九千两我写个字据。”

    李建成听到大杨氏吐口了,心下安定,神情却局促不安地道:

    “有句老话说得好,叫做亲兄弟明算帐……虽说您是我嫂子吧,可是有些话我还是要问问。”

    大杨氏抬手按了按一跳跳地疼着的头,气息阴郁地问道:“还有什么事?!”

    “那个……以后每个月还多少?!”李建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未完待续)

    第二章送上。

    (本章完)

第107章 举手之劳1() 
    第107章举手之劳1

    大杨氏迟疑了一下,在心里算了一下自己每个月的进帐与花销,说了句:“一千九百两,十个月付清。”

    说话的时候,眼里闪过鄙视,她就没有见过这么追着人屁股后边要小钱儿的贵胄呢。

    李建成那五感,自然看得真切,让你鄙视,让你生出宇文承趾祸害人,不恶心你似乎对不起我自己。

    “行,这样也够我养身体的了,看嫂夫人你也不容易,那个利息我就不要了,毕竟是亲戚嘛。”

    说话的时候,李建成特意表现出一幅大气,看向大杨氏的眼里带着同情。

    大杨氏攥着拳头,深呼吸:“……”狗屁亲戚,怎么就那么倒霉和你作亲戚!!!

    李建成看透大杨氏的郁闷,却只当不知,他转而对窦忠道:“忠叔,麻烦你去取笔墨来。”

    窦忠应声出去后,李建成对大杨氏含笑淡然地道:

    “那个……”笑了笑:“不知道这银子什么时候给我,明日就是大腊祭了,我今天得赶回去。”

    用20000除以16两每斤等于1250斤,怎么也得拉个两、三车。

    李建成觉得自家人手不够啊。

    大杨氏闻言眉头锁得更紧。

    李建成做迟疑状后,又道:

    “这可是我买药的银子,万一出点什么事情,那就是要我的命啊。想来不是嫂夫人想看到的,是吧?!”

    大杨氏瞬间明白,李建成这是防备自家人动手脚,大有如果银子出了问题就找自家人算帐的意思,她觉得心里更加地憋闷,沉声道:

    “你先回武功吧,银子会尽快送到。”

    她多了个心眼儿,怕李建成这边暗中动手脚,到时候再倒打一耙,便没有说具体时间。

    李建成目光一闪,心中明白,便送了大杨氏一个高帽:“还是嫂夫人心善,不过能不能尽快啊。”

    大杨氏面皮抽动了两下,抿着双唇嗯了一声,不再说话,觉得气闷,便用手拿着帕子在脸上来回煽动着,等着窦忠进来送笔墨。

    李建成便没再催促,反正等回头拿了字据,还怕大杨氏赖账不成。

    不大一会,窦忠推门进来了,身后跟着小厮李喜。

    俩人把笔墨摆好,李喜上手砚墨。

    等一切就绪后,李喜转身退了出去。

    窦忠再次退回到李建成的身后。

    李建成含笑看向大杨氏,又道:“我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大杨氏好想说——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你还讲个屁,可是被李建成攥着小尾巴的她不敢不说,这么不文雅的话,她也只能在心里转转,不好说出口。

    她深吸了一口气后道:“那就讲来听听。”只是让你讲,至于听不听要看我的了。

    这就叫驴死不倒架,都这样了,大杨氏还端着。

    李建成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绝对是举手之劳。”

    大杨氏看着李建成目光里有火花跳动,双手扯着帕子,沉声道:“有话直说。”

    “就是麻烦嫂夫人等下写字据之时,先写个两万两的,再写个一万九千两分期归还的。”

    李建成笑得很无辜,一幅你、我没有说谎吧,说是举手之劳就是举手之劳的样子。

    大杨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适应了李建成的“精明与周全”,听到只是这个要求的时候,反而愣了一下,觉得这还真如李建成说的就是举手之劳。

    反正已经答写字据了,都写上是应该的……

    转瞬,大杨便道:“我也是这么想的。”看向李建的目光里写着,你以小人之心肚君子之腹了。

    李建成呵呵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对于见识过千余年后喷子的人,这真不算什么。

    而且,李建成还真就觉得宇文府里大部分的都是小人,他提防一手不为过。

    这就要说说,李建成对杨广这个皇帝的复杂观感了。

    隋炀帝杨广并非话本及唐撰史书中写的那么不堪。

    他是一个有‘伟大理想’的皇帝,他的理想从其年号大业就可以看得出来,他想搞出超越秦皇汉武的大事来。

    只不过,他忽略了实际情况,太想当然了,把步子迈得太大,最后扯到蛋了那种。

    属于,被现实打败,最终倒在了追求伟大理想路上的那种人。

    隋炀帝杨广,此生最大的功绩就是修建大运河,这条河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

    如此浩大的工程,就算千余年后用挖掘机干,都是大工程,何况全人力为之。

    杨广的目的想来是利于千秋万代,欲与始皇长城比高低吧。

    事实上,还真是如此,大运河之中华夏文明来说远比长城的影响更大。

    它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两个文明,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但也是这条大运河,加重了劳役,给社会埋下了动荡的不安的因子。

    除了大运河,隋炀帝杨广还有其它功绩:

    1、实施政治改革。

    2、营建东都洛阳。

    3、开发畅通丝绸之路。

    4、创立朝贡体系。

    5、开创科举重视教育。

    6、亲征吐谷浑。

    7、三征高句丽。(这点很有争议)

    其中,开创科举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毕竟知识就是力量,原来这些力量都掌握在门阀手里。

    除非乱世,不然平民很难出头;科举制度,等于给了平民一个机会,可以站出来发声。

    而那个很有争议的三征高句丽,一部分人觉得高句丽这种厚脸皮的国家就该打。

    而更多的人觉得,杨广想学汉武帝开疆拓土,结果没有学好,玩砸了。

    没有成功的开疆,到把穷兵黩武学了个十成十。

    打仗打的向来都是钱,每一场战争的背后,都是如流水般挥发掉的银子,和遍地的尸骸,与一个个不完整的家庭……

    战胜了,气势如虹,万般功绩掩盖住背事的残酷与牺牲。

    战败了呢?

    杨广给出了很好的诠释,社会动荡下,一场天灾过后,国破家亡!(未完待续)

    第一章,第二章在路上……

    (本章完)

第108章 举手之劳2() 
    第109章举手之劳2

    李建成在没有穿越之前,觉得李唐下手太狠了。

    同样都是亡国皇帝,杨广的“炀”有点重。

    看看后世。

    明朝给元朝那个逃跑的皇帝的称号是“元顺宗”。

    清朝给明崇祯皇帝的谥号是“明思宗”。

    可人生就是这么的奇妙。

    现在成为李建成的太子,站在了杨广的对立面上。

    让他换了个角度去看问题。

    不看对整体的影响,不看对后世的贡献,单说身为杨广的子民的感受……

    不如千余年后,来得幸福!!!

    但李建成扪心自问,杨广要是不那么地刚愎自用,想一下子就大权独揽,而是徐徐图之的话,他应该不失为一个好皇帝。

    (可是,没有如果。)

    李建成私以为,三征高句丽,除了明面上的为了国体(面子),暗里还有想消弱氏家力量的想法。

    毕竟,推广科举制,贫民代表崛起后,其利益与氏族利益是不一致的。

    原本那张大饼被各个氏族分割好了,现在突然出现一部分人,又来分这张大饼,可想而之,双方自然会斗。

    可是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这些人只掌握了舆论,较真的时候就颓了。

    出兵打仗,就是一个牵扯各军事集团力量,并且洗牌的好时机。

    但是,杨广时运不佳。

    611年

    山东、河南大水,漂没三十馀郡。冬,十月,乙卯,黄河底柱崩,偃河逆流数十里。

    社会一下子就乱了。

    被动了自家碗里馅饼的氏族,自然不会积极地维护杨广这个皇上,于是民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李建成因为纵观历史,他看得更加的清明,便对杀了杨广的宇文家观感不好。

    毕竟,杨广对宇文家不薄,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宇文士及。

    就连后来,宇文述在征高句丽的时候,大败而归,丢了数十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